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賞析徐悲鴻國畫《奔馬圖》賞析徐悲鴻的國畫《奔馬圖

2021-03-08 04:01:54 字數 5059 閱讀 5222

1樓:畢加索寫毛筆字

一幅畫著六匹馬的圖叫《

奔馬圖》。畫高3米、寬1米的這幅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的徐悲鴻平生所繪最大《奔馬圖》 真跡。大師採用了豪放的潑墨和勁秀的線描寫意方法,著重刻畫出馬的神韻和氣質。

畫中的馬雄駿、矯健、輕疾,頗有「瘦骨銅聲」之美感,奔馬強壯有力,生氣勃勃,這幅《奔馬圖》不僅表現了馬的精神和特徵,更賦予了畫家自己的個性和理想———為振興民族藝術而奮鬥!

這幅畫是徐悲鴻他跟在六匹馬旁跑,通過觀察。回到家裡,把他認為最精彩的片斷畫下來。你看!

那六匹馬的神態、動作各不相同。有的四腳騰空;有的前腳落地後腳翹起;有的……徐悲鴻不愧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畫家。他畫的《奔馬圖》中的馬是栩栩如生的。

他把我也引到畫中去。

2023年春天,***總理來寶光寺視察,看見徐悲鴻這幅「奔馬」大中堂,讚歎不已,親自量了畫的縱橫尺寸後說:「這是我所見到悲鴻馬畫中最大的一幅,要妥善儲存。」

2樓:書香大第

此幅《奔馬圖》創作於2023年2月,是時徐悲鴻正在新加坡舉辦助賑畫展。當次畫展,徐悲鴻特意捐出名畫80幅助賑。畫展後,徐悲鴻於2月13日和15日分別在南洋中華女中做了「藝術的意義與作畫的方法」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講座。

本幅《奔馬圖》的上款人文淑,即全增嘏先生夫人胡文淑,早年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 是時執長新加坡南洋女中,與悲鴻先生有著深厚的友誼。抗戰勝利後胡文淑回國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解放後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

因為是贈予好友之作,《奔馬圖》從結構佈局到整體創作都顯得尤為精到。畫中奔馬四蹄騰空,自畫面右側向左方急馳而過,馬鬃飄揚,馬尾揮動,極富動態的韻律美;馬的骨骼結構準確、外形動態逼真,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動力和無窮的力量。從歷史背景來看,是時中國正在遭受日本侵略軍鐵蹄的蹂躪,徐悲鴻憂國憂民之心拳拳可見,南洋助賑畫展也是在為國家出力,奮揚的馬蹄表達了作者嚮往投身於革命洪流,為振興中華隨時奮進的決心。

賞析徐悲鴻的國畫《奔馬圖>>

3樓:夏

奔馬圖2023年,紙本水墨

130×76釐米

徐悲鴻紀念館藏

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託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從這幅畫的題跋上看,此《奔馬圖》作於2023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此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俯首稱臣,故而他們傾盡全力屢次發動長沙會戰,企圖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慶。二次會戰中我方一度失利,長沙為日寇所佔,正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

他連夜畫出《奔馬圖》以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

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幹筆掃出鬃尾,使濃淡乾溼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有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衝擊力,似乎要衝破畫面。

徐悲鴻早期的馬頗有一種文人的淡然詩意,顯出"躑躅回顧,蕭然寡儔"之態。至抗戰爆發後,徐悲鴻認識到藝術家不應侷限於藝術的自我陶醉中,而應該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藝術創作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馬成為正在覺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徵。而建國後,他的馬又變"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的象徵,仍然是奔騰馳騁的樣子,只是少了焦慮悲愴,多了歡快振奮。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幅畫著六匹馬的圖叫《奔馬圖》。畫高3米、寬1米的這幅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的徐悲鴻平生所繪最大《奔馬圖》 真跡。大師採用了豪放的潑墨和勁秀的線描寫意方法,著重刻畫出馬的神韻和氣質。

畫中的馬雄駿、矯健、輕疾,頗有「瘦骨銅聲」之美感,奔馬強壯有力,生氣勃勃,這幅《奔馬圖》不僅表現了馬的精神和特徵,更賦予了畫家自己的個性和理想———為振興民族藝術而奮鬥!

