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上的銘文,在書法字型中屬於篆書嗎

2021-04-15 13:39:18 字數 5803 閱讀 7175

1樓:陶心齋主

您的問題,青銅器上的銘文,是「金文」,在書法字型中屬於篆書(大篆)!

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這麼說。其實,青銅器上的銘文是大篆。大篆又叫鐘鼎文,可見其最早始見於禮器。小篆是秦統一後的大篆的改進版!篆書作為書法是後許多年的事了。

3樓:匿名使用者

青銅器上的銘文是大篆。大篆又叫鐘鼎文,可見其最早始見於禮器。小篆是秦統一後的大篆的改進版!篆書作為書法是後許多年的事了。

4樓:手摸歷史

屬於 金文

刻在金屬(青銅器)上的文字

5樓:匿名使用者

「籀」複本指我國周代時通用的規

制範化文字,即籀文。籀文為大篆的典範,故也代指所有的大篆文字,包括夏商周三代陶器、甲骨、鐘鼎、玉石等載體上的一切古文字。「篆」指在籀文基礎上重新統一釐定出來的秦代篆書,世稱小篆。

籀篆結合起來,就涵括了整個先秦篆系書法文字。篆系文字在

也有種說法三代文字叫大篆秦代統一文字後叫小篆,一般指的青銅器上的銘文是大篆或小篆或漢代篆書的叫金文,滿意請採納

石鼓文,金文,篆書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6樓:學院派魚多多

一、主要使用年代不同:

1、石鼓文,是先秦時期的文字。

2、金文,是殷周時期的文字。

3、篆書,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

二、承載文字的器具不同:

1、石鼓文,為我國最古老的石刻,器具為刻有籀文的鼓形石。

2、金文,是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器具為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

3、篆書,小篆由於是官書,只適合於隆重的場合,如記功刻石、叔量詔版、兵虎符之類。

三、文字特徵不同:

1、石鼓文,其書法字型多取長方形,體勢整肅,端莊凝重,筆力穩健,石與形,詩與字渾然一體,充滿古樸雄渾之美。

2、金文,字數不多,字型瘦長,筆道遒勁雄美,行氣疏密有致,結構嚴謹,情勢凝重,各有風韻。有兩種風格,一種是筆勢雄健,形體豐腴,筆劃起止多露鋒芒,間有肥筆,另一種則是運筆有力,形體瘦筋,筆劃多挺直,不露或少露鋒芒。

3、篆書,標準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基本特徵:字形修長、而且緊畫、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

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

7樓:妄與梔枯

1、時期不同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

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

小篆也稱「秦篆 」,是秦國的通用文字。

2、特點不同

石鼓文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

在青銅器內側的金文是凹入去的。

篆文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3、所處發展時期不同

石鼓文的字型,上承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

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緒延至秦漢。

篆文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書家第一法則」的石鼓文

被稱為「書家第一法則」的石鼓文,在文字史、書法史、金石學史甚至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如果說甲骨文是漢字發展的原點,那麼石鼓文就是關鍵節點。

石鼓文主要記載了秦國君臣率領士兵進行漁獵、修路、植樹、祭祀等活動,由此可見秦國創業之時的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學界多認為這是一種勒石紀功的形式,「鐫功勒成告萬世」。其實這在亞歐古典文明中比較常見,諸多部族或帝國多以刻石達到宣傳威嚴之效果。

石鼓文皆被環刻於鼓腰,一鼓一篇,在章法佈局和書寫風格上很有秩序和原則,排列整齊,分佈均衡,對稱呼應,開合有度,氣勢壯闊,雄渾古樸。

從字型構形上來說,作為秦系文字演化發展的關鍵樞紐,石鼓文多用「圓筆」篆法,粗細均勻,變化靈活,逐漸使漢字形式秩序化、形體固定化、部件符號化、書寫規範化。

它上承西周晚期金文如《虢季子白盤》銘文典雅整飭的風格,下啟秦朝小篆如秦刻石圓健嚴謹的色彩,可謂秦系文字邁向「書同文」歷史程序中的過渡階段和重要一環。因此,石鼓文又被稱為「倉頡之嗣,小篆之祖」,這自然也使之自出土之日起就引起書法家的重視。

