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閱讀隨筆汪曾祺讀書筆記600字數

2021-03-04 00:29:53 字數 4564 閱讀 3795

1樓:匿名使用者

知道汪曾祺,大約是因為那篇《多年父子成兄弟》,這是自己十七八年前就曾經看到過的一篇文章。說來慚愧,那時候自己孤陋寡聞得厲害,還真的不知道汪曾祺是何許人也。

只是一看到這個題目我有一種深深**撼感,我覺得肯定會有所收穫的。因為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男人們大多數有戀母情結,與戀母情節相反的,就是父子成仇。而且在中國,受封建社會禮法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觀念的影響,父子之間的關係一直是比較緊張的。

父親,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就是山,是和嚴厲、古板、不苟言笑相結合起來的。至於說,朱自清先生所寫的《背影》能夠廣為流傳,我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反常態的謳歌了父親,一個在自己母親去世、差事交卸、身處困境、卻仍然能對和自己發生矛盾的長子心細如髮的父親。所以,多年父子成兄弟,這對我來說是一種人生理念上的嚴峻挑戰,而能提出這樣的說法的人,在我想來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

事實證明,這篇文章果然令我耳目一新。多年父子成兄弟,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力量。汪先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至少我看到了包括汪先生的父親在內的四代人其樂融融的感人場面。

多年父子成兄弟對我來說,也是一種人生啟示,要善待自己身邊的每一個人,要學會尊重和理解每一個關愛或者傷害過自己的人。普天之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切都在自己的因緣之中。

再次瞭解汪曾祺,是因為他關於美食的文章,讀汪先生的文章能夠感悟到他對於中國飲食文化的獨特理解,這其中有對物質生活「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精細化追求,也有對人生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追求。所以寫下了《四方食事》《手把肉》《五味》等精彩篇目。更因為先生對於這些生活瑣事、衣食住行的敏銳感知力,成就了作者,造福了一批又一批有心之人,使我們能夠欣賞到先生的《煙賦》《尋常茶話》《故鄉的食物》《故鄉的野菜》等精美文章。

讀汪先生文章,有一種閒適的感覺,彷彿在聽人侃大山,在擺龍門陣,娓娓道來,聲聲入耳。尤其是在社會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能夠靜下心來讀汪先生文章,讓自己的心靈有一個緩歇的機會,這簡直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情。汪先生文章只要你認真閱讀,沉浸其中,定有收穫。

讓自己的生活更有品味,讓自己的心靈從此不再寂寞,從閱讀汪先生散文開始。

最後,要談到的是這次在閱讀先生散文集是的收穫:第一就是認識了很多偉大的人和一些雖然平凡但是很真實的人。汪先生是沈從文大師的得意**,與金嶽霖大師往來甚密,在他的筆下這些大師們褪去了華麗的光環,存留的是至真至善至美,真性情、真趣味、真自我。

沈從文先生是這樣,金嶽霖先生也是這樣。讀這本散文集,我也知道了年度大片《無問西東》中「跑警報」片段的由來。明白了汪先生的文章不只是用來耳目一新的,而是要用來走心。

近年來,對於沈從文先生的評價不斷提升,但這其中也卻有很多的誤解。通過汪先生的抽繭剝絲般的述說,我們得以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沈從文先生,認識他認真做事的精神。無論是他在講授習作課,還是他對後輩的提攜,對於學生友人借書或者文玩相贈時的大方慷慨,這些都是令人敬佩的。

確如張充和為沈先生撰寫的輓聯中所述:「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即使晚年在研究文物時,也非一般的文人雅士們的將文化精品據為己有,而是帶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滿腔熱忱,在研究終結以後,將大部分贈與科研院校,這種氣度與豁達幾令後輩星爺們羞愧欲死,顏面無存。

通過汪先生的講述,我們還知道了沈先生對與衣食的不甚講究,他的不慕名利,這在他對於葬禮的要求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對於真善美的追求,必然伴隨著對於假醜惡的揭露和批判,這一點,這師徒仍然有共同之處,不同之處在於沈從文是一種消極的「躲避」,所以他寫了《湘行散記》;而汪曾祺先生是用文字來控訴,《釣魚臺》就是汪先生對於那段歷史的記錄和控訴。

其次,王先生對於人生苦難的豁達與大度,這在《牙疼》《隨遇而安》等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即使對終年往事有所不滿和憤恨,也是淡淡的「為政治民者,可不慎乎」一句輕輕點過,這需要多少的人生歷練才能練就。正因為如此,才使得汪先生能夠以平常心對待小市民、對待衚衕、寫下水母娘娘的頌歌、讚美白馬廟中的啞巴,敘寫衚衕中的大媽,以及鬧市中的閒人。

但是閒人不閒,閒人們都有自己堅定的信念和追求,這就使得閒人變得有趣了。從這些卑微的人、平常的事中感悟人生、汲取動力,這是汪曾祺先生的感人之處。

乾州碎娃(劉立軍,關中平原、女皇腳下、城鄉結合部的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有愛心、有信心、有耐心,熱愛教育事業中年男子。性木訥,愛文學,常著文章以自娛。俯仰天地間,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求無愧於我心)是一家以個人原創為主的文學公眾平臺,以推廣乾縣鄉土風俗文化為主,間或涉及教育、文學隨筆、影評、**故事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汪曾祺是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與士大夫。散文隨筆有《草木春秋》等名篇。

