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學生就業指導求一篇大學生就業指導

2021-05-21 06:33:05 字數 4463 閱讀 8450

1樓:匿名使用者

自2023年的高校「並軌」、擴大招生開始,可以說我國高等教育邁入了空前的跨越式發展階段。高等教育產業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大學生畢業,能否順利進入社會、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即畢業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每年特定時間都會成為各大**的焦點。

大學畢業生就業不僅關係到每個學生的前途,還直接影響到高校的可持續發展,更是關係到我國社會人力資源和經濟發展狀況的一件大事。1 大學生就業難原因何在1.1 認識有誤區 (1)擴招惹的禍。

2023年是高校擴招後的第一個畢業生高峰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2023年的145萬猛增至212萬人,2023年再增68萬,達280萬人,到2023年,進入就業市場的高校畢業生可能將突破340萬,畢業生就業形勢的一年緊過一年。於是,許多家長和學生抱怨:都是擴招惹的禍!

我國大學毛入學率雖已接近國際公認的高等教育大眾化15%的起點指標,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佔總人口的5%左右,與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0%~50%以及從業人口中高學歷比例1/3相比,中國的大學畢業生遠未到過剩的程度,我國大學畢業生的飽和性失業是不存在的。教育部對部分高校6 000多名畢業生擇業行為的調查顯示,期望在沿海開放城市就業的學生高達66.67%,僅有6.

37%和2.59%的人選擇內地省會城市和中小城市,至於鄉鎮、農村及邊遠地區幾乎沒有人願去。可見畢業生就業難、人才過剩只是相對過剩,相對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業和大公司而已,在廣大農村地區和西部地區,則是絕對不足。

(2)大學畢業必然是精英。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正在實現幾十來的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越來越趨近大眾化。而廣大學生及其家長對畢業生就業的看法依然停留在十幾年前精英教育階段的觀念上:

只要大學畢業,就意味著是「精英」,一定得有一個體面的工作。因此,畢業生及其家長十分強調單位的性質、行政級別(或企業規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點待遇等。所以觀念不能及時革新,思想不能與時俱進,是畢業生就業難的癥結所在。

剛畢業的大學生從各方面來看創造出的價值都是有限的,因此應理性地給自己一個較為準確的定位。 (3)高學歷等於高就業能力。這是目前我們社會的普遍誤區。

用人單位人才高消費,學生和家長盲目追求高學歷,誤以為高學歷等於高的工作能力。事實上,知識是頭腦中的經驗系統。能力是與活動要求相符合並影響活動效果的個性心理特徵的綜合,是個體固定下來的概括的心理活動系統。

二者的發展並不一致,知識與就業能力、學歷與就業能力之間不能劃等號。 高等教育是學術性、專業性教育,既可以是學術性的專業教育,也可以是職業性的專業教育。我國高校長期以來形成了過分偏重學術性專業教育的特點,因此這種教育下的高校畢業生更容易出現知識與能力發展的不平衡。

就業需要的是相關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職業能力,這些顯然是相當一部分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畢業生所缺乏的。1.

2 整個社會就業現狀差強人意 失業是一個社會問題,主要與一個國家就業需求狀況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國家經濟政策失調有關。我國正處於轉型期,**機構改革和經濟體制轉軌迫使國有單位減員增效,吸納能力大幅下降。整個社會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目前面臨來自約1 400萬國企下崗失業人員、1.

5億農村富餘勞力和近1 000萬城鎮年度新增勞力的巨大壓力。**一直在努力通過發展服務業等多種途徑緩解壓力,但據權威**,中國未來3~5年,每年城鎮需安排2 200~2 300萬人就業,即使經濟保持7%~8%的增長率,仍會出現每年上千萬的「工作缺口」。在社會就業市場的吸納能力沒有相應增長的背景下,我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後的本科生相繼畢業,一年多於一年。

因此,畢業生就業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引人注目。1.3 高等教育本身存在問題 我國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計劃經濟痕跡依然濃重,沒有與市場「零距離」接觸。

首先高校培養層次比例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各層次就業率與同期招生數層次結構呈反向,研究生供小於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專科生供大於求。其次,高校現有學科專業結構存在問題。學科專業供求錯位,專業設定趨同化、集中化,這樣勢必造成課程結構的僵化,閉門造車,脫離實際。

學校不能以市場需要、知識結構需要為導向,學科專業結構、課程結構急需調整。第三,重學術教育輕職業教育。不管什麼型別、什麼層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靠攏。

畢業生多數要走向生產第一線,而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和課程設定都偏重學術性,忽視學生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培養,學校教育與市場要求的嚴重脫節 2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對策思考2.1 **: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巨集觀環境。

其次**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始終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市場的流動性。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淡化單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戶口、檔案管理和勞動保險等方面給予相應配套的社會保障。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鼓勵自主創業。

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應出臺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併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諮詢、市場分析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予以特殊優惠。2.

