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菩提樹下49天,究竟經歷了些什麼,才得以成佛

2021-04-13 12:09:03 字數 5505 閱讀 8578

1樓:8萬4千法門

所以下面講,「行人若作相以求」,這個行人就是修行人,指我們現在正在修學。「意存菩提之果」,我們心裡真正以為有個菩提之果,「與求菩提之法」,這是什麼?這叫「法執」,錯了。

「即是作相」,作相是什麼?著相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八相成道,給我們做榜樣,用意非常深。

他十九歲離開家,他不離開家他是王子,繼承他父親的王位。這就是說,把世間榮華富貴捨棄、放下了,這放下什麼?煩惱。

他知道這個東西不是好事情,這東西是煩惱一大堆,十九歲離開家給我們表演的是放下煩惱。你看放下煩惱之後出去求學,學了十二年,十九歲學到三十歲,印度所有的宗教都接觸、都學過,所有的學派也學過。三十歲這一年,學了十二年,把十二年所學的東西統統放下,那叫什麼?

放下法執。十九歲離開家是放下情執,放下煩惱障;三十歲這一年在菩提樹下入定的時候,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放下法執,放下所知障。兩種障礙都沒有了,這明心見性,這個表演意思太深!

我們現在求學可不可以?可以,像釋迦牟尼佛廣學多聞,但是你要能放得下;你要是執著你所學的那個東西是真的,那就壞了。學的那些東西有什麼好處?

知道世間人想的是什麼玩意。而自己呢?自己沒有,自己不受干擾、不受影響,這叫大英雄,別人做不到的你能做到。

二障破了,所知障、煩惱障都破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東西可不可以學?可以學,不能著相,不能分別,不能起心動念,這樣去學就對了;如果你要著相,錯了。

學是什麼?你瞭解世間有這麼一樁事情,有這一類的眾生,將來的時候你會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度他,是這個意思。世間人煩惱呢?

有煩惱障重、所知障輕,有所知障重、煩惱障輕。像世尊面前兩個例子,阿難尊者煩惱障重、所知障輕,阿難智慧高,所知障輕,情執重,釋迦牟尼佛滅度他還流眼淚,情執重。富樓那尊者是阿羅漢,煩惱障輕,他證得四果羅漢,所知障重,聽經聽不懂,不如阿難。

這就是演出根性不同,眾生根性不同,必須二障兩種煩惱統統放下你才能見性成佛。

佛陀在菩提樹下的第49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才得以成佛

2樓:匿名使用者

徹底放下了貪嗔痴慢疑等迷障,徹底打破了五蘊煩惱塵勞,本性自然顯現。本性即是佛性。

3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七bai天,佛陀靜坐一動不動,放du下五欲六塵

zhi,沉浸於極樂dao之中。第

二個七天,他站版著凝思。第三權個七天,他來回於站和坐之間,繼續凝思。第四個七天,他基本上想同了全部因果輪迴,並且呆在一個小亭子裡梳理回顧。

第五個七天,他開始冥想涅槃的意義。第六個七天,他在一棵大樹下躲雨。第七個七天,他想明白瞭解脫的意義,並且決心傳教給別人。。。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4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佛陀所證悟的是:「我現在知道的和世間上的人所知道的不一樣:我認為美好的,他們認為不好,我認為道是至真至貴的,而眾生畏苦裹足不前;我體悟到慾念的痛苦,而眾生貪愛趨之若鶩。」

一切的生命皆由如來藏中所引發,菩提種中所生,即眾生,因為萬物一體,佛陀由於證悟了實相,因此興起大慈悲心、大平等心,運用大智慧來救度和他一體不二的眾生。

5樓:反對方的答覆

如果對佛學有興趣看這個你會有大發現,這才是佛教終極祕密!

6樓:t深深海底行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一句,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對此,初學者可能會有誤會之處。末學分幾個方面略說如下:

其一:這一句的意思很明顯,佛悟到的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如來智慧德相」,即是一切眾生本具的真心。唯有此真心,是一切有情的「共同點」,區別於「無情物」(木石瓦礫)。若非如此,眾生形態千差萬別,有何共同之處?

