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嗎,老子是不是孔子的老師?

2021-04-16 19:09:08 字數 4535 閱讀 8150

1樓:新鄉

師襄,萇弘,老聃(老子)等

我相信還有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4623261很多,因為他一直在周遊列國,而且他自己不是說了嗎:三人行必有我師

師襄是春秋時期的一位古琴家,在衛國做樂官。其實,讓他更加出名的還是孔子,因為他是孔子的老師。

大約在公元前496年時,孔子離開魯國到了衛國,聽說師襄是一位**家,便拜其為師,學習琴曲《文王操》。過了一段時間後,師襄聽了孔子的演奏說:你可以再學別的曲子了。

可孔子仍然要繼續練習這首,又過了一些時候,孔子再彈給老師聽,師襄又說,你可以再學別的曲子了。可孔子仍然還要繼續練習這首曲子,這樣反覆了數次。孔子認為只是彈出樂曲還遠遠不夠,還要掌握它的內部邏輯,還要深刻理解曲意達樂曲的意境。

師襄正是利用學生的學而不厭的精神,讓其發揮主動。

萇弘是周朝著名政治家,生年無考,死於公元前492年,其事蹟見於《左傳》和《國語》等書。據《國語》載,萇弘是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劉文公的大夫,因保周抗敵,不幸死於國難。後來,神話傳說,萇弘死後三年其血化為碧玉。

鮮血化為碧玉的故事,最早見於《莊子·外物》,後人所說的「碧血丹心」便淵源於此。

萇弘不僅是周朝政治家,他還擅長於樂。孔子入周時曾訪樂於萇弘,證明了萇弘與孔子同時代而年長於孔子。關於孔子訪樂於萇弘,《大戴禮記》謂:

「孔子適周,訪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這就是說,孔子不只是「訪」而且是「學」樂於萇弘。

2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孔子師抄郯子襲、萇弘、師襄、老聃之徒,其賢不及孔子。」是說,孔子曾經請教過這四個人。

而不是說這四個人就是孔子的老師。不過韓愈這篇師說裡,也可能認為這四個人就是孔子的老師。值得注意的是,師說是一篇說明文,不能看做是史料,所以老子是不是孔子的師傅,韓愈說了不算,師說說了更不算。

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三個人裡面,肯定有一個或者多個人的行為品德值得我們學習,而不是說三個人裡面肯定有我的師傅。

綜上所述,在史記、春秋等重要文獻中,並沒有說老子是孔子的師傅,而說了子路顏回等72名賢才的**是孔子,也就是說,老子明明白白的肯定不是孔子的師傅,只是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公平一點說,是兩個聖人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一次深刻的**。

還有,中國的私塾起源於孔子,至少現在的理論是如此。這樣看,孔子以後才有正式的師徒關係,而孔子之前,師徒的概念還不甚明確。說孔子的老師是誰,這其實是一個沒有意義的事情。

3樓:湮つ滅

可以說是的,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這裡老聃就是老子。

4樓:聽那一聲劍響

孔子周遊列國時向老子問禮

老子和孔子見過面應該不假,孔子向老子請教過問題也比較可信

5樓:俠∮王薰

《師說》: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老聃即老子

6樓:風入凌煙

據大明一統志載,孔子周遊列國時向老子問禮.

然後,孔子當時的原話據說是這樣的版,

其實他們也沒見幾次權,然後第一次見面後,孔子和**們說:"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第二次見面就有,

"孔丘聞之,覺已為鵲,飛於枝頭;覺己為魚,遊於江湖:覺己為蜂,採蜜花叢;覺已為人,求道於老聃。不禁心曠神達."

也不能說是或不是,這要看他們兩個怎麼想.真要說師,其實予人所得即為師...

7樓:音速小丫頭

是後來的老師,小學是課本里有。

老子是不是孔子的老師?

8樓:愛洗腳籮冥新

孔子曾經跟很多人學習過,在當時尊師重道的環境下,一日為師,終身若父,所以,可以說很多人都曾經做過孔子的老師,但他這些老師,賢能都不超過孔子。

孔子雖然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但母親卻自幼對他嚴格管教,所以孔子才「十有五而志於學」。孔子在十五歲的時候,母親利用父親的老關係,請人帶孔子去魯國太師處學習禮儀。

擴充套件資料

軼事典故

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

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9樓:有錢哥哥

老子並不是孔子的老師,只是孔子向老子問過禮而已。

公元前523年,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

韓愈的《師說》: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其中郯子是春秋時郯國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少皞氏時代的官職名稱的由來;萇弘是東周敬王時候的卿大夫,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師襄亦稱師襄子,是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

擴資資料:

孔子的言論主要記錄在《論語》中。《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傳**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在南宋後並稱「四書」。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微言大義」。

10樓:小雄鷹

據大明一統志載,孔子周遊列國時向老子問禮.

