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理學的角度講時間到底是什麼,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時間究竟是什麼?

2021-03-20 01:33:06 字數 6087 閱讀 6447

1樓:張

最廣泛被接受關於時間的物理理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一起組成四維時空,構成宇宙的基本結構.時間與空間都不是 愛因斯坦絕對的,觀察者在不同的相對速度或不同時空結構的測量點,所測量到時間的流逝是不同的.

狹義相對論**一個具有相對運動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比另一個靜止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慢.另外,廣義相對論**質量產生的重力場將造成扭曲的時空結構,並且在大質量(例如:黑洞)附近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比在距離大質量較遠的地方的時鐘之時間流逝要慢.

現有的儀器已經證實了這些相對論關於時間所做精確的**,並且其成果已經應用於全球定位系統. 就今天的物理理論來說時間是連續的,不間斷的,也沒有量子特性.但一些至今還沒有被證實的,試圖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起來的理論,如量子重力理論,弦理論,m理論,預言時間是間斷的,有量子特性的.

一些理論猜測普朗克時間可能是時間的最小單位. 根據史提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所解出廣義相對論中的愛因斯坦方程式,顯示宇宙的時間是有一個起始點,由大霹靂(或稱大**)開始的,在此之前的時間是毫無意義的.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時間究竟是什麼?

2樓:科學探索菌

時間是客觀存在的

,不因人的意志而改變。說到時間就必須要談到空間。

空間是物質存在的表現形式,時間是物質運動變化的表現形式。時間和空間緊密的交織在一起。現有觀點認為,我們所處的時空是四維的,由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構成。

談到時間和空間,就不得不說相對論,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

狹義相對論中有一個鐘慢效應。簡單來說就是,物體運動的越快,其所經歷的時間越慢。一艘相對於地球高速運動的宇宙飛船,在飛船上的人來看,地球上的人經歷的時間變慢了;而從地球上來看,是飛船上的人所經歷的時間變慢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兩者處於不同的慣性參考系中。在不同慣性系參考系中所測量到的時間是不同的。

然而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並不能達到以及超越光速。物體的運動速度越接近光速,其質量也就越大,加速時所需要的能量也就越大。即使拼上全宇宙的能量,也不能將一個物體加速至光速。

廣義相對論認為物質會影響時空,質量越大的物體對時空的彎曲越大。質量越大,引力場也就越強,引力場越強,該區域的時間也就流逝的越慢。處於同一引力場中勢能較低的物體所經歷的時間也就比同一引力場中勢能高的物體所經歷的時間短。

黑洞周圍是宇宙中引力場最強的區域,那裡的時間流逝的非常緩慢,幾乎停止。

衛星導航系統就需要用到相對論,我們需要用它來進行時間校準。

時間和空間起源於大**,以科學角度來看,討論大**之前是沒有意義的。宇宙為什麼會發生大**?我們還不知道。

科學家們認為,在大**之前,只存在一個奇點,所有的物質以及時間和空間都是從這個奇點中誕生的。因此在大**之前不存在時間也是有道理的。也許宇宙就是在反覆的收縮和膨脹,如此迴圈往復。

時間具有單向性。事物的發展變化總是依據因果律依次按順序發生。自從宇宙大**開始,事物就總是朝著混亂和無序的方向發展,這被稱之為熵增。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那麼因果律就會被破壞,會產生祖母悖論。因此,在同一條時間線及因果鏈上,應該是不允許發生時間旅行這種現象的。

從巨集觀上來看,時間是連續變化的,因為物質是連續運動的。在微觀領域,量子力學認為時間的變化並不連續,因為物質的運動是不連續的。在量子力學中,時間變化存在一個最小的間隔,稱之為普朗克時間,即10^-43秒。

理論上來說,最短的時間間隔止步於此,不能再細分了。

時間與物質的運動變化密不可分。如果物質處於絕對靜止狀態,即不存在任何運動變化,那麼時間也就停止了。沒有了運動,也就沒有了時間。

由於客觀世界中並不存在絕對靜止,因此時間是不能夠被暫停的。

對於時間這個概念,除了腦中的記憶以外,我們還可以用週期性的變化來計時。在早期,我們用沙漏或者水漏來進行短期計時,天體的週期性運動則被我們用來進行長期計時。現如今,我們利用原子鐘進行計時,可以做到百萬年不到一秒的誤差,精度相當之高。

(原子鐘)

熱愛科學的朋友,歡迎關注我。

3樓:你是大大大燈泡

時間研究的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時間是物質運動變化的表現形式。時間和空間緊密的聯絡在一起。

