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最有代表性的才子是哪兩位

2021-03-20 17:55:54 字數 4639 閱讀 5058

1樓:匿名使用者

畫家顧愷之、書法家王羲之、文學家陶淵明、思想家範縝以上任兩位就行。話說……這是今年的高考真題吧……海南的卷子。四位都是創一先河,基本上,這種題只要課本上提的多就是,理由一般都是開先河的。

2樓:匿名使用者

謝靈運、齊時的謝朓,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有代表性的「文人才子」

3樓:大頭小寶寶

竹林七賢,謝靈運王羲之--不知道祖沖之算不算--其實那個時候的士族都是要文才武略非常的專。整個家族都是才華屬出眾之輩。不過現在沒有什麼名氣。

蕭子云蕭子顯蕭衍袁淑袁粲王氏就更多了,謝氏也一樣。「我門中人人有集……」每個人都有傳世的書籍,劣者猶虎豹,優者如龍鳳。這樣的家族比較可怕。

這個沒有半點吹牛的成分。王導王洽王珣王曇首王僧虔王儉王規王褒,王獻之王徽之智永,(傳到唐朝的有王方慶王勃等)

謝氏主要謝晦謝靈運謝惠連謝超宗謝幾卿謝哲等等劉孝綽劉義慶張xx梁元帝還有虞世南他家祖上羊侃楊侃

陶弘景陶淵明葛洪……諸葛恪是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嵇康是譙郡銍縣(今安徽宿縣)人,所以寫諸葛恪不對,寫嵇康應該是可以的..畫家 顧愷之 、 書法家 王羲之 、文學家 陶淵明 、 思想家 範縝

魏晉南北朝名人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蘭陵王高長恭:又名高孝瓘、高肅,祖籍渤海調蓨(今河北省景縣),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詳,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將領,封爵蘭陵王。高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

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分享。累次升任至幷州刺史。突厥攻入晉陽,高長恭奮力將其擊退。

邙山之戰,高長恭為中軍,率領五百騎兵再入周軍包圍圈,直至金墉城下,因高長恭戴著頭盔,城中的人不確定是敵軍或是我軍,直到高長恭把頭盔脫下來城上的人才知道是高長恭,派弓箭手開始放箭保護他,之後高長恭成功替金墉解圍,高長恭在此次戰中威名大振,士兵們為此戰而謳歌他,即後來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後歷任尚書令、錄尚書事、大司馬、太保、太尉等。與段韶征討柏谷,又攻打定陽。

段韶患病,高長恭總領其眾。前後以戰功別封鉅鹿、長樂、樂平、高陽等郡公。後因「國事即家事」招致北齊後主高緯記恨,於武平四年(573年)被高緯賜死。

死後朝廷追贈為太尉,諡號武。

北魏孝文帝:北魏獻文帝皇興元年八月二十九日(467年10月13日),元巨集生於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紫宮,皇興五年八月二十日(471年9月20日),即皇帝位於太華前殿,大赦,改元延興元年。元巨集即位時只有5歲,由祖母馮太后執政。

馮太后是漢人,對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進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響。太和十七年(493年)親政後,秉承馮太后的政策,繼續進行了漢化改革,而且做得比馮太后更大刀闊斧。他先整頓吏治,立三長法,實行均田制;然後於494年,他先「南伐」為名遷都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

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為籍貫,改鮮卑姓為漢姓,自己也改姓「元」。並鼓勵鮮卑貴族與漢士族聯姻,又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處死太子恂,這一舉動使鮮卑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大大的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中興」。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孝文帝崩於谷塘原之行宮,孝文帝去世後,廟號高祖,諡號孝文皇帝。

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後,僅僅過了35年,由於北魏邊鎮鮮卑軍事集團發動的反漢化運動六鎮起義[1] ,534年,北魏王朝**成東魏、西魏,之後更分別被北齊和北周取代。(出名原因:孝文帝改革)

昭明太子蕭統:蕭統(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維摩,南朝梁代文學家,南蘭陵(祖籍江蘇丹陽)人,梁武帝蕭衍長子,母親為蕭衍的貴嬪丁令光,又稱丁貴嬪。於天監元年十一月被立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於531年去世,死後諡號「昭明」,故後世又稱「昭明太子」。

主持編撰的《文選》又稱《昭明文選》。(出名原因:《文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漢族詩文總集,後衍生出文選學)

詩人鮑照(約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學家,與顏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字明遠,東海(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南橋鎮)人,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貧寒,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任前軍參軍。

劉子頊作亂,照為亂兵所殺。他長於樂府詩,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著有《鮑參軍集》。

文學家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曾祖含,右光祿大夫。

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並稱「顏謝」。

嗜酒,不護細行,年三十猶未婚娶。

文學家謝靈運(385年—433年),原名公義,字靈運,小名客兒,世稱謝客,以字行於世。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詩人、文學家、旅行家。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生於會稽始寧(今紹興市嵊州市)。

出身陳郡謝氏,為東晉名將謝玄之孫、祕書郎謝瑍之子。東晉時世襲為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曾出任大司馬行軍參軍、撫軍將軍記室參軍、太尉參軍等職。

