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的《從軍行》(其一)的原文翻譯

2021-03-19 14:14:21 字數 5184 閱讀 4575

1樓:匿名使用者

西北邊陲,烽火城西面,四顧蒼茫,原野荒寂,只有這座危矗雲空的百尺戍樓。時令正值深秋,又是黃昏黯黯的時候,涼氣襲人,久戍不歸的戍卒孤零零地坐在戍樓上,陣陣秋風正從青海湖方向吹來。

四顧沉沉暮靄,重重關山,一勾悽清的殘月,在這寂寥的環境中,傳來了斷斷續續嗚嗚咽咽的笛聲。在這一陣陣的嗚咽聲裡,邊塞徵人積鬱在心中的思親之情,實在無法消除了,那故鄉閨裡的愁苦,那遙隔萬里的相思便一起湧上了心頭。

王昌齡《 從軍行 》(其一)譯文

2樓:江戶川_新一

王昌齡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

這首小詩,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係。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採用了層層深入、反覆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

「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瞭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

時間又逢黃昏,「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經·王風·君子于役》)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人們思念於役在外的親人。

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徵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上面所描寫的,都是通過視覺所看到的環境,沒有聲音,還缺乏立體感。

接著詩人寫道:「更吹羌笛關山月」。在寂寥的環境中,傳來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象親人在呼喚,又象是遊子的嘆息。

這縷縷笛聲,恰似一根導火線,使邊塞徵人積鬱在心中的思親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終於來了個大爆發,引出了詩的最後一句。這一縷笛聲,對於「獨坐」在孤樓之上的聞笛人來說是景,但這景又飽含著吹笛人所抒發的情,使環境更具體、內容更豐富了。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跡,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轉折過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現徵人思想活動方面,詩人運筆也十分委婉曲折。環境氛圍已經造成,為抒情鋪平墊穩,然後水到渠成,直接描寫邊人的心理——「無那金閨萬里愁」。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徵人思念親人、懷戀鄉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寫,偏從深閨妻子的萬里愁懷反映出來。

而實際情形也是如此:妻子無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徵人思歸又不得歸的結果。這一曲筆,把徵人和思婦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就全篇而言,這一句如畫龍點睛,立刻使全詩神韻飛騰,而更具動人的力量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看看吧!

其 一烽火城西百尺樓, 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①, 無那金閨萬里愁②。

賞析 王昌齡是一個創作邊塞詩的能手。其邊塞詩既多且好,尤其善於多方面表現征戍者的生活和內心世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豪邁與悲壯、昂奮與悽愴相交融的深沉風格。

這組《從軍行》共七首,每首描寫一個場面。「烽火城西百尺樓」這首寫的是一位處於戰鬥空隙之中的唐軍戰士和他對遠方妻子的懷念。

開頭兩句,詩人故意創造出一種鬆弛寧靜的氣氛:沒有戰事,戍樓獨坐,夕陽西下,晚風輕拂。但這是邊境上特有的暫時的平靜,靜謐中潛伏著肅殺和緊張。

在這樣的情景下,戰士想家是極自然的。於是接下去寫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託著「傷離別」之情的《關山月》曲調。通過笛聲,我們已體察到這位戰士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

末句卻從對面寫來:不直說戰士對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說他想到妻子在萬里之外因為掛念自己而憂愁傷心,夫妻兩人對長久的別離、無望的等待都同樣地無可奈何。這就把廣大守邊戰士的苦悶心情典型地表達出來,並取得了令人感動和同情的藝術效果。

註釋:①《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②羌笛:羌族竹製樂器。《關山月》,樂府曲名,屬橫吹曲。多為傷離別之辭。

③無那:即無奈。

4樓:徵西將軍曹侯

王昌齡 從軍行其一翻譯

5樓:匿名使用者

從軍行楊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註釋 1.從軍行:為樂府《相和歌·平調曲》舊題,多寫軍旅生活。

2.西京:長安。

3.牙璋:古代發兵所用之兵符,分為兩塊,相合處呈牙狀,朝廷和主帥各執其半。

4.鳳闕:皇宮。漢建章宮的圓闕上有金鳳,故以鳳闕指皇宮。

5.龍城:漢代匈奴聚會祭天之處,此處指匈奴匯聚處。

6.凋:暗淡,模糊。

7.百夫長:一百個士兵的頭目,泛指下級軍官。

譯文 報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

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調兵的符令剛出了宮門,

將軍的騎士就直搗龍城。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

風狂動地風聲裹著鼓聲。

我羨慕百夫長衝鋒陷陣,

誰還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6樓:郭惠偉

其一: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

時間又逢黃昏,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人們思念於役在外的親人。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徵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

其二:琵琶奏起了新的樂曲,

守邊將士在琵琶聲中起舞,彈來彈去, 總是離不開《關山月》這類軍人出征的樂曲。

琵琶聲聲,聽不完守邊的愁苦,

仰望夜空,只見那引人思鄉的秋月照耀著萬里長城。

其三:深秋邊城榆樹上的葉子早已疏黃開始飄落,傍晚紅日欲墜,大風突起,

一轉眼城外的古戰場就被如雲的風沙彌漫.風沙過後,無數枯骨暴露在戰場上.

