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意為「你」的有哪些,文言文中代表我的詞有那些

2021-03-22 11:54:24 字數 6714 閱讀 2072

1樓:筐裡的山楂

古漢語中的人稱代詞

第一人稱-我:我、吾、餘、予、朕、某

第二人稱-你: 女、汝、若、而、爾爾、乃

第三人稱- 他/她:其、之、他、伊、渠(古代漢語的人稱代詞體系還不完備,嚴格說來,先秦漢語中還沒有真正的第三人稱代詞,第三人稱代詞的職務是由指示代詞「其」和「之」來承擔的。)

在上古漢語裡,人稱代詞單數和複數是同形的。有時,第一人稱代詞和第二人稱代詞後面可以加「儕」、「屬」、「曹」、「輩」、「等」來表示複數。這些詞與現代漢語的「們」不同,它們都是詞,而不是詞尾。

2樓:文以立仁

古文中意為「你」的代詞有很多,如:子、足下、君、公、先生、卿、大王、陛下、閣下、 大駕、臺端、尊駕、女、汝、爾、而、乃、若等。

可以將這些代稱分為兩類:

一類受場合、身份條件制約,不具有「你」的廣泛意義。比如「陛下」,專用於對君主的尊稱,再如「公」、「子」等,專用於對男子的尊稱,這一類代詞,與現代漢語中的「您」類似。而「卿」的稱呼,只能用於帝王對臣子、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夫妻之間的稱呼。

另一類代詞沒有特定的身份色彩,可普遍用作第二人稱的代詞。常見的有:汝、女、爾、而、乃、若。分別介紹如下。

汝:你。不顧及對方身份,故多用於稱同輩或後輩。如《搜神記》:「汝父為楚王作劍。」

女:古文中是「汝」的假借字,同「汝」。如《論語·為政》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爾:就是「你」的本字。《通雅》:爾又作伱,俗書作你。如《歸田錄》:「爾安敢輕吾射。」

若:《小爾雅》:若,汝也。用法上更多含有復指意味,表示你們、你方、你那一面。如《史記·陳涉世家》:「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而:與「爾」同。如《左傳·昭公二十年》:「餘知而無罪也。」

乃:你,你的。常用作定語。如陸游《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父親)。」

3樓:匿名使用者

你: 女、汝、若、而、爾爾、乃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

4樓:匿名使用者

汝,爾,女,子,卿,君,尊駕,閣下,公,足下

5樓:快樂豬的記憶

古文的第二人稱:女(汝)、爾、若、而、乃、

注意:女(汝)、爾、若 可以作 主語、定語、賓語。/ 而、乃 很少作主語,不能作賓語,一般只作定語。

6樓:山東狼王

爾,女(汝),朕,哀家

7樓:匿名使用者

郎君、孩兒他媽、孩兒他爹、喂等等

文言文中代表我的詞有那些?

8樓:十年殤星

好像就 「吾」 吧。

文言文中表示「她」這個意思的詞語有哪些?

9樓:林學禮

文言文中沒有「她」,都是譯為:他。表示「他」的有:

彼  bǐ: 他,對方:知己知彼、彼此。

其 qí:可作為代詞,副詞,姓氏。可組詞為其實,其他,其餘。

之 zhī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閒視~。

造句:①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論戰》——他們的士氣衰竭了,我們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戰勝了他。這裡的「彼」和「之」都是代詞,用來指代齊國的軍隊,相當於「他們」。

②其妻獻疑曰《愚公移山》——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其」字用來代替愚公的妻子,譯為「他的」。

③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公輸》——北方有個欺侮我的人,希望能借助您的手把他殺了。句末的「之」就是代詞,代替「侮臣者」,相當於「他」。

古文中表示我的意思的字詞有哪些

10樓:匿名使用者

表示程度深:甚是我:斯人在下鄙人餘、予、吾、小人、朕、孤、寡人、敝人、見、身。你:君、奴斯爾、汝(女)、若子你們:汝等、爾曹、汝輩、若屬爾等足下祝你好運!

11樓:黑白調子喵

吾、餘、予、愚、鄙人、在下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徵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第一個「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兩字,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最後一個「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也叫做語體文。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比如像說現在的,「你吃飯了嗎?」。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

」,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裡,「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12樓:艾汶

吾,在下,鄙人,不才,愚,老夫,

13樓:小可愛娜醬

吾 寡人 朕 咱家

文言文中"以"的意思有哪幾種?

14樓:匿名使用者

以以五筆拆成c

以 1、因為,由於:例:

⑴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5樓:瀟河彎彎

以 1、因為,由於:例:

⑴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⑵臣是以無請也。

⑶惟三保勇而多藝,推為長。

⑷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⑹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⑺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⑻卒以吾郡這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

⑼不賂者以賂者喪。

⑽以心中有足樂者。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2、而。例:

⑴有好事者船認入。

⑵留五百人鎮之,以斷洄曲及諸道橋樑。(以:以便)⑶吾騎馬挾矢以助戰。

⑷卷石底以出。

⑸而託於柑以諷耶?

⑹以齧人,無御之者。(以:這裡有如果的意思)⑺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⑻屬予作文以記之。

⑼殺之以應陳涉。

⑽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12)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13)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14)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15)操悉浮以沿江。

(16)樊噲側其盾以撞。

(17)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

(18)忽魂悸以魄動。

(19)淫侈之俗日日以長。

(20)各各竦立以聽。

(21)以致天下之士。

(22)然而隱忍以行。

(23)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24)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25)遂拔以擊荊河。

(26)遂自投汨羅以死。

(27)其責已也重以周。

(28)以一物以與物物爭。

3、把,拿,用。例:

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後省略介詞賓語。)⑵以錢覆其口。

⑶屠懼,投以骨。

⑷具以情告。

⑸以縛即爐火,燒絕之。

⑹ 以檻車送元濟詣京師。

⑺何以為計?

