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在古代詩歌中有哪些內涵杜鵑在古代詩歌中有哪些內涵杜鵑在古文中的含義是什麼

2021-03-04 00:29:53 字數 5045 閱讀 3927

1樓:匿名使用者

杜鵑,又名子規、杜宇。傳說蜀中望帝死後化為杜鵑,到了春天,總要悲啼起來,使人聽之 心酸。生活中杜鵑也慣作悲啼,甚至啼出血來,詩人詞客稱之為「天地間的愁種子」。

因此杜 鵑作為悲苦愁怨的代表,成為中國詩歌傳統意象之一。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李商隱借杜鵑的啼聲唱出自己的悲歌。「又聞子規 啼夜月,愁空山」,李白借杜鵑的啼聲渲染蜀道之奇險怪異。

李山甫的「斷腸思故國,啼血濺 芳枝」抒發故國之思。楊萬里的「無人打殺杜鵑子,雨外飛來頭上聲」表現自己進退兩難的處境……儘管歷代詩人詞家由杜鵑引起的吟詠頗多, 但不同的作家從各自的境遇、 各樣的角度 寫出的感受又略有不同。

一、抒寫家國之痛

「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臨江仙》中,朱敦儒面對宋室南 渡後,小朝廷一味偏安,不思恢復失地的現狀非常痛心,一句「今春還聽杜鵑啼」飽含詞人無 限悲酸。

那淒涼悲苦的杜鵑啼聲,以其在中國古典詩詞的傳統意象中所特有的含義,宣告了 主人公遭受的又一次打擊,杜鵑鳥成為痛心國土淪喪、南北親人不能團聚的代言人。 文天祥《金陵驛》尾聯寫道:「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自己無法生還故鄉, 死後一定要化成啼血的杜鵑,飛回江南。詩人的家國之痛抒發的柔婉含蓄,沉摯悲壯。 真山民《杜鵑花得紅字》頷聯吟道:

「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杜鵑思歸啼血, 碧血染紅滿山的杜鵑花,不正象徵了詩人的家國之恨,也是碧血染成,永無休止嗎? 杜甫在安史之亂中借杜鵑寄託故國之思:

「我見常面拜,重是杜鵑魂。」汪元量借杜鵑宣洩 亡國之痛:「南人墮淚北人笑,臣甫低頭拜杜鵑。

」林景熙聽到杜鵑的啼聲,「蜀魂飛繞百鳥 臣,夜半一聲山竹裂」,以杜鵑之極怨寫盡悽愴的故國之思…… 這些詩詞作家不約而同地給杜鵑附著上個人的主觀色彩, 表現自己的故國之思、 家國之痛, 使本已悽清感人的情思愈發沉鬱悲涼,幽怨邈遠。

二、寄託羈旅之愁

晏幾道 在《鷓鴣天》中借杜鵑極寫羈旅生活的無奈: 十里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在春天百花盛開的深處,離家作客的詞人,聽見了杜鵑「不如歸去,不如歸去」的啼叫,觸 動了思家之念、作客之愁,道出了詞人對浪跡在外、有家難歸的生活的嘆息。

黃升在《南柯子》的詞尾哀嘆:「粉痕銷淡錦書稀。怕見山南山北子規啼。

」羈旅之人聽到 子規的勸歸之聲,悲從中來。山南山北,暮春時節,無處不聞子規,縱然怕聽見,也不得不 聽見。無可頓脫的離恨,至曲終仍綿綿無已。

崔塗在《春夕》的頷聯寫道:「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月光之下,子規鳥哀 哀啼喚:

「子歸!子歸!……」聽著子規啼,想著蝴蝶夢,遊子的心,該是何等的痛苦哀傷, 肝腸寸斷。

讀到此,誰能不為異鄉漂泊的詩人盡灑同情之淚! 杜鵑鳥以其「不如歸去,不如歸去」的勸歸之聲,觸動了遊子內心深處脆弱的情弦,道出了 千百年來遊子的共同心聲。

三、渲染春閨之怨

詩詞中,抒寫女子別離之怨的頗多。當女主人公處於深閨中,聽著杜鵑的聲聲哀啼,別離 之久遠、思念之深摯、會合之難期、相思之惆悵層層襲來,景與情和諧統一,組成一幅清麗 且含有寂寥哀傷情調的畫圖。 在《踏莎行》裡,宋代詞人洪邁描寫了一位婦人對丈夫的思念:

