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一詞在古代叫什麼所謂的圖騰一詞具體代表了什麼?又有什麼象徵意義?

2021-03-04 00:32:52 字數 4913 閱讀 8103

1樓:冷眼觀娛樂圈

1.含義:

圖騰是指古代的群體的標誌。圖騰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種動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緣關係,因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標誌。

2.引進:

將「圖騰」一詞引進我國的是清代學者嚴復,他於2023年譯英國學者甄克思的《社會通詮》一書時,首次把「totem」一詞譯成「圖騰」,成為中國學術界的通用譯名。嚴復在按語中指出,圖騰是群體的標誌,旨在區分群體。並認為中國古代也有與澳大利亞人和印第安人相似的圖騰現象。

3.標識:

(1)東夷地區以鳥圖騰為主,像鳳、鴉等!

(2)中原是以獸圖滕為主,有麒麟、象等!

(3)宋時的契丹圖騰為狼,清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圖騰為海東青(一種猛禽)

(4)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龍。

2樓:匿名使用者

圖騰是外來詞,**於印第安語totem的音譯。就中國古代文字或語言而言,只能尋找其對應的、近義的說法,而不能像「跑」與「走」一樣,都是中國文字中國語言,可以追究其現代和古代的不同演化。根據圖騰的含義,在中國古代可以完全可以借用對標識、標誌的理解。

圖騰即為***x的標識、標誌、表識是也。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異號,趣舉一名以為標識耳。」

《水經注·汶水》:「贏縣西六十里有季扎爾冢,冢圓,其高可隱也。前有石銘一所,漢末奉高令所立,無所敘述,標誌而已」。

孫綽〈遊天台山賦〉中善注:「建標,立物以為之表識也。」

3樓:渡人渡己渡長生

"圖騰一詞**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

龍圖騰起源: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離今天的時間不會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穫。

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4樓:九海殿

圖騰就是標誌,特指原始崇拜的物件標誌,也就是神像、神紋、族標、族徽

5樓:木下男子

「圖騰」一詞是舶來詞,中國古代是沒有的。

所謂的「圖騰」一詞具體代表了什麼?又有什麼象徵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視覺文化影象型別的第一種範型是圖騰。圖騰是原始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原始信仰,圖騰逐漸演化為一種原始的意識形態,它深入到原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人類文化創造極其深遠,它是原始文化的基礎,構成現代人文化的原型。

圖騰文化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視覺文化的必然表現。當人類把視覺的造型與原始的信仰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圖騰就產生了。人用雙眼來**世界,又用眼睛來進行造型。

他們對觀察的世界進行思考,他們不僅神化了自己的眼睛的功能,而且神化自己觀察得來的形象。舉個例子,公元2023年,某荷蘭的總督於復活節之日偶爾來到位於玻里尼西亞海域東端的一個孤島,該孤島有175平方公里,人口約一千左右,他宣佈該島為復活節島。他被島上一排排昂首遠視天外的巨人石像群所驚呆了。

2023年考古學又有新的發現,這些高達21米,重幾十噸的石像,原來都曾鑲嵌著由白色的珊瑚石和紅色的火山熔岩製成的眼睛來審視這個世界。無獨有偶,在中國東北屬紅山文化遺址中所出土的原始女神像,彩陶雕塑的面龐上,也鑲嵌著玉片製成的眼睛,至今仍發著光彩。這是原始社會,對眼睛有靈性的一種崇拜的象徵。

圖騰面具,在原始文化中是經常使用的,在四川成都三星堆發現的巨大青銅面具,雙眼作圓柱狀,令人不解。實際上,也是對人的視覺能力的一種符號的誇張。在北美洲印地安人的面具上,我們也看到這種突出的「千里眼」。

列維-斯特勞斯在他的《面具的奧祕》中說:「面具上眼睛的特殊形式表明它們具有超人的視力。」人們不僅能看到眼前存在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還能看到那隱蔽的神祕的世界。

這是人們圖騰藝術中對眼睛功能的神化。原始人常常用眼睛的幻視,來建立自己的神祕主義的信仰。圖騰的製作和使用就是人類這種視覺能力的表現。

人們把自己的信仰、恐懼、渴望和沉醉,都付予給圖騰來表現。讓圖騰發揮出維護社會、生存、信仰的強大功能。在古代神話傳說中,儲存著眼睛巨大的符號象徵作用。

埃及有個神話故事說,太陽神何露斯(horus)的月亮眼在和混亂與不育之神塞特(set)的戰鬥中被戳瞎,後又恢復正常。正是由於有了這一傳說,人們才常常佩戴繪有何露斯之眼的護身符來保護自己。埃及人還在墓碑上雕刻或畫上眼睛來保護死者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

