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方整有序的城市規劃思想對今日的城市規劃與設計有何啟示

2021-03-26 12:42:31 字數 5567 閱讀 3046

1樓:匿名使用者

城市規劃是一門自古就有的學問,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知識組成。nbsp;城市規劃又叫都市計劃或都市規劃,是指對城市的空間和試題發展進行的預先考慮。起物件偏重於城市的物質形態部分,涉及城市中產業的區域佈局、建築物的區域佈局、道路及運輸設施的設定、城市工程的安排等。

nbsp;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知識組成的基礎是古代哲學,糅合了儒、道、法等各家思想,最鮮明的一點是講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nbsp;城市是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城市的起源的原因和時間及其作用,學術界尚無定論。

一般認為,城市的出觀以社會生產力除能滿足人們基本生存需要外,尚有剩餘產品為其基本條件。城市是一定地域範圍內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形成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飛躍。

nbsp;城市的發展是人類居住環境不斷演變的過程,也是人類自覺和不自覺地對居住環境進行規劃安排的過程。在中國陝西省臨潼縣城北的新石器時代聚落姜寨遺址,我們的先人就在村寨選址、土地利用、建築佈局和朝向安排、公共空間的開闢以及防禦設施的營建等方面運用原始的技術條件,巧妙經營,建成了適合於當時社會結構的居住環境。可以認為,這是居住環境規劃的萌芽。

nbsp;城市規劃的發展歷程nbsp;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的出現、人類居住環境的複雜化,產生了城市規劃思想並得到不斷髮展。特別是在社會變革時期,舊的城市結構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生活要求的情況下,城市規劃理論和實踐往往出現飛躍。nbsp;中國古代的城市規劃學說散見於《考工記》、《商君書》、《管子》、《墨子》等典輔之中。

《考工記》確定了「都」、「王城」和「諸侯城」的**城邑制度,用地的功能分割槽和道路系統等;《商君書》論述了某一地域內山陵丘谷、都邑道路和農田土地分配的適當比例,以及建城、備戰、人口、糧食,土地等相應條件。nbsp;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強調戰略思想和整體觀念,強調城市與自然結合,強調嚴格的等級觀念。這些城市規劃思想和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城市規劃的成就,集中體現在作為「四方之極」、「首善之區」的都城建設上。

nbsp;戰國時期,列國都城採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漢長安城將宮室與裡坊結為一體nbsp;;三國時曹魏鄴城採用城市功能分割槽的規劃方式;南北朝時代的洛陽城加強了全面規劃,都為中國古代前期城市建設的高峰——隋唐長安城的建設起了先導作用。nbsp;長安城的建設成就是唐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及於日本、朝鮮等國的都城建設。

宋開封城在中國都城建設史上的重要性在於nbsp;,它是按照五代周世宗柴榮頒發的詔書,有規劃地進行擴建的要例。後來,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延綿千年的城市裡坊制逐漸廢弛。北宋中葉,開封城走向較為開放的街巷制體系,形成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城市結構形態。

nbsp;元大都的規劃汲取了春秋戰國時期理想都城的規劃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處理。由大都城演變而成的明北京城,可說已集中國古代都城城市規劃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遠近郊區大力經營園林和離宮別館,使北京成為中國封建時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最輝煌例項。

nbsp;在西方,在古希臘城邦時期nbsp;已出現了希波丹姆規劃模式。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闡述了城市選址、環境衛生、坊際建設、公共建築佈局等方面的基本原則,並提出了當時的「理想」城市模式。中世紀社會發展緩慢,城市多以教堂為中心。

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阿爾伯蒂、帕拉第奧、斯卡摩錫等也提出了一些反映當時商業興盛和城市生活多樣化的城市理論和城市模式。nbsp;產業革命前的歐洲城市,除羅馬等少數城市外,一般規模較小。多數城市是自然形成的,城市功能和基礎設施都比較簡單,衛生條件也差。

城市規劃多側重於防禦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閉性強。城市規劃的內容主要著眼於道路網和建築群的安排,因而是建築學的組成部分。nbsp;產業革命導致世界範圍的城市化,大工業的建立和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規模擴大。

城市的盲目發展,貧民窟和混亂的社會秩序造成城市居住環境的惡化,嚴重影響居民生活。人們開始從各個方面研究對策,現代城市規劃學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nbsp;現代城市規劃學科主要由城市規劃理論、城市規劃實踐、城市建設立法三部分組成。

nbsp;現代城市規劃理論始於人們從社會改革角度對解決城市問題所作的種種探索。19世紀上半葉,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繼空想社會主義創始人莫爾等人之後提出種種設想,把改良住房、改進城市規劃作為醫治城市社會病症的措

