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的意義

2021-05-28 00:14:32 字數 3540 閱讀 4098

1樓:rs小染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一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儲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

眾所周知,從2023年開始到2023年結束的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整整兩年的時間裡面,紅軍輾轉十四省,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唱響戰略轉移的凱歌,是人類近現代戰爭史上,凡人譜寫的英雄史詩。

時至今日,戰爭的硝煙已經散去,昔日腥風血雨刀、槍相見的地方早已恢復安寧,當富足和安康使我們把前輩們的努力只是看作歷史書中的一頁時,我們又該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段歷史,去善待並銘記呢?我想真正值得記憶的,能矢志不忘的都已經融匯在我們的民族集體無意識之中,通過我們的基因遺傳代代相延。比如我們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純樸敦厚......,「長征精神」是我們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一部分嗎?

或者說它和我們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其他部分有什麼聯絡呢?直接查證「長征精神「是不是民族集體無意識中的組成部份,還需要時間的考驗,但是找出它和我們民族集體無意識中其他組成部分的聯絡確是現在就可以作的工作。

惠於中華文明薰陶的華夏兒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學說等為基礎的民族精神,除了作為修齊治平的政治理念外,還作為一種傳統、一種信念存在於每一個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況下就會自覺不自覺的表現出這種精神的力量。

2樓:匿名使用者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這是***對長征意義最有代表性的論述。

各路紅軍在長征途中有多次會師,主要的有:2023年10月,紅軍第

二、第六軍團在木黃會師;2023年6月,紅軍第

一、第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2023年9月,紅軍第二十五軍與陝北紅軍永坪鎮會師,併合編為紅軍第十五軍團;2023年10月,紅軍第一方面軍與第十五軍團在陝北會師,第十五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建制;2023年7月,紅軍第

二、第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2023年10月,紅軍第

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在會寧、將臺堡會師。每一次會師都伴隨著作戰的勝利,沒有沿途作戰的勝利,就不可能有會師的出現。所以會師本身就象徵著勝利。

在紅軍長征途中,經歷了很多次英勇浴血的奮戰,如紅二十五軍的袁家溝戰役,斃敵300餘人,俘敵1400餘人,繳槍1000餘支等,**紅軍的四渡赤水,搶渡大渡河等,其中遵義之戰,擊潰和殲滅敵人兩個師又8個團,俘敵約3000人;紅四方面軍的包座戰役殲敵5000人,開啟了向甘南進軍的門等;紅

二、紅六軍團的龍家寨戰役斃敵1000餘人,俘敵2000餘人,繳槍2200餘支,等等。紅軍在這些戰鬥中,幾乎都是以少勝多,以英勇的作戰和靈活的戰術取得驚人的勝利,然後才實現了會師。

長征會師,是各地紅軍從分散的各個根據地出發,邊走、邊打、邊做群眾工作,為著共同的目標,向著一個方向,像很多支流流入江河那樣匯合在一起。這樣的會師,是戰略力量的聚合和集中。戰略的奧妙在於集中,集中了戰略力量就有實施戰略作戰的主動權。

**與任弼時深明這一道理,他們所率領的紅

二、紅六軍團於2023年10月24日會師,25日即向**革命軍事委員會建議「兩個軍團集中行動」,但是當時**革命軍事委員會卻不同意,並說是「絕對錯誤的」。28日,賀、任等

二、六軍團領導人再次建議「暫時集中行動」,接著在11月中旬集中力量打了龍家寨戰役,對發展湘鄂川黔根據地起了重大作用,也有力地配合了**紅軍的長征。紅軍每次會師後,緊接著就是戰略作戰的勝利。如紅一方面軍與紅十五軍團在陝北會師後,隨即在**統一指揮下打了直羅鎮戰役。

直羅鎮戰役的勝利,為「***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又如紅

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在陝甘寧邊區會師後,在**軍委統一指揮下打了山城堡戰役。山城堡戰役的勝利,不但大振了我軍的聲威,而且對分化敵軍營壘、促進逼蔣抗日的方針的實現,起了積極的作用。主力紅軍會師後,就能在統一指揮下,集中力量打一些較大的殲滅戰。