這個「真心」,又名心、如、佛、真如、法身、如來、涅磐、實際、如來藏、非心心、諸法實相、涅磐本際、本來面目。。。。幾十種名稱。

這個真心,上至諸佛世尊,下至地獄眾生;在本質上無有差別。

這個真心,若能觸證,即是開悟明心,入菩薩數;不僅頓時成就解脫生死的功德,更能於成佛的道路上永不退轉。因而是區別凡聖的一道關卡。

這個真心,是一切眾生「本具」,不是修行得來的。

其二:諸佛在成佛之前,已經修完「三大阿僧祗劫」,功德圓滿;以「最後身菩薩」身份,住兜率天,待眾生因緣成熟,即出現世間,示現成佛。

修完第一大阿僧祗劫時,已是明心見性具足的通達位菩薩;此後的二大阿僧祗劫,無數次以菩薩身份出現世間,無數次明心見性而觸證此心。並非僅此一次。若是「一悟成佛」(究竟佛),則一切真悟祖師皆已圓成佛道。

則一切未成佛之大菩薩,就算等覺位,也未明心。則「菩薩五十二階位」說「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見性」即成妄說。

因而,此一悟,並非僅有最後身菩薩示現成佛時才有;而是「七住位」以上菩薩,每一世都會有的事。

因而,此一悟,就是觸證自己本具的真心;無論最後身菩薩示現成佛時,還是六住位滿心而進入七住位時;都是一樣,區別之處在於:因地時的悟,雖證真心,而其中汙染性未盡;果地時的悟,則真心之中汙染性已經是完全除盡。

其三:開悟明心,是「一念相應」。是瞬間的事;只有「頓悟」,並無「漸悟」。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也是「睹明星而悟」,也是由六根而入,以眼識心觸證。《楞嚴經》中,二十五圓通,最勝法門:「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也是由六根而入,以耳識心觸證。

禪宗諸祖,也是由六根六識而入。因而,開悟明心,必須藉助這些妄心,借假修真。

如上,觸證真心,無有「首先悟到什麼」?漸次悟到什麼的區別。

其次,現觀真心體性,必須是自己「開悟明心」才能知。不是凡夫思維能知,乃至不為二乘聖者所能思議。

其四:小乘法中,無須觸證真心,是在世間法上實證「一切法空」而成就。因信受佛說:

「有涅磐本際不生不滅」而取涅磐。否則,無餘涅盤滅盡一切妄心、一切「我」,若無「涅磐本際」(真心)不滅。則同於斷滅論。

因而小乘法必須有大乘「真心不生不滅」的支援,有大乘菩薩實證真心非虛妄的支援;才是佛法而非「斷見外道」。若否定真心,則小乘法同於斷滅。

如上,佛成道時所證:「不生不滅、能生萬法的真心」(如來智慧德相);

即是佛法「第一義諦」。即是佛、法、僧。即是一切有情最究竟的皈依處。

為一切經典顯說、隱說。

其次,樓主此問,實則非語言能夠說明,非思維測度而能了知。必須親證!

若是投機取巧,企圖打聽而得明心之功德受用,而入菩薩數;無有是處。無非「偷心不死」之罪障凡夫。正是「煩惱執著而不能證得」之寫照。

當然,對這個問題疑情不斷,念念不忘,則是善根人;以此因緣,未來際必將觸證此心,超凡入聖。

樓主若欲建立知見,末學此文或能提供參考:

「一切眾生畢竟成佛」!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甚深微妙法

南無大乘勝義僧

7樓:佛經_僧伽吒經

《增一阿含經》(節選)

舍利弗當知。我昔未成佛

道。坐樹王下。便作是念。此眾生類為不克獲何法。流轉生死不得解脫。

時。我復作是念。無有空三昧者。便流浪生死。不得至竟解脫。

有此空三昧。但眾生未克。使眾生起想著之念。以起世間之想。便受生死之分。

若得是空三昧。亦無所願。便得無願三昧。

以得無願三昧。不求死此生彼。都無想念時。彼行者復有無想三昧可得娛樂。

此眾生類皆由不得三昧故。流浪生死。

觀察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我爾時。以得空三昧。七日七夜觀視道樹。目未曾眴。

舍利弗。以此方便。知空三昧者。於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

是故。舍利弗。當求方便。辦空三昧。

如是。舍利弗。當作是學。

爾時。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

8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師兄,釋迦牟尼世尊於菩薩樹下七七四十九日不起於座,夜睹明星而得開悟。原來一切眾生皆有如來德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我們所有眾生本具佛性,與佛同體,無二無別。只因不了萬法本不可得,於此不可得中,起可得想,故而流浪諸有,迷失本性。若能了悟萬法本空,畢竟無有一法可得,自得離一切相,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世尊此悟,為大徹大悟,為究竟悟!

