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分別是什麼,端午節的習俗有什麼?

2021-03-19 11:28:47 字數 5407 閱讀 8147

1樓:鈴鐺兒凌

端午節的習俗有:

端午浴端午日洗浴(浴蘭),浴蘭湯,是西漢末禮學家戴德著作《大戴禮記》記載的古俗。但這裡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鑄陽燧東漢王充的《論衡》記載了端午節「鑄陽燧」的禮儀習俗:「陽燧取火於天,於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摩勵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認為,午月午日午時具三重之火,是陽氣極盛之時,在此時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鑄鏡的時刻,鑄成的銅鏡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力。

浸龍舟水

端午節期間浸龍舟水是嶺南一帶的傳統習俗,因為龍舟寓意吉祥,龍舟滑過的水人們都認為是「大吉水」,按照傳統說法浸龍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順心。端午節期間下的雨水稱為龍降水或端午水、龍舟水,每年「龍舟水」來時,人們就會帶著家人到江邊去洗龍舟水,古人認為「龍舟水」有辟邪的作用,可淨身,洗去晦氣,帶來吉祥。

端午節俗以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祈福納祥類習俗主要有划龍舟與祭龍,壓邪攘災類習俗主要有掛艾草、浸龍舟水、洗草藥水、拴五色彩線等,節慶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黃等。端午節期間通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

2樓:紅月亮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

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 ,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我國的滿、朝鮮、白、苗、哈尼、納西、瑤、蒙古、布依等少數民族,也流行過端午節,又各有其風俗。如滿族的拜天、射柳、擊球;朝鮮族的盪鞦韆、踏跳板等活動。

我國幅員遼闊,風俗各異,端午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獨特的習俗。其中以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和湖南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的「蘇州端午習俗」最具特色和代表性。

因此,2023年中國端午節將三省四地習俗「打包」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成功,成為唯一入選的節日類專案。

江蘇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市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山東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市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

安徽含山縣端午,每人要吃幾個杏子和桑葚,民諺說:「吃了端午杏,一年不害病;吃了端午桑,一年不害瘡。」

湖北宜昌端午競渡。農曆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端午節的習俗有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

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端午的鴨蛋:

高郵的端午較為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5.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4樓:xu你一世情長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是包粽子、吃粽子,即用粽葉(茭白葉)把糯米、蜜棗、花生、豆沙等餡料包成菱角狀、牛角狀,或用竹筒裝起來蒸熟,花樣繁多,香甜可口,這一風俗自我國春秋時期流傳至今。

喝雄黃酒,在一些地區,民間流行端午節喝這種酒,傳說可以驅蟲解毒,兒童把酒塗在額頭、手心,用來驅邪解毒。

用艾葉煮雞蛋,早晨起來吃蛋喝水,飲酒一杯,打掃庭院,並將艾葉插在門上,可以「驅疾」。兒童的手腕上纏上七彩線,待到端午節後下第一場雨才可解下扔到雨水裡。

賽龍舟,龍舟競技在我國南方比較流行,就是一邊擊鼓,一邊劃一種龍的形狀的獨木舟,在屈原的故鄉湖南嶽陽,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龍舟節,傳說人們是為了以划龍舟來驅趕江中的魚蝦,以免傷害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佩香囊、懸菖蒲,帶葫蘆等等,全國各地的習俗不盡相同,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代代相傳。

望採納,謝謝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5樓:學姐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

1、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現在的孩子對端午最深的印象應該就是吃粽子了,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草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紮成一個個三角形,根據內瓤給粽子命名,有沾著白糖吃的甜粽也有餡料豐富的鹹肉粽。

2、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離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

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其實,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

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3、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

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分別是什麼

6樓:林葉雨下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

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吃粽子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3、掛菖蒲插艾葉

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過端午節時大多在院門前和房簷掛菖蒲插艾葉。民間有用它來驅邪。

在端午節,人們還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有的還用菖蒲根泡酒,以為喝了能健康長壽。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

菖蒲身上這層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使它成了人們過端午節時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4、喝雄黃酒

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

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古詩云:「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說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

把雄黃酒灑在牆角、床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必須慎用。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7樓:天霜地雪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 ,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我國的滿、朝鮮、白、苗、哈尼、納西、瑤、蒙古、布依等少數民族,也流行過端午節,又各有其風俗。如滿族的拜天、射柳、擊球;朝鮮族的盪鞦韆、踏跳板等活動。

我國幅員遼闊,風俗各異,端午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獨特的習俗。其中以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和湖南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江蘇的「蘇州端午習俗」最具特色和代表性。

因此,2023年中國端午節將三省四地習俗「打包」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成功,成為唯一入選的節日類專案。

江蘇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市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山東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市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

安徽含山縣端午,每人要吃幾個杏子和桑葚,民諺說:「吃了端午杏,一年不害病;吃了端午桑,一年不害瘡。」

湖北宜昌端午競渡。農曆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陝西興平市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銅川市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廣東從化市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 樓主的回答就不錯了 多全面呀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端午習俗主要有扒內龍舟 祭龍 容採草藥 掛艾草與菖蒲 拜神祭祖 洗草藥水 打午時水 浸龍舟水 食粽 放紙鳶 睇龍船 拴五色絲線 薰蒼朮 佩香囊等等。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

端午節的習俗有什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1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2 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 角泰 筒粽 其由來已.3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 4 懸艾葉菖蒲民諺說 清明插柳,端午...

端午節還有什麼其他習俗,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古裝小姐姐教你開啟端午的正確方式 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什麼習俗?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其實還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賽龍舟 懸艾草以及佩香囊等等。賽龍舟其實也是端午節的傳統專案,但是很多地區由於地域的限制,所以現在端午節的時候很難看到賽龍舟了。傳說是屈原投江的時候,當時很多人都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