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先後滅亡的順序

2021-04-30 12:54:24 字數 5766 閱讀 9818

1樓:暴走少女

戰國時代最後三十多年,山東六國已無力與秦國對抗,秦國不斷向東蠶食六國國土,後來至秦王嬴政在位時,一舉滅六國,一統中國。

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

公元前287年,蘇秦、李兌合齊、楚、趙、魏、韓五國,合縱攻秦,罷於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

公元前286年,齊滅宋,秦遂主謀合縱攻齊。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攻入齊都臨淄,佔領齊國長達五年。

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這以後秦的對手主要是趙國。秦在進一步削弱楚的基礎上,向東積極發展,與趙形成正面對抗。

公元前262-260年,秦、趙在長平邑(今山西晉城高平市)激戰,秦大敗趙(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秦進圍趙都邯鄲,達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除邯鄲之圍。趙雖轉危為安,但受創慘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

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於河外。

公元前241年,趙龐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勢各個擊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2樓:美劇風向標

戰國七雄先後滅亡的順序依次是:韓,趙,燕,魏,楚,齊。

公元前230年,內史騰率兵滅韓國,俘韓王安,所得韓地置潁川郡,韓亡。

公元前228年,秦軍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

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殺太子丹求和,燕破。

公元前225年,王賁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三個月後 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一年後,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

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滅越國置會稽郡。楚亡。

公元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

公元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投降,齊亡。

秦乘勢各個擊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3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結成聯盟,打敗了齊、秦、楚等大國,成為較強盛的國家。後來這個聯盟破裂,齊國、秦國興盛。

戰國中期,魏**隊攻打趙國,趙國請齊國幫助退兵。魏國內部空虛,大軍事家孫臏帶領齊國的軍隊直接去打魏國的首都。魏**隊本已攻破趙國首都,聽見自己的國家情況危急,便急忙從趙國撤軍去救魏國,剛走到半路,就遇上了埋伏的齊**隊,齊**隊堵住魏**隊,打了個大勝仗。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例——「圍魏救趙」。

兩年後魏國進攻韓國,齊國的軍隊在孫臏的指揮下圍魏救韓。齊軍假裝後退。第一天撤出後營地留下的爐灶足夠做10萬人的飯;第二天留下的爐灶只夠做5萬人的飯;第三天留下的爐灶減少到只夠做3萬人的飯。

魏軍從爐灶的數量推測,以為齊軍大量逃亡,於是挑選了精銳的士兵,追趕齊軍,一直追到馬陵(今天的河南省境內),結果被埋伏在這裡的齊軍徹底打敗。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兩次戰役後齊國取代了魏國稱霸中原。

戰國後期,秦國越來越強盛,其他6個國家都不能單獨抵抗秦國,於是就想聯合起來,共同抵抗秦國。秦國為了打敗其餘的六國,挑撥六國之間的關係,促使他們都和秦國親近。各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一到關鍵時刻常常不能齊心合力,結果給了秦國機會。

秦國先後征服了其他國家,並滅了周王室,統一了中國。

4樓:匿名使用者

11590位粉絲

戰國時代最後三十多年,山東六國已無力與秦國對抗,秦國不斷向東蠶食六國國土,後來至秦王嬴政在位時,一舉滅六國,一統中國。

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

公元前287年,蘇秦、李兌合齊、楚、趙、魏、韓五國,合縱攻秦,罷於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

公元前286年,齊滅宋,秦遂主謀合縱攻齊。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攻入齊都臨淄,佔領齊國長達五年。

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這以後秦的對手主要是趙國。秦在進一步削弱楚的基礎上,向東積極發展,與趙形成正面對抗。

公元前262-260年,秦、趙在長平邑(今山西晉城高平市)激戰,秦大敗趙(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秦進圍趙都邯鄲,達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除邯鄲之圍。趙雖轉危為安,但受創慘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