「杜鵑啼月一聲聲,等閒 又是三春盡。」杜鵑啼月不只是創造了一種冷清的氛圍,更是用「不如歸去」的杜鵑聲來表現 思婦對行人殷切的期待。 李重元在《憶王孫》裡渲染了一個冷清的環境:

「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 閉門。

」一個幽怨的女子,在杜鵑聲聲中,消魂黃昏時,遊蕩在千里之外的芳心也不得不深 鎖到常日緊閉的心扉中,杜鵑負荷了思婦的無窮愁思。 韋莊的《天仙子》裡,「夢覺雲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櫳」,女主人公想起那音信久絕的 「玉郎」,又恨又愛。毛文錫的《更漏子》裡,「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思婦切盼 情人歸來的心情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宣洩謫居之恨

一些詩人,因政治原因「遠辭帝京」。被貶之地往往山高水闊、地域荒僻、風波險惡,加上 政治境遇的難堪,詩人往往不勝其悲,怨憤橫生。此時此地,聽見杜鵑的叫聲,詩人豈能無 動於衷?

秦觀貶謫彬州,在斜陽暮裡聽到杜鵑聲聲,憤然寫道:「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 暮。」這不正是詞人被貶之後悲苦生活的真實寫照嗎?

白居易「謫居臥病潯陽城」時,埋怨自己的生活,「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寫 盡了由長安貶到九江的謫居之恨,悽苦感人。 王國維《人間詞話》裡曾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一切景語皆情語」。杜鵑這 只鳥兒的精靈,成為引發愁情的觸媒,甚至成為這種無形無質的情思的表象。

它銜著「天地 間的愁種子」,一路哀鳴,一路悲歌,飛翔在詩歌的王國裡。

2樓:永遠醒著

杜鵑在古代詩歌中的內涵如下

一、烘托傷春、惜春之情

蘇軾《浣溪沙》:「鬆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松林間沙路潔淨得不沾泥土,瀟瀟的暮雨聲和布穀鳥的啼叫聲在迴盪。

作者雖貶官黃州,但他從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樂趣,杜鵑鳥在這裡烘托了作者傷春、惜春之情。由景入情,作者一反人們常嘆的時光流逝,得出了「休將白髮唱黃雞」的哲理,表達了作者雖身處逆境,但胸懷曠達、信念堅定不移的思想感情。「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蘇軾《西江月》)、「生怕子規聲到耳,苦羞雙燕語穿簾。」(朱淑真《傷春》)、「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曹雪芹《紅樓夢·桃花行》)、「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曹雪芹《紅樓夢·葬花吟》),都是借杜鵑鳥來烘托傷春惜春之情。

二、抒發鄉愁、思念之情

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歷來都是文學作品中所表現出的重大主題。《華陽國志》中有:「子規鳴聲淒厲,最容易勾起人們別恨鄉愁。

」杜鵑的鳴聲很像人說:「不如歸去。」所以子規鳥又叫思歸、催歸,它很容易引起遊子的鄉愁和思念親人的感情。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起句寫眼前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曲折地傳達出對友人的無限思念與深切同情。

再如,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黃庭堅《醉蓬萊》:「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柳永《安公子》:「聽杜宇聲聲,勸人不如歸去。」以上均是思鄉之情。

三、傾訴悲苦、哀怨之情

杜宇也叫望帝,傳說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後禪讓退位,歸隱深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靈魂化為杜鵑鳥。每年暮春杜鵑花開時節日夜鳴叫,悲鳴不已,直到口中滴血。

