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和主體,客觀和客體什麼區別,馬哲中主觀與主體,客觀與客體的區別與聯絡

2021-08-03 13:47:56 字數 3684 閱讀 5204

1樓:匿名使用者

1、主體和客體是相對的,主觀和客觀相對的。

2、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的人;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物件。主觀指人的意識、精神,就是觀察者為「主」,參與到被觀察事物當中。此時,被觀察事物的性質和規律隨觀察者的意願不同而不同。

3、客觀指的是人們看事物的一種態度,不以特定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也就是事物本身的屬性,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客觀也指事物的本來存在狀態,指事物的一種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存在。通過定義就可以知道其區別所在。

拓展:1、通常語境中的主觀是指人的一種思考方式,與"客觀"相反。所謂"主觀"就是憑藉自己的感情去看待事物,並作結論、決策和行為反應,而不能與其他不同看法的人仔細商討,稱為主觀。

2、"客觀"是一個抽象名詞,意思是 在意識之外,不依賴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實時存在的,和主觀相對立。

3、主體指行為的執行者。例,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的區別就在於犯罪主體是客觀還是主觀原因停止了犯罪。未遂是客觀原因,中止是主觀原因。

4、客體(object )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客體既包括客觀存在並可以主觀感知的事物(具體的如樹木、房屋,抽象的如物價、自由),也包括思維開拓的事物 (如神話人物)(來自《gb/t15237.1-2000術語工作 詞彙 第1部分:

理論與應用》3.1.1 客體)。

客體是相對於主體而言的。處於客體的事物,當作用於某一具體事物出現或者具體到某一事物的時候,就會衍化為主體的形態,其它與之處於關係的物,就變成了客體。處於主體的事物,在進行主體的客體層面分析於其它事物的關係面聯絡的時候,會在演示層面上表現為客體的形態,客體簡單來說就是自己接觸的但不屬於自己的實體。

2樓:匿名使用者

主體與客體、主觀和客觀這兩對範疇之間有聯絡,但不等同.主觀指人的意識、認識、思維,客觀即事物的客觀存在,如自然界、人類社會等.主觀和客觀的關係相當於意識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主體和客體則是認識論範疇,主體是從事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指與主體發生聯絡,進入主體認識和實踐範圍的客觀事物.

兩對範疇的聯絡表現在:主體有主觀性,有意識和目的;客體首先是客觀存在,才能成為主體認識和改造的物件.

兩對範疇的區別在於:主體只有和客體相聯絡才稱為主體,離開客體就無所謂主體.而客觀存在可以是不依賴於主觀、主體的.

客觀事物與客體是兩個有區別的範疇:客觀事物只有和主體發生聯絡才成為主體的客體.當客觀事物尚未進入人的認識領域時,它還只是自在的客觀存在,並不是認識的客體.

只有與認識的主體發生了物件性關係時,客觀事物才具有客體的意義;另一方面,認識的客體不一定是客觀事物.當人的認識活動指向人的精神活動時,認識的客體是精神客體.精神客體本身不屬於客觀

3樓:鄭蓉邏輯語文

8客觀和主觀的特點及適用範圍

4樓:笨蛋丶

同學你好,主體和客體是相對的,主觀和客觀相對的。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的人;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物件。主觀指人的意識、精神,就是觀察者為「主」,參與到被觀察事物當中。

此時,被觀察事物的性質和規律隨觀察者的意願不同而不同。 客觀指的是人們看事物的一種態度,不以特定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也就是事物本身的屬性,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另外,客觀也指事物的本來存在狀態,指事物的一種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存在。

通過定義就可以知道其區別所在。

如您的問題未能得到妥善解決或有其他問題

馬哲中主觀與主體,客觀與客體的區別與聯絡

5樓:匿名使用者

一、含義不同

1、主觀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精神,與客觀相對。

2、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

3、客觀是事物本身的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4、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物件。

二、關係所屬範疇不同

1、主觀和客觀的關係相當於意識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主觀即人的意識、認識、思維,客觀即事物的客觀存在,如自然界、人類社會等。

2、主體和客體則是認識論範疇,主體是從事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指與主體發生聯絡,進人主體認識和實踐範圍的客觀事物。

三、兩者的關係不同

1、主體只有和客體相聯絡才稱為主體,離開客體就無所謂主體。

2、客觀存在可以是不依賴於主觀、主體的。

客觀事物與客體有區別

客觀事物只有和主體發生聯絡才成為主體的客體。當客觀事物尚未進人人的認識領域時,它還只是自在的客觀存在,並不是認識的客體。只有與認識的主體發生了物件性關係時,客觀事物才具有客體的意義;另一方面,認識的客體不一定是客觀事物。