古代方正有序的城市規劃思想對今日城市規劃設計有什麼啟示

2樓:街機大蝦

北京是典型的例子 古代慣用東南西北方位 這樣的城市規劃更容易辨識方位

你再一些現在環形佈局的城市看看就知道了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天津 告訴你地方在哪你都不見得找得到

3樓:匿名使用者

功能分割槽,中軸線,環形發展系統,都受古代影響

4樓:蕭紫煜

整齊劃一,現代化氣息、、、

中國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規劃思想 10

5樓:為正義而奮鬥者

中國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整體觀念和長遠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嚴格有序的城市等級制度等重要的城市規劃思想 。

(一)整體觀念和長遠發展的思想。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具有統一性與多樣性的巧妙結合,其以理性規劃為最高原則,城市形象爭取天時、地利、人和,使城市建設趨於對稱、序列,追求整體與完美、秩序與規律、和諧與統一的特點。較早的《管子》對城市格局提出進行功能分割槽,而《商君書》提出城市規劃要從城鄉關係、區域經濟、交通佈局考慮等,都體現了整體觀念和長遠發展的觀念。

(二)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和諧的思想。古代城市建設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天人合一之規劃理念,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觀念。古人提倡充分考慮自然特色,不拘形式。

戰國時代,吳國國都闔閭城建設,伍子胥就提出「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秦統一中國,規劃城市時,也提出「象天法地」,強調方位;三國時期,吳國國都選址金陵,「以石頭山、長江險要為界,依託玄武湖防禦」,也體現了充分依託自然條件優勢的思路。

(三)嚴格有序的城市等級制度思想。中國古代家族聚居模式的底層院落式住宅,對城市佈局的影響巨大。為分清主次尊卑,產生了中軸線對稱的佈局手法。

這種手法,由住宅組合擴充套件到公共建築再擴充套件到城市。儒家思想強調社會等級秩序,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形成了嚴格有序的城市等級制度。據《周禮考工記》記載,周王城的建造就是嚴格按照按封建等級規劃佈局的。

直至三國、隋唐、元代時期仍然沿襲了城市等級制度思想,曹鄴魏城、隋唐長安城、元大都等,皆是依據周王城而建。

6樓:匿名使用者

1.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具有統一性與多樣性的巧妙結合;以理性規劃為最高原則;城市形象爭取天時、地利、人和。使城市建設趨於對稱、序列,追求整體與完美,秩序與規律,和諧與統一的特點,這種高度理性美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

2.強調嚴格有序的城市等級制度。家族聚居模式的底層院落式住宅對城市佈局的影響巨大。

為分清主次尊卑,產生了中軸線對稱的佈局手法。這種手法由住宅組合擴充套件到公共建築再擴充套件到城市。儒家思想(社會等級秩序)深刻影響中國古代城市規劃。

嚴謹、中心軸線對稱規劃佈局。

3.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之規劃理念,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之觀念;充分考慮自然特色,不拘形式。

4.強調整體觀念和長遠發展。

ps:「對稱」。就是以北為上,以南為下,以中間為中心,為上,以兩邊為偏房。

城市佈局都是座北朝南,從南向北,劃一條中軸線,把重要建築部署在中軸線上,例如北京,沿中軸線佈局為大前門,正陽門,天安門,皇宮,神武門。

我國古代城市規劃在唐朝以前,是王權至上思想。就是宮城在最北面,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向南是皇城,是大臣住的地方,在向南是郭城,是百姓住的地方,充分體現了皇帝至上的思想。

宋代以後,是王權中心思想。例如北宋的都成,開封,明清兩代的都成,北京。宮城在最中間,也在整個城市的最中間,向外是皇城,最外面是郭城。充分體現了王權中心的規劃思想。

儘量規劃為正方形城市,棋盤式城市。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對城市規劃的影響?