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於河外。

公元前241年,趙龐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勢各個擊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5樓:匿名使用者

秦滅六國年鑑

秦王政一十五年(前230年),內史騰率兵滅韓國,俘韓王安,所得韓地置潁川郡,韓亡。

秦王政一十七年(前228年),秦軍攻入趙國國都邯鄲,趙王遷被迫降秦,趙破。

秦王政一十八年(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領兵攻燕。秦王政一十九年(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殺太子丹求和,燕破。

秦王政二十年(前225年),王賁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魏國,包圍魏都大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三個月後 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4年),王翦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屯兵練武、堅壁不戰、以逸待勞。一年後,楚軍鬥志渙散、糧草不足,遂從前線撤軍。王翦乘機追擊,消滅楚軍主力,佔領楚都壽春,俘虜楚王負芻。

王翦又率軍渡過長江,平定了江南,滅越國置會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打下遼東,俘燕王喜;接著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趙徹底滅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賁率軍南下攻打齊國,齊王建投降,齊亡。

6樓:你叫什麼鬼名字

因為秦國實行的是遠交近攻政策,先拉攏遠一些的國家,在消滅秦國附近的國家,一步一步的完成了秦王朝的統一。

7樓:秀兒

戰國七雄先後滅亡的順序是,韓,趙,魏楚,燕,齊,秦,如果你想記住他。請跟我讀:喊趙薇去演齊秦。

8樓:

戰國七雄滅亡的順序是韓趙魏,楚國,燕國,齊國

9樓:雙子皮卡丘烏拉

正是因為秦國自己的考慮,只有先滅掉鄰近的國家並且滅掉強國,統一六國才可以成功。

10樓:人文隨身

秦國是按照距離自己遠近,以及國力的強弱來做排序的,這樣勝算比較大。

11樓:冬天吃雪條

韓趙魏楚燕齊秦(喊趙薇出演齊秦)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要答的都被你們答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七雄一時沒有全部滅亡,而是秦滅了其他六國,建立了秦朝,秦朝在統一中國15年後滅亡。

公元前230年,秦派內史騰率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攻破韓國首都鄭(今河南新鄭),韓國滅亡。

公元前229年,秦軍乘趙國遭受旱災之際,兵分兩路,南北合擊趙都邯鄲。前228年,破趙軍,攻佔邯鄲,俘趙王,趙國滅亡。

公元前225年,秦軍突襲並圍困住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依託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軍強攻毫無奏效,於是引黃河水灌入城內。三個月後,大梁城被水浸壞,魏王投降,魏國滅亡。

公元前225年,秦軍攻佔楚都郢(今湖北荊州),俘虜楚王,楚國滅亡。公元前223年,擊破項燕,全面佔領楚地。

秦於公元前226年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國,秦軍在易水大敗燕軍和前來支援的代軍,攻陷薊,燕王與太子丹率殘部逃往遼東。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率軍殲了逃到遼東的燕軍,俘虜燕王,燕國滅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率領秦軍伐齊,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原來的燕國南部南下直奔齊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北)。齊軍面對秦軍突然從北面來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齊王不戰而降,齊國滅亡。

以上是六國滅亡時間。秦的滅亡時間是公元前206年。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因可判死罪的失職而領導民工起義。反秦鬥爭隨後由項羽與劉邦分別領導,西入關中攻秦。這時趙高殺丞相李斯,殺二世,立始皇**嬰為秦王。

公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鉅鹿一戰,秦軍被殲滅殆盡。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子嬰出城降,秦朝滅亡。

春秋末年,經列國兼併,剩下的大國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南方的楚、吳、越。戰國早期,上述大國,除吳於公元前473年被越所滅,全都儲存下來。秦國、燕國實力較弱。

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其中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併,公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的局面,號稱「三晉」。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晉為諸侯。齊國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殺齊簡公,專齊政,形成「田氏代齊」的局面。但戰國初期,齊實力暫時弱於三晉。

