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作狀語為什麼不是詞類活用,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有哪三種型別

2021-03-22 13:44:41 字數 7369 閱讀 3585

1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漢語只有時間名詞才能用作狀語,普通名詞用作狀語的很少見。古代漢語除專有名詞外一般名詞都可以作狀語。名詞充任狀語是古代漢語名詞的基本語法功能之一,也是古代漢語語法的一個重要特點。

從古代漢語的實際出發,把名詞作狀語視作詞類活用,不妥。

名詞作狀語

一、表示比喻 冬十二月,齊侯遊於姑棼,遂田於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

」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

公懼,墜於車,傷足,喪屨。 (《左傳莊公八年》) 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史記陳涉世家》) 秦聞公子死,使蒙驁攻魏,拔二十城,初置東郡。其後秦稍蠶食魏,十八歲而虜魏王,屠大 (樑。《史記魏公子列傳》) 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 (賈誼《過秦論》 ( 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注意:這種比喻,修辭意味濃厚。

說明主語像什麼,可以翻譯為「像……一樣」。拿用作狀語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動特徵,來描繪動詞所表示的行動的方式或狀態。「狐鳴呼」,要與主謂結構區分開來。

這在成語當中有保留,如「狼吞虎嚥」、「土崩瓦解」。

二、表示對待人的態度 ( 彼秦者,……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 ( 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孟子萬章下》) ( 君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史記項羽本紀》 ) (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注意:說明賓語像什麼,可以翻譯為「像對待……一樣」。

把動詞賓語所代表的人,當作用作狀語的那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來對待。這類名詞作狀語在現代漢語中基本沒有保留。

三、表示處所或方位 ( 舜勤於民事而野死。《國語魯語》 ) ( ) 童子隅坐而執燭。《禮記檀弓下》 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

《孟子梁惠王上》 ( ) ( )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 君王宜郊迎。《史記陸賈列傳》)

四、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或工具 (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戰國策秦策》) ( ) 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 ( 秦王車裂商君以徇。

《史記商君列傳》) ( 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漢書霍光傳》) 注意:在成語中有保留,「勢不兩立」、「義不容辭」、「車載斗量」。

五、古代漢語時間名詞作狀語 (一)表示時間修飾。這一點,古今漢語相同。 (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傳隱公元年》)

文言文詞類活用中的為什麼叫名詞作狀語而不是叫名詞作副詞?別的都是什麼詞作什麼詞,這個怎麼是詞作語?

2樓:古藤

有時候活用後對應的是個短語而不是單個詞或片語,"有亭翼然"的"翼"就是名詞活用做狀語"像鳥的翅膀",所以說是做句子成分"狀語"更準確一些。

詞類活用名詞作狀語有哪三種型別

3樓:緣叨叨

現代漢語只有時間名詞才能用作狀語,普通名詞用作狀語的很少見。古代漢語除專有名詞外一般名詞都可以作狀語。名詞充任狀語是古代漢語名詞的基本語法功能之一,也是古代漢語語法的一個重要特點。

從古代漢語的實際出發,把名詞作狀語視作詞類活用,不妥。

名詞作狀語

一、表示比喻 冬十二月,齊侯遊於姑棼,遂田於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

」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

公懼,墜於車,傷足,喪屨。 (《左傳莊公八年》) 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史記陳涉世家》) 秦聞公子死,使蒙驁攻魏,拔二十城,初置東郡。其後秦稍蠶食魏,十八歲而虜魏王,屠大 (樑。《史記魏公子列傳》) 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 (賈誼《過秦論》 ( 各鳥獸散,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注意:這種比喻,修辭意味濃厚。

說明主語像什麼,可以翻譯為「像……一樣」。拿用作狀語的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動特徵,來描繪動詞所表示的行動的方式或狀態。「狐鳴呼」,要與主謂結構區分開來。

這在成語當中有保留,如「狼吞虎嚥」、「土崩瓦解」。

二、表示對待人的態度 ( 彼秦者,……虜使其民。《戰國策趙策》) ( 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孟子萬章下》) ( 君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史記項羽本紀》 ) ( 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注意:說明賓語像什麼,可以翻譯為「像對待……一樣」。

把動詞賓語所代表的人,當作用作狀語的那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來對待。這類名詞作狀語在現代漢語中基本沒有保留。

三、表示處所或方位 ( 舜勤於民事而野死。《國語魯語》 ) ( ) 童子隅坐而執燭。《禮記檀弓下》 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

《孟子梁惠王上》 ( ) ( )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 君王宜郊迎。《史記陸賈列傳》)

四、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或工具 (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戰國策秦策》) ( ) 失期,法皆斬。《史記陳涉世家》 ( 秦王車裂商君以徇。

《史記商君列傳》) ( 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漢書霍光傳》) 注意:在成語中有保留,「勢不兩立」、「義不容辭」、「車載斗量」。

五、古代漢語時間名詞作狀語 (一)表示時間修飾。這一點,古今漢語相同。 (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傳隱公元年》)

詞類活用有哪幾種活用?