4樓:虛顏

時間就是一段呢,物理的空間,是一種規律性。不受外界的影響

5樓:樓蘭and破

時間是一種週期性的規律,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自己有自己的規律。

6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是一種不受外界物質影響的一種週期性的規律。

7樓:12色的油畫棒

時間是本來就在宇宙中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並且是不可避免的。

8樓:雪裡芭蕉畢竟無

時間是物理性週期運動。不測量物理運動週期或節律,有屁時間啊

9樓:匿名使用者

簡而言之,時間是物質演變的量度

10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就是你細胞暗戰的過程。

11樓:nb小熊

時間什麼都不是!別被那些鑽牛角尖的磚家忽悠,時間就是用來記錄事物發展過程,相當於人類發明的尺子長度單位,重量單位。

12樓:發明家走在路上

時間是客觀存在的是站不住腳的。時間是人在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步確立的用於度量記錄事物變化的工具。時間本身就是事物的變化。

如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這些有規律的自然變化被人用來記錄,並在後來發展成鐘錶。無論怎樣,時間的本質也脫離不了是事物變化的屬性。

13樓:文字不正確

中國版的六十甲子

,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冬至24點正元始天零,時空引力開啟,到癸亥年癸亥月癸亥日癸亥時22點小雪,一套六十甲子天演完畢,甲子,戊午,辛卯,乙酉,這四組干支年月日時相同出現的二分二至是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圈的二分二至,出現時太陽系都是九星連珠,

14樓:匿名使用者

有兩種不同的存在觀。一是孤立存在觀,某存在可以與其它物件沒有關係的存在著;二存在即是一種作用關係過程,說存在必然是兩個或更多物件相互作用,而不會只有某一物件獨自存在的情況。一個沒有任何作用的東西,如何能判斷其是否存在?

其存在和不存在又有什麼區別?在孤立存在觀下無法自恰的描述存在和對存在的認知,二者之間是什麼關係,所以無法說清存在是什麼。

存在作為一個作用關係過程,有持續性,不能是零時長,零時長就是不存在。這裡時間的觀念就出現了,時間就是對作用過程持續性的度量和描述。

人們將各種作用關係過程置於一個統一的體系中來觀測和描述,這就是絕對世界觀。 絕對世界觀中,世界是統一的,所以也是唯一的。並進一步由此建立出整體與部分、相同與同

一、連續與始終等判斷。時空的唯一性,也是源於時空的統一性。

物件間的作用關係會因為任意小的作用而改變嗎?如果是,那麼意味著某存在是極其不穩定的,以至於根本無法被觀測到。如果不是,那麼不會產生改變又如何能說是有作用呢?

所以,作用關係總是一種變化中的不變。變化中的不變,最簡單直觀的觀測表現形式就是:波。

在小尺度上的週期性變化,而在更大尺度上則保持不變,這也是確定與實在的所在。空間、物質和物質的運動則是更復雜的觀測表現形式。質量與慣性是作用關係過程性的表現。

15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就是宇宙的本規律,你可以思考,可以運動,行星的長成,都在時間律之上開出的花,我看電視上說地球之所以有今天這樣大是因為隕石的不斷撞擊融合才有了今天這樣大,當然因為有引力的關係?隕石的運動是時間的表現,那引力是一種時間的表現嗎?愛因斯坦為什麼要研究大一統觀念?

是他發現了什麼嗎?無知的我們到底在**,唉 愁人啊

16樓:匿名使用者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時間就是物質由組成開始作運動和變化,到分化完構成它的時間性。當然這是特定物質。

17樓:水星之魅

物理學的時間 是 光在引力場中走過的距離

18樓:匿名使用者

是否人類生存的「三維時空「其實是本體世界的時空裂縫,所以只能感知即時,「三維」只是人類感官的顯示狀態?

從物理的角度講為什麼說時間是不存在的?

19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個抽象理解的問題首先維數多的元素「具體表象形式」(即可被某種手段檢測出來)是要相對高階的,而從理論上說高維數對於低維度元素是有影響的。但是作為兩個不同的維度,就人類目前為止得到的科技手段無法跨越本身所在維度去影響別的維度元素。怎麼理解呢。

意思就是說時光倒流目前為止是不可行的,時光倒流或者去到未來的假設,是因為人們相信,4維度的空間是跟3維度空間緊密相連同時又相互影響。通過「篡改」其中的某段4維度--「時間軸」來實現跨越時間段而回到過去或者未來的狀態。但是這是目前無法實現的。

因為身處3維的「低端生物」本身能夠理解和搭設的技術裝置框架是基於3維世界的。要想真正達到時光倒流,必須找到在三維世界中不受某些因素影響的元素作為實施的關鍵中轉元素。即該元素可以在三維及4維之間轉換,而人們的發現是,光。

當物質達到光速時,許多法則不再適用。愛因斯坦對於相對論的研究雖然僅侷限於理論,但是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但是如何保證3維度物質在4維度下不發生湮滅或者是失去本來的「價值」,比如你是三維的人,4維轉換後你可能是一塊4維中沒有思考能力的石頭,然後再回到三維,可能轉換的形式是對的「比如說你得到了與你一樣--dna,相貌。

