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鼎立是怎麼形成的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2021-03-08 03:02:58 字數 4821 閱讀 7623

1樓:南叔小百科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 。

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

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

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佔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 ,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

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 ,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漢朝的朱漢良和姜偉多次率軍參加曹魏北伐,但他們未能改變三大支柱的格局。曹薇後期的真正力量逐漸由司馬懿控制。

263年,曹薇的司馬昭發動了殲滅戰爭,並將韓寒瀕臨死亡。兩年後,司馬昭因病去世。他的兒子馬巖被剝奪了自力更生的權利。

這個國家的建國是「晉」,歷史被稱為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摧毀了東吳,統一了中國。在三國時期結束時,它進入了金代。

三國鼎立的作用:

1、實現了部分團結,為西晉統一創造了條件。歷史從**走向統一。

2、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於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恢復和發展。

3、將有助於激發三國之間的競爭意識,鼓勵各國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恢復和發展各自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2樓:到永久

1、三國鼎立的形成: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

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

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

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佔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

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三國鼎立的影響:

三國鼎立是促使國家**,妨礙國家統一的,所以,在歷史發展程序中是有消極影響的.如果非要說它的積極作用,那也就是勢均力敵互相牽制的對峙局面,期間的相互鼎立換來了短暫的和平,短暫的經濟發展時期.從大的方面講**始終是阻礙歷史發展程序。

擴充套件資料

三國鼎立期間的發展

1、生產工具

馬鈞擅長機械應用,提升生產量,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漢代的織綾機,使織出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

改良漢末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部分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升拋擊量與速度。

2、運輸工具

諸葛亮為了方便在山地棧道運輸,發明「木牛流馬」。其構造歷代文獻有異,學者一般認定為獨輪車及四輪車,未有確實答案。他發明可以連續發射十箭的連弩,又稱「元戎」。

另外,據說源自諸葛亮設計,用於傳遞訊號的孔明燈,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據《事物紀原》載,諸葛亮也最早製造出長槍的原形,長槍最後漸漸取代了長矛。

3、數學

劉徽為三國時期的數學家,他自幼對數學有興趣,學習中國古代數學的重典《九章算術》。年長後於曹魏景元四年著有《九章算術注》,藉由自己的註解,使其容易瞭解。之後劉徽又著作《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重差》,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4、天文地理

關於其他技術,天文學方面,有先後擔任孫吳與西晉太史令的陳卓。他收集各派資訊,完善中國星官體制,並繪製星圖,為後世所沿用。裴秀的「製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3樓:獨初雪冉笛

三國鼎立  劉備受到益州之主劉璋邀請,入蜀幫助璋

防守張魯、曹操的入侵,備口頭答應,但入蜀後不斷收買人心,雙方最終在212年決裂,備調兵直指成都的璋,雖然其間軍師龐統中流矢死,但仍於214年成功逼使璋投降,備成功入主益州,留下關羽防衛荊州。同時,操曾南下攻擊孫權,最後雙方撤退。215年,操快速地得到漢中,而同時孫劉兩家開始爭奪荊州擁有權而發生戰鬥,兩軍對壘。

但備得悉操得漢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權平分荊州,回師益州,但雙方關係經已惡化。216年操就任魏王,一年後,備進攻漢中,而操內部有守將叛亂,權也偷襲合肥,漢中成功落入備之手,操雖曾揮軍要奪回,但都不成功。219年,備自封漢中王。

同年,羽率荊州軍北上攻魏,但主戰、剛接魯肅之位的呂蒙突襲荊州,並擒殺羽。220年,操死,曹丕登位,並逼漢獻帝禪讓,建國號魏;而於221年,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權向魏稱臣,而丕封權為吳王,加九錫。同年,備以報羽之仇為名東征權,權派出接替呂蒙的陸遜迎戰。

結果備慘敗,不久病死於白帝。223年,劉禪登位,漢吳再度結盟,最終魏漢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229年,吳王權稱帝,建立吳。

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平蜀漢,與蜀漢將領姜維發生拉鋸戰,魏軍被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維大軍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漢主劉禪投降,漢被魏所滅。及後會、維在蜀發生叛變,三國志記載,「魏將士奮發,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可見並未引起大亂,昭快速平定。265年,昭死後,司馬炎奪取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並開始籌備伐吳。

279年,炎兵分六路,由北、西向東吳進發,吳主孫皓曾想抵抗,但在**的統治下,士兵毫無戰意,晉軍勢如破竹。280年,晉軍成功攻克建業,皓投降,吳滅亡,西晉成功統一天下。

