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的「民本」思想是怎樣體現的

2021-03-17 07:34:30 字數 6377 閱讀 4766

1樓:匿名使用者

《左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君權的根本在民.例如,《左傳》哀公元年記,吳師伐陳,因為十二年前吳先王闔廬伐楚時陳未肯站在吳的一面.「吳師在陳,楚大夫皆懼,曰:

『闔廬惟能用其民,以敗我於柏舉.今聞其嗣(指吳王夫差)又甚焉,將若之何?』子西曰:

『二三子恤不相睦,無患吳矣.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在國,天有災癘,親巡孤寡而共其乏困.

在軍,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其所嘗者,卒乘與焉.勤恤其民,而與之勞逸,是以民不罷勞,死知不曠.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敗我也.

今聞夫差,次有臺榭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從;珍異是聚,觀樂是務;視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敗也已,安能敗我?』」

《左傳》的「民本」思想是怎樣體現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左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君權的根本在民.例如,《左傳》哀公元年記,吳師伐陳,因為十二年前吳先王闔廬伐楚時陳未肯站在吳的一面.「吳師在陳,楚大夫皆懼,曰:

『闔廬惟能用其民,以敗我於柏舉.今聞其嗣(指吳王夫差)又甚焉,將若之何?』子西曰:

『二三子恤不相睦,無患吳矣.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在國,天有災癘,親巡孤寡而共其乏困.

在軍,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其所嘗者,卒乘與焉.勤恤其民,而與之勞逸,是以民不罷勞,死知不曠.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敗我也.

今聞夫差,次有臺榭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從;珍異是聚,觀樂是務;視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敗也已,安能敗我?』」

《左傳》的「民本」思想是怎樣體現的?

3樓:巫巫巫

《左傳》中的民本思想主

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君權的根本在民。例如,《左傳》哀公元年記,吳師伐陳,因為十二年前吳先王闔廬伐楚時陳未肯站在吳的一面。「吳師在陳,楚大夫皆懼,曰:

『闔廬惟能用其民,以敗我於柏舉。今聞其嗣(指吳王夫差)又甚焉,將若之何?』子西曰:

『二三子恤不相睦,無患吳矣。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在國,天有災癘,親巡孤寡而共其乏困。

在軍,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其所嘗者,卒乘與焉。勤恤其民,而與之勞逸,是以民不罷勞,死知不曠。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敗我也。

今聞夫差,次有臺榭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從;珍異是聚,觀樂是務;視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敗也已,安能敗我?』」

十二年前吳伐楚,入其都城郢,楚幾乎亡國。這時吳王夫差的兵力看樣子比闔廬時更強,所以楚國的大夫們大夫們一見吳出兵就感到震驚。這並非是全無理由的。

可是唯獨子西看到了問題的深層實質。他指出,闔廬之強,全憑愛惜民力,從而得到人民的效力;夫差之「強」,則靠濫用民力,從而在實際上是在為其自身的失敗準備了條件,當然對楚也不能成為真正的威脅了。子西看到了一個國君的權力的盛衰存亡最後取決於人心的向背,說明了君權的真正基礎在民。

第二,立君的目的在於保民。例如,《左傳》文公十三年記:「邾文公卜遷於繹。

史曰:『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邾子曰:

『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

』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邾子曰:

『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

』遂遷於繹。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

『知命。』」

這種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可以無民,也不可以無君。立君為民,民為目的,是重要的;但是無君即無以達到為民之目的,所以君也是重要的。

這裡也有君民之間的張力關係,《左傳》作者在這種關係中仍保持其以民為本的思想傾向。

第三,如果君不稱職,民可以批評以至反抗。例如,《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鄭人遊於鄉校,以論執政。

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子產曰:

『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

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

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才,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

』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這一段文字既說明了子產主張讓人民批評執政者的思想,又說明了孔子對於子產思想的贊同。子產以為,執政者只有聽見人民的批評,才能及時地改正錯誤,才能利民;而利民才可以避免人民的反感的積累,從而才能避免大的政治動盪。這可以說是既利民,又利君。

而在這君民張力的關係中,子產和借孔子的話來表達自己思想的《左傳》作者堅持了以民為本的思想傾向。

又例如,《左傳》莊公十八年冬記巴人伐楚,次年春又記:「楚子(指文王)御之,大敗於津;還,鬻拳弗納。遂伐黃,敗黃師於踖陵。

還,及湫,有疾;六月庚申,卒。鬻拳葬諸夕室;亦自殺也,而葬於絰皇。初,鬻拳強諫楚子,楚子弗從;臨之以兵,懼而從之。

鬻拳曰:『吾懼君以兵,罪莫大焉。』遂自刖也。

楚人以為大閽,謂之大伯。使其後掌之。君子曰:

