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的起源,中國茶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

2021-05-01 01:42:02 字數 5862 閱讀 3230

1樓:匿名使用者

開啟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幾乎每一頁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環境不同,歷史文化有別,生活習慣也會有差異,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現象。但是在飲茶、嗜茶方面卻有共同的愛好,無論茶的飲用方法有什麼不同,都是中華民族共同珍愛的。

如今,茶夷發展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為美容、養顏的飲料,從宮廷傳到民間後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博學的勃萊迪牧師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

」在法國人眼裡,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為是「萬病之藥」,是「原子時代的飲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範圍,發展昇華為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為「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茶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徵。

中國人為什麼愛茶,因為,喝茶有益,喝茶有禮,喝茶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

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在唐人陸羽 《茶經》中都明顯得到體現。

《茶經》共十章。除四章是講茶的性狀起源,製茶工具,造茶方法和產區分佈外,其餘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講煮茶技藝、要領與規範的。「四之器」詳細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種器皿,包括規格、質地、結構、造型、紋飾、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講烤茶要領,選用燃料,鑑別水質,怎樣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華技巧;「六之飲」詳細規定了飲茶應該注意的9個問題,還提出品名貴之茶每次不要超過三盞以及三人飲茶、五人飲茶和七人飲茶各應如何進行;「七之事」例舉歷史上飲茶典故與名人逸事;「九之略」講述在野外鬆間石上、清泉流水處和登山時在山洞裡等不同場所進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圖」要求把《茶經》所寫的茶事活動繪成圖,掛在茶席一角,使參加者能在場看明白。

對於茶道的思想內涵,《茶經》寫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作者這裡提出了「精行儉德」作為茶道思想內涵。

也就是說,通過飲茶活動,陶冶情操,使自己成為具有美好的行為〖和儉樸、高尚道德的人。

與陸羽忘年交的釋皎然在題為《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寫到:「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一首詩中兩次提到了茶道一詞。此後,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聞見記》「飲茶」一章又寫道:

「有常伯熊者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從上述文獻可知:是《茶經》確立了茶道的表現形式與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釋皎然和封演賦予了「茶道」名稱。

2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陸羽 《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書。陸羽《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 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險的真實反映。

以茶字當頭排列茶文化的社會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

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通俗的說法是:源於「神農嘗百草,遇茶而解毒」。

中國茶文化起源於什麼時候?

中國茶文化的起源?

4樓:蘭曦雪唯一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當然,中國人對於茶的起源,民間也有更多美麗的傳說。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區域性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中國茶業,最初興於巴蜀,其後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以致遍及全國。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後被西方引進。

所以,茶的傳播史,分為國內及國外兩條 線路。宋朝的茶區,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範圍相符。

明清以後,只是茶葉製法和各茶類興衰的演變問題了。 2.茶在國外的傳播 中國茶葉、茶樹、飲茶風俗及製茶技術,是隨著中外文化交流和商業**的開展而傳向全世界的。

最早傳入日本、朝鮮,其後由南方海路傳至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16世紀至歐洲各國並進而傳到美洲大陸,又由北方傳入波斯、**。 唐代中葉,中國茶籽被帶到日本種植,茶樹開始向世界傳播。

據文獻記載,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從天台山國清寺師滿回國時,帶去茶種,種植於日本近江。這是中國茶種向外傳播的最早記載。後又經日僧南浦昭明在徑山寺學得徑山茶宴、鬥茶等飲茶習俗,並帶回日本,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日本自己的茶道。

印度是紅碎茶生產和出口最多的國家,其茶種源於中國。印度雖也有野生茶樹,但是印度人不知種茶和飲茶,只有到了2023年,英國和荷蘭人才開始從中國輸入茶籽在印度種茶。

現今,最有名的紅碎茶產地阿薩姆。即是2023年由中國引進茶種開始種茶的。中國專家曾前往指導種茶製茶方法,其中包括小種紅茶的生產技術。

後發明了切茶機,紅碎茶才開始出現,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飲料。 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大多源於當時海上**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可以說,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茶的栽培加工技術,世界各國的茶葉,直接或間接,與我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中國的茶文化真正起源於什麼地方

5樓:匿名使用者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並將成為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

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茶樹原產我國西南地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我國茶史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一、野生藥用階段。茶的利用始作藥料,在《神農本草經》一書中曾經指出:「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注:

