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些有關于海洋資訊的,給我一些有關于海洋資訊的資料

2021-05-05 03:02:36 字數 6232 閱讀 1218

1樓:心碎の偶

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1%,陸地面積佔地球總面積29%。

2樓:小光神

約362000000平方千米

有關于海洋的資料

3樓:小史i丶

1、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

2、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3、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鹽分各處不同,平均約為3.5%,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無機鹽,最常見的是氯化鈉,即日用的食鹽。

4、海水溫度是反映海水冷熱狀況的一個物理量。世界海洋的水溫變化一般在-2℃-30℃之間,其中年平均水溫超過20℃的區域佔整個海洋麵積的一半以上。

4樓:匿名使用者

海洋麵積

約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為數個大洋和麵積較小的海。

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有科學家又加上第五大洋,即南極洲附近的海域),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

5樓:四川萬通汽車學院

海洋簡介: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形成原因:

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它們一邊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為原始的地球。

星雲團塊碰撞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劇收縮,加之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使原始地球不斷受到加熱增溫;當內部溫度達到足夠高時,地內的物質包括鐵、鎳等開始熔解。

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並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輕者上浮,形成地殼和地幔。在高溫下,內部的水分汽化與氣體一起衝出來,飛昇入空中。但是由於地心的引力,它們不會跑掉,只在地球周圍,成為氣水合一的圈層。

位於地表的一層地殼,在冷卻凝結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地球內部劇烈運動的衝擊和擠壓,因而變得褶皺不平,有時還會被擠破,形成**與火山爆發,噴出岩漿與熱氣。開始,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後來漸漸變少,慢慢穩定下來。這種輕重物質分化,產生大動盪、大改組的過程,大概是在45億年前完成了。

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後,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乾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佈,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一應俱全了。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天空中水氣與大氣共存於一體,濃雲密佈,天昏地暗。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與火山灰為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由於冷卻不均,空氣對流劇烈,形成雷電狂風,暴雨濁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幾百年。

滔滔的洪水,通過千川萬壑,彙整合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關于海洋的資料

6樓:靜水一語

海洋簡介: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於人類飲用只佔2%。

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形成原因:

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它們一邊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為原始的地球。

星雲團塊碰撞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劇收縮,加之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使原始地球不斷受到加熱增溫;當內部溫度達到足夠高時,地內的物質包括鐵、鎳等開始熔解。

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並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輕者上浮,形成地殼和地幔。在高溫下,內部的水分汽化與氣體一起衝出來,飛昇入空中。但是由於地心的引力,它們不會跑掉,只在地球周圍,成為氣水合一的圈層。

位於地表的一層地殼,在冷卻凝結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地球內部劇烈運動的衝擊和擠壓,因而變得褶皺不平,有時還會被擠破,形成**與火山爆發,噴出岩漿與熱氣。開始,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後來漸漸變少,慢慢穩定下來。這種輕重物質分化,產生大動盪、大改組的過程,大概是在45億年前完成了。

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後,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乾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佈,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一應俱全了。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天空中水氣與大氣共存於一體,濃雲密佈,天昏地暗。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與火山灰為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由於冷卻不均,空氣對流劇烈,形成雷電狂風,暴雨濁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幾百年。

滔滔的洪水,通過千川萬壑,彙整合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擴充套件資料

海和洋區分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體。世界大洋的總面積,約佔海洋麵積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處可達1萬多米。

大洋離陸地遙遠,不受陸地的影響。它的水溫和鹽度的變化不大。每個大洋都有自己獨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統。

大洋的水色蔚藍,透明度很大,水中的雜質很少。世界共有5個,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南冰洋。

7樓:粘秀英考巳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鹹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斷蒸發,反覆地形雲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岩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彙集於海水中。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鹹水。

同時,由於大氣中當時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裡誕生。大約在38億年前,即在海洋裡產生了有機物,先有低等的單細胞生物。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慢慢積累的結果,形成了臭氧層。

此時,生物才開始登上陸地。

總之,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及地質歷史上的滄桑鉅變,原始海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海洋。

8樓:匿名使用者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最大深度達11521米(根據《地理知識2023年8期》資料),平均深度是:

太平洋 4282米

大西洋 3627米

印度洋 3897米

北冰洋 1200米

海洋和生命的起源關係密切,生物的演變進化離不開海洋。時至今日,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海洋。

地球作為一顆行星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獨有的特點令宇宙中大多數天體黯然失色,那就是,它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大量液態水的星系。如果乘太空梭俯看地球,你會清楚地看到人類居住的地球是一個淡藍色的水球,而陸地只不過是浩瀚大洋中的一個個島嶼。從這個意義上說,把地球稱做水球或者是海洋之球,似乎更為貼切些。

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的面積為3.67億平方千米,佔整個地球表面積的70.8%;而陸地面積為1.49億平方千米,僅佔整個地球表面積的29.2%。

海洋對自然界,對人類文明社會的進步有著巨大的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程序一直與海洋息息相關。沒有人不認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直接受益于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它為生命的誕生進化與繁衍提供了條件;海洋是風雨的故鄉,它在控制和調節全球氣候方面發揮有重要的作用;海洋是資源的保護,它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無窮盡的資源;海洋是交通的要道,它為人類從事海上交通,提供了經濟便捷的運輸途徑;海洋是現代高科技研究與開發的基地,它為人們探索自然奧祕,發展高科技產業提供了空間。

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今天,海洋作為地球上的一個特殊空間,無論是它的物質資源價值,或是政治經濟價值,都遠遠超出人們原有的認識。人們對海洋的需求不再只是漁人之利、舟揖之便了。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使人類有條件以進軍姿態走向海洋。

然而,誰也不可否認,20世紀全球環境的惡化,經濟的畸形發展,使能源、糧食和水危機的陰影重重籠罩在人們的頭上。陸地已不堪重負,而海洋有可能是人類第二個生存空間。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上只有一捧海水。潔淨明亮的海水,對於我們人類,對於地球上所有的生靈是多麼的重要呀!