汪曾祺 讀書筆記600字數

3樓:鄧仲祥

鄧仲祥整理《汪曾祺散文讀書筆記》

汪曾祺散文讀書筆記【一】

那棵龍爪槐是我一個人的。我熟悉他的一切好處,知道那個枝子適合哪種姿勢。雲從樹葉中間過去。

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烏的藤爬上石筍了,石筍那麼黑。

蜘蛛網上一隻蒼蠅。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葉子,這葉子有點甜麼,那麼嫩。

金雀花哪兒好熱鬧,多少蜜蜂!波——金魚吐出一個泡,破了,下午我們去撈金魚蟲。香櫞花蒂的黃色彷彿有點猶豫,別的是花飄下,香櫞花時掉下的,花落在草葉上,草稍微低頭又彈起。

《花園》這篇散文讀起來頗有趣味,語言十分的生動活潑。對景物的刻畫很好,文字雖是印在紙上,紙雖是平面的,但眼前看到的是立體的,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感覺手是可以觸控到它們的,《花園》中所塑造的景物那樣真實地出現在我眼前,喚起了心靈最柔軟的那部分,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

汪曾祺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在於他的語言平實、生活,它所描寫的東西也是如此,平凡渺小,但卻凝聚著巨大的能夠打動人心靈的力量。汪曾祺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樂和溫馨,貼近的觀察生活。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汪曾祺散文讀書筆記【二】

衚衕是貫穿大街的網路。它居鬧市很近,大哥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似有很遠。這裡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

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片,搖動做聲);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衚衕裡更加安靜了。

汪曾祺描寫的衚衕中的場景很生活、真切。人物的特點很鮮明,雖描寫每個人物只有簡短的一句話,但他抓住了人物的細節,抓住了人物的魂。汪曾祺對風俗的關注體現了他對民族集體生活和文化的喜愛。

汪曾祺在《鹹菜和文化》說:我們要在**裡表現的文化,首先是現在的,活著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看得見,摸得著,嘗得出,想得透。

汪曾祺寫的《衚衕文化》語言平實,貼近生活,也是希望把這種文化以最簡單真實的方式傳遞給更多人,讓這文化更好的延續下去。

正如汪曾祺所說的: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他用樸素著實的語言記錄生活。

歸有光的「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事」也尤其受他推崇。汪曾的文學作品展示了現代漢語寫作的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從活的傳統和活的生活中汲取營養。

汪曾祺散文的特點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汪曾祺受的散文優美、淡雅、樸實、精煉。

第一個特點,汪曾祺的語言出落的就是大大方方,平平淡淡的白話。有人評價汪曾祺的語言說是「把白話白到了家」。然而,讀汪曾祺的文章又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得到他在行文之中所帶有的那種文人雅氣。

二者得到了某種平衡和協調之後,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第二個特點,則是汪曾祺的散文中,善於從小處寫起,以小見大。他似乎特別擅長於從生活中的瑣碎小事中取材,寓巧於拙,表達真摯的感情

5樓:小薇薇

1、特點

①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又指結構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貫穿全文的線索。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就是「不散的神」,而人與事則是「散」的可有可無、可多可少的「形」。

「形散」主要是說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可以託物抒情,可以發表議論,而且作者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散文的內容多麼廣泛,表現手法多麼靈活,無不為更好的表達主題服務。

②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藉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寫來,可以融情於景、寄情於事、寓情於物、託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③語言優美: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美麗),生動活潑,富於**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

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經常讀一些好的散文,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開闊眼界,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還可以從中學習選材立意、謀篇佈局和遣詞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2、概念簡析

凡是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概稱散文。隨著文學概念的演變和文學體裁的發展,散文的概念也時有變化,在某些歷史時期又將**與其他抒情、記事的文學作品統稱為散文,以區別於講求韻律的詩歌。現代散文是指除**、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之外的其他文學作品。

其本身按其內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雜文、小品、隨筆等。

汪曾祺的寫作範圍,汪曾祺的寫作範圍

汪曾祺的審美意識的形成,與他從小看父親作畫有關 父親的隨和 富於同情心,對汪曾祺日後的創作產生了很大影響。1939年 1943年就讀於西南聯合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後曾先後在昆明 上海的私立中學任教。後又到北京歷史博物館任職。北平和平解放後隨解放軍四野南下工作團到廣州 武漢,最後又回到北京市文聯工作。...

汪曾祺人間草木讀後感汪曾祺人間草木中的一篇讀後感300字左右

斯人已故 率真人生 讀 人間草木 隨感肖佔國 瀏覽人次 985 我的書桌上有兩本 人間草木 一本是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 人間草木 2006年9月版 作者是已故散文大家汪曾祺先生 另一本是商務印書館新近推出的 人間草木 2009年10月版 作者是廈門大學周寧教授。汪曾祺先生的 人間草木 讓人讀來有種...

汪曾祺與昆明的淵源

汪曾祺曾因求學來到西南聯大學習,在昆明生活了7年。這段時光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因此總在文章中寫到在西南聯大的經歷。1939年夏,汪曾祺從上海經香港 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大學期間,汪曾祺與同學創辦校內的 文聚 雜誌,並不斷在雜誌上發表詩歌 19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