茶原名荼),說是遠在公元前2737-2023年茶被神農所發現,並用為藥料,自此後,茶逐漸推廣為藥用。但何時開始作為飲料,史料極缺,只有公元前59年的王褒《僮約》一文,曾提到「武陽買茶」「烹茶盡具」等工作內容,這是茶用來飲用的最早記載。

二、少量種植供寺僧、貴族飲用階段。飲茶的習慣,最早應當起源於川蜀之地,後逐漸向各地傳播,至西漢未年,茶已成為寺僧、皇室和貴族的高階飲料,到三國之時,宮廷飲茶更為經常。

三、大量發展階段……

6樓:匿名使用者

茶文化發源地好像是四川雅安市的名山區吧,我去那玩過

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7樓:四舍**入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被用作貢品致敬。 在原始公社的後期,茶成了貨物交換的專案。 在戰國,茶具有一定的規模。

先秦時期的「詩經」收藏有茶的記載。 與漢代一樣,茶已成為佛教的特殊滋補品。 在魏晉南北朝,有一股喝茶的風。 隋朝,大眾喝茶已成普遍現象。

在唐代,茶業蓬勃發展,茶葉成了「沒有人可以沒有一天生活」。 茶館,茶會,茶會出現,邀請客人喝茶。 宋代,流行的鬥茶,貢茶。

中國飲茶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

」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

8樓:非心月間

1、生吃藥用、

2、熟吃當菜、

3、烹煮飲用

4、沖泡品飲

中國茶文化的起源

9樓:匿名使用者

開啟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幾乎每一頁都可以嗅到茶香。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由於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環境不同,歷史文化有別,生活習慣也會有差異,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現象。但是在飲茶、嗜茶方面卻有共同的愛好,無論茶的飲用方法有什麼不同,都是中華民族共同珍愛的。

如今,茶夷發展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為美容、養顏的飲料,從宮廷傳到民間後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博學的勃萊迪牧師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

」在法國人眼裡,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為是「萬病之藥」,是「原子時代的飲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範圍,發展昇華為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為「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茶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徵。

中國人為什麼愛茶,因為,喝茶有益,喝茶有禮,喝茶有道。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

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在唐人陸羽 《茶經》中都明顯得到體現。

《茶經》共十章。除四章是講茶的性狀起源,製茶工具,造茶方法和產區分佈外,其餘六章全部或主要是講煮茶技藝、要領與規範的。「四之器」詳細描述了茶道所需的24種器皿,包括規格、質地、結構、造型、紋飾、用途和使用方法;「五之煮」講烤茶要領,選用燃料,鑑別水質,怎樣掌握火候和培育茶的精華技巧;「六之飲」詳細規定了飲茶應該注意的9個問題,還提出品名貴之茶每次不要超過三盞以及三人飲茶、五人飲茶和七人飲茶各應如何進行;「七之事」例舉歷史上飲茶典故與名人逸事;「九之略」講述在野外鬆間石上、清泉流水處和登山時在山洞裡等不同場所進行茶道哪些器皿可以省略;「十之圖」要求把《茶經》所寫的茶事活動繪成圖,掛在茶席一角,使參加者能在場看明白。

對於茶道的思想內涵,《茶經》寫道:「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作者這裡提出了「精行儉德」作為茶道思想內涵。

也就是說,通過飲茶活動,陶冶情操,使自己成為具有美好的行為〖和儉樸、高尚道德的人。

與陸羽忘年交的釋皎然在題為《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寫到:「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一首詩中兩次提到了茶道一詞。此後,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聞見記》「飲茶」一章又寫道:

「有常伯熊者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從上述文獻可知:是《茶經》確立了茶道的表現形式與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釋皎然和封演賦予了「茶道」名稱。

簡述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 詩經 總集有茶的記載。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為佛教 坐禪 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 人家不可一日 無 出現茶館 茶...

中國茶文化有什麼特點?中國的茶文化是什麼

中國的茶文化是什麼 茶文化是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中國茶文化是中國製茶 飲茶的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潮州工夫茶作為中國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國茶道文化的精粹,...

1中國茶文化具有什麼特點中國茶文化五大特徵

一 中國茶文化具有社會性 飲茶是人類一種美好的物質享受與為精神陶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飲茶文化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和生活的各層面.劉貞亮茶之 十德 反映了古代對茶的社會功能的認識。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