楚國雖向東方略地擴充套件,但其北上與三晉爭奪鄭卻遭受失敗。越國滅吳後曾強盛一時,進入戰國後因長期內亂,勢衰。

戰國中期,秦、齊、楚、趙、魏、韓、燕七國爭雄的格局逐漸形成。最初,魏國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強,但在後來居上的齊、秦夾擊下逐漸衰落下去。楚國任用吳起變法,國勢頗振,稱雄江南。

趙國與韓國亦攻滅周邊小國,並於公元前367年,乘西周內亂,把周**為西周和東周兩個小國,逐漸佔領周的外圍地區。各國中只有燕實力仍較弱。由於國內變法的成功,秦、齊成為西方與東方兩大強國。

雖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稱王,但在桂陵之戰(前353)和馬陵之戰(前341)中兩次負於齊國,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與齊威王「會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稱為王。隨後韓、趙、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後稱王。

各大國紛紛拉攏與國,出現合縱連橫的高潮。合縱連橫的實質是秦與齊、楚這兩大東西對峙集團的鬥爭。秦在這一期間基本上居上風,先後**韓、魏,重創楚國,攻滅巴蜀。

齊因未與秦直接交鋒,仍保持東方霸主地位。趙亦實力較強,趙武靈王曾實行「胡服騎射」,圖滅中山和攻略胡地。

戰國晚期,各國之間的兼併更加激烈。楚違背縱約,與秦結盟,但在齊、韓、趙以及背盟的秦國的兩面夾擊下,一蹶不振。趙滅中山。

國力強盛。齊雖挾韓、魏與秦相抗衡,但卻難以阻止秦對韓、魏的蠶食進攻。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旋皆放棄帝號。

次年,蘇秦、李兌合趙、齊、楚、魏、韓五國攻秦,罷於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秦歸還部分趙、魏失地求和。次年,齊滅宋。秦遂主謀合縱攻齊。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樂毅為將,合燕、秦、韓、趙、魏五國攻齊,攻入齊都臨淄,佔領齊國長達五年。公元前279年,齊將田單組織**,收復失地。齊雖復國,但元氣大傷,從此無力與秦抗衡。

這以後秦的對手主要是趙國。秦在進一步削弱楚的基礎上,向東積極發展,與趙形成正面對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趙在長平(今山西高平)激戰,秦大敗趙(長平之戰)。

公元前259年,秦進圍趙都邯鄲,達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趙敗秦,解除邯鄲之圍。趙雖轉危為安,但受創慘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於河外。

公元前241年趙龐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秦乘勢各個擊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燕、魏、楚、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戰國七雄地圖戰國七雄是哪幾個國家戰國七雄地圖古今對照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三家分晉後,趙國 魏國 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 秦國 楚國 齊國 燕國 趙國 魏...

戰國七雄各國君主稱王順序及王名,戰國七雄各國君主稱王順序及第一個王名

戰國七雄 齊楚秦燕趙魏韓 稱王的順序是 楚 齊魏 兩國徐州相王 秦 韓燕 於同年稱王 趙 前306年 第一個王為楚武王。1 楚國 周桓王時,熊通不滿自己爵小,以其先祖鬻熊子事文王,通過漢陽諸姬向周天子討要更高階的爵位。遭拒後在前704年自稱為王 後諡武 2 雖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69年稱王,但在桂陵之...

戰國七雄對應現在的位置都在哪戰國七雄各自分佈在現在的哪些位置

一 戰國七雄位置 1.齊國 今山東大部 河北東南部 江蘇北部 河南一小部分。國都 臨淄 今山東淄博東北 2.楚國 今湖北 湖南大部 安徽 江西 江蘇 浙江 河南南部 貴州一小部分。國都 郢 今湖北江陵,後遷至壽春,在今安徽壽縣 3.燕國 今河北北部 遼寧西部 內蒙古一小部分。國都 薊 今北京 4.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