4樓:月似當時

1、名詞作動詞。

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規律:名詞連用,非並列修飾關係,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2、形容詞作動詞。

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或形容詞活用作一般動詞就是形容詞作謂語且帶了賓語(又不是使動意動用法)。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3、數詞作動詞。

把表示某種數量的數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數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4、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不一定需要用「使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5、名詞作狀語。

1)動詞前面有名詞,如果此名詞不是句子的主語,一定活用作狀語。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2)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

擴充套件資料

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

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經常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

5樓:假面

1、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或形容詞活用作一般動詞就是形容詞作謂語且帶了賓語(又不是使動意動用法)。

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4、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需要用「使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5、意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

6樓:漁舟漾

一、1. 詞類活用是指漢語中某類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而靈活去運用,在某些語言的環境中改變它的基本語法功能,臨時具有另一類詞的語法功能。

2. 在古代漢語裡,名詞、動詞、形容詞都可以活用為其他詞類。

二、 名詞在下述情況下活用為一般動詞:①名詞單獨充當陳述句的謂語②名詞帶賓語③名詞前面有副詞或能原動詞④名詞後面帶有「於」字短語作補語⑤名詞用「而」與動詞連用用⑥名詞在「所」字後。

三、 使動用法是一種特殊的動賓關係,謂語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使賓語所代的人或事物發出的。

1. 使動用法在古代漢語中常見的實詞活用有①動詞的使動用法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③名詞的使動用法。

三.意動用法,所謂意動是指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謂語所表示的性質或身份,但是在客觀事實上不一定如此。其結構「以….為..."。

1.意動用法有①形容詞的意動用法②名詞的意動用法

四.為動用法是指動詞與賓語在結構形式上是動賓關係,實際表達的內容是「為動賓「,即主語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某種動作行為。

五.名詞作狀語

1.普通名詞作狀語:①表比喻②表工具③表處所④表態度⑤表憑藉、依據

2.方位名詞用狀語

3.時間名詞作狀語

7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來說,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作動詞;數量詞作動詞;形容詞·名詞·動詞·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形容詞做狀語。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詞類活用」是什麼意思?

8樓:昝揚第五天驕

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精華長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

總的來說,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形容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

名詞用作狀語,並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

9樓:吊打你需要理由

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它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用法比較特殊的現象。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漢語的重要語法特點之一,其內容主要包括名詞、形容詞、數詞用作一般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等。

「詞類活用」有哪些例子:

名詞作動詞

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律:名詞連用,非並列修飾關係,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

軍為名詞,在這裡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

②規則:名詞後緊接代詞或所處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

今王鼓樂於此。 鼓樂:擊鼓奏樂

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願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

雲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線,名詞活用做動詞

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

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⑤否定詞後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未云何龍。雲:形成雲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為人所信服

⑥「所」之後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置人所罾魚腹中。罾:用網捕撈

⑦「皆」「都」等副詞之後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皆指目陳勝。指:指指點點

2.形容詞作動詞

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或形容詞活用作一般動詞就是形容詞作謂語且帶了賓語(又不是使動意動用法)。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例: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

②越國之中,疾者吾問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張其孤,問其病,求以報吳。《國語·吳語》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燭之武退秦師》

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

3.數詞作動詞

把表示某種數量的數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數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例 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麼長期掌握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麼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並列變成四皇,與五帝並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簡析]數詞的使動用法,在於使事物發生數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覆覆」)變化。

4.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不一定需要用「使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例: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項伯殺人,臣活之。

③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裡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怒)」。

1)動詞的使動用法:

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

例如:不及物動詞類:

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④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滿井遊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①晉侯飲趙盾酒。(《左傳沸》)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賈誼《過秦論》)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

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例如: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3)名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①: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毛遂自薦》)  臣:使……稱臣。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  王:使……為王 意動用法

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

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

例如: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上老之。(《漢書、趙充國傳》)

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這個用作意動的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③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5.名詞作狀語

1)動詞前面有名詞,如果此名詞不是句子的主語,一定活用作狀語。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2)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

例:南取漢中,西舉巴蜀……(《過秦論》)

詞類活用是什麼意思詞類活用是什麼意思呀?

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 賓語 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 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 賓語 定語,副詞精華長用作狀語 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

漢語中詞類的活用怎麼知道詞原來是什麼詞性

只針對你舉的例子說啊,這個問題得歷史地看。霸 這個詞在古漢語中沒有形容詞詞性,商務印書館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霸 的條目下,特意指出 在古代,霸 沒有蠻橫不講理的意思。所以,你的這個疑惑應該可以消除了。另外,樓上談到的 高興 一詞,既是形容詞又是動詞。首先,詞典裡是這樣標註的 其次,高興 有兩個重疊形...

不耕而食,不(蠶)而(衣是什麼詞類活用,翻譯句子

蠶和衣都是名字用作動詞,不種田卻有飯吃,不養蠶卻能穿絲綢。形容不勞而獲。名詞活用為動詞 不耕作就有吃的,不養蠶就有衣服穿 名詞作動詞。蠶,是指養蠶。衣 yi 四聲 穿衣 意思是,不養蠶卻能穿絲綢。名詞活用為動詞。不耕作卻有糧食吃,不養蠶卻有衣服穿。名詞當動詞用,蠶,養蠶,衣,穿衣。不養蠶卻穿衣 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