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荷塘月色》中作者的心情是頗不寧靜的

2021-05-25 13:41:28 字數 1317 閱讀 8450

1樓:卡門kamen之歌

2023年,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朱自清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中國知識分子,他陷入了苦悶彷徨之中。令他心裡不寧靜。

《荷塘月色》作於2023年7月,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鬥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鬥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

作者晚年積極參加反帝民主運動。他的散文,結構嚴謹,筆觸細緻,不論寫景抒情,均能通過細密觀察或深入體味,委婉地表現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抒發自己的真摯感情,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

《荷塘月色》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2樓:我是龍的傳人

作者寫文的時候,還是一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在當時的背景下,他既反感於國民黨的「反革命」,又對共產黨的「革命」心存疑懼,以致陷入不知「**走」的「惶惶然」中,「不寧靜」即源於此。

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他採取「暫時逃避的方法」,試圖「躲到學術研究中」。 既神往於個人的自由世界,又為自己放棄社會責任感到不安與自責,這內在矛盾構成了「不寧靜的另一側面」。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3樓:因為不懂才註冊

1、2023年,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朱自清作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中國知識分子,他陷入了苦悶彷徨之中。

2、厭倦了枯燥乏味的生活,對妻子不滿,與父親不和,孩子的學習又令他操心等生活繁瑣之事令他心裡不寧靜。

對於朱自清為什麼心裡不寧靜,歷來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荷塘月色》是一首耐讀的朦朧的詩,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每一位讀者會因年齡、閱歷、所處時代等因素而讀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的。

荷塘月色作者為什麼心裡頗不寧靜

為什麼在《荷塘月色》中作者的心情是頗不寧靜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那時處在戰爭中,當然心不寧靜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是朱自清當晚跟老婆吵架了,心情不好,出去散心。

別聽有些人說什麼大道理。

6樓:好老超

有歷史原因,也有個人原因,把樓下兩位仁兄的意見結合起來就行,考試中說歷史,自己理解說個人。

荷塘月色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

作者的心情是淡然而又充滿期待的。他在荷塘裡遊玩,感受到了荷葉被月光照耀的美妙景象,他的心情是淡淡的,卻又充滿期待。他知道,在這樣的夜晚,他可以期待一場美妙的夢,一場奇妙的探索,一場難以想象的美妙旅程。他充滿了期待,在這清晨,他還可以去探索不一樣的地方,去發現新的奇蹟。望。荷塘月色作者的情感變化 先是...

荷塘月色思想感情,荷塘月色作者想表達什麼思想感情?

文章開篇便是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以下處處關聯這種不寧靜的心緒 路是幽僻的,寂寞的 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雲也是淡淡的 樹色一例是陰陰的 聽到熱鬧的蟬聲和蛙聲,心想 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想到古人採蓮的盛況,發出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的感慨,不滿於現實,又不得不回到現實中來。淡淡的憂愁情...

《荷塘月色》的作者是誰?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朱自清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荷塘月色 是中國著名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 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本文寫於1927年7月,正值 四 一二 蔣介石背叛革命之時。曾參加過 五四 運動的愛國知識分子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