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地位無人能撼動,《蘭亭集序》究竟是如何丟失的

2021-07-25 19:23:41 字數 5290 閱讀 9951

1樓:微風的輕柔

王羲之,書聖也!他的書法集眾家所長,自成一派。只有世人人模仿他,沒有他模仿別人。一部《蘭亭序》吊打所有書法大家,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數」!

《蘭亭序》是有歷史淵源的,據記載東晉永和九年,農曆三月三。孫綽、謝安、王羲之等四十來個人,在紹興蘭亭進行修褉。這個修褉的意思我也不知道!

不過釋義說是一種風俗,三月初三這天到水邊遊玩,消除疾病和不吉祥。這四十幾個人就不停喝酒地吟詩作賦,結果這些人的詩成了事蹟,王羲之一高興便提筆為此詩集做序,變成為了著名的《蘭亭序》!而且不僅僅記載這些人的詩集,還記錄了當時的情景。

光一個「之」字,王羲之就用二十好幾種寫法。

這件千古絕唱的極品書法卻同和氏璧一樣成為了謎題,下落不明。但是大家最流行的說法,《蘭亭序》被唐太宗李世民帶進了墳墓。原來李世民非常鍾愛王羲之的墨寶。

收藏了許許多多的名人大家,唯獨《蘭亭序》真本他沒有。後來聽說王羲之珍惜自己的《蘭亭序》,就把它當做傳家之寶,一直傳給了智勇。這智勇是個和尚,也是書法名家。

自己圓寂後傳給了自己的**辯才和尚。李世民多次索要,辯才都說不知道給推辭了。李世民只好智取,派蕭翼接近辯才,蕭翼故意拿王羲之的真跡給他看,辯才看到以後說真跡不假,不過不是王羲之最好的墨寶。

說罷還拿出《蘭亭序》給蕭翼看,蕭翼就把李世民詔書宣告給辯才和尚,和尚才知上當。至此《蘭亭序》落入李世民手中!不過也有一種說法,說李世民死後。

李治把《蘭亭序》掉了包,最後陪葬在乾陵中。這就是《蘭亭序》前世今生。

2樓:枚代杉

有一種比較為大眾認可的觀點是,蘭亭集序之所以永絕於世,是因為唐太宗將其帶進了墓穴,以至於後人無法一飽眼福,見識一番天下第一行書的真跡。中國古代的很多帝王和權臣都有這樣的獨特愛好:將寶物和自己一起下葬,以此象徵自己的獨特尊要身份。

李世民則是偏愛於書法,其對於書法有很多自己的領悟,並且其最喜愛的便是王羲之的諸多作品,其中最喜愛的便是《蘭亭集序》。身為帝王,自然是應有盡有,李世民向天下廣收王羲之真跡,在閒暇之際,對其加以摹寫,以此感悟其獨特魅力。可一直以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卻未曾被這位傳奇帝王尋得。

因為王羲之自己在半醉半醒之後,得出了此番佳作。對於王羲之這樣的大家來說,難得的佳作卻是很難再度複製。所以王羲之將此物視為傳家寶,世世代代傳於後代。

直至第七代孫———智永,因為出家為僧,這才讓唐太宗尋了機會,得到了這一寶物。智永自己是沒有將寶物外露,他僅僅是痴迷一世摹寫先祖遺物,在歷朝歷代,尤其以孫智永對王羲之的模仿最為人所認可。而在其死之前,他將此物傳給了**辯才和尚。

唐太宗得知了辯才手頭有蘭亭集序真跡,自然是屢次索取,可卻都被推脫。雖貴為皇帝,可為了一書強行索要自然不妥,所以唐太宗派出特使蕭翼施計巧奪真跡。蕭翼假作書法愛好者,並且在和辯才和尚交好後,拿出自己的王羲之真跡與其同賞。

辯才在一激之後,拿出了自己所藏的真跡,可未曾想,蕭翼直接袖子裡掏出太宗的聖旨。而此物最終跟著唐太宗入了墓地。倘若有朝一日,唐太宗之墓問世,可能這一謎底也會被解開。

那麼在大家看來,時隔千年之久,王羲之真跡又是否能夠儲存的完好無損呢?

