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與漫畫《嫉妒》所體現的哲理一致的是兼聽則明,偏信則

2021-03-04 10:03:54 字數 3980 閱讀 2018

1樓:百度使用者

a試題分析:該題考查矛盾的對立統一原理,漫畫反映的是高處既有陽光但是也有嚴寒,體現了矛盾是對立統一的,我們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明」和「暗」是矛盾的雙方,故①符合題意,③說的是人無完人,即具有兩面性,故③符合題意,②體現的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④體現了認識的差異性,故答案應選a。

下列詩句蘊含的哲理與右圖漫畫相一致的有 ①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

2樓:百度使用者

a試題分析:**說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解決,要對症下藥。①②符合題意,a應選;「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輕。

」體現的是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變。③不符合題意,c、d不選;「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說明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④不符題意,b不選,①②符合題意,a不選,故答案選a。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3樓:匿名使用者

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於主要矛盾的主要當面決定的,主要方面與必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前面體現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後面的是事物是普遍聯絡的哲學原理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體現了什麼哲學道理

5樓:匿名使用者

現象和本質的區別,同樣的現象,本質不一定相同,同樣的本質,表現形式也不一樣

6樓:白衣玉龍

你是說政治裡的哲學原理?

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這個用很多原理都能套上。比如:

1.事物具有規律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就是病情該是什麼樣子不是人想著隨便怎麼治就能好的,有它自己的規律,該怎麼治就得怎麼**。

2.於是我們做事的時候要「具體事物具體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下列與「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7樓:

答案d「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體現一分為二的哲理,與a相同。b體現量變與質變、c體現要發揮主觀能動性,d體現聯絡的觀點。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什麼哲學道理

8樓:雨中漫步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這個成語意思是:廣泛地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確的判斷,只聽信一方面的意見就會不瞭解真相,得出錯誤的結論。

哲學道理:告誡人們辦事要廣泛聽取意見,不要隨意聽信於一人,要懂得了解事情的真相,才能把事情辦好。

9樓:逐北奏凱歌

矛盾的觀點,要一分為

二、全面地看問題。

10樓:長悅叟

瞭解情況全面,才能準確快速處理問題。

11樓:萬物歸於一

對立者雙方統一於一個體系中,此乃宇宙最基本的法則!

中國的諺語和俗語包含著豐富的哲學道理,下列諺語和俗語對應哲理表述正確的有 ① 兼聽則明, 偏信則闇 -

12樓:百度使用者

b試題分析: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講的是不能聽信一面之詞,要全面的把握資訊,堅持兩分法,①正確;士別三,當刮目相看指的是人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體現了事物是不斷髮展前進的,②正確;③體現的是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抓重點,並不是抓主流,③錯誤;④體現的是針對不同問題應當問不同的人,體現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④正確。因此①②④準確,答案選b。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什麼意思

13樓:尋聊天友

兼:同時涉及或具有幾種事物。兼聽:多方面聽取不同意見。明:明辨是非。暗:糊塗,辨不清事實真相。

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塗。

現代泛指:在看待某一件事的是非。從正面的角度考慮就會很清楚明白,如果從心裡陰暗面分析就會很糊塗。

14樓:du聞聞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中國成語。意謂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單聽信某方面的話,就愚昧不明。語本《管子·君臣上》:

「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上(唐太宗)問 魏徵 曰:

『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解義】

兼:同時涉及或具有幾種事物。兼聽:多方面聽取不同意見。明:明辨是非。暗:糊塗,辨不清事實真相。

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塗。

現代泛指:在看待某一件事的是非。從正面的角度考慮就會很清楚明白,如果從心裡陰暗面分析就會很糊塗。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出處】

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示例】

唐朝唐太宗說過:「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史為鏡,可知興衰,以人為鏡,可知得失。」。唐史

★***《矛盾論》

多方面聽取意見才能辯明是非得失;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信以為真,往往要作出錯誤的判斷。漢代王符《潛夫論·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是故人君通必兼聽,則聖日廣矣;庸說偏信,則愚日甚矣。」《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徵曰:

『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原文】

⑴上問⑵魏徵曰:「⑶人主何為而⑷明,何為而⑸暗?」對曰: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昔⑹堯清問下民,故⑺有苗之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⑻共、鯀、歡兜不能⑼蔽也。秦二世偏信⑽趙高,以成⑾望夷之禍;⑿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⒀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⒁彭城閣之變。

是故人君兼聽⒂廣納,則⒃貴臣不得⒄擁蔽,而下情得以⒅上通也。」上曰:「善哉。

」【釋文】

唐太宗問魏徵:「君主怎樣能夠明辨是非,怎樣叫昏庸糊塗?」魏徵答:

「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塗。從前帝堯明晰地向下面民眾瞭解情況,所以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舜帝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鯀、歡兜都不能矇蔽他。

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臺城因**被下臣侮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於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人君廣泛聽取意見,則宦官不敢矇蔽,下面的情況得以反映上來。」唐太宗說:

「好啊!」

【字詞】

⑴上:指唐太宗。

⑵魏徵:唐初政治家,字玄成。

⑶人主:君主。

⑷明:明辨是非。

⑸暗:昏庸糊塗。

⑹堯: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首領。

⑺有苗:古部落名。

⑻共、鯀、歡兜:指上古傳說中的共工、姒鯀、歡兜,均為劣臣。

⑼蔽:矇蔽。

⑽趙高:秦宦官。

⑾望夷:秦朝望宦官。

⑿梁武帝:即蕭衍。南朝梁的建立者。

⒀臺城:城名。梁武帝因**在這裡被下臣侮辱。

⒁彭城閣:隋煬帝被殺於揚州彭城閣。

⒂廣納:廣泛的採納(建議)。

⒃貴臣:宦官。

⒄擁蔽:堵塞、遮掩。擁:堵塞。

⒅上通:反映上來。

【辨析】

魏徵先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列舉一系列的例項來論證自己的觀點,事例正反對比,有氣勢,說服力強。全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文章以對話的形式,刻畫了一個善於納諫的明君形象和一個敢於進諫直言的大臣形象。而「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所闡發的深刻哲理,已為千百年來社會實踐所證實。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這句話出自**?

15樓:吾狂風暴雨

此句出自《資治通鑑》,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的錯誤。

16樓:匿名使用者

《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下列各表述與示意圖一致的是A圖表示

b試題分析 根據圖象中縱橫座標的含義,利用點 線來分析一個量發生內變化容隨另外一個量如何變化,若變化趨勢與圖象中變化趨勢一致,即為正確答案。a 0.1mol?l 1 naoh溶液的ph為13,用0.1mol?l 1 鹽酸滴定恰好中和時ph為7,由於濃度相同,則體積相同。但酸鹼中和在接近終點時,ph會...

表示表示行動與目標不一致的成語,行動不一致的時候,常用什麼詞來形容

南轅北轍,意思是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行動不一致的時候,常用什麼詞來形容 形容人的虛偽。形容人的虛偽,希罕就說希罕。示例 心口不一 x n k u b y 解釋 俞天白 危欄 以上結果由漢典提供百科釋義 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 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出自 詭詐 醒世姻...

下列各組山脈中,與太行山走向一致的一組是A大興安嶺

我國東北 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脈為 最西的一列是大興安嶺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中間的一列是長白山 武夷山 最東的一列是臺灣山脈.故選 a.下列山脈走向大體一致的是 1天山 2大興安嶺 3太行山 4崑崙山 5秦嶺 6巫山 a124 b135 c236 d345 10 下列山脈走向大體一致的是 c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