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藝術雕塑史上的犍陀羅風格是怎樣形成的

2021-03-08 00:43:11 字數 4925 閱讀 8581

1樓:額度是對方

絲綢之路是古老的東西方**之路,是橫貫亞、非、歐三洲的一條重要的陸路通道。幾百年來,絲綢之路對沿線不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與互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將東亞、東南亞與東非、西亞和南歐貫通起來。

在這條古道上留下足跡最多的是商人和駝隊,但最早和最堅毅的是西行學法和東遊弘法的佛教徒。西行學法的最著名的就是高僧法顯、高僧玄奘等人,而東遊弘法的強大推手卻是一位國王,他就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這些西行東遊的佛教徒的弘法求法來回往返過程中,也讓世界各地的雕塑工藝匯聚、融合在古印度的佛教中心——犍陀羅。

從而形成了一種舉世聞名的佛教雕塑工藝風格——犍陀羅風格!

辯才天女浮雕 犍陀羅風格

其實,犍陀羅藝術風格並不是一古印度原生的藝術風格。它是在古印度原有的佛像、佛塔的雕塑技藝的基礎之上,受到了來自中國、波斯、羅馬和希臘等不同文明的雕塑技藝影響之後融合而成的。而它之所以被命名為「犍陀羅風格」,這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著重大的關係。

位於南亞的犍陀羅地區是當時的佛教聖地、佛教中心。正是因為它是佛教的聖地、中心,所以這個地方在阿育王推動對佛塔的崇拜之後,便對佛像、佛塔之類的宗教物品有著極大的需求,在需求的拉動下犍陀羅地區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佛像和佛塔的最重要的生產地和主銷地(佛像、佛塔大多由石頭雕刻而成,犍陀羅地區的石材適於雕琢,又處於佛教中心,對佛塔和佛像有大量的需求。因此犍陀羅地區也就成了佛塔、佛像的主產地和主銷地)。

悉達多誕生浮雕 卡拉奇國家博物館

佛塔崇拜與佛陀時代之前的古印度習俗有關,在佛陀時代之前的古印度就有在亡者遺骸之上建塔或修墓的習俗。關於這一習俗,在佛陀涅槃後的文獻中這樣記載,據載:人們在佛陀舍利之上建造佛塔用於崇拜,共建八座,而這八個佛塔分佈在八個主要部落。

於此相似,關於佛塔崇拜的記載也可以在數千年後西行求法朝聖的中國高僧法顯和玄奘的西行遊記中看到,在他們的遊記中記述了:在舍衛城附近的一座小邑中存有佛舍利,其上矗立著與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等過去七佛有關的古佛塔。而這兩段記載則有力的說明了,為亡者建造紀念塔已然是古印度一項古老的習俗。

但是,早期佛教文獻並沒有關於阿育王之前民眾或者僧侶們對佛塔進行大規模崇拜活動的記載。

所以說自佛陀涅槃後,建造在佛陀舍利之上的八座佛塔雖然一直是僧侶們崇拜的物件,但崇拜佛塔這一風俗在阿育王弘法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是一種默默無聞的、小範圍的、自發性的活動。直到阿育王時代它才成為佛教徒們明顯的大規模進行崇拜活動的物件。因為如果早期的僧侶確實有大量崇拜佛塔等紀念物的活動的話,那麼文獻肯定會對此有所記載。

但就目前的文獻資料來看,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佛塔在阿育王之前就被公認為佛教信仰的標誌。

而關於阿育王推動佛塔崇拜的舉措主要歸功於他開啟了上述的八座佛陀舍利塔中的七座,並將這七座佛陀舍利細分給了王國中所有的主要城市,並在每個主要城市的舍利上都建造了巨集偉的佛塔之後,佛塔才成為真正的佛教信仰標誌。因此阿育王才是推動佛塔崇拜的第一人,才是犍陀羅風格的催化劑!

2樓:迷人的小

當時各種宗教融合碰撞,還有一些外來的先進思想,才形成了獨特風格。

3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早期形象起源於the陀羅地區,這是一個歷史選擇,自亞歷山大大帝佔領該地區以來,它由馬其頓王國的希臘人統治多年,然後在希臘人中延續。

4樓:塵埃開出花

公元1世紀中後期,在波斯、希臘和羅馬等外來文化的影響和互動作用下,印度佛教雕刻藝術發生迅速變化。在此背景下,舉世聞名的犍陀羅藝術產生了。

5樓:樓蘭and破

是民族風情,也算是本地的風土人情吧,自然形成的。

6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依據當地的風土民情,所以才慢慢的形成的。

犍陀羅佛教美術風格是什麼風格呀

7樓:匿名使用者

犍陀羅藝術簡練的說它兼有印度和希臘風格﹐故又有「希臘式佛教藝術」之稱。

所謂犍陀羅藝術,是佛教藝術的專有名詞.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國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進入印度建立殖民地;公元前2世紀,殖民地的歐洲人後裔,與原來居住在中國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一起,建立起強大的貴霜帝國,定都犍陀羅(今馬巴基斯坦白沙瓦與阿富汗東部地區)一帶.貴霜帝國的第三代君主迦膩色迦開始提倡佛教,並將希臘雕刻神像的手法用來雕刻佛像,於是,犍陀羅藝術產生了.

