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王昌齡寫的《芙蓉樓送辛漸》是什麼意思

2021-06-04 21:19:32 字數 3698 閱讀 4615

1樓:叢曉筠京馥

迷濛的煙雨在夜幕中籠罩著吳地,與浩渺的江水連成一片,天亮時我將送你啟程,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同這形單影隻的楚山。如果洛陽的親友詢問我的情況,請你一定轉告他們,我的一顆心如晶瑩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貯藏在玉壺中一般。

這是一首送別詩。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定了悽清的氣氛。二句中的“平明”點明送客的時間;“楚山孤”,既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

三、四句,寫的是自己,仍與送別之意相吻合。因為辛漸是詩人的同鄉,辛漸返鄉,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詩人送別辛漸時特別囑託他:“家鄉的親友如果問到我現在的情況,你就說,我的為人就象那晶瑩剔透的一塊冰,裝在潔白的玉壺之中。

”表明自己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

2樓:葉羅麗

昨天晚上透著寒意的雨灑落大地,迷濛的煙雨籠罩著屋頂江山,清晨當我送別自己最好的朋友時候,感到自己像楚山一樣孤獨寂寞,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你幫我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一顆珍藏在玉壺中的冰一般,晶瑩純潔,不要為我擔心

芙蓉樓送辛漸的意思 急.................

3樓:宿命本無能為力

1、譯文:

冷雨灑滿江天的夜晚我來到吳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陽,如果有親友向您打聽我的情況,就請轉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裡的冰一樣純潔,未受功名利祿等世情的玷汙。

2、《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是作者被貶為江寧縣丞時所寫。原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3、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九年以後。王昌齡當時為江寧(今南京市)丞,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後在此分手。

4、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而立,始中進士。

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

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4樓:匿名使用者

迷濛的煙雨在夜幕中籠罩著吳地,與浩邈的江水連成一片,天亮時我將送你啟程,而我卻要獨自留下,如同這形單影隻的楚山。如果洛陽的親友詢問我的情況,請你一定轉告他們,我的一顆心如晶瑩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貯藏在玉壺中一般。

1. 芙蓉樓:原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西北。

2.辛漸:詩人的一位朋友。

3.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4.平明:清晨。

5. 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

6.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作者簡介]

王昌齡(?~約756) 唐代詩人。字少伯。

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 (727)登進士第,任祕書省校書郎。曾與孟浩然交遊,"二人數年同筆硯"(孟浩然《送王昌齡之嶺南》)。

開元二十二年,王昌齡又應博學巨集詞科登第,授□ 水(今河南鞏縣東北)縣尉。開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貶謫嶺南,途經襄陽時,孟浩然有詩送他(《送王昌齡之嶺南》)。經湖南嶽陽,他有送李白詩《巴陵送李十二》。

次年,他由嶺南北返長安,並於同年冬天被任命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世稱王江寧。在江寧數年,又受謗毀,被貶為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

李白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寄予深切的同情與懷念。安史亂起,王昌齡由貶所赴江寧,為濠州刺史閭丘曉所殺。

[註釋]

①芙蓉樓: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的西北角。辛漸:王昌齡的朋友。這首詩是王昌齡在芙蓉樓送別辛漸去洛陽時所作。

②“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說:昨夜下了一場秋雨,水漲江滿;天亮時送你回洛陽,遠望你將行經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獨。寒雨:

秋雨。連江:滿江。

夜入吳:夜晚秋雨入鎮江。鎮江屬吳地,故說“夜入吳”。

平明:天剛亮。客:

指辛漸。楚山:指辛漸將行經的楚地。

③“洛陽”二句的意思是說:如果洛陽的親友向你問起我的情況,你就告訴他們: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壺的冰那樣潔白透明。

[譯詩]

昨夜,秋雨綿綿灑向吳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樓送客面對孤獨的楚山。

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詢問我的近況,

請告訴他們我依然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定了悽清的氣氛。二句中的“平明”點明送客的時間;“楚山孤”,既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

三、四句,寫的是自己,仍與送別之意相吻合。因為辛漸是詩人的同鄉,辛漸返鄉,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詩人送別辛漸時特別囑託他:“家鄉的親友如果問到我現在的情況,你就說,我的為人就象那晶瑩剔透的一塊冰,裝在潔白的玉壺之中。

”表明自己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構思新穎,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詩眼,但歷來人們都認為“玉壺”與“冰心”一樣,都指人的品德美好,這不符合實際。“玉壺”具有多義性,它可以指灑壺、月亮、燈、滴漏等。把“玉壺”解釋為酒壺,既是推杯換盞時的諧謔,也極符合王昌齡當時的心態。

全詩音調諧美,詩風沉鬱,又採用問答形式,別開生面。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一詩中的芙蓉樓在?