韓愈作《石鼓歌》贊其書法之美:「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他還提到張籍的拓本,「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髮盡備無差訛」。可見石鼓文在唐代就被拓印,但目前所見最早拓本是日藏宋拓。

集大篆之大成,開小篆之先聲,石鼓文清朗古樸且渾厚嚴謹,又不乏遒麗之姿,引起不少書法家如朱耷、鄧石如、傅山、楊沂孫、吳昌碩等人的紛紛臨摹,其中以吳昌碩成就最為顯著。

8樓:

石鼓文和金文分別是大篆的一種,大篆之後為小篆,大篆和小篆統稱為篆書。

中國書法有幾種字型?金文屬於什麼字型? 20

9樓:學院派魚多多

一、中國書法的五種主要書體,篆書體、隸書體、楷書體,行書體,草書體。

其中又細分為

1、篆書體:大篆、小篆。

2、隸書體:古隸、今隸。

3、楷書體:魏碑、正楷。

4、行書體:行楷、行草。

5、草書體:章草、小草、大草、標準草書。

二、金文的書體,一般稱為大篆或籀書,也有稱為古籀的。

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稱「鐘鼎文」)與籀文(金文之繁化),而當代漢字學家推算秦朝應尚有甲骨文,所以現在也包括其中。

10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書法一共有六種字型:行書,草書,隸書,篆書,楷書,燕書。

1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書法主要有楷書、行書 、隸書、仿宋、宋體、魏碑 大篆 小篆 等 金文是一個單獨的字型

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

12樓:風軟雲輕閣

真要說起來我覺得字型應該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然後是行、草。若要再細分,隸書的草體叫章草,楷書的草體根據省略的程度不同大略可分為行楷、行書、行草、草書、大草(或說狂草)。金文應該是單獨列出來的一種字型,它是指夏商周三代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所用的字型。

不同於大篆,大篆的代表作是《石鼓文》,可以認為是,只有刻或鑄在青銅器上的才叫做金文。但是金文和大篆在形態上也是有著一定的區別的。參看沃興華《中國書法史》。

13樓:潘

可分為甲骨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幾類。篆書分為大篆小篆,金文是大篆,草書分章草和今草

14樓:匿名使用者

金文屬於最早的字型 比篆書還要早的一種字型、中國書法有五種、分別是篆 、隸、楷、行、草

15樓:匿名使用者

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金文是大篆。

16樓:匿名使用者

金文即鐘鼎文。書法字型始於古文,成於秦,興盛漢魏晉六朝,每一時期有其代表和特色,如秦篆漢隸晉行唐真宋草等。

17樓:亦大奕

最基本的楷書 。 行書 ,草書, 隸書, 我學的是這四個

18樓:雨薇音

中國書法有楷、行、草、隸、篆,五大類。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

中國書法字型演變過程中出現過哪五種主要字型啊?

19樓:匿名使用者

1、篆書 (篆字分為大篆、小篆兩種)

大篆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時期,先民們**凶吉禍福,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刻在龜骨、獸骨上的文字。

鐘鼎文是在青銅器時代的商周,鑄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又稱為金文,鍾代表樂器,鼎代表禮器。

石鼓文是戰國時代秦國刻石。石鼓共十個,形似鼓狀,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小篆又稱秦篆,是在大篆基礎上遞變而來的一種書體。秦統一文字後,小篆成為了秦朝的官方文字,故又被稱為「秦篆」。

2、隸書

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型。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

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型,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隸書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3、草書

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

漢未,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 狂草」。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大草」與「小草」相對稱,大草純用草法,難以辨認,張旭、懷素善此,其字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

草書分為章草、今草、狂草。

4、行書

在楷書的基礎上櫱生而來的,介於今草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 。行書中的「行」字,是「快走」的意思,寓意書寫速度要比楷書快些,故稱行書。行書在書寫時,淡化或省略了楷書中折、鉤、撇、捺的提按,和橫、豎的逆鋒起筆、回鋒收筆的動作。