3樓:天上的鯊魚

唐太宗李世民遺詔中要求將《蘭亭序》枕在腦袋下面,要永遠擁有這件摯愛的寶貝。昭陵(唐太宗陵墓,位於今咸陽市)被合上的那一天,《蘭亭序》就作別人間,沉入地底,陪伴李世民度過千年長夜。

直到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蘭亭序》真跡埋在昭陵,這是目前真跡去向最主流的說法。

但歷史的一個插曲又讓真相變得撲朔迷離。

攪局者名叫溫韜,是五代時期的一個「盜墓狂人」。

據《舊五代史》卷七三《溫韜傳》記載,溫韜為耀州節度使時,把境內的唐陵盜了個遍,昭陵也不能倖免,幾乎被他偷了個乾淨,「昭陵所出金器,十萬人三十日猶運不絕」。

不過在溫韜的盜墓品目錄裡,並沒有《蘭亭序》的記載。

後世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說溫韜不通文墨,將《蘭亭序》真跡損毀了;有說溫韜把《蘭亭序》真跡盜出,流落民間。此後歷史上時不時就爆出《蘭亭序》真跡現世的訊息,當然大多是譁眾取寵。

就在2023年,還有**報道《蘭亭序》真跡現世的訊息,最後也被證明是假的。

除了《蘭亭序》真跡陪葬昭陵的說法外,另外一個最主流的說法就是真跡埋在乾陵。

《蘭亭序》摹本

有文獻記載,當年陪葬昭陵的只是《蘭亭序》的一個摹本。真跡讓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調換了,陪葬在李治和他的皇后、大周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乾陵之中。

因為溫韜盜墓事件,使得很多研究者對於《蘭亭序》陪葬昭陵產生了懷疑,而乾陵又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沒被盜過的陵墓,埋存《蘭亭序》的可能性最大。

直到今天,《蘭亭序》藏在**仍是一個謎,但如果有一天《蘭亭序》真跡現世,也不要驚訝,因為它可能就在某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靜靜地沉睡著。

4樓:

蘭亭集序應該不是丟失,而是被喜歡的帝王帶走了。相傳有可能是武則天太喜歡蘭亭集序,死後將蘭亭集序陪葬在她的地宮裡面,也就是乾陵。但是我們現在對乾陵沒有開發,到底是不是真的還不清楚。

5樓:胖子想去溜溜彎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死後,把《蘭亭序》等眾多珍貴的名家書畫真跡作為陪葬品,帶進昭陵。溫韜挖了昭陵後,把一批書畫帶出昭陵。十分搞笑的是,不通文墨的溫韜看上的不是價值連城的書畫作品,而是裝裱在外的華美綢緞。

他讓手下將上面的綢緞撕下來,而把那些堪稱瑰寶的書畫作品丟棄。史學界推測,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從此不再出現,可能就是讓溫韜給撕毀扔掉了

6樓:匿名使用者

看來王羲之的的確確是書法史上的大牛人。人們為他的《蘭亭集序》如痴如醉。《蘭亭序》名聲在外,即使是小學生也許都聽說過。

但如今這個時代已經不在特別重視書法了,即使是一個不會寫字的人,只要能敲鍵盤也能夠弄出很漂亮的書法。書法更多的形成了一種修養品德的工具。現在的工作中,很多時候都要求人們用電腦排版,而不是用書法。

書法也許只成了一種像指紋那種鑑定一個人所批准和所寫文書的工具。

7樓:匿名使用者

沒丟,李世民太喜歡了,讓蘭亭集序陪葬了

8樓:磊哥灬

相傳,是當了唐太宗的陪葬品

《蘭亭集序》為何能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本書是王羲之寫的,而王羲之當時的水平是很高的,而且在當時比較聰明,詩詞歌賦都很不錯