5樓:風飄荷葉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一詩中的芙蓉樓在:

3江蘇鎮江

6樓:匿名使用者

我來到鎮江金山一泉景區的芙蓉樓上,遙想起當年唐代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的詩。詩云:“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此詩情境與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情境十分相似。自古人間重友情,李白與黃鶴樓是見證,王昌齡與芙蓉樓也是見證!

而在2023年10月30日,芙蓉樓又成為鎮江揚州兩城作家誠摯交流的見證。

我很感謝鎮江市作家協會主席王川先生。這次兩地作家的“雙城記”筆會,是由王先生率先提出來的。當我站在芙蓉樓北邊迴廊上遠眺那浩浩奔流的長江,那雄奇飛架兩岸的大橋,不禁思潮澎湃。

揚州和鎮江是隔江相望的雙子城,自古以來演繹了多少文學家藝術家的故事,也由他們加深了兩個城市之間文化上的攜手並進。然而一水阻隔又留下多少憾事呢。如今一橋相通,自然給兩座城市經濟文化教育諸多方面的交流,帶來新的契機與方便。

我想,兩城的作家從這次筆會開始就在新世紀牽手了;我想,有了一個亮麗的開始,以後“雙城記”的筆會與交流便可望一屆又一屆,一年又一年,持久而深入地辦下去……

我在芙蓉樓上品茗,口舌生津之時更加感受到鎮江朋友們的玉壺冰心。我留連於《王昌齡送辛漸詩意圖》前,忽然想到,芙蓉樓之所以蜚聲古今,吸引中外遊客,不就是因為王昌齡的一首詩嗎?不就是因為王昌齡與友人別離的那顆拳拳之心嗎?

人文景觀名勝凝結著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繼續、發揚又是依賴於詩人作家藝術家去完成與創造的。至於詩人作家藝術家依賴的是什麼,王昌齡則作了明確的回答:“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川先生的這幅表現王昌齡詩意的畫,之所以如此生動而且空靈,我認為是因為他完全讀懂了詩人的一顆誠信真實的心。芙蓉樓,令我久久地沉思……

很明顯哦 就在江蘇鎮江

7樓:葉狸先生

鎮江!也不知道現在這些答案為毛寫那麼長!

王昌齡寫的《芙蓉樓送辛漸》詩意王昌齡寫的《芙蓉樓送辛漸》詩意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 王昌齡 內容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說明 詩人用寒冷的雨 連天的水 孤零零的遠山襯托送別時的氣氛 最後一句用冰心 玉壺作比喻,向遠方的親友也是向離別的辛漸表明了自己心地純潔 厭棄功名 決不和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註釋 芙蓉樓 地名,舊址...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解釋

寒雨 連江夜入吳 平明 送客 楚山 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詞語釋義 芙蓉樓 是黔陽 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 的名樓,那還有王昌齡的石像和介紹。送 是送別的意思。辛漸 是詩人的一位朋友。題目的意思是 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芙蓉樓 黔陽 今湖南省洪江市黔城鎮 的名樓。遺址在潤州 今江蘇鎮江 ...

唐代詩人王昌齡在芙蓉樓送辛漸的詩中所說的芙蓉樓在哪省

鎮江!江蘇鎮江!也不知道現在這些答案為毛寫那麼長!一說在湖南省一說在江蘇鎮江,哪個確切?當然是江蘇鎮江,因為王昌齡送辛漸的詩有兩首,第二首中寫到鎮江所轄的丹陽,所以只能是江蘇的芙蓉樓。至於湖南的芙蓉樓,則是王昌齡從江蘇南京再被貶官到湖南時,在湖南新建或新命名了一座樓,也叫芙蓉樓。所以是重名的兩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