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熱力環流原理說明我國東部地區冬季風向與夏季風向不同的原因

2021-05-05 11:44:52 字數 4030 閱讀 6929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東部地區的冬季風是西北風,西北風來自蒙古、西伯利亞高壓。我國東部地區的夏季風是東南風,東南風來自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如圖所示:

冬季亞洲中緯度內陸地區大陸面積大,降溫幅度大,中緯度內陸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勢力強大,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只能存在于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壓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島低壓。

冰島低壓距離我國遙遠,對我國氣候沒有影響。蒙古、西伯利亞高壓與阿留申低壓,赤道低壓之間存在氣壓梯度力,加之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我國東部地區形成西北風。受西北風影響,我國東部寒冷乾燥。

夏季亞洲大陸低緯度地區正午太陽高度大,氣溫高。形成印度低壓。印度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氣壓帶。

副熱帶高氣壓帶只能存在于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壓和北大西洋上的亞速爾高壓。亞速爾高壓距離我國遙遠,對我國氣候沒有影響。

夏威夷高壓有時分成兩個高壓中心,靠近我國的高壓中心稱為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這個高壓中心與大陸熱低壓之間存在氣壓梯度力,加之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東南風。受東南風影響我國東部溫暖多雨。

2樓:心呦呦我

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陸地氣溫低,為高氣壓,氣流下沉;海洋氣溫高,為低壓,氣流上升,水平方向氣壓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近地面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冬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陸地氣溫高,為低氣壓,氣流上升;海洋氣溫低,為高壓,氣流下沉,水平方向氣壓由高氣壓流向低氣壓,近地面風從海洋吹向陸地。

我國各地的主導風向是什麼? 30

3樓:匿名使用者

由計算出來的風向頻率,可以知道某一地區哪種風向比較多,哪種風向最少。根據觀測發現,我國華北、長江流域、華南及沿海地區的冬季多刮偏北風(北風、東北風、西北風),夏季多刮偏南風(南風、東南風、西南風)。

例如:海口,全年以東北風為主導風向,其次為東風和東南風,正常風力為4級以下。成都,北偏西風為主導風向。

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的冬夏季風向和特點?

4樓:暴走少女

1、東亞季風

冬季風盛行

時,東亞地區的氣候特徵為低溫、乾燥、少雨;夏季風盛行時則為高溫、溼潤多雨。

2、南亞季風

夏季氣壓帶、風帶北移,赤道低壓移至北半球,本來位於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至印度半島,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成為西南風,即為南亞的夏季風。且由於夏季西南風強於冬季東北風,故有西南季風之稱。冬幹夏溼是南亞季風的主要氣候特徵。

5樓:一槓青年

東亞季風是亞洲季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移動和變化影響著中國的天氣和氣候。東亞季風從成因上看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夏季陸地溫度較高形成低壓,故夏季風從副熱帶海洋吹向陸地(偏南風);冬季陸地寒冷形成高壓,故冬季風從高緯大陸吹向海洋(偏北風),冬季風力較強。

6樓:匿名使用者

東亞季風夏季是吹東南風,冬季吹西北風。南亞季風夏季吹西南風,冬季吹東北風。這只是主要的風向,並不是絕對的。

各地所處的冷高壓的位置不同,盛行風向也不盡相同。例如東亞季風在華北、日本等大致為西北風,華中華南地區為東北風。東亞季風主要是由海陸熱力性質的巨大差異引起的,其次青藏高原也會和大陸平原地區產生獨特的高原季風,也會影響東亞。

東亞季風在冬季時較強,即冬季風強勁,常常帶來冷空氣和強降溫。冬季風盛行時,東亞地區的氣候特徵為低溫、乾燥、少雨;夏季風盛行時則為高溫、溼潤多雨。南亞季風主要也是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冬季),另外,在夏季由於氣壓帶、風帶北移,赤道低壓移至北半球,本來位於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至印度半島,受地轉偏向力影響成為西南風,即為南亞的夏季風。

且由於夏季西南風強於冬季東北風,故有西南季風之稱。冬幹夏溼是南亞季風的主要氣候特徵。

季風是什麼?季風產生的原因?

7樓:暮夏淺眠

一、季風是一個古老的氣候學問題,「季風」一詞起源於阿拉伯語「mausim」,意思是季節。早期季風表示印度洋(特別是阿拉伯海沿海地區)地面風向的季節性反轉,即一年中半年吹西南風,另半年吹東北風。

現在,原有季風的概念得到了擴充套件,從單純表示風向的季節性反轉,擴充套件到表示幾乎與亞洲、澳大利亞和非洲的熱帶、副熱帶大陸,以及毗鄰的海洋地區所有的天氣年迴圈相關的現象。

氣象學中季風的定義也有多種描述,我國氣象學家張家誠於2023年給出的季風定義為:

1、盛行風隨季節變化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接近於相反的方向;

2、兩種季風各自有不同的發源地,其氣團性質有著本質的差異;