希臘神話中描述了一族獨眼巨人,他們中也有人偶而長著兩隻眼,波呂斐摩斯是其中最著名的。阿耳戈斯長有一百隻眼睛,但在死時,赫拉把它安在了孔雀尾上。在中國神話傳說中,燭龍為鐘山之神,他閉上眼睛黑夜便降臨,睜開眼睛白天即出現。

開天闢地的創造大神盤古「開目為晝,閉目為夜。」舜帝則長著「重瞳」,傳說項羽是舜的子孫,史記上記載他也是「重瞳」。怪物饕饕最早也是以雙眼的形象,被裝飾在青銅器的素面上。

神話人物「孫悟空」,則有著可以視魔的「火眼金睛」。在印度神話中,溼婆的第三隻眼能噴出毀滅一切的烈火,它通常豎著長在前額的中心。在佛教的藝術中,第三隻眼意味著慧眼,是精神感知的象徵。

開慧眼者具有非凡的洞察力。神話中對眼睛的描繪是對人視力的歌頌。

神話對視覺的表現,具有一種原型的作用,人眼中的世界和人對視覺形象的創造都是與人的生存密不可分的。圖騰就是這種視覺文化的最早出現的形式。「圖騰」英文作「totem」,本為北美印第安阿爾岡金(algonkintribe)部落奧其華(ojibwa)方言「奧圖特曼」(ototeman)的譯音。

對圖騰含義的研究有多種說法:

圖騰基本上是用來指一種信仰和習俗之體系,它具有存在於群體(通常是嗣系群)和某一類實物(通常是指某種動物或植物)之間的神祕或祭儀關係。此類關係的承認可以採取多種方式。普遍說來它是表示現在:

(甲)、遵守禁令--「禁忌」,例如禁止傷害與圖騰有關的動植物;(乙)、對親屬關係的信仰--相信群體成員乃是某一神祕圖騰祖先之後裔,或者說他們和某一種動植物是「兄弟」。此種關係的其他表示方法可能是:(甲)、利用圖騰作為群體象徵;相信群體成員之「保護者」;自認有分擔使圖騰種屬興旺的「增加儀禮(increase rites)之義務等。

[1]過去認為圖騰僅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信仰。經過人類學家的研究現在認為,人類原始社會都曾經歷了一個圖騰崇拜的階段。有的學者認為,我國古漢語中的「饕餮」一詞,音義與圖騰一致,中國古代的饕餮文化就是一種圖騰文化。

在現代中國,是嚴復把「totem」一詞最早譯成中文的「圖騰」,(見2023年譯英人甄克思的《社會通詮》一書)可謂甚得其神似。因為,圖騰文化的存在方式,就是建立在一種「圖」的基礎之上。神聖的信仰,必須通過視覺的影象來加以表現。

所以,圖騰時代,人們把影象裝飾在巖壁上,塗繪在彩陶中,刻畫在人體上。原始人用石頭做成圖騰靈物佩戴在身上,以求好運;用木頭或石頭做成巨大的圖騰柱,樹立在社群或祭臺,給人以威嚴。圖騰理論的發展給原始文化的研究帶來極大的便利,過去,人們對巖畫、洞穴壁畫特徵的影象無法認識,對原始彩陶神祕圖案、青銅紋飾神祕的內涵無法理解,借圖騰理論,我們便可以進行視覺文化的分析了。

在圖騰理論的研究中,一些人類學家,比較早注意到圖騰中視覺影象的意義。法國人類學家雷納克(s·reinach)在2023年出版的《圖騰崇拜的規則》中,對圖騰崇拜的內涵作過幾點歸納,其中就有:「許多民族在他們的旗幟和**上用動物的形象作標誌;而人則把圖騰動物的圖形或描繪或用鯨墨(tattooed)的方法畫在自己身上。

」弗雷澤在《圖騰與外婚制》中把圖騰歸為三種:民族圖騰、性圖騰、個人圖騰。弗洛伊德在談到圖騰的起源時,把有關圖騰起源的觀點分為三大類:

唯名論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從視覺文化的角度對圖騰意識形態的存在方式進行劃分,可以分成三個形式,(一)、是具像的,這種影象包括動物、植物或其它的一些人們視野中可以直接觀察的事物,原始人在信仰中把其視為圖騰。如古埃及人原有三十六個城邦,每個城邦都有一圖騰旗幟,畫著牝牛、胡狼、鱷魚、狒狒、蛇、蜜蜂等。

