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一文是怎樣在景物描寫中抒發感情的

2021-03-08 12:51:03 字數 5477 閱讀 2759

1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春》所描繪的景物充盈著躍動的活力與生命的靈氣。「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當人在觀照外物的時候,他的情感就會投射到外物中去,使外物也好像有了人的感情。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宇宙的人情化」,他說:

「移情的現象可以稱之為『宇宙的人情化』,因為有移情作用,然後本來只有物理的東西可具人情,本來無生氣的東西可有生氣。」你看,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春天的「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太陽的臉也紅起來了;「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將自己的情感傾注其中,通過比喻、擬人等藝術手法,使景物變得鮮活生動,形象逼真。

朱自清先生曾經說過:「『逼真』等於俗語所說的『活脫』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說,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達到了這樣的藝術境界。

《春》描寫細膩,富於情致。盼春,是文章的開端。作者寫道: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連用兩個「盼望著」,可見期待春天來臨的心情是多麼殷切。東風來了,報告了春天的訊息,你聽,那春天的腳步聲近了。

短短的十幾個字,就將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2樓:國民小麗麗

本文作者採用間接抒情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作者描繪春草圖,意欲表現春草的可愛,但卻不直接抒情,而是客觀地寫春草的情態、質地、色澤、長勢等,情感滲透在字裡行間。如抒發對春草旺盛生命力的讚美之情。

無一處有生命力之類的字眼。但讀者從「鑽」字不難看到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兒,寫春草的可愛,也看不到類似「可愛」的字眼。只是寫人在草地上的歡樂之情。

這樣在景物描寫中抒發感情。情有景生,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讓人回樂無窮。

3樓:喬木查

多次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勾出一幅江南美景,突出了作者朱自清熱愛春天,熱愛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總結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間接抒情,即通過記敘、描寫等來抒情。本文就是描寫中抒情。作者在描繪春景圖的過程中,時時、處處寄託著自己對春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文章首句疊用「盼望著」,表達了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接著作者就具體描寫春景圖。「春草圖」,寫草的萌發,人們嬉戲遊玩的情景,充滿著熱愛春天、讚美春天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感情。

「春花圖」,表達了作者對萬紫千紅、爭芳鬥豔的春天的讚美之情。「春風圖」,寫出了春風的溫暖、芳香、和悅,讚美它的柔和與溫暖。「春雨圖」寫綿綿春雨的醉人,表達了對春天的歡欣之情。

「迎春圖」寫出人們在春天裡,充滿希望,抖擻精神,努力工作,讚頌春天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樣,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抒發感情,情由景生,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讓讀者回味無窮。

《春》是怎樣抓住景物描寫特徵的

4樓:假面

寫春花競相開放,愈開愈多,愈廣,花色多樣、濃豔,花香帶著甜味。由花聯想到果,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襯花多、花豔、花香。

寫樹花之後寫地上的草花,野花雖然小而疏,卻別有一番情趣,「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同樣招人歡喜。本段運用了擬人、排比、比喻、反襯等修辭手法,把春花寫「活」了,有極強的動感。

5樓:皖

春》是一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且膾炙人口、百讀不厭的優美散文.作者是怎樣描寫景物,如此賺人眼球?答案是:

抓住各種景物的特徵,以優美的語言,有層次、多角度地進行描寫,並在描寫中融入自己的喜愛之情.

「盼春」之後,作者便緊緊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徵,按由低到高、由近及遠、由點到面、由地到空的順序,層次分明地繪製了五幅絢麗多姿、催人奮進的圖畫.

「春草圖」在地面綠色的畫卷.作者按由遠及近、由點到面的順序,突出春草的嫩、綠和長勢,表現了春草的勃勃生機.寫孩子們在草地上嬉戲,從側面寫春草給人帶來的快樂.

勃發的春草、活潑的孩子組成一幀動態的畫面,洋溢著新春的活力.

「春花圖」按「樹上」、「樹下」、「遍地」的順序,層層鋪敘,層次井然.作者抓住春花色豔味香的特點,色與味,高與低、虛與實、動與靜結合,勾連映襯,烘托渲染,一幅百花爭豔、色彩繽紛、蜂鬧蝶舞的熱烈畫面,立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春風圖」抓住和煦、芬芳、悅耳的特點,從觸覺、嗅覺、聽覺三個角度把無形無味的春風寫得形味兼備,聲情並茂.春風「輕悄悄的」,本無什麼聲響,但作者選取春

天裡特有的幾種聲響:鳥兒婉轉的歌聲、潺潺的流水聲、嘹亮的牧笛聲,它們相互應和,渾然一體,演奏成一曲美妙動聽的交響樂,給人以美的享受.

「春雨圖」抓住春雨多、細、密、柔的特徵.春雨綿綿、細密斜飛,薄煙迷濛、綠葉青亮…… 接著由景及人,突出了春雨中人的活動,渲染了人們在春雨中沐浴的溫馨、愜意,創設出一種妙不可言的意境,令人心馳神往!

「迎春圖」突出了人勤春早.在這幅畫中,人是畫面的主體,風箏是兒童的天使,又是春天到來的信使.天、地、物在爭春,人更在爭春.通過人的爭春,頌揚了珍惜春光、勤奮向上的精神.

