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什麼意思

2021-05-19 07:50:03 字數 5204 閱讀 2174

1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出自:《論語 為政第二》

孔子說: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詳解: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什麼呢?周是包羅永珍,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

他說一個君子的作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一個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樣,愛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們對於人,好的固然好,愛他;但對不好的更要愛他,因為他不好,所以必須去愛他,使他好。

這樣一個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態度,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麼呢?我們知道中國字,古寫的篆文比字,是這樣寫的——

2樓:小屁孩的怪想法

出自論語----「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意思:君子團結但是不搞幫派,小人搞幫派,但是不團結。

3樓:啄b木w鳥

周是包羅永珍.就像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一個君子的為人處事,就是要對每一個都好.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比就是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樣。

出自論語----「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意思:君子團結但是不搞幫派,小人搞幫派,但是不團結。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是什麼意思君子喻於義

4樓:我是誰

意思是:君子以道義來團結人而不是勾結,小人因利益而相互勾結而卻不團結。

出自春秋時期孔子及其**的《論語·為政第二》: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以道義來團結人。

比:因利益而相互勾結。

《論語•里仁》裡也有記載: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說:子懂得的是道義,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綜合上述來理解,就會明白君子喻於義,所以周而不比;小人喻於利,所以比而不周。由此更可見君子境界高遠,品德高尚。此處論說君子,是在教人為政時,從人的為人處世、在具體事情中表現來識己察人。

5樓:菠菠菠菠蘿哇

翻譯: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出自:《論語·為政篇第二》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在這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點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結,不能與大多數人融洽相處;而君子則不同,他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這種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

《論語·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

6樓:雪域籃心

釋義:周:親和、調合;比:勾結。「周而不比」是關係密切,但不勾結。指與眾相合,但不做壞事。相反的,「比而不周」是指幾個人親密勾結,但卻並無包容之心。

出處:《論語之為政篇》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1]

意思說:「君子合群不勾結;小人勾結不合群。」[1]

周: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點,郭沫若認為「周象田中有種植之形。

」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為會意,從用口。段玉裁認為,善用口則周密。

本義:周密;周到而沒有疏漏。

比:會意。從二匕,匕亦聲。

甲骨文字形,象兩人步調一致,比肩而行。它與「從」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說文》:

「二人為從,反從為比。」本義:並列、並排。

結合"小人"解釋「比」,勾結義無疑。

周與比,一褒一貶,周褒君子,比斥小人,譯為「團結和勾結」,比較恰當。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的團結只為共同目標的「義」,小人的勾結,則不過是為了個人的私利罷了。

論語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什麼意思

7樓:漫迷之屋

開心私塾論語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8樓:愛單單愛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是: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周:合群。

比(bì):勾結。

小人:沒有道德修養的凡人。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篇第14章。孔子在這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點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結,不能與大多數人融洽相處;而君子則不同,他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這種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

9樓:beling不琳

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從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第二》,詳細解析如下:

「君子周而不比」就是說君子與人的交往的依據是按社會人人都認可的公義而行的,是該幹嘛幹嘛,所以不會逾禮,方方面面卻都顯得非常周全,其中沒有出現相互比較的成分。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不徇私護短 。

「小人比而不周」,小人以外在的東西作標準、作參照,並且主要以利來衡量,所以必然要攀比「你得多了,我得的不夠你多,可你做的還不夠我多」都是在不停的比,其行事時不按義、不按該與不該,而按利的多少,如此這般怎麼可能會有周全?

10樓:紫涵小仙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釋義】孔子說:「君子合群但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但不合群。」

孔子說:君子和小人,固然都有所親所厚,但其用心不同,所以他們的親厚也不同。君子用心出於公心,所為也是天下為公,所以能視天下為一家,視天下人如一人。

他們愛天下人,並不要求人們歸附於自己,施恩於天下人,並不等人們開口求自己。因為他們待人親厚,心胸寬廣,不結黨營私,這才是君子的行為。而小人則不同,小人做事出於私心,所以遇到有權勢的人則依附之,遇到有利益的人則接近之。

或者喜歡某人與自己的意見偶爾相同,就滿心高興認為此人甚好,或者感慨某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厭惡,就相互結互動為支援。這樣的黨同伐異,厚此薄彼,全無公心,完全是小人行徑。周與比,行跡很相似,只在用心的公私不同。

君子與小人的分別是什麼呢?周是包羅永珍,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他說一個君子的作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了。

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一個大政治家,愛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們對於人,好的固然好,愛他;但對不好的更要愛他,因為他不好,所以必須去愛他,使他好。這樣一個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態度,這就是周而不比。

