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全面質量管理tqm如何開展全面質量管理TQM

2021-05-17 17:40:17 字數 5497 閱讀 5656

1樓:匿名使用者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就是一個組織以質量為中心,以全員參與為基礎,目的在於通過讓顧客滿意和本組織所有成員及社會受益而達到長期成功的管理途徑。 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況為四句話十八字,即,一個過程,四個階段,八個步驟,數理統計方法。

一個過程,即企業管理是一個過程。企業在不同時間內,應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務。企業的每項生產經營活動,都有一個產生、形成、實施和驗證的過程。

四個階段,根據管理是一個過程的理論,美國的戴明博士把它運用到質量管理中來,總結出「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四階段的迴圈方式,簡稱pdca迴圈,又稱「戴明迴圈」。八個步驟,為了解決和改進質量問題,pdca迴圈中的四個階段還可以具體劃分為八個步驟。1)計劃階段:

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質量問題;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原因或影響因素;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計劃,制定措施。2)執行階段:執行計劃,落實措施。

3)檢查階段:檢查計劃的實施情況。4)處理階段:

總結經驗,鞏固成績,工作結果標準化;提出尚未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個迴圈。

全面質量管理原理概述

1.在「質量控制」(qualitycontrol)這一短語中,「質量」一詞並不具有絕對意義上的「最好」的一般含義。質量是指「最適合於一定顧客的要求」。

這些要求是:a.產品的實際用途;b.

產品的售價。

2.在「質量控制」這一短語中,「控制」一詞表示一種管理手段,包括四個步驟:a.

制訂質量標準;b.評價標準的執**況;c.偏離標準時採了糾正措施;d.

安排改善標準的計劃。

3.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可以劃分為兩大類:a.技術方面的,即機器、材料和工藝;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組長和公司的其他人員。在這兩類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全面質量管理是提供優質產品所永遠需要的優良的產品設計,加工方法以及認真的產品維修服務等活動的一種重要手段。

5.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適用於任何製造過程,由於企業行業、規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方法上的差別可概括為:

在大量生產中,質量管理的重點在產品,在單件小批生產中,重點在控制工序。

6.質量管理貫穿在工業生產過程的所有階段。首先是向使用者傳送產品,並且進行安裝和現場維修服務。

7.要有效地控制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就必須在生產或服務過程的所有主要階段加以控制。這些控制就叫質量管理工作(jobofqualitycontrol),按其性質可分為四類:

a.新設計控制;b.進廠材料控制;c.

產品控制;d.專題研究。

8.建立質量體系是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與手段。

9.質量成本是衡量和優化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一種手段。

10.在組織方面,全面質量管理是上層管理部門的工具,用來委派產品質量方面的職權和職責,以達到既可免除上層管理部門的瑣事,又可保留上層管理部門確保質量成果令人滿意的手段的目的。

11.原則上,總經理應當成為公司質量管理工作的「總設計師」,同時,他和公司其他主要職能部門還應促進公司在效率、現代化、質量控制等方面的發揮。

12.從人際關係的觀點來看,質量管理組織包括兩個方面:a.為有關的全體人員和部門提供產品的質量資訊和溝通渠道;b.為有關的僱員和部門參與整個質量管理工作提供手段。

13.質量管理工作必須有上層管理部門的全力支援。如果上層管理部門的支援不夠熱情,那麼,向公司內其他人宣傳得再多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14.在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中,無論何時、何處都會用到數理統計方法,但是,數理統計方法只是全面質量管理中的一個內容,它不等於全面質量管理。

15.應該認真地在公司的範圍內逐步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明智的做法是,選擇一兩個質量課題加以解決並取得成功,然後按這種方式一步一步地實施質量管理計劃。

16.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從根源處控制質量。例如,通過由操作者自己衡量成績來促進和樹立他對產品質量的責任感和關心,就是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積極成果。

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

全面質量管理是一種預先控制和全面控制制度。它的主要特點就在於「全」字,它包含三層含義。

(1)管理的物件是全面的,這是就橫向而言。

(2)管理的範圍是全面的,這是就縱向而言。

(3)參加管理的人員是全面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面質量管理(tqm)是由全面質量控制(tqc)演變而來的,早期的tqc只強調各工藝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享有優先權,即全面的質量控制;而現在的tqm則把企業的各個方面都包括了進來。