由於希臘人對神的觀念不同,他們認為人神同形同性,希臘神話中天國的英雄女神和人世的形像是一致的,在此觀念下工匠塑造神的形像,在當地的文化與宗教信仰下,自然地與佛教的精神相交融,產生了最早的佛教藝術—犍陀羅藝術.犍陀羅深受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當地的造像風格略帶有西方雕塑的特色,強調自然的寫實性,外觀上則是高鼻,深眼,捲髮,嘴上有八字鬍的佛像和通肩式大衣的造型,有的佛像甚會表現肌肉線條.

8樓:匿名使用者

南亞次大陸西北地區(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東北邊境一帶)的佛教藝術。形成於公元1世紀﹐5世紀後衰微。犍陀羅地區原為次大陸古代十六列國之一﹐孔雀王朝時傳入佛教﹐1世紀時成為貴霜帝國中心地區﹐文化藝術很興盛﹐犍陀羅藝術主要指貴霜時期的佛教藝術而言。

因其地處於印度與中亞﹑西亞交通的樞紐﹐又受希臘﹑大夏等長期統治﹐希臘文化影響較大﹐它的佛教藝術兼有印度和希臘風格﹐故又有「希臘式佛教藝術」之稱。犍陀羅藝術形成後﹐對次大陸本土及周邊地區的佛教藝術發展均有重大影響。

犍陀羅藝術的主要貢獻在於佛像的創造。佛教在前6世紀末興起後﹐數百年間無佛像之刻畫﹐凡遇需刻佛本人形像之處﹐皆以腳印﹑寶座﹑菩提樹﹑佛塔等象徵。1世紀後﹐隨大乘佛教的流行﹐信徒崇拜佛像漸成風氣﹐遂有佛像的創作。

最初佛像乃從印度民間的鬼神雕像轉化而來﹐而在犍陀羅地區﹐佛像的製作又較多地吸收了希臘式雕像和浮雕的風格。現存最早的犍陀羅藝術的佛像約作於1世紀中葉﹐是一塊表現釋迦牟尼接受商人捐贈花園的浮雕﹐其中佛和商人﹑信徒的形像皆用當地流行的希臘風格表現﹐僅佛頭部雕有光輪以顯示其神聖。其後表現佛從誕生﹑佈道說法到涅盤的浮雕漸多﹐並有圓雕佛像出現。

現存最早的犍陀羅圓雕佛像出土於馬爾坦﹐佛的臉型﹑衣衫皆有濃厚的希臘特色﹐但神態肅穆﹐頗具佛教精神。桑奇大塔1世紀末至2世紀中葉是犍陀羅佛像製作的成熟期﹐這時已成功地融匯印度﹑希臘風格於一爐﹐形成獨具一格的犍陀羅風格。其特色是佛像面容呈橢圓形﹐眉目端莊﹐鼻樑高而長﹐頭髮呈波浪形並有頂髻﹐身披希臘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薩像有時且帶鬍鬚等。

呾叉始羅城址和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貴霜王國首都富樓沙城址出土的佛像和浮雕﹐都是這種風格的典型代表。與此同時﹐犍陀羅的佛塔建築也有較大發展﹐對印度原有的窣堵婆式圓塔(見桑奇大塔)作較大改動﹐基座層級加多加高﹐圓塔本身變為基座的一層﹐上部傘蓋亦加高增大﹐從而成為高聳入雲的佛塔。

3世紀後﹐犍陀羅藝術逐漸向貴霜統治下的阿富汗東部發展﹐5世紀時﹐犍陀羅本部因貴霜帝國的瓦解而衰微﹐但阿富汗的佛教藝術卻一直繁榮到7世紀﹐此即後期犍陀羅藝術或「印度-阿富汗流派」﹐亦稱巴米揚藝術。主要代表有巴米揚佛教遺蹟﹑哈達佛寺遺址﹑豐杜基斯坦佛寺遺址等。這個藝術流派除繼承犍陀羅藝術固有風格外﹐還較多地吸收了印度本土的傳統﹐佛像臉形趨圓﹐衣衫變薄﹐以灰泥表現衣褶﹐並將印度的石窟建築和巨型造像結合起來創立石窟佛像綜合體﹐對中國新疆﹑敦煌﹑雲岡的佛教藝術有重大影響。

另外犍陀羅式佛塔也經中亞傳入中國﹐和中國固有的樓閣形式結合﹐形成常見的多層寶塔.