讓我們記住一位哲入曾經說過的話:海洋養育了我們,我們要感謝海洋。作為生命最初的搖籃中的後代,我們光滑的**,我們血管裡的血,我們體內迴圈的水,都是海洋的所有,我們只是海洋的一分子。

關于海洋的資料有那些?越多越好!

9樓:匿名使用者

看這個吧

有關海洋的資料嗎?我很急~~

10樓:專業倒斗的粽子

海洋簡介

海洋即「海」和「洋」的總稱。地球的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海洋覆蓋。總面積大約為3億5525萬5千平方公里。

一般人們將這些佔地球很大面積的鹹水水域稱為「洋」,大陸邊緣的水域被稱為「海」。

海洋的總面積為3.61×10的8次方平方公里。佔地表面積的70.8%、平均深度-3729米,最深處是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11034米)。

海洋是怎樣形成的?海水是從**來的?

對這個問題目前科學還不能作出最後的答案,這是因為,它們與另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同樣未徹底解決的太陽系起源問題相聯絡著。

現在的研究證明,大約在50億年前,從太陽星雲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雲團塊。它們一邊繞太陽旋轉,一邊自轉。在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團塊彼此結合,由小變大,逐漸成為原始的地球。

星雲團塊碰撞過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劇收縮,加之內部放射性元素蛻變,使原始地球不斷受到加熱增溫;當內部溫度達到足夠高時,地內的物質包括鐵、鎳等開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並趨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輕者上浮,形成地殼和地幔。在高溫下,內部的水分汽化與氣體一起衝出來,飛昇入空中。

但是由於地心的引力,它們不會跑掉,只在地球周圍,成為氣水合一的圈層。

位於地表的一層地殼,在冷卻凝結過程中,不斷地受到地球內部劇烈運動的衝擊和擠壓,因而變得褶皺不平,有時還會被擠破,形成**與火山爆發,噴出岩漿與熱氣。開始,這種情況發生頻繁,後來漸漸變少,慢慢穩定下來。這種輕重物質分化,產生大動盪、大改組的過程,大概是在45億年前完成了。

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後,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乾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佈,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一應俱全了。

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天空中水氣與大氣共存於一體;濃雲密佈。天昏地暗,隨著地殼逐漸冷卻,大氣的溫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氣以塵埃與火山灰為凝結核,變成水滴,越積越多。由於冷卻不均,空氣對流劇烈,形成雷電狂風,暴雨濁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

滔滔的洪水,通過千川萬壑,彙整合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鹹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斷蒸發,反覆地形雲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岩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彙集於海水中。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鹹水。

同時,由於大氣中當時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裡誕生。大約在38億年前,即在海洋裡產生了有機物,先有低等的單細胞生物。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慢慢積累的結果,形成了臭氧層。

此時,生物才開始登上陸地。

研究海洋的科學是海洋學。

早在史前人類就已經在海洋上旅行,從海洋中捕魚,以海洋為生,對海洋進行探索。在航空發展之前,航海是人類跨大陸運輸和旅行的主要方式。

對深海海底的探索一直到20世紀中才真正開始。雖然今天人類對海洋用潛水球、潛水艇深海還所知甚少。

海洋與氣候的關係

海洋是地球上決定氣候發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海洋本身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儲熱體。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熱能傳送帶。

海洋與空氣之間的氣體交換(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對氣候的變化和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海洋生態

海洋是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境。海洋中的綠藻是大氣層氧氣的主要生產者之一。熱帶珊瑚礁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甚至比熱帶雨林還豐富)。人類對於深海生物的瞭解至今仍知之甚少。

海洋擁有許多陸地上沒有的動、植物,且種類比陸地繁多。

請給我一些關於胡楊的請給我一些關於胡楊的資料

胡楊 在我國西北的荒漠中,生長著一種高大的楊樹 胡楊,又稱胡桐,為楊柳科落葉喬木。胡楊能忍受荒漠中乾旱,對鹽鹼有極強的忍耐力。胡楊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其細胞還有特殊的功能,不受鹼水的傷害。胡楊是最古老的楊樹,在6000多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了。它樹高15 30米,能從根部萌生幼苗。胡...

能給我提供一些有關戰爭的東西嗎,給我一些有關戰爭的詩句 故事 歷史人物

骨 刺骨刺是骨頭上長出的尖形小突起,最常發生於腳跟,也可能長到頸部。骨刺是由於骨質的不當堆積所致。該病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或體型偏胖的人。骨刺常見於關節炎 神經炎 鹼毒症及肌腱炎的病人。骨刺會摩擦相鄰的骨頭和神經 血管,導致發炎,並可能在神經末梢形成微小的腫瘤,使患者異常疼痛。一般來說,不到萬不得已,...

能給我一些關於AC米蘭的基本資訊嗎

紅黑軍團 主場聖西羅球場 在義大利米蘭 歐洲豪門 義大利米蘭成立的第一家足球俱樂部 1899年12.26成立 拿過17個意甲冠軍和7個歐洲冠軍 悠久的歷史和龐大的球迷 再記住幾個名字 主席 貝盧斯科尼 義大利總理 副主席 加利亞尼 光頭主席 主教練 安切洛蒂 球員 馬爾蒂尼 卡卡 加圖索 皮爾洛 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