霍維特在東南澳洲的部落中收集到500多種圖騰的名字,除了植物和動物的名字外,還有一些自然景物,如風雨、雲電、日月、水火等。(二)、是抽象的,如圖案、花紋、花邊裝飾等。在中國的彩陶文化中,普通存在著圖騰文化的背景,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魚紋,馬家窯文化中的蛙紋,大汶口文化中的花紋,東夷文化中的擬鳥紋,都是古代氏族部落的圖騰標誌。

(三)、是符號的,符號指已不大能看出具體指代的實體是什麼,完全變成了一種符碼,如中國古代一些至今尚未釋讀出來的族徽文字,其中有許多是古代民族部落的圖騰標記。法國著名人類學家涂爾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書中就分析了「作為名字和標記的圖騰」。[2]中國人的姓、其義為「女生」,許多姓氏是**於圖騰的。

如有**於動物的如馬、牛、熊,有**於植物的如李、桃、楊等。當然,無論是具像的,還是抽象的、符號的圖騰,實際上都有符號的功能。圖騰形象是可視的,其所指卻是另一個看不見的神祕的實體。

這就是,圖騰信仰的心理基礎。我在拙作《靈感思維與原始文化》一書中,曾提出一個理論假設,圖騰信仰起源於靈感思維,[3]是和另一個超現實的神祕的靈力交通的結果。這種靈力,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民族和個體的信仰中,可以轉化為靈力、靈氣、靈魂、神靈。

原始人視其為「瑪納」,往往通過靈巫來與之交通。而靈巫則有**神祕靈力的能力。在一定的圖騰儀式上,原始人在舞蹈和藥酒的作用下,有時可以產生幻視的能力。

在理性的時代,被哲學家歸納為藝術創作的「靈感說」,藝術創作成了神性的著魔,是在迷狂中,去聆聽神的詔語或在代神說話。在純理性者的筆下,靈感則失去了神祕的意義,把其還原為經過刻苦努力追求後所得到的突然頓悟的獎賞。

圖騰時代,人類思維還處在主客不分的狀態,藝術尚處在混融中,一切都是圖騰崇拜的結果。人們便在一切可視的形象上打上圖騰的烙印。他們相信「萬物有靈」,原始思維還是「前邏輯」的,或「神話象徵」 [4]的,各種靈性力量可以產生超現實的作用,所以圖騰信仰的時代多巫術和禁忌。

這一切均通過一定的操作儀式發揮其效用。因此,圖騰信仰中,有一個可視的圖形的世界,但圖形只不過是代表另一種實體力量的符號,人們的腦子中還有一個不可視的神祕的幻像世界。幻像世界是與人類創造的可視的符號世界,通過互文性所支撐起來的。

人通過視覺與形象符號的全接觸,來和其幻像打交道。這種幻覺是人類心理的原型,一切恐懼、快感、激情、創造,都深深紮根在此深層結構之中。

“權衡”一詞在古代是指什麼

稱量物體輕重的器具。權,秤錘 衡,秤桿。禮記 深衣 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史記 范雎蔡澤列傳 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宋 蘇軾 徐州蓮華漏銘 人之所以信者,手足耳目也,目識多寡,手知輕重,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計者,必付之於度量與權衡。嚴復 闢韓 今又使之操其刑焉以鋤,主其鬥斛 權衡焉以信...

丫頭一詞在古代的意思,丫頭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丫頭bai,是指女孩子的意思,舊du時女孩常梳丫zhi形髮髻,也指奴婢 dao,還指長輩對小輩婦女的愛內稱。出自唐代劉禹容錫 寄贈小樊 詩云 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近義詞有丫鬟 妹妹 女孩等,丫頭可作主語 賓語 狀語,如 小紅這丫頭竟敢隻身鬥小偷,不得不讓我對她另眼相看。丫頭一詞,出於古代...

文化一詞在我國古代指的是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教化 禮樂典章制度的總稱,而我們今天所常用的文化一詞其

搜一下 文化一詞在我國古代指的是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教化 禮樂典章制度的總稱,而我們今天所常用的文化一詞其 中國古代 文化 一詞是指什麼 漢語 文化 一詞,當今可謂耳熟能詳.其出現頻率之高,與人們日常生活關係之密,其他詞彙難有其匹.但其最早出處安在,其所指為何,卻關注者寡.筆者最近偶來雅興,一番考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