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雨果列夫托爾斯泰赫爾岑培根的國籍分別是什麼

2021-05-22 17:00:17 字數 4836 閱讀 8658

1樓:牙牙的弟弟

高爾基(前蘇聯)、雨果(法國)、列夫·托爾斯泰(**)、赫爾岑(**)、培根(英國)。

1、高爾基

2023年3月16日生於俄羅斯帝國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木工家庭。2023年用筆名「馬克西姆·高爾基」發表**作短篇**《馬卡爾·楚德拉》,從此專心從事寫作。

主要作品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散文詩《鷹之歌》《海燕》,長篇**《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和劇本《小市民》等。2023年6月18日逝世於莫斯科。

2、雨果

維克多·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資產階級民主作家,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3、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2023年9月9日-2023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思想家,哲學家。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2023年入喀山大學,2023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2023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

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4、赫爾岑

赫爾岑(2023年~2023年)(alexander herzen),**哲學家、作家、革命家。赫爾岑被稱為**社會主義之父。

在信仰上,赫爾岑是農業民粹主義(agrarian populi**)或農業集體主義(agrarian populi**)、唯農(民)論(agrariani**)的倡導者。

5、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2023年),第一代聖阿爾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實驗科學的創始人,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又是給科學研究程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論科學的增進》以及《學術的偉大復興》等。

培根12歲入劍橋大學,後擔任女王特別法律顧問以及朝廷的首席檢察官、掌璽大臣等。晚年,受宮廷陰謀逐出宮廷,脫離政治生涯,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和著述活動,寫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學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偉大的復興新工具論》。

另外,他以哲學家的眼光,思考了廣泛的人生問題,寫出了許多形式短小、風格活潑的隨筆小品,整合《培根隨筆》。

2023年3月底,培根由於身體孱弱,在實驗中遭受風寒,支氣管炎**,病情惡化。2023年4月9日清晨病逝。

2樓:懷舊三年

高爾基是前蘇聯人(或者說**人)。雨果是法國人。列夫托爾斯泰是**人。赫爾岑是**人。培根是英國人。

3樓:大葉子

蘇聯,法國,**,**,英國

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

4樓:匿名使用者

19世**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2023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2023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1~2023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2023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鉅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

2023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2023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2023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2023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以四大家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2023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2023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崙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結構巨集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鉅製。

1873~2023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鉅著《安娜·卡列尼娜》,**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70年代未,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鉅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採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 1889~2023年創作的長篇**《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2023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5樓:浣紗西施

《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戰爭與和平》、《懺悔錄》、《琉森》《三死》、《家庭幸福》等。

6樓:且這麼活著

自傳體**《童年》

《琉森》《三死》《家庭幸福》

《懺悔錄》《復活》《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

7樓:封秀雲皮霜

復活》《

窮人》《童年.少年.青年》《一個地主的早晨》《琉森》《三死》

《家庭幸福》《哥薩克》《懺悔錄》《黑暗的勢力》《教育的果實》《魔鬼》

《克萊採奏鳴曲》《哈澤·穆拉特》《伊凡·伊里奇之死》

《舞會之後》《主與僕》

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

8樓:南叔小百科

早期作品主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軍事**集《塞瓦斯托波爾故事》,中篇**《一個地主的早晨》,以及赴西歐旅行時寫下的**《琉森》等。

60年代初,他的創作進入高潮,除完成中篇**《哥薩克》(1853~1863)等作品外,還創作了史詩性的長篇鉅著《戰爭與和平》(1866~1869)。

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長篇**《安娜.卡列尼娜》(1873~ 1877)。

70年代未80年代初,他在長期精神探索的基礎上,完成了世界觀的激變,與本階級決裂,轉向宗法農民一邊。這時他加強了對**制度的批判,但又進行「不以暴力抗惡」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說教。

80 年代以後,托爾斯泰仍不斷有傑作問世。2023年完成的長篇**《復活》,可以說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總結。

此外發表的主要作品有:**《伊凡.伊里奇之死》、《哈澤·穆拉特》、《舞會之後》、劇本《黑暗的勢力》、《活屍》等。

晚年的托爾斯泰始終為自己的思想情緒與農民有距離而深感痛苦,為自己的家庭生活與農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2023年11月10日離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於阿斯塔波沃車站。終年82歲。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2023年入喀山大學 ,2023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2023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