劉宋代晉後,降封康樂侯,歷任永嘉太守、祕書監、臨川內史,終於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時年四十九歲。謝靈運少即好學,博覽群書,工詩善文。其詩與顏延之齊名,並稱「顏謝」,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他還兼通史學,擅書法,曾翻譯佛經,並奉詔撰《晉書》。

明人輯有《謝康樂集》。

文學家、史學家沈約:沈約(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沈約出身於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

祖父沈林子,宋徵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於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

歷仕宋、齊、樑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諡例》、《宋文章志》,並撰《四聲譜》。

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農學家賈思勰:生卒年不詳,北魏時人,漢族,北朝北魏末期和東魏,南朝宋至樑時期(公元六世紀),壽光人,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農學家,所著《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包括種植菜蔬果木、養殖畜禽魚類到各類食品加工的技術知識,是中國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對中國古代漢族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臨淄區在淄博市齊城農業高新開發區在萬畝農業示範園內建館以志紀念,表彰他對人類所作的巨大貢獻。

地理學家酈道元: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

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遊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蒐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彙集。

可稱為我國遊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5樓:匿名使用者

魏晉南北朝名人有拓跋巨集、範泰、劉裕、何承天、冼夫人、謝靈運、沈慶之、劉義慶、鮑照等人。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時間較長,處於動盪年代,因此名人輩出。

拓跋巨集,即北魏孝文帝(471-499),亦即元巨集,北魏皇帝。即位時僅五歲,太皇太后馮氏當國。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馮太后死,始親政。

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又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藉以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此外又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範泰(355-428),南朝宋大臣、學者。字伯倫,順陽人,范曄之父。撰有《古今善言》二十九篇,文集二十卷,皆佚。

劉裕(363-422),南朝宋建立者,420-422年在位。字德與,小字寄奴,祖籍彭城,徒居京口。幼年家境貧寒,販履為業。諡武帝。

何承天(370-447),南朝宋科學家。東海郯人,精通天算之術,曾推算出圓周率為3.1428;堅持觀察天象四十年,製成《元嘉歷》,廢除平朔,改用定朔。

冼夫人(512-602),南北朝嶺南地區俚人領袖,高涼郡(今廣東西南部一帶)俚人。「俚」為壯族古稱之一,故冼夫人為壯族人。冼氏世代均為南越族首領。

冼夫人生於梁武帝初,及長,與高涼太守馮寶結婚,佐馮寶平息廣東地區漢越衝突,增進民族和解,並招引海南島各族部落歸附樑朝。侯景之亂時,夫人率兵擊破高州刺史李遷仕,並與都督陳霸先聯合,平定廣東叛亂。冼夫人保境安民,被南越族尊為「聖母」。

陳朝建立後,夫人即率眾歸附陳朝。後隋文帝出兵南下滅陳,嶺南未附。楊廣命陳後主致書夫人,使其歸隋。

夫人始知陳亡,乃派人迎隋師入廣州,廣西各地亦聞風歸附。從此嶺南地區全部歸隋朝。及後文帝冊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夫人卒於仁壽二年(602年),時年九十一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曾讚譽冼夫人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巾幗英雄』。

謝靈運(385-433),南朝宋詩人。陳郡陽夏人。謝玄之孫,襲封康樂公。原集已佚,明明人輯有《謝康樂集》。

沈慶之(386-465),南朝宋將領,字弘先,吳興武康人。官至鎮北大將軍、侍中、太尉。曾公開指斥責土族崇尚空談。後為前廢帝劉子業所殺。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大臣、文學家。京口人。長沙景王劉道憐次子,襲封臨川王。著有《世說新語》八卷。樑劉孝標曾為註解解,今本系北宋晏殊整理。

鮑照(405-466),南朝宋詩人。字明遠,東海人。曾為臨海王子頊前軍參軍,在涼州州為亂軍所殺。

所作樂府詩寫邊塞戰爭和征夫成卒之情景,七言樂府對後世影響尤大。代表作為《行路難》十八首,有《鮑參軍集》。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作品有哪些,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作品有哪些

建議看袁行霈的 中國文學史 有一篇專講魏晉南北朝。這個問題太大了,一般人回答不了。文學集團內出現了一些傑出的作家,如曹植 阮籍 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淵明卻不屬於任何集團,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 於眾人之上。魏晉南北朝文學對兩漢文學的繼承與演化,在五言古詩和辭賦方面 痕跡最明顯。文人在學習漢樂府的過程...

魏晉南北朝繪畫的發展背景,魏晉南北朝的繪畫發展怎麼樣?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 區域文化的特色顯著。八王之亂後,東晉的建康成為當時文化中心。書法與繪畫成為士族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伴隨著就是書畫收藏現象的推動。南北朝晚期,開始出現針對不同主題採取不同描繪方式的現象。如顧愷之人物繪畫,意在傳神,其 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 線條優美。而且出現了山水畫,雖然目前並未留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的南方文化與北方文化有何不同?隋唐時期

請輸入您的回答.文化與北方文化有 以下各項中,不符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文化發展的特點的是 a 北方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交融 b d本題主要考查考查學生準確再認再現歷史知識的能力。只要學生再認再現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發展的史實即能解決本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加強 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