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諫厲王弭謗周厲王拒諫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給今人留下怎樣的

2021-03-28 02:42:29 字數 1515 閱讀 3595

1樓:匿名使用者

厲王強禁**,採用「監謗」和「殺之」的殘忍手段來消除謗言,從而引出召公的勸諫。召公全部諫詞的中心論點是:「民言胡可壅?

」「為民者宣之使言」。為什麼民言不可「壅」而必須「宣」?這是諫詞要加以論述的。

召公以治水設喻的方式,連用兩個比喻來闡述這一道理。首先用「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作喻,用「防川」來喻「防民之口」,說明民言不可堵。接著又用「川壅而潰,傷人必多」作喻,說明用高壓手段堵塞民言將會產生的危害有多大。

召公將民比作水,自然貼切,將洪水決堤氾濫的一般規律作喻,淺顯易懂。顯然,召公清楚地看到人民的巨大力量猶如奔騰而來的大水,任何東西無法阻擋它,任何堵的辦法,只會招來更大的災難。所以聰明的治水者「決之使導」,採用放的辦法,疏通河道,使水流得歡暢,水自然地滋潤了兩岸的土地,養育了百姓,國富民泰,化水害為水利。

故「決之使導」符合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是上策,由此過渡到「為民者宣之使言」,合乎邏輯,既自然,又中肯,言簡意賅,說清了道理。光有道理是不夠的,還需有「宣之使言」的具體措施。這措施是廣開言路,讓各種人獻言議政。

召公不厭其煩地羅列了各種人的進言職責和方式,「王以此斟酌」,才能「事行而不悖」,大治天下。但周厲王暴虐無道,個人慾望太強,不能加以清醒的認識,所以沒有接受召公的勸諫,因而遭到可恥的下場。但作者記載這段歷史,卻是為了警告後來的統治階級(特別是最高統治者),應該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點,多聽聽底層社會的意見,天下才能長治久安。

這才是文章真正的命意所在。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這件事的深層意義是**集權的加深.就我個人認為,西周初期的戰爭實質上是一次部落聯盟之間的關係.那時的史料的真實性並不能肯定.

但是也提及了周武伐紂時有會盟,而且當時的西周一共也只出了幾萬人(3.75萬?),其它的大部分軍隊都是其它的部落的軍隊(因為當時反叛的商**隊就有四十餘萬,所以估計聯軍的總數也應在三十萬左右).

我們也可以假設一下,西周建立的國家,從結組上,可以認定是一種城邦聯合的國家,而其中的**政權也只不過是一種合作的政治結構.

因此,召公被拒諫,也可以認為是當時的**集權有了很大的加強,而由於國土的擴大,當時的軍事實力又無法保證**的權威,所以其後的各國興起,可以被認定為沒有實力保護的**集權的崩潰.

3樓:掠過草原的雨

在周厲王統治時期,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統治者的危機日益嚴重。《國語》中有芮良夫論榮夷公專利篇,說榮夷公擅長搜刮財物,殘酷欺壓百姓,而厲王卻偏偏重用「好專利而不知大難」的榮夷公和虢公長父等佞臣,對內封山佔水,壟斷山林川澤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採樵、漁獵,斷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計。對外興師動眾,征伐鄰邦,不斷加重老百姓的負擔。

他的倒行逆施、橫徵暴斂,造成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朝野上下,殺機四伏,人人自危,民怨沸騰。這自然引一些有識之士的憂慮。這才有宗室貴族召穆公的直言進諫。

召公針對厲王的**,以「為川」為喻,警誡厲王要尊重民意,體察民情,弭謗猶如壅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寓說理於比喻之中,含有深刻的哲理。把「民之有口」比喻為「土之有山川也」,從積極方面指出,應當正確認識民「謗」,才能做到「行善而備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