這些年來,多少將士為保衛家園,戰死在這荒涼的邊城.應該上書朝廷將他們的屍骨好好安葬,

別讓這些為保衛國家而死的將士們像孤魂野鬼一樣到死還在遊蕩.

其四:青海湖上的綿延雲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單的城鎮遙望著玉門關。歷經百戰黃沙磨穿了鐵鎧甲,不攻破樓蘭始終堅決不回鄉。

其五:大漠之中,狂風呼嘯,塵土飛揚,天色昏暗。一隊將士半卷著紅旗出了軍營,向敵軍挺進。

這時前方部隊傳來捷報:他們已在洮河的夜戰中生擒敵軍,大獲全勝。點評:

這首詩描寫戰爭場面,不從正面入手,而由側面著筆,用自然環境的惡劣和將士出征的緊張來襯托前軍夜戰的神勇,筆觸輕靈,結構脫跳,富有戲劇性。名句: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其六:

7樓:天似鏡風如紗

王昌齡詩《從軍行》

作品資訊

【名稱】從軍行

【年代】盛唐

8樓:醜亮操鳥

譯文報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

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

調兵的符令剛出了宮門,

將軍的騎士就直搗龍城。

雪攪昏天軍旗褪了彩色,

風狂動地風聲裹著鼓聲。

我羨慕百夫長衝鋒陷陣,

誰還耐守筆硯做個書生。

9樓:居霞裘碧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10樓:哀忠曲雪

烽火城已是邊塞,城西當更荒蕪。戍樓孤零零兀立。黃昏,落日,秋風,獨上戍樓必生無端感慨。

寄情唯有一笛,信口一吹,便是千萬戍兵同樣心聲鑄就的旋律。試問那長存的明月:橫亙的關山已消磨多少豪傑,還將延續多少傷痛悲涼?

戍兵在什麼時候才能給萬里外的"她"以相思的解脫?

王昌齡從軍行(其一)譯文

11樓:狄奧尼索斯

從軍行(其一)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鑑賞】 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 這首詩,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係。

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採用了層層深入、反覆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作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瞭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遊子思親、思婦念遠的季節。時間又逢黃昏,「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詩經·王風·君子于役》)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人們思念於役在外的親人。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徵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任意翻騰。

上面所描寫的,都是通過視覺所看到的環境,沒有聲音,還缺乏立體感。接著詩人寫道:「更吹羌笛關山月」。

在寂寥的環境中,傳來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象親人在呼喚,又象是遊子的嘆息。這縷縷笛聲,恰似一根導火線,使邊塞徵人積鬱在心中的思親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終於來了個大爆發,引出了詩的最後一句。這一縷笛聲,對於「獨坐」在孤樓之上的聞笛人來說是景,但這景又飽含著吹笛人所抒發的情,使環境更具體、內容更豐富了。

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跡,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轉折過渡,

12樓:歲月不寒

其 一烽火城西百尺樓, 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①, 無那金閨萬里愁②。

賞析王昌齡是一個創作邊塞詩的能手。其邊塞詩既多且好,尤其善於多方面表現征戍者的生活和內心世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豪邁與悲壯、昂奮與悽愴相交融的深沉風格。

這組《從軍行》共七首,每首描寫一個場面。「烽火城西百尺樓」這首寫的是一位處於戰鬥空隙之中的唐軍戰士和他對遠方妻子的懷念。

開頭兩句,詩人故意創造出一種鬆弛寧靜的氣氛:沒有戰事,戍樓獨坐,夕陽西下,晚風輕拂。但這是邊境上特有的暫時的平靜,靜謐中潛伏著肅殺和緊張。

在這樣的情景下,戰士想家是極自然的。於是接下去寫他吹起笛子,吹的是寄託著「傷離別」之情的《關山月》曲調。通過笛聲,我們已體察到這位戰士思念家鄉親人的感情。

末句卻從對面寫來:不直說戰士對妻子的思念有多苦多切,而說他想到妻子在萬里之外因為掛念自己而憂愁傷心,夫妻兩人對長久的別離、無望的等待都同樣地無可奈何。這就把廣大守邊戰士的苦悶心情典型地表達出來,並取得了令人感動和同情的藝術效果。

註釋:①《從軍行》: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平調曲。多是反映軍旅辛苦生活的。

②羌笛:羌族竹製樂器。《關山月》,樂府曲名,屬橫吹曲。多為傷離別之辭。

③無那:即無奈。

王昌齡的從軍行的翻譯,王昌齡的《從軍行》(其一)的原文翻譯?

從軍行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註釋 1.從軍行 為樂府 相和歌 平調曲 舊題,多寫軍旅生活。2.西京 長安。3.牙璋 古代發兵所用之兵符,分為兩塊,相合處呈牙狀,朝廷和主帥各執其半。4.鳳闕 皇宮。漢建章宮的圓闕上有金鳳,...

從軍行七首,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其一)》的全文?

從軍行七首 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從軍行七首 王昌齡 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白話釋義 在烽火臺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 關山月 調子,無奈這笛聲更增添了...

從軍行王昌齡,王昌齡之《從軍行》的全文

邊塞詩 征戍者深沉 複雜的感情 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 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是無限的鄉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王昌齡 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