9樓:匿名使用者

真實情況不知道,一般認為是空和佛性

10樓:

世尊實無所悟,示現有悟,世尊實無所生,示現有生,世尊實無涅槃,示現涅槃

11樓:滄桑不易道

雲在青天,水在瓶!。。。。。。

12樓:彌散寒玉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13樓:隔壁老王王袁睿

不可說,修行如喝水,冷暖自知

佛陀在菩提樹下究竟證悟了什麼?為何發生六種震動

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到了什麼一念行者

14樓:阿彌陀佛正法

佛陀在菩提樹下看破,放下,

淨空法師---所以他(佛祖)十二年學到之後,他認為不究竟,就到恆河邊上,找棵大樹底下,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這一放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放下什麼?

一切妄想分別執著。

1 釋迦牟尼佛,我們知道他的歷史,他是王子出身,十九歲捨棄家庭、捨棄王位出去參學,去親近這些有德行、有學問的大德們。他是廣學多聞,當時印度這些宗教學派裡面的高人都親近過。

2 學了十二年,十二年所學習的他不滿意。為什麼不滿意?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什麼根本問題?生老病死的問題,這是個大問題。

3 第二個大問題,這宇宙是從哪來的?印度人那個時候對六道的狀況非常清楚,六道從哪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沒有人知道。

4 第三個問題,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更沒有人知道了。所以他十二年學到之後,他認為不究竟,就到恆河邊上,找棵大樹底下,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

這一放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放下什麼?一切妄想分別執著。

15樓:李鴻

我也不知道啊,我也想知道。以我的心來說,能夠放下一切就沒有苦,其實真理。不想過去,不想將來活在當下。不管他有沒有錢,是不感覺沒精神,不管對與錯,不畏生死。

誰知道佛陀在菩提樹下究竟覺悟了什麼?最好說的通俗一點.

16樓:匿名使用者

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總之是見道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切人事物與自己是一體.

17樓:手機使用者

「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18樓:匿名使用者

破私立公,完全撤底的為人民服務。

19樓:星星悟語乖乖

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就是人人都有佛性 平等的

菩提樹在什麼季節生長,菩提樹生長在什麼地方?

菩提樹為桑來科榕屬植物,源樹幹筆直,樹皮為灰色。樹冠為波狀圓形,具有懸垂氣根。國內分佈於西南部 以及中南半島。菩提樹可用於寺院 街道 公園作行道樹。菩提樹也是臺灣花蓮的縣樹。菩提樹是熱帶樹種,一年四季都在生長,當然還是夏季長的快,冬季長的慢 菩提樹生長在什麼地方?菩提抄樹 ficus religio...

菩提樹怎麼養,家裡放菩提樹盆栽好嗎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 澆水 養殖菩提樹的過程中,可以在土壤乾燥時及時為其補水,潤溼全部土壤。2 修剪 在春秋季節,要將菩提樹生長過密 遭受病蟲害的枝條剪除,保持株型美觀。3 換盆 每隔兩年為菩提樹更換一次盆土,讓植株有充足的生長空間。菩提樹適合生長在較為溼潤的環境中,夏季養殖時,要每隔三天為其...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應當是如來藏。佛祖在從金剛座上起來之時說道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的智慧德相,只是由於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裡的 如來的智慧德相 就是所謂的如來藏。按照唯識宗所說,我們的無漏種子,也就是解脫與覺悟的種子有三種,聲聞乘種性種子 緣覺乘種姓種子 菩薩乘種姓種子。其中的菩薩乘種姓種子就是佛的智慧與功德,只有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