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飛簷斗拱,紫禁城的飛簷斗拱有什麼特點

2021-04-17 15:29:04 字數 5188 閱讀 3286

1樓:匿名使用者

飛簷斗拱指中式古建築中「飛簷」和「斗拱」兩種建築結構,由於飛簷和斗拱在中式古建築中多數時候一起存在,所以合稱為「飛簷斗拱」。

飛簷:中式古建築的屋角常建為四角翹伸的形態,彷彿地面有股氣在託舉著屋簷,這樣使建築有一種飛動輕快的動感,此結構稱為飛簷。飛簷多為採光、排水、裝飾而設計。

斗拱:中式古建築承重柱與屋頂之間的過渡結構,是榫卯結構,起承接支撐作用;承重柱上的弓形部件稱為「拱」,拱之間的方形木塊稱為「鬥」,所以該結構被稱為「斗拱」。斗拱主要為承重、出挑、防風、抗震、裝飾而設計。

飛簷的裝飾性更強;而斗拱除了裝飾性,更重要的是功能。斗拱是中式建築的關鍵部件;中國許多古建如應縣木塔等歷千年數十次**而不倒,關鍵正是斗拱。

飛簷斗拱詳解

1、淵源

由於中西方地理物質資源條件的差異,中國人對木材使用多,而西方人對石材使用多,使中西方建築具有明顯差別,最終形成了差別很大的中西建築特色——中國古建基本都為土木結構。

正如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一般,中國古建築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據考證中國傳統建築歷經3000餘年,核心構造方式幾乎從未變過:一直是以榫卯結構為基礎的木質框架式土木建築——這簡直是奇蹟!

可以說榫卯結構是木質建築上極其重要的發明。我們祖先很早就發明了榫卯結構,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榫卯結構實物距今已有六七千年。榫卯結構是適應於木質建築非常好的結構:

採用榫卯結構的木建,使用純木料,不用一顆金屬釘卯,就能達到很高的剛性和防震效能——不得不說我們祖輩極其聰慧。

而「飛簷斗拱」的斗拱就是以榫卯結構為基礎的中國古建築的核心部件,是中國古建築最突出的特色,是中國古建築技術和藝術結合的典型。可以說,是飛簷斗拱讓中國古建築充滿了靈性、美觀、大氣,又非常和諧的與自然融為一體,同時還能具備良好的整體性和非常優秀的建築效能。

斗拱建築出現於戰國,成熟於唐宋,至宋時官方《營造法式》已完整定義斗拱建造方法和引數,並予斗拱以尊崇的地位,明清斗拱只在形式上有些變化。

我們在旅遊景點中常看到的各類飛逸俊秀,氣勢巍峨的宮殿、寺廟、亭臺樓榭、古塔、牌坊、以及部分古民居等古建築或仿古建築,都有飛簷斗拱結構。

2樓:匿名使用者

斗拱用於柱頂、額枋和屋簷或構架間,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採桑獵壺上的建築花紋圖案,以及漢代儲存下來的墓闕、壁畫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鬥科,通稱為斗拱。

鬥是鬥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鬥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鬥,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樑外端,分別起傳遞樑的荷載於柱身和支承屋簷重量以增加出簷深度的作用。

唐宋時,它同樑、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結構層的一部分。明清以後,斗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飛簷,中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之一,多指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簷翹角。飛簷為中國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簷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彷彿是一種氣將屋簷向上託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飛簷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屋頂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尤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屋頂在單座建築中佔的比例很大,一般可達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結構的樑架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頂形成曲線,不僅坡面是曲線,正脊和簷端也可以是曲線,在屋簷轉折的角上,還可以做出翹起的飛簷。

樑架組合形式所形成的體量巨大的屋頂,與坡頂、正脊和翹起飛簷的柔美曲線,使屋頂成為中國建築最突出的形式特色。

3樓:迪家三妹

「中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合稱斗拱 」

4樓:

飛簷:簷指的是屋簷,特別是屋角,它向外挑出,向上翹起,呈飛躍之勢,故稱飛簷

斗拱:古代建築多為木質,屋內橫樑與柱基之間需要有部件接連傳遞重力分配荷載,屋外飛簷之下也需要器件進行託舉,這種承上啟下的建築構件就叫斗拱,在支撐體上橫向安裝一件弓形木件,其上水平垂直安裝一方形木件,方形木件挑出的部分上再加一弓形木件橫置,與底層弓形木件平行,但位置靠外,弓形上再加一方形挑出,反覆重疊直達需要承重的部位,就這樣將外沿的重力傳回支撐體。且經過層級疊加的方式分配著力點,使整個基礎受力均衡。

這裡面的弓形構件就叫「拱」,方形構件就叫「鬥」。而「鬥」「拱」間也不以鐵釘膠水相聯接,全部是榫卯結構。

5樓:雪山青松

飛簷 ,是中國古代建築在簷部上的一種特殊處理和創造,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的屋頂轉角處。飛簷是其屋簷上翹,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是中國建築上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我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 ---- 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飛簷設計構圖巧妙 ,造型優美的屋頂給人們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飛翹的屋簷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靈獸,似麒麟,像飛鶴,有人喜歡靈獸,有人喜歡祥雲,或是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代表著臨水而居的親水文化。屋簷上翹,若飛舉之勢。常用於亭、臺、樓、閣、廟宇、宮殿等建築上。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香亭三間五座,三面飛簷,上鋪各色琉璃竹瓦,龍溝鳳滴。」 秦牧 《社稷壇抒情》:

「這壇後的宮殿是華麗的,飛簷、斗拱、琉璃瓦、白石階……真是金碧輝煌!」

斗拱,中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 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合稱斗拱。

6樓:歲月不寒

建築上的形式。

fēi yán

飛簷 亦作「 飛簷 」。我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之一。屋簷上翹,若飛舉之勢。

常用於亭、臺、樓、閣、廟宇、宮殿等建築上。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香亭三間五座,三面飛簷,上鋪各色琉璃竹瓦,龍溝鳳滴。

」 秦牧 《社稷壇抒情》:「這壇後的宮殿是華麗的,飛簷、斗拱、琉璃瓦、白石階……真是金碧輝煌!」

◎ 斗拱 dǒugǒng

中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從柱頂上加的一層層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結構叫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鬥。合稱斗拱

紫禁城的飛簷斗拱有什麼特點

7樓:匿名使用者

起源:飛簷,是中國古代建築在簷部上的一種特殊處理和創造,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的屋頂轉角處。飛簷是其屋簷上翹,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是中國建築上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我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 ---- 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

飛簷設計構圖巧妙,造型優美的屋頂給人們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飛翹的屋簷上往往雕刻避邪祈福靈獸,似麒麟,像飛鶴,有人喜歡靈獸,有人喜歡祥雲,或是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代表著臨水而居的親水文化。屋簷上翹,若飛舉之勢。

常用於亭、臺、樓、閣、廟宇、宮殿等建築上。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香亭三間五座,三面飛簷,上鋪各色琉璃竹瓦,龍溝鳳滴。

」 秦牧 《社稷壇抒情》:「這壇後的宮殿是華麗的,飛簷、斗拱、琉璃瓦、白石階……真是金碧輝煌!」 作用:

飛簷是漢族傳統建築簷部形式,多指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簷翹角。飛簷為漢族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簷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彷彿是一種氣將屋簷向上託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中國古建築中斗拱和飛簷翹角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8樓:南霸天

斗拱作用:

斗拱用於柱頂、額枋和屋簷或構架間,鬥是鬥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鬥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鬥,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樑外端,分別起傳遞樑的荷載於柱身和支承屋簷重量以增加出簷深度的作用。

飛簷翹角的作用:

飛簷為中國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簷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彷彿是一種氣將屋簷向上託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9樓:玄緣子

古代建築的樑柱、斗拱、飛簷、瑞獸等都有自己的作用和特色。你所提到的問題答覆如下:

斗拱起傳遞樑的荷載於柱身和支承屋簷重量以增加出簷深度的作用。

飛簷翹角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彷彿是一種氣將屋簷向上託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這兩種具有裝飾作用又有實用價值的建築手法,把古代建築的富麗堂皇、雕樑畫棟、勾心鬥角、恢弘氣勢都體現出來。

湖北武當山的紫霄大殿,以上部分處理的特別好,飛簷翹角採用的是龍和風做飾物,即體現了皇家氣派,又有龍鳳呈祥的寓意,建議你來看看加深你對古建文化的瞭解和認識。

10樓:星辰の眼

斗拱用於柱頂、額枋和屋簷或構架間,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採桑獵壺上的建築花紋圖案,以及漢代儲存下來的墓闕、壁畫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鬥科,通稱為斗拱。

鬥是鬥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鬥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鬥,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樑外端,分別起傳遞樑的荷載於柱身和支承屋簷重量以增加出簷深度的作用。

唐宋時,它同樑、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結構層的一部分。明清以後,斗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飛簷,中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之一,多指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簷翹角。飛簷為中國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簷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洩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彷彿是一種氣將屋簷向上託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飛簷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屋頂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尤以屋頂造型最為突出,屋頂在單座建築中佔的比例很大,一般可達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結構的樑架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頂形成曲線,不僅坡面是曲線,正脊和簷端也可以是曲線,在屋簷轉折的角上,還可以做出翹起的飛簷。

樑架組合形式所形成的體量巨大的屋頂,與坡頂、正脊和翹起飛簷的柔美曲線,使屋頂成為中國建築最突出的形式特色。

中國館的外形設計除了像斗拱,還像什麼,寓意是什麼

中國館,共分為國家館和地區館兩部分,國家館主體造型雄渾有力,宛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 地區館平臺基座匯聚 寓意社澤神州,富庶四方。國家館和地區館的整體佈局,隱喻天地交泰 萬物咸亨。朱大可說 何鏡堂先生設計的中國館,被上海世博當局解釋 為具有 親民性 這分明是一個反諷性的解釋,因為這個建築沒有任何親民性...

故宮明明是紅牆,為什麼叫「紫」禁城

傳說道家創始人老子過函谷關之前,關令尹看到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在道家,紫有吉祥的意味,這個觀念也被歷代帝王接受,皆以紫為祥瑞之色。紫宮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又在諸天 地位尊貴,古代帝王既以天子自居,在他們生活和居住的地方自然要模仿天帝的府邸 紫宮 加上歷代皇宮等級森嚴...

「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是如何流傳至今的

在修建紫禁城時有意少建半間,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這樣既不失皇家的威嚴,也讓那玉皇大帝無話可說,從此便有了 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之說。其實這宮裡的殿堂數並非真的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原來,劉伯溫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苦,可皇上卻大興土木,於是就有意把設計好的圖紙改了,這樣一來就少建了幾百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