4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過程(簡單說):200年,曹操打敗袁紹,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後來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208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赤壁,大敗而回。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建立漢(史稱蜀),定都成都;222年,孫權建立吳,定都建業。

奠定曹操統一北方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0年袁紹十萬大軍,主力直逼曹軍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萬人,曹操火燒袁軍糧草,大敗袁軍。

208年曹操率二十多萬大軍南下,想要統一南北,孫劉聯軍五萬人馬在長江沿岸的赤壁一帶和曹軍對峙,周瑜指揮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孫權接受魏的封號稱吳王,以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為都,實際並不受魏的控制,到公元229年也即皇帝位,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三國之間雖不時發生戰爭,但疆域大致穩定:魏與吳、蜀間的界線是長江與淮河之間、今大別山、湖北漢川至興山一線、大巴山、秦嶺,而吳、蜀之間以今湖北的西界、貴州務川至臺江一線、廣西西界和中越邊界為界。

在曹操平定烏桓以後,東北的疆域基本已恢復到東漢中期的範圍,但鮮卑人已大量進入緣邊地區,魏國的實際控制範圍縮小了。謝謝採納

5樓:匿名使用者

行成的原因是赤壁之戰影響不知道

6樓:兩隻文化

但就是這時,三國的國主都遇到了自身年老的情況。曹魏還算好一些,曹丕才繼位,但是劉備此時卻是年齡大了,在他夷陵之戰失敗之後,他能選擇的繼承人只有一個劉禪。而劉禪他在資質上面只能算是中流之資,但是幸好有諸葛亮這才可以使蜀漢免於滅亡。

三國鼎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7樓:哈公主病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乘劉表病死之機率大軍南下,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追上擊敗,逃至夏口  。此時魯肅到備處探聽情況,劉備也派諸葛亮出使江東,雙方結盟,共抗曹軍。

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軍退回北方後,平定馬超、韓遂西北聯軍,統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國鼎立局面。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

劉備成功逼降荊南四郡;而孫權部將周瑜也向荊州南郡發兵成功將西北一帶收為領地。

211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佔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

222年,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8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過程(簡單說):200年,曹操打敗袁紹,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後來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208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赤壁,大敗而回。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陽;221年,劉備建立漢(史稱蜀),定都成都;222年,孫權建立吳,定都建業。

奠定曹操統一北方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0年袁紹十萬大軍,主力直逼曹軍所在地官渡,曹操只有三四萬人,曹操火燒袁軍糧草,大敗袁軍。

208年曹操率二十多萬大軍南下,想要統一南北,孫劉聯軍五萬人馬在長江沿岸的赤壁一帶和曹軍對峙,周瑜指揮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

孫權接受魏的封號稱吳王,以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為都,實際並不受魏的控制,到公元229年也即皇帝位,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三國之間雖不時發生戰爭,但疆域大致穩定:魏與吳、蜀間的界線是長江與淮河之間、今大別山、湖北漢川至興山一線、大巴山、秦嶺,而吳、蜀之間以今湖北的西界、貴州務川至臺江一線、廣西西界和中越邊界為界。

在曹操平定烏桓以後,東北的疆域基本已恢復到東漢中期的範圍,但鮮卑人已大量進入緣邊地區,魏國的實際控制範圍縮小了。

三國鼎立的鼎是什麼意思三國鼎立的鼎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大 一 鼎的 組詞 鼎鼐 鼎足 九鼎 鼎立 鼎助 贗鼎 鼎峙 鼎盛 二 鼎的筆順 擴充套件資料一 字源演化 二 說文解字 文言版 說文解字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白話版 說文解字 鼎 三根立腿,兩隻提耳,是用來...

三國鼎立 的 鼎 是什麼意思,三國鼎立的鼎是什麼意思

選擇 1 這裡的 鼎 是像鼎一樣,缺一不可。所以我覺得選 1 三國鼎立的鼎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象徵三方並立 互相對峙 一 鼎的組詞 鼎助 贗鼎 鼎峙 鼎盛 鼎鼐 鼎足 九鼎 鼎立 二 鼎的筆順 擴充套件資料一 字源演化 二 說文解字 文言版 說文解字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

三國鼎立時期美國人在幹嗎,三國時代,美國究竟在做什麼?

還沒有美國人 當時美洲大陸上還是原始的土著人。那時還沒有美國,美國在1776年才建國。三國鼎立,指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魏 漢 吳三國,三分天下,成犄角對峙局面。從公元220年起,在我國歷史上先後建立了曹魏 季漢 東吳三個國家,它們三分東漢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稱王稱霸,互相對峙,這種政治局面稱為 三國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