7樓:最後線索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與「情景合一」高度概括了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培植了人與自然天地和諧相處、尊天祭祖、克己復禮、盡心盡責的感情,對古代政治制度、社會和文化意識產生重大影響,對古代城市規劃產生巨大影響。

1、「天人合一」的代表性學派是儒家和道家,是形成古代城市規劃禮制思想的基石,如《周禮·考工記》中匠人營國思想,《周易》的「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道家的「禍福相依」主張,都對規劃中如何掌握天地、祖宗、社稷、陰陽、方位、虛實、對稱、軸線等起著重要作用。

2、「知行合一」的代表性學派是儒家、法家,是形成中國古代城市規劃「一以貫之」、正統規劃思想長期占主導地位的重要原因。城市中軸線的形成,歷經2023年,在明清時代的北京城得到最完整的體現,就是「知行合一」薰陶的結果。

3、「情景合一」的代表性學派是儒家、道家和佛教,是古代城市規劃重立意、講理性、象徵主義美學思想的基礎。《周易》是對自然界綜合觀察得來的產物,是這種思想的最早淵源。道家思想包括不少「情景合一」內容,如在北宋時出現的「太極圖」,東晉時代盛行的風水堪學說,都是同時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

古代城市規劃常用的「相土」、「嘗水」、「卜居」、「形勝」、「值景構築」、「借景」、「對景」等創作思想,都是**於「情景合一」理論。

哲學思想與城市規劃的關係,核心是「天人合一」的表現。「天人合一」觀念是東方文化思想的精華。「天人合一」即處理人與天的關係,「天道」是宇宙間最高的道理,人必須要尊重天,歷代的皇帝也不例外,祭天的天壇是國家的各個壇廟之首。

天既然這麼重要,必然在城市與建築中也要反映。古代的「天圓地方」說、「天筠地維」說、地輿說,也正是基於這樣「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而產生的,「天」始終作為「主宰」社會形象出現在城市中,成為城市規劃的崇高目標。

二、從古詩文**古代城鄉風貌

中國古人建造一座城市或一組建築,究竟是功能第一還是精神需要第一,或是兩者兼而有之呢?從古代的城市實際建設來看,至少是古代重要城市和建築群的規劃與設計在通常情況下是把精神需要放在第一或極重要的位置來考慮的。現以古詩文為例,**古代城鄉建設面貌的鑑賞標準。

1、描述鄉村。(1)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2)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3)王建的《雨過山村》「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閒著中庭梔子花。」;(4)許渾的《夜歸丁卯橋村社》「月涼風靜夜,歸客泊巖前。

橋響犬遙吠,庭空人散眠。 綠橋低水檻,紅葉半江船。自有還家計,南湖二畝田」。

以上為古代詩人筆下描寫的農村景色,自在、和諧、閒適、寧靜、安詳、鮮美,反映崇尚返歸自然,與天地融合在一起的美學標準。 2、描述城鎮。(1)王建《夜看揚州市》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

如今不似時平日,獨自笙歌徹曉聞。」(2)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3)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以上為古代詩人筆下的城市,有的描寫經濟繁榮,井市有序;有的描寫環境優美,富於詩情畫意。字裡行間皆流露追求和諧、淡雅,與自然和諧的情趣,又是一種更高的美學哲理思想。

古代城鄉建設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重視與自然萬物的和諧,鄉村追求寧靜祥和,恬淡閒適;城市追求工整有序,經濟繁榮。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思想創造了中國獨具特色的城市和鄉村建設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我們應極力推崇傳統城市建設中的哲學文化,讓中國哲學思想走向輝煌。古代的城市規劃和建築都是效法於天的,哲學思想通過天、地、人,及其相應的政治制度等渠道而影響城市規劃和建築思想,可以這麼說,中國古代城市規劃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就在於它忠實地表現了古代偉大的哲學思想。

中國古代規劃思想及典型城市中國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規劃思想

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設秉承思想體系。1 西周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城市性質有了嚴格規劃,周禮 考工記 記載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這一思想基本成了我國古代城市規劃建設所秉承的思想體系 2 東周時期產生了 諸子百家 是我國古代城市規劃...

中國古代規劃思想及典型城市中國古代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規劃思想

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設秉承思想體系 1 西周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城市性質有了嚴格規劃,周禮 考工記 記載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這一思想基本成了我國古代城市規劃建設所秉承的思想體系 2 東周時期產生了 諸子百家 是我國古代城市規劃...

中國古代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規劃思想

在中國古代城市規劃思想散見於 周禮 商君書 管子 和 墨子 等政治 倫理和經史書中。1 其中公元前5 世紀左右的 周禮 考工記 記述了周代王城建設的空間佈局,匠人營 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 市。市朝一夫 周禮 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開始進入都城建設規劃,其代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