掌握了戰略的主動權。

長征發生在國內階級矛盾和中日****極其尖銳的歷史條件之下,**紅軍在反對敵軍第五次「圍剿」失敗之時,同時又交錯著黨內的錯誤路線和正確路線的鬥爭。在這種情況下,以***為代表的***,從國家和民族大義出發,毅然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針。這一方針的提出,把**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不得已進行戰略退卻的消極行動,昇華為一個積極進取的、對全國人民和對全軍有號召力的大義凜然的政治行動。

正如埃德加·**在《西行漫記》中寫的那樣:「這幫助他們把原來可能是軍心渙散的潰退變成一場精神抖擻的勝利進軍。」北上抗日的方針,伸張了長征的正義性和必要性,師出有名,極大地激勵了士氣。

日本侵略者是全民族的敵人,紅軍北上抗日就獲得全民族的擁戴。而反動軍隊對紅軍的「剿殺」就把自己擺在抗日的對立面,遭到全民族的反對。堅持北上抗日的方針,還有力地團結了全黨,在黨記憶體在著「北上」和「南下」的分歧抉擇上,***、***堅定地堅持北上抗日,並以此團結了全黨和全軍,北上抗日有理,南下、西下無理,是逃避。

這就促使了紅軍三大主力最終在西北會師,避免了張國燾的**危險。

***說:「長征一結束,新局面就開始了。」會師標誌著紅軍戰略退卻的終結和戰略轉移的完成,開創陝甘寧蘇區新局面戰略階段的開始,併為向民族革命戰爭實施戰略轉變作了準備。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紅軍主力在西北勝利會師,就成了戰略轉變的轉折點。2023年12月**政治局召開了瓦窯堡會議,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說明紅軍長征會師後,***、***可以在相對穩定的(較之長征中被圍追堵截的作戰環境而言)「大本營」內籌劃和決定政治戰略方面的問題了,可以出臺新的戰略了。如果說長征勝利是北上抗日戰略的勝利,那長征只是實施北上抗日的第一步。到了西北,長征是結束了,但抗日沒有結束,還必須把全民族的抗日鬥爭持續不懈地進行下去。

而這一切,只有在紅軍會師後才能貫徹實行。事實說明,紅軍會師後,高舉抗日救國的旗幟,對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影響很大,以至於發生「西安事變」,促成建立了廣泛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

紅軍完**類歷史紀錄上第一次的偉大長征。紅軍面對著強大而**的敵人,險峻艱苦的環境,用了一年多時間,走了兩萬五千里路,主要靠著革命精神來完成了長征。長征精神,包含的內容很多,但主要有兩點:

就是強渡大渡河,強攻臘子口,英勇作戰,前仆後繼,不怕犧牲的精神;就是爬雪山,過草地,吃苦耐勞,在艱苦環境中,意志堅定,有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精神。紅軍的革命本色在長征途中最顯明、最集中、最深刻地表現了出來,成了我黨我軍最寶貴的財富。紅軍就是用這種精神完成了長征任務,會師勝利更使這種精神光芒萬丈。

這種精神,可以養**們高尚的情操,可以增強部隊的戰鬥力,可以完成一切艱難困苦的任務。這種精神,在我國我軍的文明建設和作風建設中將產生深遠影響。

3樓:園園同志

一 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二 紅軍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險阻,戰勝黨內**的危機,最後到達陝北不足三萬人。但這是經過千錘百煉儲存下來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精華。它們構成了以後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幹。

三 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廣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4樓:匿名使用者

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險阻,戰勝黨內**的危機

5樓:匿名使用者

簡言之,儲存了紅軍的實力,保證了鬥爭的資本,保住了「燎原的火種」。

紅軍長征的意義

一 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 圍剿 紅軍 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二 紅軍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險阻,戰勝黨內 的危機,最後到達陝北不足三萬人。但這是經過千錘百煉儲存下來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精華。它們構成了以後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幹。三 在長征途中,中國共...

紅軍長征的意義

紅軍長征是為了躲避敵軍的魔爪,與另一批的紅軍會和,這樣才能打敗敵軍 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儲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初中八年級歷史教材 其實不就是要中國死點人嘛 1 戰略轉移,跳出國民 軍及其他派系軍隊的聯合包圍圈,成功地將中共 從江西瑞金轉移到了陝北...

長征的意義是什麼,紅軍長征的意義

一 粉碎了國民 黨反動派 圍剿 紅軍 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二 紅軍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險阻,戰勝黨內 的危機,最後到達陝北不足三萬人。但這是經過千錘百煉儲存下來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精華。它們構成了以後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幹。三 在長征途中,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