⑻將以攻宋。

⑼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⑽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11)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2)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

(13)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14)操當以肅還付鄉黨。

(15)具告以事。

(16)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璧之下。

(17)以我應他人。

(18)以虞待不虞者勝。

(19)國胡以相恤。

(20)將以釁鐘。

(21)悉以心誠之話倚托,千萬無渝。

4、以為,認為。例:

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⑵臣以王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⑶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

⑷皆以美於徐公。

⑸而小儒規規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5、憑,靠。例:

⑴以我酌油知之。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⑸以勇氣聞於諸侯。

⑹以攻則取。

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⑻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6、按照,依照。例:

⑴策之不以其道。

⑵今以實校之。

⑶餘船以次俱進。

⑷何必更以多寡為差?

⑸蓋以律非故殺。

⑹以次進。

⑺則又 法從事。

7、根據。例:

⑴今以蔣氏觀之,猶信。(以:一說拿。)

⑵貴以近知遠。

8、通「已」,已經。例:

⑴固以怪之矣。

⑵日以盡矣。

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例:

⑴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

⑵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

⑶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範圍)

10、在。例:

⑴餘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

⑵以八月十三斬於市。

⑶以崇禎十七年夏,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

⑷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

11、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例:

逆以煎我懷。

12、為。例:

⑴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以:做)

⑵要以不能免。(以:是)

13、通「已」,止。例:

無以,則王乎?

14、任用。例: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15、此,這。例:

以一物體與物物爭。(本義項指前一個「以」。)

會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16樓:果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

「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聖人能知所以。」《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韓愈 《李花》詩之一:「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帀至日斜。

」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 紅娘 曰:『非先生所知也。

』生曰:『願聞所以。』」《儒林外史》第一回:

「問其所以,都是 黃河 沿上的州縣,被河水決了,田廬房舍,盡行漂沒。」

2.可與形容詞或動片語成名詞性片語,仍表示原因、情由。《莊子·天運》:

「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記·衛康叔世家》:「必求 殷 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民。

」3.用以,用來。《莊子·天地》:

「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史記·孟嘗君列傳》:「若急,終無以償,上則為君好利不愛士民,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非所以厲士民彰君聲也。

」 宋 蘇洵 《幾策·審勢》:「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天下強弱之勢也。」

4.連詞。表示因果關係。

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 舜 冠,所以不對。

」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所以 魯 人謂 孔子 為『東家 丘 』。」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

「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紅樓夢》第六二回:「他和 林妹妹 是一日,他所以記得。

」 趙樹理 《三裡灣·放假》:「可是她每天都是第一個先到的,所以對這房子裡邊的情況很熟悉。」

5.連詞。表示因果關係。

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記·魏公子列傳》:「 勝 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

」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異日, 種 諫曰:『臣所以在(早)朝而晏罷若身疾作者,但為 吳 耳!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所以相邀相公遠來者,正要相公遊此間耳。」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

「 李自成 之所以敢於向東奔竄,是因為他聯絡 羅汝才 到 潼關 接應。」

6.連詞。表示因果關係。

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後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諧謔》:

「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團團。」 前蜀 貫休 《蜀王入大慈寺聽講》詩:「只緣 支遁 談經妙,所以 許詢 都講來。

」《老殘遊記》第一回:「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學也未曾進得一個。」 老舍 《黑白李》:

「 黑李 是我的好友,因為常到他家去,所以對 白李 的事兒也略知一二。」

7.可以。《易·乾》:

「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莊子·知北遊》:「人倫雖難,所以相齒。

」 王引之 《經傳釋詞》卷九:「言可以相齒也。」《文子·上仁》:

「貴以身治天下,可以寄天下;愛以身治天下,所以託天下。」

8.所作,所為。《論語·為政》:「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康有為 注:「以,為也。」

墜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求教,文言文中哪些字有「落下」意思或者寓意?

不知你要的 落下 具體什麼意思 1 落l 下 丟下 遺漏 丟 遺 脫 版失2 落權lu 下 掉下來,往下降 下 墮 降 掉 垂 墜 跌 隕 3 落l o下 用於一些口語詞,如 落枕 等等 得 欠還要看語境,如水落下可以用 瀉 等等。縋,隕,下 使某某落下 零 為 在古文裡的意思是什麼 為w i 1....

且在古代文言文中的意思,且 古文言文中什麼意思

做官 出 宦。學而優則 途。女 a.宮女,貴族婦女 b.以社會上層婦女為題材的中國畫。均亦作 士女 2.審察 弗問弗 3.古同 事 事業。1.尚,還,表示進一層 既高 大。尚 況 2.表示暫時 苟 偷安。姑 3.表示將要 將近 城 拔矣。年 九十。4.一面這樣,一面那樣 走 說。5.表示經久 這雙鞋...

間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哪些在文言文中間是什麼意思所在句子有哪些

ji n 1.空隙 隙。當 兒。親密無 2.隔開,不連線 隔。斷。接。日。歇。黑白相 3.挑撥使人不和 離 諜。反 計。4.拔去,除去 苗。5.偏僻的小路 道。行 從小路走 ji n 1.兩段時間相接的地方,或介於兩樁事物當中及其相互關係 中 距。奏。天地之 2.在一定空間或時間內 田 人 3.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