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在十三陵的宰相是誰

2021-05-22 13:13:50 字數 5095 閱讀 9893

1樓:君家濃酎我狂歌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代皇帝的墓葬建築群,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離京城約50公里,自永樂七年五月(2023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后結束,歷時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全球儲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202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該陵園建於1409~2023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明代時,於途中的沙河鎮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橋"。

在鎮東,則築有壯麗的"鞏華城"。該城原為嘉靖皇帝祭陵時中途休息的行宮,現僅存遺址。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

十三陵中,永樂皇帝朱棣的「長陵」氣勢最大!只前面的一座「凌恩殿」富麗恢巨集就可以和紫禁城的金鑾殿媲美!

除去第十位----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定陵」在2023年已經發掘考古開放以外,其它十二位皇帝仍然長眠墓中。

如果遊覽十三陵,進入莊嚴的「大宮門」,經過長長的甬道,再穿過精美絕倫的高大「石牌坊」再往前進,從遠處便看見甬路兩邊栩栩如生的巨獸和文臣武將石雕像,這些站立在皇帝墓前600餘年的守衛者便叫做「石像生」!

這些石像生是:石獸二十四個:四獅子,四獬豸,四駱駝,四大象,四麒麟,四匹馬。

石人是十二個:四武將,四文臣,四勳臣。總共三十六尊!

明朝共有16位正式即位皇帝,但北京的明十三陵只有13位皇帝,未有入陵的因由各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的「孝陵」;繼位的朱元璋長孫建文帝朱允炆,在其叔父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攻破南京之後下落不明,因此沒有帝陵;第七帝代宗朱祁鈺,在其兄明英宗於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之後登上帝位。後來英宗復辟,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搗毀其在天壽山修建的壽陵,以親王身分將他葬於北京西郊金山的景泰陵。

十三陵的主陵是朱棣於2023年至2023年最早興建的明長陵,他當時經「車駕臨視」,欽定山名為「天壽山」,2023年他於北征韃靼途中駕崩,後安葬於此,但明長陵工程直至2023年始全部竣工。期後近200年的興建,形成長達7公里多的完整建築群。

13座陵墓中,明成祖朱棣的明長陵、嘉靖帝朱厚熜的明永陵和萬曆帝朱翊鈞的明定陵,均是生前所建,規模亦最大,其餘陵墓則是死後才動工,大約會用半年修建。崇禎帝因為是亡國之君,並沒有正式建陵,現時的陵墓是以其妃田氏的墓穴改建。

十三陵屬於太行山脈,西通居庸關,北通黃花鎮,南向昌平州,成為十三陵及京師之北面屏障。太行山起澤州,蜿蜒綿亙北走千百里山脈不斷,至居庸關。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曾指:

「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明代視此為風水地,陵區以常綠的松柏樹為主。

明十三陵依山而建,沿襲南京孝陵的模式,即除神道共用外,各陵都是前為祭享區,後為墓冢區。陵墓規格相近,各據山頭,陵與陵之間相距500米至8000米不等。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餘均成扇面形分列於長陵左右。

亦有陵仿孝陵之制,稱有一座叫「啞巴院」的建築,或更設一座琉璃照壁作為螢幕障。

每座陵墓的陵門,設有碑亭,碑文記載皇帝生前的業績,應由嗣皇帝來撰寫,但從明仁宗為其父朱棣寫了一篇3500字的紀功碑文後,再也沒有嗣皇帝續寫,所以現在除了長陵碑外,其餘各陵都成了無字碑。

以規模較大的定陵(萬曆帝墓)為例,其地面建築的總佈局,呈前方後圓,象徵「天圓地方」,地面建築佔地18萬平方米,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陵墓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神宮監、神馬房等附屬等建築物300多間,往後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圍牆外的圍牆)。

明十三陵雖屬皇家工程,但總體耗費並無全面的精準紀錄,但部分陵寢的紀錄仍可作參考。2023年動工的萬曆帝陵墓定陵,是十三陵中三大陵墓之一,2023年動工,歷時6年,當時共耗用800萬銀兩。

安葬明穆宗朱載垕及三位皇后的昭陵,早年施工不周,完工後一年,建築便出現了地基沉陷的問題。2023年,昭陵神宮監官陶金等上奏說:「六月以來,陰雨二日,本陵稜恩門裡外磚石沉陷。

」2023年正月,明神宗不得不委派工部左侍郎陳一鬆等提督再修昭陵。第一次興建地面建築,共動用庫銀390932兩,仍未計算當中木植、白城磚、大石窩等費用。後來又有戶、兵二部動用110119銀兩,總計501050銀兩。

