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評價長平之戰的趙括呢,求秦趙兩國長平之戰後對此戰的看法評價,白起戰後對於長平之戰的評價或者白起對趙括的評價

2021-08-10 15:22:40 字數 6180 閱讀 8680

1樓:孫嘉輝說歷史

趙括是趙國高層戰略研判失誤的犧牲品。

任何一場戰爭的勝利都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

正如軍事家孫臏所說:世上沒有什麼比人的生命更加寶貴的了。天時、地利、人和三項條件缺了任何一項,即使能暫時取得勝利,也必定留下後患。

所以,必須三項條件都具備了才能作戰。如果三項條件不具備,除非萬不得已,絕不可輕言戰爭。

天時不利上黨郡本來屬於韓國,秦國攻佔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切斷了韓國國都和上黨郡的聯絡,把上黨郡變成了孤島。

韓國最高統治者迫於無奈,也同意將上黨郡送給秦國來換取和平。然而,上黨郡守馮亭卻不願意歸順大秦帝國,將上黨郡這個燙手的山芋送給了趙國,趙國為了一個「貪」字,接手了上黨郡這個燙手的山芋。

秦國煮熟的鴨子飛到了趙國的鍋裡,秦國怎麼能善罷甘休呢?所以,趙國佔領上黨郡並不具有天時。

地利不利上黨郡距離趙國本土比較遙遠,而且遠隔太行山脈,地勢險要,道路難行,趙國45萬大軍駐守長平,每日消耗糧食就需要50多萬斤,而從趙國本土運輸糧食需要翻越太行山一道道關隘,一旦秦國切斷運輸補給線,趙軍將不戰自潰,戰爭的事實也是如此。

人和不利趙國統治階層對是否接管上黨郡並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以平陽君趙豹為代表的統治者認為接管上黨郡帶來的風險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而以平原君趙勝為代表的統治者認為不費一刀一槍就得到17座城池是佔了大便宜。

特別是臨陣換將這件事上,趙國統治階層也沒有形成統一意見,趙國丞相藺相如甚至趙括的母親都不同意趙括為帥,認為趙括年輕氣盛,沒有同秦軍作戰的經驗,不同意讓趙括替換廉頗。而趙國領導人趙孝成王卻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更重要是趙國統治階層對廉頗將戰爭打成持久戰、消耗戰極為不滿,夢想速戰速決,一戰取勝,所以高估了趙括的才能,從而,葬送了45萬的國家軍隊。

綜合上述,長平之戰時,趙國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一項條件也具備,就同秦國盲目開戰了,所以,註定以失敗而告終!

趙國在長平戰役中失敗,使統帥趙括背上了「紙上談兵」的黑鍋,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廉頗從此也得不到趙王的信任,鬱鬱寡歡,被迫出走;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由一個強國逐漸成為弱國,最後被秦國滅亡!

2樓:小自信

我個人覺得趙括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他也非常的驕傲自大輕視敵人,這就導致了他在這場戰爭中最後失敗的主要原因。

3樓:雪月森林

挺倒黴的。長平之戰中的趙括雖然紙上談兵,但是面對強大的秦軍,和拖後腿的趙國,他也不可能贏。

4樓:惠華小知識

趙括我認為只要給他一定時間鍛鍊,趙括肯定能成長成一個人才,甚至可以打敗秦國。

求秦趙兩國長平之戰後對此戰的看法評價,白起戰後對於長平之戰的評價或者白起對趙括的評價

5樓:匿名使用者

長平之戰,玄機重重:趙王臨陣換掉德高望重的廉頗,卻得到了包括藺相如在內決策層的一致贊同;秦將白起居功至偉,卻一再推脫攻滅趙國的重任,放棄再立功勳的機會;長平一役讓秦國殲滅趙國主力,然而此後卻耗費了長達32年的時間才滅掉趙國……用管理學的思維去解讀這些迷思,會看到歷史深處的另一番景象

