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 會試和殿試的區別是什麼,什麼鄉試 會試 殿試

2021-05-19 10:51:43 字數 5718 閱讀 5326

1樓:深圳碳鋼

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

1、院試的合格者叫"秀才",一場考試下來會誕生很多秀才!

2、鄉試的合格者全部被稱「舉人」,舉人中第一名叫解元[jiè yuán]。

3、會試的合格者全部被稱「貢士」,貢士中第一名叫會元。

4、殿試(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考試合格者全部被稱「進士」,按成績分為「三甲」(即三等):一甲:三名,叫「賜進士及第」。

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三人同稱「三鼎甲」。二甲:

若干名,均叫「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均叫「賜同進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會元、狀元),就叫「連中三元」。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唐宋時稱"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金代以縣試為鄉試,由縣令為試官,取中者方能應府試。元代在行省舉行,但腹裡則分別在河東、山東二宣慰司和真定、東平、大都、上都四路舉行,共17處。考試分兩榜,蒙古、色目人榜只試兩場,漢人、南人榜試三場。

明、清兩代定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凡本省生員與監生、廕生、官生、貢生,經科考、歲科、錄遺合格者,均可應試。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慶典加科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

中式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

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凡中式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試。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名目之一。

所謂會試者,共會一處,比試科藝。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考試。會試在北京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

會試的主考官4人(明代為2人)稱總載,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由部都請派充。

殿試,為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廷對"。殿試由內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

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創制,但尚未成定製,宋代始為常制。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

結果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 殿試

通過者分別稱為:

童生 →生員(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殿試結果填榜後,皇帝於太和殿舉行傳臚大典,宣佈殿試結果。進士[1] 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稱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傳臚大典後,新進士在保和殿參加朝考。朝考試卷分為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

進士中一甲三人,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創立宋趙恆殿試佚事顯慶四年(659年),唐高宗親自在大殿上開科取士,由皇帝親自監考選拔人才,是科舉史上第一次"殿試",此次殿試規模不大。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即將稱帝,她親自主持考試,各地精英雲集洛陽,考生有上萬人之多,連續考了幾天。這次殿試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資治通鑑》乾脆抹殺了唐高宗主持的那次殿試,稱殿試是武則天開創的。

但成書更早的《舊唐書》記錄了唐高宗的這次殿試:(顯慶)四年春二月乙亥,上親策試舉人,凡九百人,惟郭待封、張九齡五人居上第,令待詔弘文館,隨仗供奉。(《舊唐書·高宗本紀》)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發展

晉武帝親自詔問阮種,親自審閱試卷提名第一是殿試的雛形,科舉史上的殿試是由唐高宗首創的。顯慶四年(659年),唐高宗親自在大殿上開科取士,由皇帝親自監考選拔人才就是後世說到的"殿試"。通過朝廷殿試者為進士。

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清四代沿用。又稱御試、廷試,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

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金代及第者分上、中、下三甲。元工分

一、二、三甲,兩榜。蒙古、色目為一榜,漢人、南人為一榜。明清沿元制分三甲,但不分二榜。

北宋初年的科舉,為一年一度的兩級考試,一級是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二級是由禮部在開寶寺內貢院舉行的"省試"。後改為每隔一處或兩年舉行一次,最後改為三年舉行一次。

宋開寶六年(973年),翰林學士李仿知貢舉,主持在東京貢院進行的全國會試。經過各場會試,共錄取進士、各科及第者38人。其中有2人在召對時因"材質最陋,對問失次"而被黜落。

落第進士徐士廉擊登聞鼓,控告李仿"用情取捨",要求殿試,以求公道。宋太祖下詔從落第者中選出195人和已中的36人,在講武殿進行復試,由宋太祖親自主持,結果又有127人及第,而原錄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選。張榜後,朝野大譁,李仿降職。

這次科舉案,不僅成為殿試的發端,而且自此確立了封建社會的**考試製度。

到了元代元順帝,殿試劃分

一、二、三甲,而明清沿元制分三甲。

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從唐朝唐高宗時期起創立的(由於武則天進行發展多數人認為是其創立),在宋代成為常制。

3樓:匿名使用者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釋出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階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什麼鄉試、會試、殿試?

