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觀中國幾千年歷史,真正是漢人統治的朝代有哪些

2021-04-01 03:08:12 字數 5246 閱讀 6843

1樓:shine雪瑞

中國的正統如下:

黃帝顓頊帝嚳堯

舜禹夏(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

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

周(約前11世紀—前256)

秦(前256—前206)

漢(前206—公元8)

新(9—23)

漢(23—263)

魏(263—265)

晉(265—420)

南朝宋(420—479)

齊(479—502)

樑(502—557)

陳(557—589)

隋(589—618)

唐(618—907)

後梁(907—923)

後唐(923—936)

後晉(936—947)

後漢(947—950)

後周(951—960)

宋(960—1279)

明(1368—1662)

延平王尊明臺灣鄭氏東寧國(1662-1684)太平天國(1851-1864)

中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至今)

2樓:黑鷹戰神

秦朝漢朝

晉朝南北朝的南朝

隋朝(有爭議)

唐朝(有爭議)

五代十國的一些國家

宋朝明朝

3樓:天下¤無雙

大一統:秦.兩漢.兩晉.隋.唐(據說有少數民族血統).兩宋.明

4樓:匿名使用者

嚴格來說秦不應該是,因為自漢後,中國人才自稱漢人。

自漢代以後,三國、兩晉、南北朝中的南朝、隋、唐(有爭議)、五代十國中的大多數國家、兩宋、明都是漢族人統治的時代。

5樓:匿名使用者

秦、西漢、東漢、西晉、東晉、隋、唐、北宋、南宋、明

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中國古代的朝代是非常多的,並非只有課本上的那幾個而已,只是那些朝代比較的弱小,所以沒有去過多的記載,真正是中國人統治的朝代還是比較多的.

人文歷史和歷史文化是一個概念嗎

歷史人文

7樓:楓俠客

正面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併六國,併發兵南征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里」「秦王掃六合」,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範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設定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只重征服,不重製度建設;因此使統一的土地統治穩固,這才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

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至今,英語中對中國的稱呼china,也是從羅馬語chin(秦)演變過來的,這在一個側面上表現了秦帝國的影響力。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遊,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

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位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

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

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猶行秦法政」。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詩《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桑弘羊的論著中肯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 清代的章太炎在202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讚揚秦始皇。

·負面因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而其後中國曆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如賈誼的《過秦論》等。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賈誼《過秦論》:

秦始皇被很多史學家看作是一個暴君,為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

萬里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的規模均極為龐大,勞動舉國的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但另一方面卻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一直成為史學家對於秦始皇功大還是過大的爭論點

人文歷史是什麼意思

歷史屬於人文學科嗎? 5

8樓:初級提問者

是的人文學科(humanities)這一名稱本身就是科學所界定的,是20世紀對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外的學科的簡便總稱。現代哲學是由科學形成時清除出來的東西界定的,其他現代人文學科則首先以古典語文學的形式出現,其後衍生出歷史、現代語言甚至藝術史。

人文學科的主幹可以現成地用人們常說的「文(文學)、史(歷史)、哲(哲學)」來指稱,或者再加上藝術。較廣義的「人文學科」則還可以包括諸如現代語言和古典語言、語言學、考古學、乃至含有人道主義內容並運用人道主義的方法進行研究的社會科學。辨別大學文科中「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一個便捷的辦法是:

文科中凡是不那麼實用、因而也不那麼賺錢、趨於冷門的學科大致就是「人文學科」了,而比較實用、賺錢和熱門的學科、例如經濟學、法學,則大致屬於「社會科學

9樓:儒雅的凝眸

其實我個人認為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分類不是太必要,就像我們沒有必要強行把廣義上的自然科學強行分為自然科學(狹義)(理科)和技術科學(工科)一樣。人文學科(個人認為不能稱之為「人文科學」,因為文化學、藝術學、美學、語言學、文學這些學科屬於藝術類的,不具有科學的任何特徵)和社會科學本來就是互相融合、不分彼此的,它們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果把歷史學劃到人文學科這邊,那麼請問經濟史、政治史、法制史、軍事史、民族史、社會生活史算什麼?

難道這些研究的不是人類社會嗎?同理,人文地理學真的只是社會科學的分支嗎?如果這樣那文化地理學、藝術地理學、文學地理學、語言地理學、地域心理學該怎麼分類?