五幅圖構思精巧,結構新穎,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了對春天的讚美之情,抒發了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真可謂「文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合璧,韻味無窮」!

除此之外,作者還大量運用疊詞疊句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描景繪物,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抒發了真情實感.

《春》一文,作者描寫了那些春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樓:wo喜歡wo熱愛

作者推出五個特寫鏡頭,細緻入微地描繪春天的動人景象。

第一個特寫鏡頭是春草:「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作者不僅寫出了春草的嫩綠、綿軟,而且還攝下了它對人的**力:

人們在草地上「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這裡的綠茵,已不是單純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們生活的親愛的伴侶——景物變成了情物。

第二個特寫鏡頭是花木爭榮:「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不僅果樹之花爭相鬥妍,而且野花遍地,萬紫千紅。眾花還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無數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蝴蝶翩翩起舞。這些描寫,活現出春意盎然的氣氛。

作者不以再現自然花色為滿足,還特意馳騁想象的翅膀寫道:果樹之花「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想象不僅拓寬了描寫的視野,更從未來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愛。

第三個特寫鏡頭是春風。較之春花來說,春風是不容易描寫的。朱自清寫春風,主要抓住了兩點,一是春風的柔和,二是它具有傳聲送味的作用。

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來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他猶恐讀者不易領會,馬上來了一句人人能領會的摹寫:「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溼潤的空氣裡醞釀」。

作者從傳味角度寫春風,不僅強化了春的氛圍,也將此段與上兩段關於草、花的描寫自然地連線起來。春風還把春鳥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與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從多方位描寫春風,把這個本來不易表現的事物也寫得栩栩如生。

第四個特寫鏡頭是春雨。朱自清寫南方的春雨連綿:「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這種雨,使樹葉子「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點點黃暈的燈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白天,「地裡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的」——這儼然是一幅春雨農耕圖了。

第五個特寫鏡頭是春境中人的活動。前四幅畫面以寫自然景色為主,這幅畫面則突出人的作為:「城裡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他們也趕趟兒似的。

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春天,花兒「趕趟兒」地開;人們為了迎春,「也趕趟兒似的」走出家門。

在春天,花卉爭榮,各不相讓;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也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表達了作者熱愛春天的感情

7樓:匿名使用者

樹花草。。。。。。。。。。。。。。。。。

春望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8樓:海蔘燉黃瓜

《春望》表達了詩人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期望和平安的美好願望,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一、出處

唐代杜甫的《春望》

二、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三、釋義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裡草木茂密。

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天寶十四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世稱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聞訊,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後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二、作品賞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詩篇一開頭便描寫了春望所見。詩人記憶中昔日長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華,鳥語花香,飛絮瀰漫,煙柳明媚,遊人迤邐,可是那種景象今日已經蕩然無存了。

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又令人滿目悽然。詩人寫今日景物,實為抒發人去物非的歷史感,將感情寄寓於物,藉助景物反託情感,為全詩創造了一片荒涼悽慘的氣氛。「國破」和「城春」兩個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時存在並形成強烈的反差。

「城春」當指春天花草樹木繁盛茂密,煙景明麗的季節,可是由於「國破」,國家衰敗,國都淪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斷垣殘壁,只是「草木深」。

「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長安城裡已不再是市容整潔、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蕪破敗,人煙稀少,草木雜生。這裡,詩人睹物傷感,表現了強烈的黍離之悲。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無情而有淚,鳥無恨而驚心,花鳥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兒原本嬌豔明媚,香氣迷人;春天的鳥兒應該歡呼雀躍,唱著委婉悅耳的歌聲,給人以愉悅。

「感時」、「恨別」都濃聚著杜甫因時傷懷,苦悶沉痛的憂愁。

杜甫繼承了這種以樂景表現哀情的藝術手法,並賦予更深厚的情感,獲得更為濃郁的藝術效果。詩人痛感國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會增添內心的傷痛。這聯通過景物描寫,借景生情,移情於物。

表現了詩人憂傷國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詩人想到: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然沒有結束。「家書抵萬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詩人在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

戰爭是一封家書勝過「萬金」的真正原因,這也是所有受戰爭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廣大人民反對戰爭,期望和平安的美好願望,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連月,家書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眼前一片慘慼景象,內心焦慮至極,極無聊賴時刻,搔首徘徊,意志躊躇,青絲變成白髮。

自離家以來一直在戰亂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於長安數月,頭髮更為稀疏,用手搔發,頓覺稀少短淺,簡直連發簪也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

「白髮」是愁出來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頭髮白了、疏了,從頭髮的變化,使讀者感到詩人內心的痛苦和愁怨,讀者更加體會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這是一個感人至深、完整豐滿的藝術形象。

社戲一文中的景物描寫極具特色精彩的是月夜行船綜合運用的視覺嗅

文中第11自然段調動了各種感覺器官進行多方面描寫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回發散出來的清香 答,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 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

在舟過安仁一文中詩人在詩中描寫的是什麼

舟過安仁 的作者是 宋 代詩人楊萬里 此詩寫了詩人乘舟路版過 安仁權 時所見到的情景,詩人對兒童的 喜愛 之情溢於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 聰明伶俐 讚賞有加,從中也看出詩人的 童心不泯 舟過安仁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舟過安仁 這首古詩中詩人為我們描...

匆匆一文,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 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 默默時,便從凝 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 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