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指的是什麼,修行人

2021-05-06 02:58:30 字數 5590 閱讀 8282

1樓:森新邇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

六根:指六種感覺器官,或認識能力。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指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十八界:這是以人的認識為中心,對世界一切現象所作的分類。或說,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包括能發生認識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作為認識物件的六境(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識(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共十八界。

「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的出處很多,很多佛經都有說明,最詳盡應該是《楞嚴經》,該經通過對世間的「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剖析,達到破妄顯真,達諸佛理的目的。

*《楞嚴經》是佛教上的一部極重要的大經,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因為此經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則橫跨禪淨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則更是充實、圓滿: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從教令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詳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幹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廣開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俾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圓滿成就。

佛經基礎:什麼是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五蘊

2樓:直人邪

十八界,是『六根,六塵,六識』的總稱,,以眾生身體器官對外界感知理解,而對世界進行「分類命名明」

六根,就是人的身體對外感知的6個器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大腦

六塵,就是人的六根,所能探知的外界,佛教稱之為【塵】,即【色聲香味觸法】——所看、所聽、所嗅、所嘗、所觸、所思

六識,就是人對外界感知的能力與作用,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楞嚴經》中又有另一種名字,根性,即【見性、聽聞性、嗅聞性、知味性、知覺性、覺知性】——能看、能聽、能嗅、能嘗、能觸、能思

。五蘊,則是區別於「十八界」的,另一種對世界認識的分類——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六塵、六識功能啟用識別、邏輯思維(分別執著、末那識)、六根動作、六識本體所雜染的微細識

。有緣聽聞《妙印法師:成佛之路》

「五蘊、六根、六塵、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是什麼意思?

3樓:

五蘊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裡的精神現象。

五蘊理論。五蘊實際上是佛教關於人體和其身心現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理論。五蘊的「蘊」是梵文的音譯,意義是積聚或者和合。

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個體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

六根【 六根 】《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

根者能生之義,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識依根而生,有六根則能生六識,亦復如是。

其中何根生何識,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並不能生耳鼻等識,餘可類推。

六塵依於六根所接之塵有六:謂色、聲、香、味、觸、法,它是為六塵。塵即染汙之義,以能染汙情識之故。

一.色:謂眼所見者,如明暗質礙等。以能染汙眼根,故謂色塵。

二.聲:謂耳所聞者,如動靜美惡等。以能染汙耳根,故謂聲塵。

三.香:謂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汙鼻根,故謂香塵。

四.味:謂舌所嘗者,如鹹淡甘辛等。以能染汙舌根,故謂味塵。

五.觸:謂身所感者,如離合冷暖等。以能染汙身根,故謂觸塵。

六.法:謂意所知者,如生滅善惡等。以能染汙意根,故謂法塵。

十八界梵文的意譯。佛教以人的認識為中心,對世界一切現象所作的分類。或說,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包括能發生認識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作為認識物件的六境(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識(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俱舍論》卷一:「法種族義是『界』義……如是一身或一相續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 呂澄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三講:

「《放光》譯出後,『事數』比較完備了,如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來說明。」

十二因緣

在《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中,普光正見如來對顛倒女人宣說了十二因緣:「

(1)無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煩惱的總稱。於緣起性空無所明瞭,因而妄生一切執著,此謂「無明」;

(2)行:造作義,指一切行為,即依無明所造的善惡業;

(3)識:業識,此識隨業受報,為過去業力所驅,挾持所造善惡種子而來投胎;

(4)名色:名指心識,色指形體。由於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成胎後為色。所謂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個月的中間,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觸:即接觸。根、塵和合而成觸。指出胎後六根與一切外境之接觸;

(7)受:即領受。根境相對於違順二種境界上,生起苦樂二種感覺謂之「受」,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情緒;

(8)愛:即貪愛。對於五塵欲境,心生貪著,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歡之樂境則念念貪求,必盡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後已,遇所憎之苦境則念念厭離,必千方百計以圖舍之而後已,此即為愛染欲境的一種趨求。

(10)有:即業。即有因有果,由前際因(愛取),生後際果(生老死),業力牽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輪迴的事實來。此為所作業力感報的一種規定;

(11)生:即受生。以現在所作之業為因,依因感果,必招來世受生,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活動;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諸根衰敗叫做老,身壞命終謂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軀自然從少到老,無常轉變必至於死,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結果。

四諦四諦:梵文catursatya的音譯。佛教基本教義之一。指苦、集、滅、道四諦。「諦」為佛經中所指的「真理」。

佛教認為,人世間一切皆苦,叫「苦諦」;慾望是造**生多苦的原因,叫「集諦」;斷滅一切世俗痛苦的原因後進入理想的境界,即「涅槃」,叫「滅諦」;而要達到最高理想「涅槃」境界,必須長期修「道」,叫「道諦」。

擴充套件資料

十二因緣十觀

1.觀有支相續

於第一義諦不了故名無明,所作業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識,與識共生四取蘊為名色,名色增長為六處,根、境、識三事和合是觸,觸共生有受,於受染著是愛,愛增長是取,取所起有漏業為有,從業起蘊為生,蘊熟為老,蘊壞為死;死時離別,愚迷貪戀,心胸煩悶為愁,涕泗諮嗟為嘆,在五根為苦,在意地為憂,憂苦轉多為惱。如是但有苦樹增長,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