人們不應僅僅把tqc/tqm看作是控制質量的活動,它還可以通過不斷改善各個方面的工作,而被作為企業提升競爭力和贏利潛能的發展戰略。tqc/tqm中的「q」意味著質量——優先權,同時也包含了成本和交貨期的控制目標。「t」代表「全面、全員」,也就是說企業內的全部員工包括自上而下從企業最高領導到中層領導,直至生產線操作工人都要參與進來。

另外,**商、**商和銷售商也都加入。「t」還表示高質量的管理(top—management),它要求企業的高層領導對企業內實施tqc/tqm的成功負有管理的責任和義務。「c」代表控制(control),也就是對過程的控制。

藉助於tqc/tqm人們可以弄清過程的本質,監控並不斷完善它,這樣以取得成功的改善。企業領導在tqc/tqm活動中的任務就是藉助於結果對過程進行評估,這個評估的結果是對過程進行完善的基礎,而不是批評員工的理由。

tqc/tqm理論包含了以下工作方法或工具:企業戰略重組、質量保證體系、標準化、培訓、成本管理和質量小組活動等。

二全員生產維修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的英文縮寫,中文含義是「全員參加生產保全」。這項活動起源於六十年代末的日本半導體行業。當時由於半導體行業競爭激烈,產品改進、改型加快,產品由「厚、大、笨、重」迅速向「薄、小、輕」轉變。

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要求生產裝置提高加工精度、提高自動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一些大企業為滿足生產要求,紛紛投入鉅額資金改進、更新裝置。據資料表明:製造半導體產品的九大社團,當時裝置投資額平均每年增長20%。

隨著裝置精密程度提高,裝置的複雜程度增加了,裝置故障率也大大增加了,由此造成裝置停工待修時間增加,裝置維修人員增加,生產的成本增加。在由於裝置投資大企業償債負擔加重和裝置故障率增加引起裝置執行成本增加的雙重壓力下,迫使企業管理人員尋求對策,減少裝置故障,提高裝置執行效率。他們改變依靠專職裝置維護人員保養裝置為主方式為專職維護人員與企業全體員工共同維護裝置,以達到提高裝置使用率的目的。

這就是tpm。

tpm活動一般以5-10人為基本單位,進行提高裝置運轉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培訓裝置保養人員,加強裝置保養,個別改善等八個方面的工作;組織形式是:一個部長和幾個科長為一個活動單位,一個科長和幾個工段長,一個工段長和幾個班長,一個班長和班裡的員工為一個活動單位,從上至下、環環相扣構成一條tpm小團體鏈。在這條鏈中,專門設立一個tpm活動推進事務局,負責總協調工作。

每個小團體鏈在裝置專職維護人員的必要協助下,解決裝置突發故障就,對裝置進行一般性調整及清潔保養,減少停機。

在tpm活動中,每個tpm小團體活動的程式都是嚴格標準化的。除對裝置進行清掃外,其他任何tpm活動都得經過現狀調查、選題、確定對策、確立目標、任務分解與分配、實施、結果確認及再確立新目標的過程。每進行一步都要有方案、有計劃,在得到事務局及主要領導的批准後,方可實施。

在tpm事務局的推動下,經過pdca迴圈,裝置始終在良好的狀態下運轉。

3樓:二片罐

這個問題太大啦,建議找些專業書籍看一下

如何開展全面質量管理(tqm)?

4樓:匿名使用者

我用石川謦的觀點回答你:

1、質量第一;

2、面向消費者;

3、下道工序是顧客;

4、用資料、事實說話;

5、尊重人的經營;

6、機能管理。

如果你覺得小日本的不可靠,建議你按照體系的八項原則回答就可以了。

5樓:亢桂枝喻綾

面質量管理(tqm)是由全面質量控制(tqc)演變而來的,早期的tqc只強調各工藝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享有優先權,即全面的質量控制;而現在的tqm則把企業的各個方面都包括了進來。

