說說項羽不願東渡烏江的理由的答案是

2021-03-06 21:49:34 字數 3662 閱讀 1275

1樓:匿名使用者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的這首《烏江》就表現出項羽不過烏江這件事給後人的最主要的認知就是「項羽是一位傲骨英雄」。

對於項羽來說,他不過烏江所達到的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成為後人眼中的英雄。原本想用「梟雄」來概括這位偉人,但瞭解了一下梟雄的意思,很明顯的,項羽不是梟雄!梟雄是不單有野心而且無情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英雄,最突出的梟雄莫過於曹操。

而英雄卻總有著所謂的婦人之仁,為小義而失大義。這同范增對項羽的評價一樣:「不要逞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方能做天下之王。

」項羽不渡烏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從最表面來理解,在李清照的詩中表現的一樣,我用一個現代一點的詞來形容就是「倔」。項羽兒時的一直得勢,使他的自尊心高於常人,直到垓下之戰,英雄末路的失勢,一切來得那麼突然,又是那麼必然,自尊猶在,所以他寧可作人傑,作鬼雄,作高傲的貴族;也不願苟延殘喘,成為臥薪嚐膽的勾踐,忍受胯下之辱的韓信,不願成為燕雀,成為世俗之人。心理學家榮格說過的至理名言:

「性格決定命運」。他的不被踐踏的自尊就是他不渡烏江的最重要的個人因素。 從外界影響來說,就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導致項羽的不渡烏江。

其中,心愛的女人的死也成為大多數人認為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於一些感性的人來說,有些人會認為項羽是因為虞姬這心愛女人的死去而對世界無戀。《史記。

項羽本紀》是司馬遷所作,司馬遷本身就是一個悲劇英雄。他對自己的評價是「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歷盡百鍊就為著「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寶」的《史記》。

因此,司馬遷對項羽和李廣這兩位都是自殺而死的英雄有特殊青睞,著墨如此之深。對項羽,稱其「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對其鉅鹿之戰進行經典描述,就算是成了末路英雄,他的身邊還是有對愛情始終不渝的虞姬,愛馬「騅」,他甚至將愛馬贈與要救他渡江的亭長,懷著一種無顏對江東父老的情深意重的悲愴心情自刎烏江。總之,我想說的是,《史記》是司馬遷帶著浪漫色彩在描述他所熱愛的英雄人物,我們不能只聽一家之言。

所以,查閱了一下《楚漢春秋》,其中有虞姬的和歌: 「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 對於這首詩的真偽已經得到證實,那是已經存在嚴謹的五言詩,所以這首詩是存在的。但,我不明白,既然司馬遷要去表達項羽與虞姬忠貞的愛情,這首詩是最具代表性的,但是司馬遷為什麼要那麼明顯地把它刪減掉? 而對於項羽來說,虞姬的一句話是不是對其影響之深?

「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羽提問,可是虞姬憑什麼就認定「漢兵已略地」以及「大王意氣盡」?

這是很多人提出的疑問,而大多數猜測是,虞姬是個「內奸」這樣的看法,如果是這種看法,那麼我認為虞姬主要是控制項羽的性情、士氣。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也許就是虞姬的這句肯定的和歌使項羽也認為「此天之亡我」。但是事實證明項羽是可以逃此之結,完全可以東山再起。

當然,虞姬可能也覺得對不起項羽,以自刎表忠貞。 而「天之亡我」也可能是因為虞姬的自刎所引起的:「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從項羽對虞姬的死的悲傷看出。 「勝敗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 烏江的項羽廟《提烏江亭》表現了對項羽的惋惜。可是,我再聯想一下,項羽的「破釜沉舟」的故事,不就是再最困難的時候捲土中來麼?項羽是個很重視士氣的「勇戰」派代表的中國史上最強武將,他深刻明白「一鼓作氣」的含義。

但是一個對士氣可以如此高漲的勇士,又怎麼會在以二十八騎殺出一條活路的時候而又決定自刎?是因為他覺得這樣就已經足夠表達他的勇將的品質了嗎?所以猜測項羽在垓下之圍時,他就已經決定要放棄了。

那麼,由此可猜測:虞姬的和歌對項羽的影響和虞姬的死對他的影響都是頗深的,為項羽自刎烏江河畔埋下第一個沉重的伏筆。 仔細看《項羽本紀》,我發現,「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欲渡」!我看到這兩個字。因此我猜測:

項羽在渡江之前,按照原本的路線是要渡江的。但是在前文又已經指出:項羽自度不能脫,於是要證明「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這也許就是項羽在到達江邊的時候心境應該是突然想到了:天之亡我,現在也差不多該放下了。但是除了原先項羽自己的自我否定,自我放棄,在後來又是否有什麼更提醒了他要自我放棄?