『鬻拳可謂愛君矣;諫以自納於刑,刑猶不忘納君於善。』」

鬻拳對於自己的國君,一方面敢於實行兵諫,以至在國君戰敗時拒其回國;另一方面,在做了這些事以後,又十分惶恐,以至自刑、自殺。這顯然是一種很矛盾的現象,其原因何在?當他兵諫和拒君的時候,他是認為國君沒有盡到國君的職責,因而必須用一切手段來督促或迫使國君盡其職責;當他對國君實行暴力以後,他又認為自己犯了辱君之罪,因而不敢自愛而自刑、自殺。

正是因為他自覺地認識到後一點,所以他在做前一點的時候也並非自肆害君,而是出於愛國愛君之忱。《左傳》作者假「君子」之口說鬻拳愛君,道理就在這裡。不僅《左傳》作者認識到了這一點,楚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不然,他們就不會讓鬻拳的後代繼承他的官職以表對他的報答了。

從這一件事又可看到君民之間的張力關係,而《左傳》作者在這種關係中仍然是以民為本的。

又例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記,魯昭公流亡在外多年後死於乾侯,晉國大夫趙簡子問於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諸侯與之;君死於外而莫之罪,何也?」史墨回答了一大套話,其中最重要的是,「魯君世從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雖死於外,其誰矜之?

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故《詩》曰:『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三後之姓,於今為庶,主所知也。」

趙簡子(鞅)看到魯君被季氏流放而死於外,以為是不正常的,而魯國的人民卻無異議。他於是問史墨原因何在?史墨的回答很明白:

首先,從邏輯上說,國君而不勤民,就是未盡為君之責;為君而未盡為君之責,自然會被人民遺忘;被遺忘了的國君流死於外,自然不會發生人民的**。從歷史角度說,改朝換代,君臣易位,自古以然,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呢?終極原因還在於君是否能盡其為君之責。

君不忘民,能勤民事,民亦不忘其君,這樣君位就可以維持下去;否則,君位就不能維持下去。這裡再現的還是君民之間的張力關係,而《左傳》所引的史墨之言仍然重在以民為本。

更能說明《左傳》作者民本思想的是宣公四年關於弒君的凡例:「凡弒君,稱君,君無道也;稱臣,臣之罪也。」所謂「稱君」,就是隻寫被殺國君的名字,不寫殺君者的具體人名,而寫某國或某國人弒其君。

古人以直呼其名為不敬,稱君之名就表示此君不足敬,已說明其無道;不寫具體殺君者的人名而稱某國或某國人,則說明此次殺君並非某個人的行動,而是國人對此君都已不能容忍,皆有殺之之心。在這裡最值得注意的是,凡國人皆曰可殺的國君被殺,就不是殺君者犯了罪,而是被殺的國君無道而該殺。為什麼呢?

因為那個被殺的國君違背了其為君的職責,即君以保民的職責。君與民在這裡同樣處於一種張力關係之中,《左傳》的弒君凡例在這種關係中顯然以民為本。

死時劉安尚未封為淮南王,所以偽古文《五子之歌》「民為邦本」之說非始出於《淮南子》,而出於上述三書。

什麼是民本思想 100

4樓:熱心網友

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思想資源,它發端於商周交替之時。古代民本思想經歷了從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從重民輕天到民貴君輕這樣發展歷程。

自國家產生之後,中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社會性質也從原始社會轉入階級社會,表現為後來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及**集權的**社會等。民本思想在國家政治制度的發展及變更之中一直存在併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5樓:匿名使用者

人民是統治者治理國家的基礎,是建設和保衛國家的基本力量,統治者應該重民、愛民,以民為本。

6樓:do貓

民本思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中重要的思想資源。它發端於商周時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突出體現了這一時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制色彩。

在秦漢以後的中國封建社會,民本思想雖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識,但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生態實際是對民本思想的無情嘲弄。統治階級雖然認識到自己和民眾是舟和水的關係,希望民眾能夠安居樂業,實現「本固邦寧」的政治目標,但這種願望在以階級剝削為前提的封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衝擊下根本無法實現,民本思想在長期的封建社會政治生活中也就逐漸演變為一句「口惠而實不至」的政治空話。

民本思想雖然在封建社會沒有實現的條件,但它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還是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哺育了一大批關心民眾疾苦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而且在中國社會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型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近代中國,它被進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論內容,與西方「民主」相嫁接,成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思想**。