人們不應僅僅把tqc/tqm看作是控制質量的活動,它還可以通過不斷改善各個方面的工作,而被作為企業提升競爭力和贏利潛能的發展戰略。tqc/tqm中的「q」意味著質量——優先權,同時也包含了成本和交貨期的控制目標。「t」代表「全面、全員」,也就是說企業內的全部員工包括自上而下從企業最高領導到中層領導,直至生產線操作工人都要參與進來。

另外,**商、**商和銷售商也都加入。「t」還表示高質量的管理(top—management),它要求企業的高層領導對企業內實施tqc/tqm的成功負有管理的責任和義務。「c」代表控制(control),也就是對過程的控制。

藉助於tqc/tqm人們可以弄清過程的本質,監控並不斷完善它,這樣以取得成功的改善。企業領導在tqc/tqm活動中的任務就是藉助於結果對過程進行評估,這個評估的結果是對過程進行完善的基礎,而不是批評員工的理由。

tqc/tqm理論包含了以下工作方法或工具:企業戰略重組、質量保證體系、標準化、培訓、成本管理和質量小組活動等。

二全員生產維修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的英文縮寫,中文含義是「全員參加生產保全」。這項活動起源於六十年代末的日本半導體行業。當時由於半導體行業競爭激烈,產品改進、改型加快,產品由「厚、大、笨、重」迅速向「薄、小、輕」轉變。

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要求生產裝置提高加工精度、提高自動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一些大企業為滿足生產要求,紛紛投入鉅額資金改進、更新裝置。據資料表明:製造半導體產品的九大社團,當時裝置投資額平均每年增長20%。

隨著裝置精密程度提高,裝置的複雜程度增加了,裝置故障率也大大增加了,由此造成裝置停工待修時間增加,裝置維修人員增加,生產的成本增加。在由於裝置投資大企業償債負擔加重和裝置故障率增加引起裝置執行成本增加的雙重壓力下,迫使企業管理人員尋求對策,減少裝置故障,提高裝置執行效率。他們改變依靠專職裝置維護人員保養裝置為主方式為專職維護人員與企業全體員工共同維護裝置,以達到提高裝置使用率的目的。

這就是tpm。

tpm活動一般以5-10人為基本單位,進行提高裝置運轉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培訓裝置保養人員,加強裝置保養,個別改善等八個方面的工作;組織形式是:一個部長和幾個科長為一個活動單位,一個科長和幾個工段長,一個工段長和幾個班長,一個班長和班裡的員工為一個活動單位,從上至下、環環相扣構成一條tpm小團體鏈。在這條鏈中,專門設立一個tpm活動推進事務局,負責總協調工作。

每個小團體鏈在裝置專職維護人員的必要協助下,解決裝置突發故障就,對裝置進行一般性調整及清潔保養,減少停機。

在tpm活動中,每個tpm小團體活動的程式都是嚴格標準化的。除對裝置進行清掃外,其他任何tpm活動都得經過現狀調查、選題、確定對策、確立目標、任務分解與分配、實施、結果確認及再確立新目標的過程。每進行一步都要有方案、有計劃,在得到事務局及主要領導的批准後,方可實施。

在tpm事務局的推動下,經過pdca迴圈,裝置始終在良好的狀態下運轉。

質量管理工作如何進行量化考核?急需

量化考核,可以每月考核一次 每季度考核一 次,每半年考核一次 甚至一年專考核一次。先按不屬同部門做質量目標分解,然後定考核標準,標準是資料指標,最後才可以按所定的公式求考核分數。質量管理是指確定質量方針 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 控制 保證和改進來使其實現的全部活動,emba mba等...

如何進行質量成本管理課後測試,如何進行質量成本管理課後測試

根據需要,在財務設立相應的科目 根據質量相關費用的性質,分別計入質量預防成本 質量損失。如何進行質量成本管理課後測試 需要一個過程。這個先學習一下質量成本的概念。然後,財務建立這些科目,摸清質量成本的現狀。這樣,可以統計分析質量成本,也可以預計同類的質量成本。接著可以在決策時,考慮質量成本。如何進行...

全面質量管理中由稱為6管理,試談6管理的特點

全面質量管理的簡介 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費根堡姆和質量管理專家朱蘭提出了 全面質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的概念,認為 全面質量管理是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並考慮到充分滿足客戶要求的條件下進行生產和提供服務,把企業各部門在研製質量 維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