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中學是誰提出的

2021-05-17 19:39:04 字數 4857 閱讀 9488

1樓:瀛洲煙雨

「在做中學」是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 中所提出的「在做中學」這一寶貴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依然有著重要的現 實意義。

「從做中學」是杜威(1859 ─1952)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杜威把「從做中學」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

形成了「不僅塑造了現代的美國教育,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的活動課程和活動教學。

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學生作為自己的教育目標,把學生看做是具體的、能動的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和生命。課堂上,教師要遵循發現和**的原則,千方百計激起學生學習知識、發現和**知識的興趣,要把一些有選擇性的課外活動和有創造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有力地結合起來,形成開放、多維、有序的課外共同活動體系,為學生提供發現、嘗試、鍛鍊和表現自己天賦和才能的自由時間和空間,提供豐富多樣的活學活用書本知識的機會。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學的先驅,美國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代表。19世紀流行的是殖民時期沿襲下來的舊教育,再加上19世紀後期從德國傳入的赫爾巴特教學方法逐漸刻板化,使得當時的學校陳陳相因,缺乏生氣。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當時傳統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從兒童的天性出發,促進兒童的個性發展。

2樓:超級酷樂貓

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學」。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 中所提出的「在做中學」這一寶貴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依然有著重要的現 實意義。

「從做中學」是杜威(1859 ─1952)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杜威把「從做中學」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

形成了「不僅塑造了現代的美國教育,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的活動課程和活動教學。

3樓:國家科學教育

杜威提出「教學和一」,杜威的學生、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回國後提出「教學做合一」的理念。「做中學」是2023年國家科學教育改革實驗專案的簡稱,國際上統稱「**式科學教育」,與「從做中學」還有一定差別。

4樓:益笑天

「在做中學」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提出的。

「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是誰說的? a 杜威 b陶行知

5樓:小狐狸的麥麥浪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是陶行知

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 是杜威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從做中學」的是誰

6樓:血咲龍櫻

首倡「從做中學」的是約翰·杜威。

約翰·杜威(john dewey,2023年10月20日-2023年6月1日),美國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如果說皮爾士創立了實用主義的方法,威廉·詹姆斯建立了實用主義的真理觀,那麼,杜威則建造了實用主義的理論大廈。他的著作很多,涉及科學、藝術、宗教倫理、政治、教育、社會學、歷史學和經濟學諸方面,使實用主義成為美國特有的文化現象。

教育本質論

從實用主義經驗論和機能心理學出發,杜威批判了傳統的學校教育,並就教育本質提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他說: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髮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

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教育就是要給兒童提供保證生長或充分生活的條件。

由於生活就是生長,兒童的發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長的過程,因此,杜威又強調說:「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所以教育就是生長。」在他看來,教育不是把外面的東西強迫兒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生長。

由此,杜威認為,教育過程在它的自身以外無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其實,他反對的是把從外面強加的目的作為兒童生長的證式目標。

2、學校即社會

杜威認為,既然教育是一種社會生活過程,那麼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他強調說,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雛形的社會。」在學校裡,應該把現實的社會生活簡化到一個雛形的狀態,應該呈現兒重的社會生活。

就「學校即社會」的具體要求來說,杜威提出,一是學校本身必須是一種社會生活,具有社會生活的全部含義;二是校內學習應該與校外學習連線起來,兩者之間應有自由的相互影響。

但是,「學校即社會」並不意味著社會生活在學校裡的簡單重現。杜威又認為,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應該具有3個比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簡單和整理所要發展的傾向的各種因素;把現存的社會風俗純化和理想化;創造一個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時可能接觸的更廣闊、更美好的平衡的環境。

」教學論在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中,教學論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1、從做中學

在批判傳統學校教育的基礎上,杜威提出了「從做中學」這個基本原則。由於人們最初的知識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識,是關於怎樣做(how to do)的知識。因此,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做」的過程。

在他看來,如果兒童沒有「做」的機會,那必然會阻礙兒童的自然發展。兒童生來就有一種要做事和要工作的願望,對活動具有強烈的興趣,對此要給予特別的重視。

杜威認為,「從做中學」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入它使得學校裡知識的獲得與生活過程中的活動聯絡了起來。由於兒童能從那些真正有教育意義和有興趣的活動中進行學習,那就有助於兒童的生長和發展。在杜威看來,這也許標誌著對於兒童一生有益的一個轉折點。

但是,兒童所「做」的或參加的工作活動並不同於職業教育。杜威指出,貫徹「從做中學」的原則,會使學校所施加於它的成員的影響更加生動、更加持久並含有更多的文化意義。

2、思維與教學

杜威認為,好的教學必須能喚起兒童的思維。所謂思維,就是明智的學習方法,或者說,教學過程中明智的經驗方法。在他看來,如果沒有思維,那就不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經驗。

因此,學校必須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維的經驗的情境。

作為一個思維過程,具體分成五個步驟,通稱「思維五步」,一是疑難的情境;二是確定疑難的所在;三是提出解決疑難的各種假設;四是對這些假設進行推斷;五是驗證或修改假設。杜威指出,這五個步驟的順序並不是固定的。

