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描寫粽子的說明文,描寫校園的說明文。

2021-07-15 18:33:16 字數 3855 閱讀 2867

1樓:匿名使用者

粽子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傳說而已,真正有文字記載的粽子見於晉周處的《風土記》;而流傳有序,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於唐韋巨源《食譜》。特點是隻用糯米,無餡,煮熟後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白糖醃桂花醬。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產於廣西南寧,每隻重約兩斤,以肥豬肉、綠豆為餡,清香、軟糯、甘潤、膏腴不膩。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綠波廊、湖心亭兩處皆有。長約寸許,形如枕頭,火腿為餡,小巧清鮮;湖心亭以為茶食,甚妙。

中國最有名的粽子都產在浙北杭嘉湖的魚米之鄉:嘉興五芳齋的鮮肉粽四季**,用筷子分夾四塊,塊塊見肉,芬芳和潤,酥爛嫩鮮,肥糯不膩。湖州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見長,以豆沙、豬板油丁為餡並不稀罕,難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紅小豆煮爛去殼,再加糖、熟豬油、玫瑰原汁炒至烏黑晶亮有勁。

這種豆沙吃口香、潤、細、滑――北京市場上的豆沙多學日本,以機器磨碎加糖而已,幹而不滑,香淡粒粗,**談得上一個「潤」字。

一貫看不上北京的小棗粽子,不僅是淡而無味,吃起來還要吐核,小棗煮過了或生蟲,則味道會變得十分怪異,敗人清興。日前無事翻書,發現屈原故里湖北秭歸的粽子竟也是這路貨色,北京粽子彷彿一下子「名正言順」,神氣起來,甚怪。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世界各地的華人,無論是本地、中國、臺灣、香港,還是海外的唐人街,都會按傳統,在農曆五月初五前準備各式粽子應節。

但你知道嗎,粽子的由來已久,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一書中,已有「粽子」的記載,是一種用蘆葉裹米的食品。

不過,在古代,粽子可是稱為角黍。

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因地區不同, 由材料以至粽葉, 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 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異,唐代時,長安街有許多粽子鋪,有多種果仁餡。

棕子的名稱也經過很多變化,西晉周處《風土記》說,端午節用菰葉裹黍米慄棗,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2樓:匿名使用者

粽子江南水鄉大都有五月端陽節和其它節日包粽子的習慣。

那麼,粽子盛行於何時?據唐朝李匡義撰寫的《資暇集》引《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風上記》是晉朝徵西將軍所著。由此可見,端午製作粽子的習慣至少在漢末魏晉時代就相盛行了。而到唐代,粽子已經成為人們普通的節日食品了。

唐玄宗的「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便可略見一斑。

粽子就包裝材料看,主要有竹葉粽、桐葉粽、荷葉粽三種,在一些地方還有葦葉粽。就製作材料而言,則又可分綠豆粽、香菇粽、鹹蛋粽、花生粽,還有一種用蝦米、紅棗、蓮子、花生、芝麻混合製成的什錦粽。

粽子起源於何時何代?這已無確切記載。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

「粽子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這就是說,戰國時的楚襄王流放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屈原要求改革政治而遭受排擠。在公元前278年秦滅楚時,屈原投汨羅江而死。

人們怕魚蝦吃他的屍體就把糯米放在竹筒裡做成最早的粽子--筒粽,投入江中餵魚蝦。

那麼,筒粽是如何變為今天的葉粽的呢?這也無法考證。但村裡的老人常給我們說起這樣一個故事:

漢朝有個書生叫區回,每年端陽他都往江中投筒粽。一次,他祭祀完畢,看見出現在水面的屈原。屈原告訴他,江蛟愛吃筒粽,包粽子要用葦葉、荷葉,江蚊就不敢動劫了。

區回把這件事告訴人們。從此,就出現了用葦葉、荷葉、竹葉、筒葉包的粽子,而且味道也更好了。

粽子又怎樣製成呢?葦葉粽、竹葉粽是把糯米浸泡後加花生、綠豆為佐料,用稻草灰水過一過,用葦葉、竹葉包裹、捆紮而成。而荷葉粽、桐葉粽則是將糯米揉好用佐料夾心製成的。

由於粽子是節日禮品,所以形狀也各不相同。迎親 則用葦葉、竹葉包成枕頭形;上簷(蓋房子)則有桐葉包成小巧玲瓏的餅乾形,以便於分發;葦葉粽、竹葉粽煮熟、冷卻以後也不會變硬,仍然柔軟結實,宜長久儲存。正因為它有這個特點才備受江南人民的青眯。

當剝去竹葦葉後你會看到粽粑金黃黃的,柔軟而又結實,全身散發出一股沁人心脾的馨香。你輕輕咬上一口,一定會覺得滿口香甜,粘而不膩,軟而不沾,吃過後更覺滿口餘香。每逢佳節,粽粑飄香,溢滿街巷。

當端陽競龍舟時,夾著粽子香的風送來一陣陣的喧鬧聲,使人不由自主地吟起唐朝詩人姚合的「諸鬧漁歌響,風和粽角香」的詩句來。

在我們家鄉、孩子們還有一個有趣的野粽子會。孩子們從家裡帶來最好的粽子放在一棵大樹下的草地上一起品嚐。往往嚐到一個粽子的味道特別好,大夥便會搶著伸過頭去,你一口,我一口,齊聲稱讚主人的好手藝。