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殲滅戰鼻祖、秦國大將白起大破紙上談兵的趙括,一舉坑殺趙國降卒40萬人,此為著名的「長平之戰」。然而,這一役也留下了諸多迷思,耐人尋味。

趙國憑一將之力抵抗強秦,焉能不敗

戰國後期,秦國起用商鞅實行變法,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對秦國的戰略資源進行系統整合。雖然商鞅後被守舊派所殺,但其變法一直延續下來,以至秦國兵強馬壯,對列國虎視眈眈。稍後,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軍事實力大增,君臣睦、將相和,成為戰國七雄中唯一能與秦「叫板」的國家。

這樣,秦國與趙國之間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欲擊趙,必須先佔領趙國的側翼,即當時屬於韓國的上黨地區。另一方面,韓國與秦國地形交錯,可謂秦之「心腹大患」,因此,「遠交近攻」策略的首攻目標自然就是韓國。

公元前262年,秦軍攻下韓國的野王(今河南沁陽),切斷了上黨郡與韓國本土的聯絡。束手無策的韓國欲獻上黨以求和,而上黨軍民卻視秦為 「虎狼之國」,轉而投靠趙國。上黨17城對趙國而言卻是「燙手的山芋」:

接收,等於與秦國宣戰而引火燒身;拒絕,顯然是自斷雙臂。而且,秦國的真正目標就是趙國,與其是否接收上黨沒有必然聯絡。

趙孝成王與群臣商議後,最終決定接受上黨郡。為此,趙國派出45萬大軍馳援,領軍人物是能攻擅守、戰功卓著的廉頗。初戰不利的廉頗開始退守,與秦軍在長平丹河對岸形成相持態勢,閉門不戰,一晃就是三年。

遠道而來的秦軍久攻不下,糧草補給困難,為擺脫被動局面,遂實施範睢的反間計。

於是,第一個問題出現了:聽信讒言的趙孝成王準備撤換廉頗,竟然得到了決策層的一致通過。唯一提出不同意見的藺相如並非支援廉頗,只是不看好趙括!廉頗老將為何如此不得人心?

要知道,秦軍以60萬大軍進攻,趙國以45萬精銳防守,在冷兵器時代攻守雙方的均衡值一般為2∶1,趙軍在軍力對比上並不吃虧;而秦國國民經濟實力雄厚,戰略物資儲備充足,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只是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綜合國力明顯處於劣勢,無法支援大規模的連年戰爭。顯然,消耗戰對趙國來講絕非上策。

如此看來,廉頗持續三年的「拉鋸戰」過於保守,秦軍有生力量並沒有得到多少削弱,「以逸待勞、後發制人」過於空洞。戰後,秦軍承認60萬大軍死亡過半,主要是趙括接任後主動衝擊、搏命拼殺造成的。趙括雖然紙上談兵,但畢竟血性剛烈。

德高望重的廉頗始終沒有制訂出一個清晰、積極的戰略計劃,沒有提出徹底打敗秦軍的戰略願景和配套措施,因此沒有贏得老闆(趙王)的信任和支援。能攻擅守的廉頗何不主動退守以集聚力量,拉長敵軍戰線後主動出擊?或者通過側面出擊、斷敵糧草,或者從45萬大軍中分出部分有生力量攻秦之要害,甚至同樣實施反間計、美人計等?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老成持重的廉頗著實缺乏進取精神,雖不至於害己,客觀上終究誤國。更進一步,秦國志在滅趙,經過認真籌劃後舉全國之力進攻趙國,正面和側面的、正當的和不正當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伐趙之前,秦王即遣使韓、魏,軟硬兼施以使兩國不敢救趙。

當白起將趙括大軍分割包圍後,秦昭王親赴河內(黃河中游地區)徵召當地所有15歲以上男丁組成援軍,並普賜民爵一級(秦王真不愧是激勵大師)。正是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民兵部隊,硬生生截斷了趙括與都城邯鄲的聯絡,使白起的野戰軍順利完成了對趙軍的「甕中捉鱉」。