這幅畫是徐悲鴻他跟在六匹馬旁跑,通過觀察。回到家裡,把他認為最精彩的片斷畫下來。你看!

那六匹馬的神態、動作各不相同。有的四腳騰空;有的前腳落地後腳翹起;有的……徐悲鴻不愧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畫家。他畫的《奔馬圖》中的馬是栩栩如生的。

他把我也引到畫中去。

2023年春天,***總理來寶光寺視察,看見徐悲鴻這幅「奔馬」大中堂,讚歎不已,親自量了畫的縱橫尺寸後說:「這是我所見到悲鴻馬畫中最大的一幅,要妥善儲存。」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託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

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從這幅畫的題跋上看,此《奔馬圖》作於2023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此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俯首稱臣,故而他們傾盡全力屢次發動長沙會戰,企圖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慶。二次會戰中我方一度失利,長沙為日寇所佔,正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

他連夜畫出《奔馬圖》以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

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幹筆掃出鬃尾,使濃淡乾溼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有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衝擊力,似乎要衝破畫面。

徐悲鴻早期的馬頗有一種文人的淡然詩意,顯出"躑躅回顧,蕭然寡儔"之態。至抗戰爆發後,徐悲鴻認識到藝術家不應侷限於藝術的自我陶醉中,而應該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藝術創作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馬成為正在覺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徵。而建國後,他的馬又變"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的象徵,仍然是奔騰馳騁的樣子,只是少了焦慮悲愴,多了歡快振奮

5樓:譚善心

樓上的回答的夠詳細的了,採納他的意見

徐悲鴻《奔馬圖》賞析150字左右

6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奔馬圖》這件作品是畫家徐悲鴻在2023年贈給史學家鄧蜀生的禮物,「徐悲鴻的《奔馬圖》作於2023年初冬,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三大戰役,傅作義部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提議,北平和平解放在即。

背景:徐悲鴻與吳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籌備建立『一二七藝術學會』,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這一歷史時刻。《奔馬圖》即為畫贈當時北平新華總社記者、後來中國著名的史學家、中國的美國史研究第一人鄧蜀生先生的」。

據介紹,《奔馬圖》的落款處,還題寫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樣。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託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徐悲鴻一生所畫奔馬圖非常多,比較有名的是右圖這幅從這幅畫的題跋上看,此《奔馬圖》作於2023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此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俯首稱臣,故而他們傾盡全力屢次發動長沙會戰,企圖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慶。二次會戰中我方一度失利,長沙為日寇所佔,正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

他連夜畫出《奔馬圖》以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

藝術特色:畫高3.26米、寬1.

12米的這幅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的徐悲鴻平生所繪最大《奔馬圖》 真跡。大師採用了豪放的潑墨和勁秀的線描寫意方法,著重刻畫出馬的神韻和氣質。畫中的馬雄駿、矯健、輕疾,頗有「瘦骨銅聲」之美感,奔馬強壯有力,生氣勃勃,這幅《奔馬圖》不僅表現了馬的精神和特徵,更賦予了畫家自己的個性和理想——為振興民族藝術而奮鬥!