2.觀一心所攝

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

隨事貪慾與心共生,心是識,事是行,於行迷惑是無明,與無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長是六處,六處三分合為觸,觸共生是受,受無厭足是愛,愛攝不捨是取,彼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為老,老壞為死。

3.觀自業差別

佛子,此中無明有二種業,一令眾生迷於所緣,二與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種業,一能生未來報,二與識作生起因。識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有相續,二與名色作生起因。

名色亦有二種業,一互相助成,二與六處作生起因。六處亦有二種業,一各取自境界,二與觸作生起因。觸亦有二種業,一能觸所緣,二與受作生起因。

受亦有二種業,一能領受愛憎等事,二與愛作生起因。

愛亦有二種業,一染著可愛事,二與取作生起因。取亦有二種業,一令諸煩惱相續,二與有作生起因。有亦有二種業,一能令於餘趣中生,二與生作生起因。

生亦有二種業,一能起諸蘊,二與老作生起因。老亦有二種業,一令諸根變異,二與死作生起因。死亦有二種業,一能壞諸行,二不覺知故相續不絕。

4.觀不相舍離

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斷,助成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

5.觀三道不斷

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前後際分別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可有生滅,猶如束蘆。

6.觀過去、現在、未來

無明緣行者是觀過去;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未來。於是以後,展轉相續。

7.觀三苦聚集

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複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

8.觀因緣生滅

無明緣行者,無明因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餘亦如是。

9.觀生滅繫縛

又無明緣行者,是生繫縛;無明滅行滅者,是滅繫縛。餘亦如是。

10.觀無所有、盡觀

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所有觀;無明滅行滅者,這是隨順盡滅觀。餘亦如是。

4樓:匿名使用者

概念定義(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

五蘊:物質和精神分類定義

五蘊(色、受、想、行、識)指構成我們身心的五個要素,由物質現象(色)和精神現象(受、想、行、識)組合而成。

十八界:認知物件,有認知能力的物質,認知能力的分類定義

十八界(六根、六塵和六識)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來分析生命的現象:只有當被認知物件(外部世界,統稱六塵)與知覺器官(統稱六根)和認知能力(意識,統稱六識)三者接觸時,人類認識事物的過程才能完成。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知覺器官

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外部世界,被認知物件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認知能力

十二處(六根和六塵)

十二因緣:過去,現在,未來的因果觀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色名、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從生命現象的延續性來分析人生本質。

無明、行:過去世的業力(我認為過去世的業力狹義的說為歷史原因,我能接受。因為沒辦法證實有前生,只有進化歷程、過去的社會關係比如親戚、朋友等關係和過去的遺留下環境因素組成的有一定連續性、隨機性的混沌集合)

識、色名、六入、觸、受:現世的苦果

愛、取、有:現世的所作所為

生、老死:未來苦果的因

四聖諦:有那些苦,苦的原因和過程,苦的錯誤思維模式和苦的解決實際操作方案

四聖諦(苦、集、滅、道):苦為生老病死,集為召集苦的原因,滅為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道為完全解脫實現涅盤境界的正道。

苦諦:苦即三界輪迴生死苦惱之義,凡是有為有漏之法莫不皆含苦性,故佛經中說有無量眾苦,但就身心順逆緣境,總有三苦、八苦。三苦,從其逆緣苦惱,正受苦時,從苦生苦,名苦苦;從其順緣,安樂離壞時而生苦惱,名壞苦;生老病死剎那變異而生苦惱,即名行苦。

八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五盛陰苦。外有寒熱飢渴等苦惱之身苦,內有煩惱之心苦,所有諸苦皆歸苦諦所攝。

集諦:集謂積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由貪嗔痴等煩惱,造積善惡業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

滅諦:又名盡諦,滅謂滅二十五有,寂滅涅盤,盡三界結業煩惱,永無生死患累。

道諦:道謂修戒定慧通向涅盤之道,總有七科:

一、四念處,

二、四正斷或四正勤,

三、四神足或四如意足,

四、五根,

五、五力,

六、七覺支或七菩提分,

七、八聖道或八正道。此為三十七菩提助道品法。

吉他六根弦分別是什麼名字,吉他的六根琴絃各代表什麼音?

吉他六根弦沒有特別的名字,就是稱呼為 一弦,二絃,三絃,四弦,五絃,六絃 從粗的一根依次排列 最細的弦叫做一弦,最粗的弦叫做六絃 從六絃到一弦,它們的音名按照粗到細依次叫做 eadgbe 音階簡寫 362573 c調 3,7,5,2,6,3 從一弦到6弦的順序 調的時候從一弦開始.方式如下 以第 1...

佛教中的「六度」指什麼?「佈施」呢

六度有六種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智慧 佈施有三種 施資財 施自身 施善根。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這是六度。佈施,就是清淨本性。本來空,勝義有,明白了就是真佈施。事相上當然可以是,內佈施,外佈施。佈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六度 佛教教義。又譯事究竟 到彼岸 度無...

佛教的六如是指什麼,佛教的東傳是指什麼?

六如,也稱六喻。佛教以夢 幻 泡 影 露 電 喻世事之空幻無常。出自東晉十六國時期後秦鳩摩羅什所譯 金剛經 應化非真分 一切有為法 如夢 幻 泡 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六如,也稱六喻。佛教以夢 幻 泡 影 露 電 喻世事之空幻無常。佛教的東傳是指什麼?佛教的六道輪迴分別指哪六?40 六道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