能力都一樣的身體,但是你完全失去意識。這個通過未來醫學和對人類大腦元研究成果實現。通過儲存個人的」記憶「可以喚醒你。

但是更糟的是,你已然在4維度下湮滅了的話,不僅無法」復活「。同時因為3維度空間的你作為一個基點被破壞了,整個三維空間將受到影響,事情的發展可能就完全往另一個方向發展了。這也是許多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場景。

至於你的問題,為什麼說時間從物理角度上沒有?這裡說的是,以人類所謂物理,是三維條件下對實際發生在這個維度下的物性、物理現象加以理解解釋並簡化以數學形式概括。但是三維的資料如何能夠解釋4維?

因為你根本找不到那麼多對應的3維和4維可轉化的基礎元素。但凡是跟時間掛鉤的物理,如果想要解釋其4維的表現形式,即使是如愛因斯坦,也不過是用了--坐在火爐上的男子,跟漂亮女人一起覺得時間飛快,而跟醜陋的壯漢一起則是度日如年這樣的比喻。另一個解釋--你見過2維的東西?

即使薄如薄紙,再薄也是三維的,因為它是的確有「厚度」的,只不過現有手段可能測不到。

20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最廣泛被接受關於時間的物理理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相對論中,時間與空間一起組成四維時空,構成宇宙的基本結構。時間與空間都不是 愛因斯坦絕對的,觀察者在不同的相對速度或不同時空結構的測量點,所測量到時間的流逝是不同的。

狹義相對論**一個具有相對運動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比另一個靜止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慢。另外,廣義相對論**質量產生的重力場將造成扭曲的時空結構,並且在大質量(例如:黑洞)附近的時鐘之時間流逝比在距離大質量較遠的地方的時鐘之時間流逝要慢。

現有的儀器已經證實了這些相對論關於時間所做精確的**,並且其成果已經應用於全球定位系統。

就今天的物理理論來說時間是連續的,不間斷的,也沒有量子特性。但一些至今還沒有被證實的,試圖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起來的理論,如量子重力理論,弦理論,m理論,預言時間是間斷的,有量子特性的。一些理論猜測普朗克時間可能是時間的最小單位。

根據史提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所解出廣義相對論中的愛因斯坦方程式,顯示宇宙的時間是有一個起始點,由大霹靂(或稱大**)開始的,在此之前的時間是毫無意義的。而物質與時空必須一起並存,沒有物質存在,時間也無意義。

從人類的開始人們就知道時間是不可逆的,人出生,成長,衰老,死亡,沒有反過來的。玻璃瓶掉到地上摔破,沒有破瓶子從地上跳起來合整的。從經典力學的角度上來看,時間的不可逆性是無法解釋的。

兩個粒子彈性相撞的過程順過來反過去沒有實質上的區別。時間的不可逆性只有在統計力學和熱力學的觀點下才可被理論地解釋。熱力學第二定律說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我們可以將宇宙看成是最大的可能的封閉系統)熵只能增大,不能減小。

宇宙中的熵增大後不能減小,因此時間是不可逆的。

時間定義:人類在生活中總結出時間的觀念,其根源來自於日常生活中事件的發生次序。當然人們在生活中得到的絕不僅僅是事件發生次序的概念,同時也有時間間隔長短的概念,這個概念**於對兩個過程的比較——比如兩件事同時開始,但一件事結束了另一件事還在進行,我們就說另一件事所需的時間更長。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人們運用可以測量的過程來測量抽象的時間。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什麼叫噪聲什麼叫樂聲

具有固定頻率和聲壓的聲音就是噪音 沒有固定頻率和聲壓的聲音就是樂聲 在中國傳統 理論遺產中,有一門科學,自公元前7世紀起便有人開始 其後2600餘年,綿延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2626633不絕,一直持續到今天。它就是一度被學術界稱為 絕學 的 律學 ...

物理學的含義,物理學的含義是什麼?包括什麼知識?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基本規律的科學.它的英文詞physics 於希臘文,原義是自然,而中文的含義是 物 物質的結構 性質 和 理 物質的運動 變化規律 中文含義與現代觀點頗為吻合.現代觀點認為物理學主要研究 物質和運動,或物質世界及其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或物質的基本組成及它們的相互作用.物質可以小至...

應用物理和物理學的區別是什麼,大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和工程物理學的區別

物理學專業主要bai課程有 高du 等數學 工程數學 力學 zhi 熱學dao 電磁學 光學 回原子物理 理論力學答 量子力學 電動力學 熱力學統計物理 數理方法 固體物理 類比電子技術 數位電子技術 普通物理實驗和近代物理實驗等.應用物理學專業 主要課程有 高等數學 工程數學 力學 熱學 電磁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