10樓:娛樂百事曉

首先王羲之自身的水平在那裡,其次就是當時的君主李世民的喜愛與追捧。

11樓:小陳閒談文化

因為是王羲之的親筆書寫,他的寫法就是以行書的形式書寫,是非常的有名的一本行書。

12樓:豆丁的神曲

一是因為王羲之確實寫得非常好,二是因為李世民對它的喜愛給它增添了很多名氣

13樓:半世浮沉丶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喜歡篇字,尤其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甚至令要求朝中大臣也要學,更使得這本書大盛。

14樓:逗兜浩

因為這是王羲之親筆書寫的,而王羲之是當時最出名的行書書法家,而且內容豐富。

15樓:clx詩意

因為是王羲之寫的,王羲之是當時比較有名氣的行書書法家,他的書法都很有韻味。

16樓:思汝星河

有天下第一行書家王羲之著作。更何況《蘭亭集序》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學習價值。自古以來就深受界內界外人的欣賞。

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是什麼?

17樓:特特拉姆咯哦

《蘭亭序》。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2023年),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

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並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

唐太宗對他推崇備至,曾親撰《晉書》中的《王羲之傳論》,推頌為「盡善盡美」。還將臨摹本分賜貴威近臣,並以真跡殉葬。

18樓:黛妮

一、王羲之的代表作:

《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蘭亭集序》

二、作品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書法,首推《蘭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時候的作品。

東晉有一個風俗,在每年陰曆的三月三日,人們必須去河邊玩一玩,以消除不祥,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蘭亭的河邊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詩。

作完了詩,大家把詩蒐集起來,合成一本《蘭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這時王羲之已醉了,他趁著酒意,拿起鼠須筆,在蠶繭紙上,揮起筆來。這篇序文,就是後來名震千古的《蘭亭集序》。

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

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

三、王羲之書法簡介: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篇被歷代書家公認為舉世無雙的「天下第一行書 」,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王羲之(公元303~361),東晉最傑出的書法家,字逸少,琅邪臨沂人,居會稽山陰人,官至右軍將軍,所以人稱「王右軍」。他七歲開始學書,先後從師於出身書法世家的衛夫人和叔父王廙 ,以後又博覽了秦漢篆隸大師淳古樸茂的精品,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冶於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

晚年書法爐火純青,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蘭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四、作者簡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

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19樓:體娛荒原

王羲之最出名的是永和九年歲在癸丑這一篇

描寫的是蘭亭集序

寫的文字灑脫自然

清新飄逸

20樓:匿名使用者

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蘭亭集序。

蘭亭序,又名《蘭亭集序》。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撰寫,《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好景不長,生死無常的感慨。法帖相傳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中年時的得意之作,其文書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顧愷之在繪畫史上的地位顧愷之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

東晉畫家。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 今江蘇無錫 人。曾為醒溫及殷仲堪參軍,義熙 105 418 初任通直散騎常侍。劉裕北伐南燕,愷之為作 祭牙 旗 文 多才藝,工詩賦 書法,尤精繪畫,嘗有才絕 畫絕 痴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 佛像 禽獸 山水等。畫人注重點睛,自雲傳神寫照,正在阿堵 即這個,指...

清代興起的碑學在書法史上有什麼特點和貢獻

中國清代書法在近300年的發展歷史上,經歷了一場 艱難的蛻變,它突破了宋 元 明以來帖學的樊籠,開創 了碑學,特別是在篆書 隸書和北魏碑體書法方面的成 就,可以與唐代楷書 宋代行書 明代草書相媲美,形 成了雄渾淵懿的書風。尤其是碑學書法家借古開今的精 神和表現個性的書法創作,使得書壇顯得十分活躍,流...

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古代的書法家王羲之的小故事

永和九年農曆三月三日,在和謝安 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飲酒賦詩時,王羲之即興揮毫為此詩集作了一篇 蘭亭集序 此作品被後人稱為 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的故事有很多,比如竹扇題字 巧補春聯 吃墨的故事 道教情緣 酒後而成的天下第一等故事。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