其中;營繕司又用204422銀兩,虞衡司 13145兩,都水司118854兩,屯田司164628兩。

第二次修葺的費用,文獻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據《明熹宗實錄》記載,前後兩次修建共用銀150餘萬兩。這還不算嘉靖時營建玄宮的費用。如算上嘉靖年間營陵的費用,其總用度至少在200萬兩以上,當時隆慶年間一年的財政總收入亦只有230餘萬兩。

由於營建昭陵需要龐大的錢糧開支,工部庫銀匱乏到了極點。萬曆二年(2023年)八月修繕涿州橋,工部拿不出銀兩,兵部派不出軍匠,最終輔臣張居正請求明神宗懇請太后解囊捐銀,僱工修建。

王承恩(?—2023年),明末宦官,屬太監曹化淳名下,累官司禮秉筆太監。崇禎十七年(2023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禎帝朱由檢吊死在景山壽皇亭東側的槐樹上。

王承恩陪伴崇禎吊死於旁邊的海棠樹上。中午,李自成進入皇宮,下令「獻帝者賞萬金,封伯爵。匿者滅族」。

直至三天後才發現崇禎屍體,停放在東華門外。四月四日李自成命令埋葬崇禎於十三陵悼靈附近、崇禎貴妃田氏墓中,後人稱為思陵。王承恩也埋於附近。

後來清朝順治皇帝在思陵附近為王承恩豎碑立傳。

十八嶺峰巍巍乎,四勢呈祥。形肖銅鑼,穴居**。禮部尚書趙翔相六秀皆足,八景甚平。

天門山拱震垣,地戶水流囚謝。鳳閣龍橫,卓列羅城;捍門華表,鎮塞星河。山如萬馬奔趨,水似黃龍踴躍。

內有聖人登殿之水,世產明君;外有公侯拜舞之山,永來朝貢。四維趨伏,八極森羅;青龍奇特,白虎恭降。太維天馬,尊於銀潢之南;少府紫微,起於天河之北。

維皇作極,俾世其昌;發龍氣旺,帝業若勝,山河鞏固。地勢寬平,艮亥來脈,作癸山丁向,卦例相合,王星聚會,主大臣股肱協力。木火得局,王爺衍蕃。

悉合仙經,宜任陵室。臣謹繪圖獻,伏乞親臨,高張慧目,廣邁皇風。玉燭清明,並立辰而永曜;金符浩蕩,亙萬古以長存。

國祚無疆,邦家有慶!臣不勝戰慄,俟命之至!」

這是明朝風水國師廖均卿公為朱棣皇帝堪定十三皇陵第一陵的奏章,有史可考。其行文嚴謹,學術權威,堪稱珍品!希望透過此奏章的解讀,對正宗風水地師所傳承楊公風水術的脈絡和特點,作一番初探。

明永樂六年,廖均卿公領旨,在禮部尚書趙翔等諸名師的協同下,堪輿北京黃土山(今十三陵)。自六月初一日開始堪輿,六月十日繪圖,十二日看來龍,至八月初一日,朝獻山圖,前後歷時兩個月。最後由廖公拍板,書寫奏章,供朱棣皇帝親覽。

第一感覺是堪察認真細緻。登山頂、畫圖歷時半個月、反覆比對,斯不失誤!我隨師作法,與此一脈相承,必細心考證,歷時十天,方能定案。

現將奏章**如下:

原文:「十八嶺峰巍巍乎,四勢呈祥。形肖銅鑼,穴居**。」

此言來脈聖祖山開帳十八嶺峰,龍勢豪雄,至黃土山氣聚成形。《撼龍》曰:「貴龍重重出入帳,賤龍無帳空雄強。

」幹脈得勢,支脈得氣,有氣無勢發無力。取俊秀之金龍,以察證穴之龍力與發達悠久耳。筆者隨師實踐,登高峰跑山龍,逆推聖祖山脈,與此作法一脈相承。

實踐中,凡應東家之請,必歷時數月,縱橫百里,方可得一真穴,實現東家意願,催官催貴耳。四勢呈祥,即此穴相地法天,四象齊整,八國完備,周天二十八宿環衛,與下文「禮部尚書趙翔相六秀皆足、八景甚平」同義也。形肖銅鑼,此楊公八國城門鎖正氣之外陽大局也。