3、能夠給天氣造成明顯不同的各種季節的對比,例如雨季和旱季,溼季和乾季,冬季和夏季。

二、形成季風環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陸熱力分佈的差異,以及行星風帶的季節性轉換;對於有些地區而言,地形作用的因素也會對季風的形成產生很大影響。

夏季,由於大陸上的土壤比熱容較低,而海洋中的水比熱容較高,因此,同時受到太陽的炙烤,陸地上迅速增溫,並加熱低層大氣,使之密度降低,氣壓也隨之降低,而海洋上增溫則非常緩慢,海表附近空氣溫度較低,氣壓較高,就像是水從高處向下流,

空氣也會從高壓區域流向低壓區域,這樣氣流就由海洋吹向大陸,空氣潮溼溫和;冬季則相反,大陸上的空氣降溫快,氣壓高,而海洋上則降溫慢,氣壓低,氣流由大陸吹向海洋,空氣寒冷而乾燥。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國北方的大部地區夏天炎熱多雨,而到了冬天又會變得十分乾冷。

8樓:靠名真tm難起

季風,由於大陸及鄰近海洋之間存在的溫度差異而形成大範圍盛行的,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的風系,具有這種大氣環流特徵的風稱為季風。

季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陸間熱力環流的季節變化。夏季大陸增熱比海洋劇烈,氣壓隨高度變化慢于海洋上空,所以到一定高度,就產生從大陸指向海洋的水平氣壓梯度,空氣由大陸指向海洋,海洋上形成高壓,大陸形成低壓,空氣從海洋吹向大陸,形成了與高空方向相反氣流,構成了夏季的季風環流。

冬季大陸迅速冷卻,海洋上溫度比陸地要高些,因此大陸為高壓,海洋上為低壓,低層氣流由大陸流向海洋,高層氣流由海洋流向大陸,形成冬季的季風環流。在我國為西北季風,變為東北季風。冬季風十分乾冷。

9樓:傾蓋如故

季風(monsoon),由於大陸及鄰近海洋之間存在的溫度差異而形成大範圍盛行的,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的風系,具有這種大氣環流特徵的風稱為季風。

原因:由於大陸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熱和冷卻程度不同,在大陸和海洋之間大範圍的、風向隨季節有規律改變的風,稱為季風。形成季風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質不同,熱力反映的差異。

由海陸分佈、大氣環流、大陸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週期的大範圍的冬夏季節盛行風向相反的現象。

擴充套件資料

地區特徵

季風地區享有得天獨厚的氣候,那裡的降水多半來自夏季風盛行時期。我國古代利用季風實施航海活動,取得過輝煌的成就。明代鄭和下西洋,除了第一次夏季啟航秋季返回外,其餘六次都是在冬半年的東北季風期間出發,在西南季風期間歸航。

由於大陸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熱和冷卻程度不同,在大陸和海洋之間大範圍的、風向隨季節有規律改變的風,稱為季風。形成季風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地球表面性質不同,

熱力反映有所差異引起的。由海陸分佈、大氣環流、大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週期的大範圍的冬夏季節盛行風向相反的現象。

10樓:勝寒

季風的定義:

由於大陸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熱和冷卻程度不同,在大陸和海洋之間大範圍的、風向隨季節有規律改變的風,稱為季風。

形成季風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地球表面性質不同,熱力反映有所差異引起的。由海陸分佈、大氣環流、大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週期的大範圍的冬夏季節盛行風向相反的現象。它可分為冬季風和夏季風。

11樓:匿名使用者

季風是由海陸分佈、大氣環流、大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週期的大範圍對流

現象.亞洲地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風區,其季風特徵主要表現為存在兩支主要的季風環流,即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和夏季盛行西南季風,並且它們的轉換具有暴發性的突變過程,中間的過渡期實短.一般來說,11月至翌年3月為冬季風時期,9月為夏季風時期,5月和10月為夏、冬季風轉換的過渡時期.

但不同地區的季節差異有所不同,因而季風的劃分也不完全一致.

12樓:諦聽者

季節風,因為地球自轉和太陽照射。

運用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說明我國為什麼要發展低碳經濟

1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這就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回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答使主觀符合客觀。我國人均資源少,乃至世界各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面臨著的全球環境問題等等,所有的這些客觀實際情況決定了我國要發展低碳經濟。2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

運用整體與部分關係的原理,說明應該如何處理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與改善民生的關係

1 在我國,和諧社會建設與改善民生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二者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相互影響。部分對整體具有重要影響,關鍵部分對整體甚至具有決定性作用,要重視部分,以區域性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改善民生是社會建設的關鍵部分,對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們要著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整體決定部分,要樹...

結合材料一,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為什麼高度重視撫貧

國家性質,社會主義國家,共同富裕是其本質要求,勞動者是國家的主人。科學發展觀,要求以人為本,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我國為什麼高度重視扶貧 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標要求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2 扶貧開發關係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實現。3 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