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麼事都以「我」為中心、為標準,這樣就不能夠普遍。

這裡講為政與修身一樣,只在用心處就有了君子與小人的分別,一念為人為公,則所作所為都是利益天下百姓的,一念為己為私,則所作所為必有偏頗,用於天下則必有不公不平,長此以往,天下亂矣。所以說,位高權重者,一念私心就是天下的隱患。

11樓:匿名使用者

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這裡的「周」是包羅永珍,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一個君子的做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a好,對b則不好,這就叫周而不比。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

12樓:鶴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

13樓:淚舞星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出自《論語·為政第二》。

14樓:熱心網友

君子做事很周到,不會在乎比較嫉妒而小人善於比較嫉妒,而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周全。

15樓:一隻安靜的學長

這是詩句中的,君子周而不必,就是君子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不用和別人進行比較,小人就是喜歡和別人比較而不會做好自己,就是這句話的意思

16樓:素衣青傘淺笑

君子普遍地團結人而不相互勾結;小人相互勾結而不能普遍地團結人。

17樓:命運與夢

詳解:通常解釋,根本沒有從「周」和「比」的原始意思著手。後人解前人文字,最大忌諱就是把一些當時根本沒有的字義附會上去。句子意思可以引申,但字義一定不能胡來,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這章的根本就兩字:「周」和「比」。何謂「比」?

「比」在甲骨文裡是兩人步調一致、比肩而行,典型的象形字;「周」,甲骨文裡是「田」裡有四點,表示把田裡都種滿了,因此就有周遍而沒有疏漏的意思。

那麼,什麼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呢?字面意思就是,君子所見所聞所知所行周遍而沒有疏漏,但不會讓別人和自己步調一致、比肩而行;而小人,總是希望別人和自己步調一致、比肩而行,但所見所聞所知所行卻不能周遍而沒有疏漏。

這裡很明顯,孔子認為,所有小人的一個很大的共同點,都是希望 別人和自己步調一致、比肩而行,為什麼?小人,被一個「我「所牽制,他自己的行為、見解,都不過是那個「我」的造作,永遠和那「我」步調一致、比肩而行,因此,這種內在的品行自然就推而廣之,希望任何人都和「我」一樣,所有人的利益都為「我」而來,諸如此類的。

任何希望和自己步調一致、比肩而行的學問、宗教、理論等等,都是小人之學。例如所謂的**教、道教之類的,立一個上帝、道,然後讓人去步調一致、比肩而行,這就是典型的小人之學。

君子之學,不同而大同,不需要什麼步調一致、比肩而行。這世界有無數種花,怎麼可能讓每種花都步調一致、比肩而行?看看馬克思的《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就知道,東西方君子之間思想的共鳴。

君子,所見所聞所知所行周遍而沒有疏漏,君子不會預先設定一個框框,戴有色眼鏡甚至腳鐐去知去行,只會從當下的現實出發,全面地收取所有的材料,對所有材料「不相「之,這些材料,包括社會的所有方面,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精英面首到面首精英,從生老病死到姦淫虜虐,一事不知,儒者之恥。

只有了「周」,才可能「不比」,面首的世界只有來面首的和被面首的,小人的世界只有小人。君子的世界,不光有君子,裡面還有面首、小人。君子,沒有世界,君子的世界,只是世界本身而已。

世界「不知」,君子「周」其「不知」而「不相」之,轉「不知」之世界為「不慍」之世界,而君子,本無能轉所轉。就如同陽光普照,無所謂照物,而物得陽光而自彰,陽光本無能彰所彰。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說:君子,見聞學行周遍而沒有疏漏,卻不會讓別人和自己步調一致、比肩而行;小人,讓別人和自己步調一致、比肩而行,見聞學行卻不能周遍而沒有疏漏。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和比的區別

1 周,是周遍 比,是偏私。2 周是包羅永珍,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周 就是,他說一個君子的做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比 就是,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合適一點,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一個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樣,愛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們對於...

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對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

孔子說君子與惡人無可比,這句話出自 論語 政治學之二。大致意思是 一個紳士對待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公正的,既不偏袒,也不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自私。他能平等對待所有人,從不結派。但是,惡棍總是喜歡為了私利和黨的共同點而結黨。他喜歡和與自己性格相近的人形成小圈子,排斥與自己性格不同的人。這句話說的是,在與性格...

描寫君子蘭的詩句君子謙謙,溫和有禮,有才而不驕,得志而不傲,居於谷而不卑的。sos

謙謙君子,性格溫和懂得禮儀,有才華卻不驕傲,實現志向但不傲慢,處於低谷也不自卑。三個 而 表示轉折。卑 也可以翻譯成難過 悲傷。居於谷 意為不得志。與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有相似之處。君子謙謙,溫和有禮,有才而不驕,得志而不傲,居於谷而不自卑是什麼意思 一位正人君子應該是一個謙虛的人,性情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