穴居**,即北辰也。觀楊、曾、吳、廖、賴所插之狀元宰相之地圖,無不如此。八國緊鎖之形態,以實現東家催官催貴之意願,與此同出一脈。

尤其是我國山脈自然之走勢西高東低,必得青龍外護,斯得大地。

原文:「天門山拱震垣,地戶水流囚謝。鳳閣龍橫,卓列羅城;捍門華表,鎮塞星河。」

言因水驗氣之法。天門進氣在震垣,八國來水皆聚氣之源,水法之要點在於察來水之形勢,以確定氣是否足耳!八方明水,拱朝皆為真水,可以為我所用。

「東家催財,祕在觀水,尤須重來水。來水合,東家方可速發,地師亦可成名。不合之地,棄之。

斯為真功夫!地戶水流囚謝。囚者,水口緊鎖,歸庫。

水法之真在於觀來水星形,巨人守口,水中見形,合羅盤之理,財貴方可期!大凡天然之地,亦必有斯應,筆者歷驗無誤,殊感驚奇!庸師以案朝重重為得法,殊不知水中星形,方是真機!

觀古狀元宰相之地,八國群峰,羅城重重,非單得案朝數重而已。捍門華表,鎮塞星河,此天然皇家之地,已登極品!

原文:「山如萬馬奔趨,水似黃龍踴躍。」

此言金龍之動,極言龍之活耳。金龍動不動,在於「因形以察氣」,必以山情合羅盤,方可登堂入室也。常跑山龍,勤於實踐,自可體悟箇中三味。

原文:「內有聖人登殿之水,世產明君;」

此證內陽之真機耳。穴之分合,大地必有數重包聚,水之倒左倒右以進氣。內氣足,即「內有聖人登殿之水。」

原文:「外有公侯拜舞之山,永來朝貢。」

此言「江南龍來江北望」,有斯形必有斯應,非僅水法朝迎耳。「山朝有拜舞之狀,案朝亦有數重,形真穴的,勢不顧我,反而不美!」形家言向與背,即言此,正所謂:

「若是朝迎真有情,將相公候立可斷。」

原文:「四維趨伏,八極森羅;青龍奇特,白虎恭降。」

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奇特,白虎恭降,妙在「青龍得勢」四字。中國山脈,自西高東低,非「青龍得勢」,則氣場不固,難為大地也。然當合有羅盤理氣,方有八極森羅之詞,為合卦氣之妙語。

原文:「太維天馬,尊於銀潢之南;少府紫微,起於天河之北。」

此「一流地師觀星斗,二流地師觀水口,三流地師滿山走」之謂也。天馬峰尊於銀潢之南,少府起於天河之北。凡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均應帝王之象,此古之說也。

景純《三十六穴法》,言之最詳;賴仙合二十四山方作《催官篇》,此皆上乘尋地之要,亦地理之古法,楊公之真訣。

原文:「維皇作極,俾世其昌;發龍氣旺,帝業若勝,山河鞏固。」

此穴場之所應,當出帝王耳。凡間求財、求貴,皆以山情堂局決定。天子之地,誠非凡品所能比耳。

此以來龍之勢,來龍之氣,應少府紫微於天河之北,出帝王之兆耳。觀此結論,龍為第一,此楊公嫡傳古法之論。無龍,則空有萬重山耳!

原文:「地勢寬平,艮亥來脈,作癸山丁向,卦例相合,王星聚會,主大臣股肱協力。」

至此方言羅盤理氣,格龍乘氣,消砂納水,了了數筆,既言三合學理,又言卦例相合。

原文:「木火得局,王爺衍蕃。悉合仙經,宜任陵室。」

此「仙經」二字,是真地學之術語,道家中嫡傳之祕。廖公此奏章,90%皆言形勢,10%言理氣。多致力於尋龍點穴,謂之「真地理」。

北京十三陵遊玩需要多久,十三陵的長陵 定陵哪個好玩 分別要用多長時間

去北京十三陵坐車遊玩走高速路需要一個多小時。十三陵的長陵 定陵哪個好玩 分別要用多長時間 長陵看的是地面建築 主要看金鑾殿裡面的金絲楠木,需要幾個才可以抱過來的特金絲楠 需要1小時即可 定陵 主要看的是地下宮殿,看看明皇帝的死後奢華 需要1個半小時即可 沒什麼好玩的,只是墓地 如何一天遊玩北京十三陵...

十三陵發掘的是哪個陵,十三陵第一個發掘的是哪個陵

明神宗定陵 定陵地宮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 年號萬曆 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該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 1590年 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主要建築有祾恩門 祾恩殿 寶城 明樓和地下宮殿等。佔地182000平方米。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髮掘了的陵墓。定...

瀏覽明十三陵,想一想為什麼稱其為明十三陵?誰的陵墓最大?稱為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 帝的陵墓。明朝歷經十六帝,為什麼叫十三陵呢?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歷史。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 明孝陵 第二帝朱允文 建文帝 因其叔父朱棣以 靖難 為皇帝解除危難之意 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 這在明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