當人的認識活動指向人的精神活動時,認識的客體是精神客體。精神客體本身不屬於客觀事物。

兩對範疇的聯絡表現在:

主體有主觀性,有意識和目的;客體首先是客觀存在,才能成為主體認識和改造的物件。

6樓:露珠

主觀,表現的是從主體自身出發,自身的思想出發。如主觀唯心主義,就是認為「我」「心靈」是世界的本原。

客體與主體,客觀與主觀的區別???舉例子

7樓:鄭蓉邏輯語文

8客觀和主觀的特點及適用範圍

主觀和主體,客觀和客體有什麼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1、主體和客體是相對的,主觀和客觀相對的。

2、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的人;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物件。主觀指人的意識、精神,就是觀察者為「主」,參與到被觀察事物當中。此時,被觀察事物的性質和規律隨觀察者的意願不同而不同。

3、客觀指的是人們看事物的一種態度,不以特定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也就是事物本身的屬性,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客觀也指事物的本來存在狀態,指事物的一種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存在。通過定義就可以知道其區別所在。

拓展:1、通常語境中的主觀是指人的一種思考方式,與"客觀"相反。所謂"主觀"就是憑藉自己的感情去看待事物,並作結論、決策和行為反應,而不能與其他不同看法的人仔細商討,稱為主觀。

2、"客觀"是一個抽象名詞,意思是 在意識之外,不依賴精神而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實時存在的,和主觀相對立。

3、主體指行為的執行者。例,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的區別就在於犯罪主體是客觀還是主觀原因停止了犯罪。未遂是客觀原因,中止是主觀原因。

4、客體(object )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客體既包括客觀存在並可以主觀感知的事物(具體的如樹木、房屋,抽象的如物價、自由),也包括思維開拓的事物 (如神話人物)(來自《gb/t15237.1-2000術語工作 詞彙 第1部分:

理論與應用》3.1.1 客體)。

客體是相對於主體而言的。處於客體的事物,當作用於某一具體事物出現或者具體到某一事物的時候,就會衍化為主體的形態,其它與之處於關係的物,就變成了客體。處於主體的事物,在進行主體的客體層面分析於其它事物的關係面聯絡的時候,會在演示層面上表現為客體的形態,客體簡單來說就是自己接觸的但不屬於自己的實體。

9樓:鄭蓉邏輯語文

8客觀和主觀的特點及適用範圍

主體 主體性 客體 客體性 客觀 客觀性 主觀 主觀性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10樓:

分別對應:主客體一對,主客觀一對。

如:在實踐過程中,人是主體,世界是客體,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是主體性,世界具有可變性等是客體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叫客觀,反之則是主觀;遵循世界規律進行實踐是客觀性,不按正確方法與世界規律實踐是主觀性是錯誤的。

主體和客體就是主觀和客觀是否正確

主體與客體 主觀和客觀這兩對範疇之間有聯系,但不等同。主觀指人的意識 認識 思維,客觀即事物的客觀存在,如自然界 人類社會等。主觀和客觀的關係相當於意識和物質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主體和客體則是認識論範疇,主體是從事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指與主體發生聯絡,進入主體認識和實踐範圍的客觀事物。兩對範疇的...

動畫中主觀鏡頭和客觀鏡頭有什麼區別

主觀鏡頭 是一種鏡頭的運用方法。這類鏡頭,以攝影機鏡頭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眼睛,直接攝取他當時目擊的景像。例如人物遠眺湖光山色或環境背景的鏡頭,交替拍攝兩人中一方的鏡頭,大都是主觀鏡頭。客觀鏡頭 客觀鏡頭一般指攝影機採用大多數人在拍攝現場所共有的視點拍攝的鏡頭。這類鏡頭拍攝的畫面,大都是代表觀眾的眼...

管理者的主體和客體,管理的主體是什麼客體是什麼載體是什麼目地是什麼

管理者的主體和客體的意思 管理主體是指在管理活動中,承擔和實施管理職能的人或組織。包括各級各類領導者 管理者和各種管理機構。廣義指在社會領域中具有能動作用 執行團體職能 從事實踐活動的人,包括整個系統的人 組織,以及階級 政黨等。相應的,被管理者就是管理的客體。從更寬泛的視角來理解管理主體,組織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