4樓:愛吃貓的__魚

鄉試是明、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按四書五經、策問和詩賦分三場進行考試,每場考三天。鄉試發的稱為「乙榜」,又稱「桂榜」。

考中的稱為「舉人」,頭名舉人稱「解元」。中了舉人便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通過鄉試的舉人,可於次年三月參加在京師的會試和殿試。會試由禮部在貢院舉行,亦稱「春闈」,同樣是連考三場,每場三天,由翰林或內閣大學士主考。會試發的榜稱為「杏榜」,取中者稱為「貢士」,貢士首名稱「會元」。

得到貢士資格者可以參加同年四月的殿試。殿試由皇帝主持和出題,亦由皇帝欽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試只考一題,考的是對策,為期一天。

錄取名單稱為「甲榜」,又稱「金榜」;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2023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另闢有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5樓:簡調網

院試、鄉試、會試、殿試,是什麼級別的考試?帶你瞭解古代科舉制

6樓:王喬疏桐

鄉試是明、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通過鄉試的舉人,可於次年三月參加在京師的會試和殿試。會試發的榜稱為「杏榜」,取中者稱為「貢士」,貢士首名稱「會元」。

得到貢士資格者可以參加同年四月的殿試。殿試由皇帝主持和出題,亦由皇帝欽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試只考一題,考的是對策,為期一天

7樓:匿名使用者

鄉試是古代社會科舉考試縣級考試,會試是相當現在的省級考試,殿試就是直接面對皇帝的考試。

什麼是「會試」?什麼是「殿試」?兩者有什麼區別?拜託了各位 謝謝

8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試。應考者為

各省的舉人,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名目之一。

殿試,為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廷對」。殿試由內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

會試與殿試的區別在於:

1、歷史發展不同:會試是在明清兩個朝代才出現的一種科舉考試製度,而殿試則是在唐朝便有了的科舉考試製度,這種制度經歷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

2、應試的場所不同:會試在南京夫子廟,在進去前先搜身,每人發三根蠟燭,進去後房門馬上封鎖,考生就在裡面答題,晚上也在裡面休息。而殿試是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應試。

3、考取的功名不同:殿試結果分為:進士、賜進士等等。會試的所有中試者都稱貢士。

擴充套件資料

殿試的過程與結果:

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 殿試

通過者分別稱為:

童生 →生員(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制策題目,清初用時務策一道,題長

二、三百字,所詢一二事;康熙以後,題長達

五、六百字,甚至千字左右。

乾隆二十六年(2023年) ,改由讀卷大臣密議八條中圈出四道為題。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制,特別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9樓:笑語棉花糖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試。是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名目之一。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錄取者被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所謂會試者,就是共會一處,比試科藝。由禮部主持,在在北京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會試的主考官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組成,主考官有4人(明代為2人)。

殿試是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廷對」。殿試由內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

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

由唐高宗創制,所以是從唐開始的。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

會試與殿試的區別在於:

1、歷史發展不同:會試是在明清兩個朝代才出現的一種科舉考試製度,而殿試則是在唐朝便有了的科舉考試製度,這種制度經歷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

2、應試的場所不同:會試在南京夫子廟,在進去前先搜身,每人發三根蠟燭,進去後房門馬上封鎖,考生就在裡面答題,晚上也在裡面休息。而殿試是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應試。

3、考取的功名不同:殿試結果分為:

①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稱狀元、榜眼和探花。

②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

③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傳臚大典後,新進士在保和殿參加朝考。朝考試卷分為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

進士中一甲三人,殿試後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按殿試、朝考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

會試的所有中試者都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會試後貢士再由皇帝親自御殿覆試、擇優取為進士。殿試試期一天,依成績分甲賜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後釋褐授官。

什麼鄉試會試殿試鄉試院試會試殿試第一名分別叫什麼?

鄉試是明 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按四書五經 策問和詩賦分三場進行考試,每場考三天。鄉試發的稱為 乙榜 又稱 桂榜 考中的稱為 舉人 頭名舉人稱 解元 中了舉人便具備了做官的資格。通過鄉試的舉人,可於次年三月參加在京師的會試和殿試。會試由禮部在貢院舉行,亦稱 春闈 同樣是連考三場,每場三...

古代科舉的考試過程?如鄉試 殿試什麼的怎麼排列。考中了怎麼稱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隋朝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

喜歡的區別是什麼, 喜歡 和 愛 的區別是什麼?

我覺得,愛和喜歡的最大區別就是所承擔的責任不同,愛承擔的責任要更多,是要深思熟慮的,喜歡是一種感覺,是某一個人被你吸引,想要和你在一起,時時刻刻都享受你帶給他的那種感覺。喜歡,其實就是佔有,愛是你的一舉一動都讓他心動不已,他想要佔有,卻捨不得圈養你。說到底,愛,其實就是成全,喜歡和愛,表面上看來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