其聲悽切,所以人們藉以傾訴悲苦和哀怨之情。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這裡白居易被貶江州,月夜送客,聽到琵琶女被棄的故事,詩人傷感萬分,再聯絡自己,謫居臥病潯陽城,苦竹繞宅,朝晚聽到杜鵑啼血,悲傷無限。

李商隱《錦瑟》中有:「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詩人巧妙地化用了上述典故,把自己的悲苦哀怨寫得淋漓盡致。

四、感慨險峻、亡國之情

李白《蜀道難》中有:「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詩人借景抒情,「子規啼月」是感**彩濃厚的自然景象,在這裡烘托了淒涼的氛圍,渲染了旅愁和蜀道古木荒涼、危乎高哉的險峻雄奇景象,因而成為千古名句,廣為流傳。

李煜《臨江仙》中有:「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子規相傳為失國的杜宇之魂所化,因而人們常借它表現亡國之悲。

這裡詩人已預感到亡國,內心悲痛惆悵萬分,就借子規這個形象鮮明的意象來傳達亡國之音。

總之,古人以杜鵑意象為介質,表達詩人特定的思想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古詩詞的意蘊,也讓我們欣賞到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

3樓:衛河散人

杜鵑在古撒hi詞中有多種含義。一是傳說杜鵑是古代蜀國國主杜宇所化。代表一種怨恨悲憤的心情,望帝春心託杜鵑;杜鵑的叫聲好似「不如歸去」,代表一種思鄉、歸隱之情;於是還代表一種鄉村景象,杜鵑聲裡說豐年。

4樓:男r2n丶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淒涼哀傷的象徵。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子規啼聲哀怨動人,聽起來好像在說:

「不如歸去!」。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

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杜鵑在古代詩歌中有哪些內涵「杜鵑」在古文中的含義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在古詩中的內涵即:淒涼哀傷的象徵。在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

子規啼聲哀怨動人,聽起來好像在說:「不如歸去!」。

如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古詩中杜鵑的含義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供參考。

杜鵑鳥在古代詩歌中的象徵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淒涼哀傷的象徵。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子規啼聲哀怨動人,聽起來好像在說:「不如歸去!

」。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子規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有如:「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李商隱《錦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琵琶行》

古代詩歌中杜鵑表達什麼感情

7樓:遲德閔巳

杜鵑(唐)杜牧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

至今銜積恨,終古吊殘魂。

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

山川盡春色,嗚咽復誰論?

子規(唐)杜牧

蜀地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河瀆神(唐)溫庭筠

河上望叢祠,廟前春雨來時。

楚山無限鳥飛遲,蘭棹空傷別離。

何處杜鵑啼不歇,豔紅開盡如血。

蟬鬢美人愁絕,百花芳草佳節。

皆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會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基本字義 1.全,都 大歡喜。人人 知。放之四海而 準。詳細字義 副 1.會意。從比,從白。從 比 有 並 的意思。本義 都,全 2.同本義 all every 皆,俱詞也。說文 百堵皆興。皆死皆殯。左傳 哀公十一年 予及汝皆亡。書 湯誓 燕 趙 韓 魏聞之,皆朝於 齊。戰國策 齊策 小人有母,皆嘗...

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以字在古文中有幾個意思?

以 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 動詞 a用 使用。涉江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b做。子路 曾晳 冉有 公西華侍坐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c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 皆以美於徐公。d表示動作行為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 方法,可視情況譯為 拿 用 憑 把 等。廉頗藺相如列傳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2 介詞 a起提賓作用,可...

舉 在古文中有哪些解釋,古文中「所以」怎麼解釋?

向上託 向上伸 舉重 舉手 舉頭望明月。行動 動作 舉止 舉動 壯舉 一舉兩得。發起 興起 舉行 舉辦。提出 列舉 舉例 舉一反三 不勝列舉。推選 推薦 選舉 推舉 舉薦。全 舉國上下 舉世聞名。舉辦 j b n 舉行活動 辦理事業。舉,對舉也。說文 舉,擎也。廣韻 其堅不能自舉也。莊子 逍遙遊 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