被稱讚的小孩特別高興,覺得光彩無比。野粽子會上還伴有歌舞,真是其樂融融。

據老人們說,解放前和解放後的一段艱苦的日子裡,粽子包得少,只是圖新鮮,而且還要勒緊褲腰帶。至於野粽子會需三五年才有一次。

今天,生活富裕了,粽子不但包得多,而且花樣翻新。我們村還有幾個乖巧的妹子在城裡開了粽子店呢!野粽子會也不是一年一次,而是一年三次了。

每到端午節、鬼節(陰曆七月十五)、中秋節,家家戶戶包粽子,孩子們便開起野粽子會來。

3樓:匿名使用者

六(5)班 奚磊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它是為保護投江的屈原發明的.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忠君愛國,卻因遭受奸臣陷害而被流放.後來秦軍攻破楚國國都,屈原抱著石頭跳進汨羅江,與楚國共亡.

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去汨羅江邊憑弔屈原.因為打撈不到屈原的身體,大家就紛紛把飯糰投到江中,說是讓魚蝦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了.人們怕引來貪吃的蛟龍,就用蛟龍害怕的楝樹葉包飯,彩色絲線捆紮,這樣逐漸演變成今天我們看到的粽子了.

今天是端午節,在一片熱鬧和陣陣粽香中,我們全家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外婆和媽媽包起了粽子,我好奇地湊過去看看,只見外婆麻利地拿起幾張墨綠的蘆葉疊起來,捏住蘆葉的一頭往裡一卷,形成一個圓錐體.外婆緊接著將事先準備好的糯米與肉調和的餡添進圓錐體中,牢固的錐體將餡封得滴水不漏,她再利落地封上口,接著拿起根線把粽子綁了起來,放到鍋裡煮.

就這樣,一個個玲瓏小巧的粽子出鍋了.

吃著口味濃郁的粽子,聞著粽子的陣陣飄香,眼前似乎浮現千年之前,一位滿懷愛國情,憂愁的詩人站在寬闊的大江前,向著天地傾訴著苦悶,大浪不斷拍擊著礁石,彷彿震天的鑼鼓作響著,伴隨著他跳入江中,為他譜寫著一曲壯烈的愛國樂曲.

小小的粽子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也包含著一位偉大詩人的愛國情,讓我們記住每一個端午節吧!

4樓:劇甜

是紀念屈原的,屈原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詩人

描寫校園的說明文。

5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學校

6樓:匿名使用者

說明一下學校的。建築有哪些歷史培養了哪些人才?

7樓:數一教育

校園copy

我的校園是很美麗的,它是小bai

學,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寫du寫我的zhi校園。

當你走進我們的學校dao

時,首先我給大家介紹的是學校國旗旁的池塘。池塘裡有許許多多的小魚,各種各樣:有金魚,有鱸魚,有像我們平時見得鯖魚等;還有許多小石子在魚的下面,五顏六色:

有黃色的,紅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等許多小石子。有時我們剛好走路遇見魚,就會猛地跳上來,搖搖尾巴,好像在說:"看我多美麗啊!

"接著,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學校的操場。操場周圍有許許多多的桂花樹種在那裡,每當我們在上體育課時,我們聞見有許多桂花樹在向我們招手,好像在說:

"同學們,加油!加油!我們都在鼓勵你。

」我們聽見桂花的聲音也就努力的跑了。最後到了終點。

最後,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學校的:竹林。竹媽媽好像在說:

「我的孩子你出來吧!」竹子就探出了頭,驕傲地說:「媽媽,我終於看清楚了這個世界。

」竹媽媽笑了笑。又過了一年,竹子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了,小竹子非常高興。

描寫植物的說明文,關於植物的說明文?

松樹人們常常以為松樹太普通了,既沒有花朵的嬌豔靚麗,也沒有柳樹的婀娜多姿。可是我認為松樹的頑強挺拔是其他花草樹木所無法比擬的。春天,百花爭豔,百鳥齊鳴。炫耀著新綠的小草,在春風中輕柔地舞蹈。不再膽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了頭,試試寒,試試暖,然後一瓣瓣地綻放 抖去水珠的鳳蝶兒也拭盡寒冬的最後一絲氣息,舒...

關於手機的說明文,關於手機的說明文

新時代的今天,出了 一款萬能手機.萬能手機,它外形小巧,機身厚度3毫米,大小隻有8釐米,簡直是一張卡片,但它 卻有6.5釐米的 超大螢幕,是一款銀色的 搓蓋手機.它配置超大容量的電池,待機可 長達47天.具有上網功能的 手機早已出現,但這款手機與 其他手機不同的是在你上網的過程中會出現黑屏的狀況,其...

關於橋的說明文,關於橋的說明文 200字以上

雖說這石板橋看起來很粗糙,卻能歷時間的風雨,小村中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橋建於什麼時候,關於這些橋的故事也多是一些不小心從橋上失足的傳聞。這橋的悠久 關於橋的說明文 200字以上 5 橋的說明文一 我的家鄉在河南南陽,那是一個四季如春 空氣新鮮的好地方,那裡有許許多多的風景如畫的地方,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