由「思維五步"出發,杜威認為,教學過程也相應地分成五個步驟:一是教師給兒童提供一個與的社會生活經驗相聯絡的情境;二是使兒童有準備去應付在情境中產生的問題;三是使兒童產生對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假設;四是兒童自己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兒童通過應用來檢驗這些假設防。這種教學過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稱之為「教學五步」。

在杜威看來,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兒童可以學到創造知識以應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認,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兒童與教師論

儘管杜威並不是「兒童中心」思想的首創者,但是,他是贊同「兒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話是:「我們教育中將引起的政變是重心的轉移。

這是一種變革,這是一種革命,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學的中心從地球轉到太陽一樣的那種革命。這裡,兒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圍繞他們而組織起來。」

從批判傳統學校教育的做法出發,杜威認為,學校生活組織應該以兒童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為兒童的而不是為教師的。因為以兒童為中心是與兒童的本能和需要協調一致的,所以,在學校生活中,兒童是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強調說我們必須站在兒童的立場上,並且以兒童為自己的出發點。

在強調「兒童中心」思想的同時,杜威並不同意教師採取「放手」的政策。他認為,教師如果採取對兒童予以放任的態度,實際上就是放棄他們的指導責任。在杜威看來,要麼從外面強加於兒童,要麼讓兒童完全放任自流,兩者都是根本錯誤的。

由於教育過程是兒童與教師共同參與的過程,是他們雙方真正合作的過程,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兒童與教師之間的接觸更親密,從而使得兒童更多地受到教師的指導。杜威說:「教師作為集體的成員,具有更成熟的、更豐富的經驗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設計中繼續發展的種種可能,不僅是有權而且有責任提出活動的方針。

」在他看來,教師不僅應該給兒童提供生長的適當機會和條件,而且應該觀察兒童的生長並給以真正的引導。

杜威還特別強調了教師的社會職能。那就是:「教師不是簡單地從事於訓練一個人,而且從事於適當的社會生活的形成。」因此,每個教師都應該認識到他所從事的職業的尊嚴。

倫理學理論

杜威的倫理學理論認為,思想並不是一種消極的活動,不是從一些沒有問題的絕對真理去作推論,而是一個有效的工具與方法,用以解決疑難,用以克服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難。杜威說,思想總是起於一種疑惑與困難的情境;接著就是研究事實的真相,並提出種種可能的假定以解決起初的疑難;最後,用種種方法,證明或證實哪一種假定能夠圓滿地解決或應付原先激起我們思想的那個疑難問題或疑難的情境。這就是杜威的思想論。

從這個思想的概念,很自然地會產生兩個明顯的系論來。第一,人和社會的進步,靠的是積極地運用智慧以解決一些真實而具體的問題,而不是什麼主義或口號。杜威說:

「進步總是零零碎碎的。它只能零賣,不能批發。」這種觀念來自他的實驗主義哲學。

實驗主義的思想背景(當年)是三百年來的實驗科學(迄今已四百年),是一百年來的生物科學(迄今已二百年),也就是「生物進化論」。生物的進化是天然的演化過程。實驗主義認為所謂進步,所謂演進,並不是整個籠統地突然而來的;是由一點、一滴、一尺、一寸、一分的很微細變遷而來的。

杜威不相信突變與進步能夠兼得,所以他的社會哲學就是主張以「零售的生意」的方式,改善人類的生活的進步。而中國的激進思想偏相信天翻地覆的變革可以在一夜之間帶來全面的進步。前蘇聯經過七十多年激進的實踐,沒有造成進步而解體,就是最具有檢驗說服力的證明。

第二個系論是說,在合理的思想過程中,所有的理論,所有的學說,統統不能看作是絕對的真理,只能看作是有待考驗的假設,有待於在實用中加以考驗的假定;只能看作是幫助人類知識的工具和材料,不能看作是不成問題、不容考據的教條,因而窒息了人類的思想。杜威在北京講演「道德教育」的時候說:「要經常培養開闊的胸襟,要經常培養知識上誠實的習慣,而且要經常學習向自己的思想負責任。」

是誰最先提出延遲退休,延遲退休是誰最先提出的

人吃人的社會,沒得救了,反正怎麼算都是吃虧的,其實真不想交,還不如讓企業把錢都發給我們算了 延遲退休是誰最先提出的 人社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 延遲退休年齡是誰第一個提出來的 天和網 新聞 深度報道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在答網民問時表示,相應推遲退休年齡已是一種必然趨勢,男性...

基因的概念是誰提出的

基因 gene 一詞是丹麥遺傳學家威爾赫姆 路德維希 約翰遜 wilhelm ludwig johannsen 在1909年提出的,於 希臘語 意思是 生 19世紀60年代,奧地利遺傳學家格雷戈爾 孟德爾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控制的觀點,但這僅僅是一種邏輯推理。20世紀初期,遺傳學家摩爾根通...

是誰提出汕頭市創文的,汕頭創文是誰提出這創文對汕頭未來城市發展有什麼幫助

在5月17日召開的copy汕頭市建立全國文明城市 強化城市管理工作會議上,陳良賢擲地有聲 建立全國文明城市使命光榮,強化城市管理時不我待,文明建立沒有句號 只有逗號,永遠在路上!創文行動能讓汕頭環境變得更美,交通軼序變得更好,經濟水平也會慢慢提高!絕對是利民的大好事!汕頭創文是誰提出這創文對汕頭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