徐悲鴻奔馬圖特點

7樓:井家的露寶

1.《奔馬圖》的特點:大師採用了豪放的潑墨和勁秀的線描寫意方法,著重刻畫出馬的神韻和氣質。

畫中的馬雄駿、矯健、輕疾,頗有「瘦骨銅聲」之美感,奔馬強壯有力,生氣勃勃,這幅《奔馬圖》不僅表現了馬的精神和特徵,更賦予了畫家自己的個性和理想——為振興民族藝術而奮鬥。

2.徐悲鴻與吳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籌備建立『一二七藝術學會』,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這一歷史時刻。《奔馬圖》即為畫贈當時北平新華總社記者、後來中國著名的史學家、中國的美國史研究第一人鄧蜀生先生的」。

據介紹,《奔馬圖》的落款處,還題寫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樣。

3.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託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8樓:匿名使用者

一幅畫著六匹馬的圖叫《奔馬圖》。畫高3米、寬1米的這幅被列入國家一級文物的徐悲鴻平生所繪最大《奔馬圖》 真跡。大師採用了豪放的潑墨和勁秀的線描寫意方法,著重刻畫出馬的神韻和氣質。

畫中的馬雄駿、矯健、輕疾,頗有「瘦骨銅聲」之美感,奔馬強壯有力,生氣勃勃,這幅《奔馬圖》不僅表現了馬的精神和特徵,更賦予了畫家自己的個性和理想———為振興民族藝術而奮鬥!

這幅畫是徐悲鴻他跟在六匹馬旁跑,通過觀察。回到家裡,把他認為最精彩的片斷畫下來。你看!

那六匹馬的神態、動作各不相同。有的四腳騰空;有的前腳落地後腳翹起;有的……徐悲鴻不愧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畫家。他畫的《奔馬圖》中的馬是栩栩如生的。

他把我也引到畫中去。

2023年春天,***總理來寶光寺視察,看見徐悲鴻這幅「奔馬」大中堂,讚歎不已,親自量了畫的縱橫尺寸後說:「這是我所見到悲鴻馬畫中最大的一幅,要妥善儲存。」

9樓:匿名使用者

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託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從這幅畫的題跋上看,此《奔馬圖》作於2023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此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俯首稱臣,故而他們傾盡全力屢次發動長沙會戰,企圖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慶。二次會戰中我方一度失利,長沙為日寇所佔,正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

他連夜畫出《奔馬圖》以抒發自己的憂急之情。

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幹筆掃出鬃尾,使濃淡乾溼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有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衝擊力,似乎要衝破畫面。

徐悲鴻早期的馬頗有一種文人的淡然詩意,顯出"躑躅回顧,蕭然寡儔"之態。至抗戰爆發後,徐悲鴻認識到藝術家不應侷限於藝術的自我陶醉中,而應該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藝術創作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馬成為正在覺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徵。而建國後,他的馬又變"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的象徵,仍然是奔騰馳騁的樣子,只是少了焦慮悲愴,多了歡快振奮

徐悲鴻畫奔馬圖時的背景徐悲鴻畫奔馬圖時的背景資料

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 託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徐悲鴻筆下的馬是 一洗萬古凡馬空 獨有一種精神抖擻 豪氣勃發的意態。從這幅畫的題跋上看,此 奔馬圖 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此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 俯首稱臣,故而他們...

急需徐悲鴻的奔馬圖介紹

奔馬圖 這件作品是畫家徐悲鴻在1948年贈給史學家鄧蜀生的禮物,徐悲鴻的 奔馬圖 作於1948年初冬,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三大戰役,傅作義部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提議,北平和平解放在即。徐悲鴻與吳作人 艾中信 董希文等籌備建立 一二七藝術學會 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這一歷史時刻。奔馬圖 即為畫贈當時北平新...

徐悲鴻大師的《馬》圖鑑定真偽徐悲鴻奔馬圖請大家鑑定一下真偽

你先看看是什麼紙質?如果是宣紙,背面可看到墨跡。如果是其它紙,就是印刷品。目前從畫面上看,這幅畫一定是徐老作品!我研究徐老先生的作品多年,就該不會看走眼,如果是真跡,太難得了一定要收藏好!這是徐悲鴻先生畫馬最經典的作品,原作題款應該是毛筆的!這個是掛曆上取下來的 宣紙畫的畫如果四角拿不乾膠粘上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