此外,行書還彌補了草書因潦草而導致難於辨認的不足。據傳說:行書是東漢書法家劉德升首創。

5、楷書

由古隸(秦隸)經漢隸遞變而來的一種書體。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又稱楷法、正楷、楷體、正書或真書。 在中國書法史上,楷書以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碑刻和唐代楷書為主流,後人把北魏碑刻統稱為「魏碑」;把唐代楷書統稱為「唐楷」。

20樓:匿名使用者

篆、隸、楷、行、草五種字型。

1、篆書:字的結構成縱勢,布白對稱勻稱,用筆中鋒圓轉,線條粗細變化不大,具有遒勁、圓潤的美,被稱為玉箸篆,象玉質的筷子。

2、隸書:也叫「隸字」、「古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因為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3、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其特點是:

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於東漢。魏晉南北朝隸書大多雜以楷書筆法。

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認為楷書是由古隸演變而成的。

4、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

5、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劃連綿。

參考資料:漢字的書寫藝術——**中國書法的起源及其實質-人民網

21樓:檸檬很萌丶呀

甲骨文→金文→篆書(分大篆和小篆)→隸書→楷書

總趨勢是由繁到簡,漢字字形字型逐步規範化、穩定化。漢字形體演變的過程可以分為古文字和隸楷兩大階段。在古文字階段,漢字形體演變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書、秦隸。

在隸楷階段,漢字形體演變的序列是隸書、楷書。

隸書盛行於漢代。魏晉時期是隸書向楷書的過渡階段。楷書盛行於隋唐。隸書、楷書是正式字型。在隸楷階段,還出現了輔助書體——草書和行書。

小篆使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隸書構成了新的筆形系統,字形漸成扁方形;

楷書誕生以後,漢字的字形字型就穩定下來了,確定了「橫、豎、撇、點、捺、挑、鉤、折」的基本筆畫,筆形得到了進一步的規範,各個字的筆畫數和筆順也固定起來;由多行書寫產生出來的排列整齊的要求,使字形變化、筆畫的長短、粗細被約束在方框內伸展,筆畫分佈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約,字形結構講究平衡對稱。

楷書出現使漢字的方塊化定型了,漢字的字型演變成熟了,一千多年來楷書一直是漢字的標準字型。這是漢字字型演變的主流。輔助性字型草書和行書的發展過程是漢字字型演變的支流。

青銅器上為什麼會出現美術圖案,青銅器上的花紋,學名叫什麼?或者這些紋路有統稱沒有

青銅器本身就是美術範疇的藝術作品,上面的美術裝飾圖案既是為了美觀 起到裝飾作用 又包含了一定的寓意。如祈福納祥等寓意。主要指先秦時期用銅錫合金製作的器物,簡稱 銅器 包括有炊器 食器 酒器 水器 樂器 車馬飾 銅鏡 帶鉤 兵器 工具和度量衡器等。流行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秦漢時代,以商周器物最為精美。最...

青銅器是怎樣製造出來的,為什麼在商代青銅器沒有廣泛用於農業生

一 青銅器的製作方法如下 1 範鑄法 範鑄法較早,應用的最普遍,範鑄法又稱模鑄法,先以泥制模,雕塑各種圖案 銘文,陰乾後在經燒製,使其成為母模,然後再以母模製泥範,同樣陰乾燒製成陶範,熔化合金,將合金澆注入陶範範腔裡成器,脫範後再經清理 打磨加工後即為青銅成品.2 失蠟法 失蠟法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

商周青銅器在造型,紋飾以及風格上的差異

有魚紋面的裝飾 比較符合當時風格 簡述商周青銅器的造型,紋飾的主要變化?簡述啊 一定是 考試題目 夏商周時期雕塑與青銅鑄造藝術達到了高峰,商朝青銅器出現了平雕與浮雕兩種技術,代表作有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商朝的玉雕水平也相當高。商朝的青銅鑄造藝術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四川廣漢三星堆考古發現了大型青銅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