然後,孔子當時的原話據說是這樣的,

其實他們也沒見幾次,然後第一次見面後,孔子和**們說:"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第二次見面就有,

"孔丘聞之,覺已為鵲,飛於枝頭;覺己為魚,遊於江湖:覺己為蜂,採蜜花叢;覺已為人,求道於老聃。不禁心曠神達."

也不能說是或不是,這要看他們兩個怎麼想.真要說師,其實予人所得即為師...

11樓:正牌劊子手

孔子沒見老子幾面,談不上師徒。孔子的老師

是周室,孔子所教的學說都是周文化,是周室的智慧結晶,代表人物有:姫昌、吳泰伯、姫旦、吳季扎等。尤其吳季扎與對孔子是同一時代的人,對孔子有深遠的影響,孔子以其為師。

吳季札於公元前485年死後葬在申港西南。後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墓前立碑,碑銘「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10個古篆是孔子所書

12樓:手機使用者

老子除了道教始祖這個「教主」名頭之外,還有個嚇人的稱呼,那就是「孔子師」。其最大的根據是史記記載,孔子去拜見老子「問道」,回來以後,3天說不出話來,說老子這人是龍啊,我搞不定~ 這一歷史由司馬遷寫出來,不得不讓人相信。但是孔子之徒不免自覺因此矮人一截,嚴重不爽之下,考據寫《道德經》的老子不是老聃,是老萊子或者其他什麼子,生在孔子之後,當然也就不可能是孔子的老師了,而孔子問禮的物件則是另外一個人。

這一靠據不得了,竟然興起了一門學們叫「老子指偽學」,專門挑老子毛病,以證明老子不是孔子的老師。這批人陣容強大,隨便說兩個名字都嚇死人——梁啟超和錢穆。 哇靠。

見過無恥的,沒見過這麼無恥的。 就孔子那點小兒科的學問,還想跟老子當徒弟。我呸。

事實是,孔子子去拜見老子,老子沒怎麼教他,只不過把他批評了一頓而已。在老子眼中,孔子正是敗壞世風,屬於批判物件的人,怎麼可能教他。 司馬遷之前關於孔子問禮老子的記載,以《莊子》最為詳細,不過由於莊子和老子的學術傳承關係,反對者拒不接受其描述。

《莊子》裡說,孔子到了51歲還不知道什麼叫「道」,就去拜見老子,老子說:你說說吧,你都怎麼追求道了。孔子就說,我在規矩法度裡學習,5年沒有什麼成效,又從陰陽變化中求道,12年了還沒什麼收穫。

然後老子就開導了孔子一番,大意就是你不要追求你那些所謂的仁義道德了。孔子又問老子,我搞六經很久了知道各種典章制度,論述治國之道,可是就是沒有國君接受,難道是「道」真的這麼難以闡明嗎。孔子說,六經是個屁,你還把他當個寶云云。

孔子回去以後,也是氣的沒話說。**自貢不服氣,要替老師把口頭便宜討回來,結果被老子好一通教訓,搞了個灰溜溜。過了三個月,孔子再去見老子,描述了一下自然生息的狀態,假裝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老子於是說「可。

丘得之矣」。這個得,是說,你終於明白了我說什麼啊,而不是說,你得道了啊。 莊子是批儒的,斷不能被儒家所接受,《莊子》這麼好的書他們都不學習,活該這些儒生們瞎眼。

1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的老師是鑽子沒有鑽子哪來的。孔子。

14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有五位老師,分別是堯、舜、禹、老子、項橐。我跟大家說為什麼孔子有三位老師是堯、舜、禹,因為在孟子的最後一頁就有提到,孟子曰:「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則見而知之;若湯,則聞而知之。

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若伊尹、萊朱,則見而知之;若文王,則聞而知之。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散宜生,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無有乎爾!

則亦無有乎爾!」

老子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的區別老子思想與孔子思想的主要區別

孔子主張入世,老子主張出世。政治主張方面,老子就主張小國寡民,與孔子大相徑庭。儒家和道家之爭,在於儒家主張有為,道家主張無為,一個 無 字,劃清了儒道兩家的界限。而在道家學派中,雖然老子和莊子都主張無為,但老子和莊子並不是一個 道 正如孔孟之別一樣,老子和莊子也不完全一樣。儘管後人並稱他們為 老莊學...

老師為什麼要叫「老」師?是不是和老子有關

老師 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如 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 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 老師 如金代元好問 示侄孫伯安 一詩 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我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古代就有 人有三尊,君 父 師 的說法。呂氏春秋 尊師 雲 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

佛有說孔子,老子是菩薩化身嗎

老子孔子顏回為菩薩化身的明確說法,最早亦是最有影響的是 清淨法行經 但此經為偽經,系當時人應對道士編造老子化胡經而 以毒攻毒 地編造,後此偽經失傳,僅見諸書所引片段。另一個雖未明確點名指稱孔老,但意思相近的出處是 大灌頂經,如下 賢者阿難因復問佛言。閻浮提界有幾種葬法。為今現在及未來眾生重更問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