從19世紀60年代起,他的作品開始在英、德等國翻譯出版。19世紀70至80年代之交以《戰爭與和平》的法譯本出版獲得國際上第一流作家的聲譽,成為當時歐美的「**熱」的主要物件。

擴充套件資料:

1、創作背景

托爾斯泰在**中對人性進行了大量的思考,從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爾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實的一面,托爾斯泰對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羅斯當時的歷史和現實激發的。

傳統的俄羅斯是一個父權社會。東正教會決定人們的思考方式和感受。無論他的態度是接受還是保留,托爾斯泰也深受東正教會的影響。

另一方面,歐洲的啟蒙精神也很深刻。俄羅斯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俄羅斯傳統信仰的基礎,啟蒙運動對托爾斯泰的影響也很大。

這使得托爾斯泰懷疑東正教的基本教義。他不會將信仰問題視為一般信徒。然而,托爾斯泰沒有完全走上歐洲個人主義的啟蒙立場。

因此,他對人性的思考往往與兩者分離,有時像信徒,有時像人文主義者。

托爾斯泰的作品具有烏托邦式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反對暴力和奴役,反對私人土地制度,反對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和「進化」的倡導,以及要求法律生活義務和合理的生活規則以恢復健康。在農場生活中,通過每個人的勞動和道德實踐,我們建立了一個充滿兄弟情誼,平等,和諧和友誼的「天國」。

2、藝術特色

托爾斯泰創造了史詩體**。歷史的事實融合著藝術的虛構,奔放的筆觸揉和著細膩的描寫;在巨幅的群像中顯現出個人的面貌,史詩的莊嚴肅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獨白,變化萬千,蔚為奇觀。

他擅長操縱許多線索的結構,並且他有一千個連線,並且他是無縫連線的。他可以突破**的「封閉」形式,它既華麗又毫無生氣。

托爾斯泰的藝術魅力不僅在於複製巨集觀世界,還在於描繪微觀世界。在世界文學面前掌握世界靈魂的辯證發展,並詳細描述受外界影響的心理過程;加深人的潛意識,並在與意識的和諧關係中表達出來。

托爾斯泰的藝術力量是真實的,它在角色創造中脫穎而出。真實地描述角色內心的多面性,豐富性和複雜性,不僅要寫出突出的一面,要麼主宰心態。不要掩飾心愛的人物的缺點,也不要扼殺被揭露的人心中閃爍的閃光。

晚年的時候,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簡潔,不寫感受的整個過程,只寫心理過程的各個階段的主要環節;有時採取戲劇的方法,通過行動和對白來表現。不寫性格的順序發展過程,而寫突然事故引起的決定性轉變。

在結構上,為了表現人物的醒悟,常常採用倒敘的方法;為了集中,長篇**也不再用多線索,而用單線索逐漸的方式。在語言上,則力求質樸簡練和淺顯易懂,接近民間故事。

高爾基雨果列夫托爾斯泰赫爾琴的國籍

高爾基 前蘇聯 雨果 法國 列夫托爾斯泰 赫爾琴 一般譯為赫爾芩 1 高爾基 2 雨果 維克多 雨果 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 1885年5月22日 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 法蘭西的莎士...

高爾基曾經是怎樣評價列夫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的藝術魅力,不只在於再現巨集觀世界,而且還在於刻畫微觀世界。在世界文學中空前地把握心靈的辯證發展,細緻地描寫心理在外界影響下的嬗變過程 並且深入人的下意識,把它表現在同意識相互和諧的聯絡之中。托爾斯泰的藝術力量是真實的,它突出表現在性格塑造上。如實地描寫人物心的多面性 豐富性和複雜性,不只寫...

列夫托爾斯泰的簡介,列夫 托爾斯泰生平簡介

列夫 尼古拉耶維奇 托爾斯泰 1828年9月9日 1910年11月20日 19世紀中期 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思想家,哲學家。1828年9月出生在圖拉省一個有名望的貴族世家。早年父母先後去世。童年和少年時代受過嚴格的貴族家庭教育。1844年進入喀山大學學習,受到法國啟蒙思想的影響。1847年因不滿學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