一個對將士的士氣可以運用的遊刃有餘的將軍又是為什麼自己首先放棄?這是又是一個內心的打擊,是項羽自刎烏江的第二個伏筆。(特別指出一下,「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

」 「不忍殺之」!又推翻了一些人認為虞姬是被逼死的觀點,項羽重情重義,愛馬不忍殺,更何況愛人?足以見其度量。

) 問題回到原先提出的項羽為什麼在到了烏江口要渡江的時候又決定不渡了。那麼問題已經明確了虞姬的和歌和虞姬的死對項羽個人的影響,然後,問題又簡化一些,時間推移到渡烏江之前。 首先是亭長。

大多數人認為,項羽多疑,定是疑亭長。首先,前文有鋪墊,一個毫無知識修養的田父已經欺騙了他,這就是第二個伏筆。項羽其實自知多疑,田父的欺騙使他更是不得不去懷疑一個知識修養遠遠高於田父的亭長;同樣可疑的是:

為什麼其它船舶都已被劉邦所阻,唯獨遺漏了一烏江亭長?因此,項羽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以此來拒絕亭長,好像在說我知道渡也是死不渡也是死一樣。但我不這樣認為,我覺得,項羽此時已經沒有想著疑不疑亭長了,在他眼裡,已經選擇放棄了。從《垓下之圍》中看出:

「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如果項羽認為他是可疑之人,還會將愛馬贈予他嗎?

一個原本就嗜血戰場,殺子嬰,殺宋義,放逐懷王,燒燬阿房,坑殺秦軍二十萬將士的西楚霸王會在自刎之前還放過一個對其毫無用處又不相關的可疑之人,還會將寶馬相贈?不會。項羽相贈寶馬,是感謝亭長的相助。

同時,項羽還將自己的頭顱贈給故人呂馬童。種種的表現,都說明項羽已經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要的不過是磊落的自刎。 其次,「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項羽自認對不起江東父兄。項羽戰鉅鹿,度三戶,軍章南,過函谷,入咸陽,大封天下,以改秦制。

這些都是又將士的支援。就算是殺宋義,也是有范增與全軍將士支援;坑殺秦將二十萬,也是有諸侯軍隊襄助;項羽的成與敗都有身邊的人對他的影響。當然,項羽並不是個足夠嗜血的將士,項羽疑范增,但不會殺他。

范增走了,走時說:「豎子不相與謀。」然後走得決然,像商紂時的箕子,像春秋時的宮之奇。

項羽殺了那麼多秦兵,為什麼就不殺劉邦?有人分析:諸侯不幫,在鴻門宴時,項羽與劉邦是同一戰線的;而項伯的一句話才使項羽放過劉邦: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更何況項羽是一個及重義氣的人。但是後來在作為西楚霸王時,項羽的不殺劉邦是不明智的。

總的來說,項羽的所作所為,也有大部分是身邊的人的支援,所以項羽認為無顏面見江東父兄。同時,項羽的總總罪行也是諸侯與全軍的支援影響,「天之亡我」也有這方面意思。我不支援項羽因無顏面見江東父兄而自刎的行為,自刎豈不是更對不起你那些為項羽打拼而死去的將士嗎?

從項羽的性格來看,他對虞姬的感情的執著,他帶兵打仗的那種不罷休的勁頭,這些都能看出項羽的執著。一個執著的人當深受打擊時也是很容易放棄的,就如首先的虞姬的死對其的打擊。一次有一次的打擊使一個人寧願放棄生命,也不願意放棄自尊,於是項羽在烏江畔停下了腳步。

2樓:墨蝶之韻

有兩方面的原因:

1、想當年其率領三千子弟,全部陣亡,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2、大勢所趨,面對決定性的失敗,尤其是敗在自己曾經非常看不起的韓信、曾經有數次機會殺掉而自己沒有殺掉的劉邦手裡,已有無力之感,最大悲哀莫於心死,故自刎烏江

3樓:寧帖

項羽一路逃到烏江,遇見烏江亭長,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並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項羽於是下馬步戰,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而後揮刀自刎。

題烏江亭 烏江亭 夏日絕句這三詩項羽評價的角度並不一樣,他們

碰巧才考試做過這題 這三首詩詠的都是西楚霸王項羽,但對項羽評價的角度並不一樣,他們的角度分別是什麼?第一首是從兵家用兵的角度來評價的 第二首是從民心向背的角度來評價的 第三首是從節操 氣節 角度來評價的 杜牧的 題烏江亭 王安石的 烏江亭 和李清照的 絕句 這三首詩的評價角度有什麼不同?找一些古詩欣...

項羽烏江自刎的故事,誰可以講給我聽

項羽垓下作戰失敗,自刎江東,成為千古遺憾。那麼在臨終前,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他為何寧死都不回江東呢?原因在司馬遷 史記 項羽本紀 裡有描寫,原文為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

跟項羽有關的故事有哪些除了烏江自刎

破釜沉舟 鉅鹿之戰 紅門宴 四面楚歌 楚界漢河 霸王別姬 鴻門宴 霸王別姬 楚漢驕雄 李清照算吧.不是李清照說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古今中外,英雄末路的故事有哪些,項羽烏江自刎之類的,越多越好 蘭陵王高長恭,戰功赫赫,被皇帝賜死。袁崇煥,中反間計,盡忠一生,免不了凌遲。譚嗣同,被叛徒出賣,有心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