2 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我國社會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勢在必行,必須徹底擺脫長期以來固存於人們頭腦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級等封建思想的束縛,真正認同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同時實實在在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服務。

畢業生更應當根據人才市場供求狀況適當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大學既培養社會精英,也培養普通的社會勞動者,「北大才子賣肉」很正常。經濟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畢竟是少數,其吸納畢業生的能力有限,而相當一部分不被大學生看好的地方和行業,卻對大學生有著巨大的需求。

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資訊網路,加強社會需求**研究和報告,真正為畢業生提供細緻周到的就業服務。2.3 高校:

教育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1)畢業生就業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成效的重要標誌。教育部每年公佈的各大高校就業率必然給學校施以壓力和動力,學校只顧教育不管就業行不通了。 (2)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職業能力之縫誰來填?

目前情況下高校得擔此大任。高校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國家建設需要緊密結合。專業設定、課程結構要滿足市場所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等系統,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定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

(3)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大膽嘗試校企聯姻。剛從學校裡出來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外,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

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縮小、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4)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給就業指導工作重新定位,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部分,作為對學生的人生指導,滿足學生對於人生髮展和職業生涯設計的需求,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既彌補以前就業指導的不足,又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加強就業指導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建立完整的就業指導目標、指導內容,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並且在就業指導的同時推進對學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學生對素質教育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5)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也給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 ,學習的「第三本護照」是創業能力。重視對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並將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規化、制度化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趨勢。

創業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各種可利用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創業者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創業綜合素質,並最終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創業能力。創業教育應注重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為主動的創業觀念,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為自己職業的選擇,並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價值。自主創業是個體在解決就業問題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形式。

目前,上海市已出臺了大學生創業培訓試行方案,並首次設立了專門針對應屆畢業生的上海創業教育培訓中心,其創業培訓規劃包括入門培訓、實務與創業培訓、個性化輔導和開業跟蹤扶持。大學生創業培訓實施**補貼,由勞動保障部門委託具有資質的創業培訓機構負責實施。有志創業的大學生可以先培訓充電、後創業實踐,雖然在畢業時自主創業的學生終究只是少數,但是對所有的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進行系統的創業教育、創業訓練是必要的,努力培養他們創業的能力與素質,增強創業意識,為他們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自主創業、崗位立業作好準備。

去年年初江蘇大學成立學生創業學校。武漢大學也宣佈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建立了大學生創業**,並組織專家教授編寫創業課教材,在全體本科生中增設「創業課」 ,教有能力的學生「做老闆」。對畢業生自主創業政策、自主創業的可能性和素質要求、實施途徑及發展趨勢等的研究,對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引導等也是高校應加強研究的課題。

綜上所述,大學生就業難的緩解和解決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解決畢業生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社會、學校和學生自身等各個方面,需要**管理部門、高校、社會,包括畢業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應重視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

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明確國家、高校和勞動人事等**部門的職責和管理許可權。確立學校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地位及應承擔的權利義務。加快適合我國國情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大學生就業的理論意義,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意義是什麼重要內容有哪些

你聽說過 人生的成功不在於拿到一副好牌,而在於努力打好一副壞牌 嗎?我給你解釋一下 我們每個人一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象上帝在玩撲克牌的時候給每人發了一副牌一樣。發到你手中的牌也許是好牌,比如大鬼 小鬼或者其它 厲害 的牌,就相當於某些人天生就是超人,擁有超常的智慧 才能,或者具有 好命運 能夠名利...

為什麼大學要上就業指導課,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有什麼意義

因為校方認為就業指導課能夠指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學生正確擇業,端正態度,特別是現在就業形勢不好的情況下,給學生上這樣的課,非常有現實意義。拓展資料 1.就業指導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大類。狹義的就業指導,是給要求就業的勞動者傳遞就業資訊,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溝通的橋樑。廣義的就業指導,則包括 ...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求大學生就業情況報告範文

個人只能從學校層面來談談了 建議改變以下學校和社會和個人現狀 1 社會不誠信的單位太多 2 對 你 及公司不瞭解 3 怕學生出問題 4 以前出現過問題,想規避責任 5 擔負責任,不想沒事找事 6 學校體制問題,公辦專科類院校尤其如此,北京本地的還可以 7 以民辦院校和西安民辦院校更為不負責,只管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