9樓:反對活牛取奶

就是建陀羅風格。

說建陀羅是希臘風是倒因為果了。

建陀羅早於所謂的古希臘——假設古希臘是真的。

建陀羅佛像早於古希臘雕塑——還是假設古希臘是真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去看一下山西與岡石窟大佛,那是典型的印度犍陀羅風格!

什麼是犍陀羅藝術

11樓:點點星光帶晨風

犍陀羅藝術是由來自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地區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前356~前323)東征中亞、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地區時所帶來的古典希臘文化與東方(中亞和印度次大陸)文化融合的結果。

以希臘、羅馬式裝飾手法表現中亞和印度次大陸地區的題材,後來越過帕米爾高原流傳到我國新疆西南部地區,為我國的繪畫、雕刻、建築、工藝美術帶來了希臘羅馬風韻。

12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犍陀羅藝術,是佛教藝術的專有名詞.公元前4世紀末,馬其頓國偉大

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進入印度建立殖民地;公元前2世紀,殖民地的歐洲人後

裔,與原來居住在中國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一起,建立起強大的貴霜帝國,定都犍

陀羅(今馬巴基斯坦白沙瓦與阿富汗東部地區)一帶.貴霜帝國的第三代君主迦

膩色迦開始提倡佛教,並將希臘雕刻神像的手法用來雕刻佛像,於是,犍陀羅藝

術產生了.

由於希臘人對神的觀念不同,他們

認為人神同形同性,希臘神話中天國的

英雄女神和人世的形像是一致的,在此

觀念下工匠塑造神的形像,在當地的文

化與宗教信仰下,自然地與佛教的精神

相交融,產生了最早的佛教藝術—犍陀

羅藝術.犍陀羅深受希臘羅馬文化的影

響,當地的造像風格略帶有西方雕塑的

特色,強調自然的寫實性,外觀上則是

高鼻,深眼,捲髮,嘴上有八字鬍的佛

像和通肩式大衣的造型,有的佛像甚會

表現肌肉線條.

菩薩頭像

犍陀羅彩繪泥塑

柏林博物館 犍陀羅犍風格神像

釋迦三尊造像碑

13樓:白羊小其林

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地區(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東北邊境一帶)的佛教藝術。形成於公元1世紀﹐5世紀後衰微。犍陀羅地區原為印度次大陸古代十六列國之一﹐孔雀王朝時傳入佛教﹐1世紀時成為貴霜帝國中心地區﹐文化藝術很興盛﹐犍陀羅藝術主要指貴霜時期的佛教藝術而言。

因其地處於印度與中亞﹑西亞交通的樞紐﹐又受希臘﹑大夏等長期統治﹐希臘文化影響較大﹐它的佛教藝術兼有印度和希臘風格﹐故又有「希臘式佛教藝術」之稱。犍陀羅藝術形成後﹐對次大陸本土及周邊地區的佛教藝術發展均有重大影響。

雕塑的藝術特點有哪些雕塑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雕塑的藝術特點有如下四點 一 雕塑的形體雕塑作為三維空間的實體,給予人的感覺,首先來自它的形體,形體美是雕塑形式美的靈魂。雕塑的形體要比例勻稱,結構嚴謹,通過形體展示形象的動勢 情緒與生命力。二 雕塑的 影像 效果,就是作品形體大的起伏呈現的總體輪廓。這個 影像 可能給人以或是巨集偉崇高,或是寧靜沉...

唐宋元時期佛教雕塑的特點,元代的雕塑特點有什麼?

這三個朝代的殺戮很嚴重,所以當權者就大力發展弘揚了佛教文化的雕塑,所以在這個時期佛教雕塑佔據一定的江山位置。佛像的雕刻手法也和當時的百姓生活有很大的關聯,唐朝盛世時期佛像雕塑的圓潤,方正。代表了當時的百姓生活賦予,能吃飽。佛像的面相和藹,有睡覺睡到自然醒的美感。宋朝戰亂加多,佛像的面相眼神帶有一定的...

古代雕塑與現代雕塑有哪些藝術性和特點上的區別

西方雕塑以歐洲為中心,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古希臘雕刻 古羅馬雕刻 中世紀雕刻 文藝復興時期雕刻 18世紀雕刻。風格有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 象徵主義等。對十九世紀雕刻由於認識上的原因,瞭解得較少西方近現代雕塑三大支柱的羅丹 布林德爾 馬約爾。談一談古代雕塑與現代雕塑的主要區別 西方古代時期的雕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