我們有理由相信,「以民為本」的思想在社會主義中國將真正煥發出新的光輝。

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的珍貴歷史遺產。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國家形成的肇始,它的內涵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豐富並有所衍變。近代以來,民本思想從封建統治階級治國安邦的官方意識形態轉變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批判地繼承歷史遺產,賦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論內容。

今天,梳理中國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內涵及其發展衍變的歷史脈絡,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文化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民本思想的歷史淵源

先秦文獻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儘管學者迄今對「民」早先的身份地位尚有不同理解,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民」在先秦時代是城邦國家的被統治階級,也是當時社會的主要勞動者。「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見於傳世偽《古文尚書·五子之歌》。

我們雖然無法判斷《五子之歌》已佚原文是否存在「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這句話,但根據可靠的先秦文獻,完全可以認為民本思想在商周時代已見端倪。

賈誼《新書》和董仲舒《春秋繁露》等書釋「民」為「盲」、「瞑」、「懵懵無知」,意為沒有文化和愚昧,這種含有輕蔑意思的訓詁不能說完全沒有根據,但它是否是「民」字所以得聲取義之由,還是大可懷疑的。因為在先秦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民」的另一種敘述。《尚書·盤庚》:

「朕及篤敬,恭錄民命,用永地於新邑。」同書《泰誓》:「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左傳》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可見在先秦時代,在統治階級心目中,「民」是很受尊重的。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把「民」提升到統治階級的行列。

在國家尚未產生之前的原始社會,包括氏族和部落首領在內,每個人都是氏族和部落的成員,他們的身份是平等的。進入文明社會以後,有了國家,有了階級,也有了君主、貴族、平民和奴隸之別,但是氏族制度的古老傳統並沒有迅速消亡。一般的氏族和部落成員雖然變為君主和貴族所治理的「民」,但先輩所曾擁有的尊嚴和榮譽還遺留在他們的記憶中。

正是氏族制度的這種古老傳統,成為文明社會「民惟邦本」的思想淵源。

「民惟邦本」的另一層意思,是承認「民」是社會和國家物質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如果離開了他們,國計民生都無從談起。《國語·周語》說,周宣王即位之後,不籍千畝,虢文公曰:「不可。

夫民之大事在農,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民之蕃蔗於是乎生,事之供給於是乎在,和協輯睦於是乎興,財用蓄殖於是乎始。」天子帶領群臣和庶民籍田,表示重視農業生產和與民共勞,「若是,乃能媚於神而和於民矣。」

「民惟邦本」的觀念在早期國家的一個顯著體現,就是原始民主的傳統在城邦政治生活中還起著重要作用。《尚書·洪範》說周武王問政於箕子,箕子建議他除了「謀及卿士」、「謀及卜筮」外,還要「謀及庶人」。《周禮·秋官·小司寇》職文說:

「掌朝外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指出:

「《尚書》言治之意者,則惟言庶民。《康誥》以下九篇,周之經綸天下之道胥在焉。」《國語·周語》說,厲王暴虐,召公告曰:

「民不堪命矣!」厲王把有怨言的民眾都加以殺害,召公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厲王不聽,終於引起國人暴動,把厲王趕跑。這個例子說明,民眾在不堪忍受統治者的殘酷壓迫時,會像衝破堤防的洪水一樣,使統治者遭受滅頂之災。

春秋時代,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各國的公室和卿大夫之間,以及卿大夫互相之間,經常發生爭奪權位和財富的鬥爭。在這些鬥爭中,民眾的向背起著重要的作用。

《左傳》昭公三年說,齊國的田桓子把糧食貸給民眾,用大斗借出,小鬥收進,民眾十分感激,「歸之如流水」,齊國的政權終於落入陳氏(即田氏)手中。晉國的公室腐敗,「庶民罷敝而宮室滋侈,道

體現孟子民本思想的句子有哪些,孟子的民本思想有哪些 根本目的是什麼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 左右皆曰賢,未可也 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 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其賢,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 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 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之可焉,然後去子。左右皆曰可殺,勿聽 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 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

如何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民本思想的意義

民本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思想資源 孟子民本思想的意義 民本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思想資源 如何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思想資源 如何正確評論孟子的 民本 思想?不止民本,還有 義 的關鍵性。正是當下之國所或缺的!魚,我所欲專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黃鳥體現了秦國百姓怎樣的思想

黃鳥體現了秦國百姓嚮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渴望沒有戰亂,人人都能過上富裕的生活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對淪陷的壯麗河山 苦難百姓的深切懷念和念念不忘收復失地的愛國熱情 字裡行間也流露出對南宋統治者長期未能收復失地的失望和悲憤的心情.這是一首愛國主義詩篇,詩中運用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