還有哲學研究的物件難道只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包括人類社會嗎?顯然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本身密不可分,應該算作一個整體即「人文社會科學」。

10樓:用音符碰觸靈魂

屬於,歷史是文學的收藏,把他詮釋出來,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什麼叫人文?人文與歷史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11樓:生動的歷史

人文從字面上的意思是以人為本。 在中世紀時期這個術語與宗教相對立。它所指稱的內容現代叫古典學。

當時很多大學都開設和講授這門學科。後來從事人文學科的學者一般是用評判、猜測、分析的觀點去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人文與歷史也是密切相關的 。這從文藝復興以來可以看出,但是也有明顯的區別。

人文學科包括:歷史學、文學、哲學、人類學、語言學。這些學科一般是採取比較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實驗的方法。

歷史學科研究的物件是過去發生的時間或者是人。其實西方社會一直以來認為,歷史研究的物件是古代希臘、羅馬時代的歷史。很多人都採取傳統的方法去研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

這個觀點被後現代主義學者所挑戰。

什麼叫人文歷史

12樓:弱肉強食本質

人文歷史 -人類文明史 -人口狀況 -人種語言 -宗教派別 -人文景觀 -城市 -物質文明 -政治地理 -世界各國主要節日 -世界各國外交禮儀 -世界各國**環境

人是有文化的動物,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文化」的定義是什麼?就眾說紛紜了,有的說:

「文化是複雜的現象,包括人類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創造人類社會的能力和習慣」。也有人簡括地說:「文化是人類由生活經驗所獲得的智慧」。

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文化在地面上表現出來的現象,人類的文化活動千頭萬緒,五花八門,而其在地面上表現出來的現象,也就錯綜複雜,頭緒紛亂了。簡單地說起來,人類的文化活動,大致可分為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物質文明、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以上的各種文化活動,性質不同,演進的方式也不一樣。

語言文字的傳播和學習,並不十分困難,歐洲不少國家的人民,會說幾種話,也會用

二、三種文字,宗教信仰,也可更改變換,物質文明的衣食住行,更是日新月異。其中最不易改變的,要算是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了,這也是地球表面上最顯著的地域差異性,也是人文地理學上最應著力的研究課題。世界可分為十一個文化區。

參考資料

人文歷史

13樓:何沅津

人文歷史 -人類文明史 -人口狀況 -人種語言 -宗教派別 -人文景觀 -城市 -物質文明 -政治地理 -世界各國主要節日 -世界各國外交禮儀 -世界各國**環境

人是有文化的動物,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文化」的定義是什麼?就眾說紛紜了,有的說:

「文化是複雜的現象,包括人類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創造人類社會的能力和習慣」。也有人簡括地說:「文化是人類由生活經驗所獲得的智慧」。

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文化在地面上表現出來的現象,人類的文化活動千頭萬緒,五花八門,而其在地面上表現出來的現象,也就錯綜複雜,頭緒紛亂了。簡單地說起來,人類的文化活動,大致可分為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物質文明、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以上的各種文化活動,性質不同,演進的方式也不一樣。

語言文字的傳播和學習,並不十分困難,歐洲不少國家的人民,會說幾種話,也會用

二、三種文字,宗教信仰,也可更改變換,物質文明的衣食住行,更是日新月異。其中最不易改變的,要算是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了,這也是地球表面上最顯著的地域差異性,也是人文地理學上最應著力的研究課題。世界可分為十一個文化區。

中國幾千年歷史,一共有多少個皇帝 (請詳細說明名字,年號)求大神幫助

蜀 公元22l 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 成都。l 昭烈帝備 章武 3年。2 後主 禪 建興 4l年。吳 公元222 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 建業。l 大帝 權 黃武 31年。2 會稽王亮 建興 7年。3 景帝 休 永安 7年。4 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晉 西晉 265 ...

長城修了幾千年,歷史上有哪些朝代修建了長城

在中國的歷史上,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歷朝歷代都修築過長城。最早的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秦國,趙國,燕國都修建過長城。後面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北方的匈奴實力也大增,於是秦始皇就把各個國家的長城連線了起來,這就是我們經常聽說到的萬里長城。之後漢朝,晉朝,隋朝都曾經修築過長城,抵禦外族的入侵。從...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下來了什麼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儒家,兵家,法家,道家。不過,國人受儒家,道家和佛家影響太深,儒家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許多有識之士這樣做,不過大多停留在修身和齊家。道家求靜,內斂,有識之士大多平和內斂,佛家教人忍,於是國人會忍。這些東西本是好的,但有所得必有所失,於是有內斂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