再看趙國,由於對秦國滅趙的戰略野心認識不足,倉促應戰,丟失了晉西南戰略要地,以至於無險可守還消極避戰。初戰不利,趙國統治集團即遣使赴秦試探求和的可能性,這簡直就是與虎謀皮,同時表現出聯盟抗秦的反覆猶豫。而秦國在加緊進攻的同時厚待趙使,一來以慢趙國抵抗之心,二來做出秦趙和談的假象,使其餘五國舉棋不定而放棄援趙。

可以看出,秦國攻趙是蓄謀已久、志在必得的戰略計劃,是從君臣到子民的全面發動,從國力到外交的系統出擊;趙國的抵抗則是瞻前顧後、心存僥倖的戰役安排,不論是廉頗還是趙括,基本都是以一將之力(包括資源調配和智慧)抵抗秦之傾國雄師。2023年的中日甲午海戰,清朝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人評價:

大清是李鴻章一個人與全日本開戰,焉能不敗?

白起為何拒絕再擔滅趙重任

長平一戰,趙國家家出殯、戶戶發喪,戰爭力量遭到不可挽回的重創,綜合國力一蹶不振。殺得興起的白起主張直取趙都邯鄲,一舉滅趙。被逼上絕路的趙國也想起了「反間計」。

公元前260年11月,一代合縱大師蘇代受趙韓兩國之託赴秦遊說,秦相范雎出於維護自身地位與牽制白起的考慮,向秦昭王建議有條件地同趙韓兩國議和。秦王準議,遂與趙韓兩國全線停戰。白起自然對范雎的罷兵休整之議大為不滿,將相開始不合。

秦國罷兵後,趙國決策層內部關於是否如約割地的問題發生了激烈爭議。最終趙王認識到,秦國休戰是因力盡兵疲,亡趙之心不死,焉能割六城以資強敵?於是遣使赴齊國商洽合縱事宜,與魏國簽訂攻守同盟,將靈邱之地贈予楚相春申君以拉攏楚國,並派使節攜厚禮入燕韓兩國交好。

趙國君臣深知,一旦與秦毀約,必然導致秦國大規模的報復性進攻,故而舉國上下積極備戰,士氣高漲誓死抗秦。

秦昭王得知趙國公然毀約,還積極組織抵抗,深感被戲弄,決定命白起為將大舉攻趙。出人意料的是,這一次白起拒不受命,主要理由是:趙本強國,雖然長平大敗,仍具相當實力;而且目前上下一心,內修政務,外交合縱,秦國攻趙必敗。

公元前259年9月,秦軍大舉伐趙,趙軍則全線收縮,堅壁清野退守都城邯鄲。趙**民同仇敵愾,平原君更是毀家疏難,挫敗了秦軍一次又一次的瘋狂進攻。到第二年盛夏時節,秦軍**慘重,趙都邯鄲依然屹立。

秦昭王開始遷怒於人,認為范雎誤國使秦國蒙羞,白起驕恃不為君用,決定再次任命白起代替王齕出任秦軍統帥。讓人吃驚的是,白起再次託病拒任,並搬出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說法,力勸秦王儘快結束這場沒有結果的戰爭。

秦王軟硬兼施,白起卻一根筋抗命到底。惱羞成怒的秦王決定剝奪白起的一切官職與爵位,將其趕出都城。隨後在范雎的鼓動之下,餘恨未盡的秦王賜劍令白起自裁。

可憐有「運動戰大師」之稱的一代名將白起身首異處。

白起的死因,在於他挑戰了老闆的底線。經理人不管如何功高蓋世,畢竟要以老闆利益和企業利益為重,特別是當企業遇到困難和危機時,更不能斤斤計較於個人的不敗戰績和市場聲譽。白起打遍天下無敵手,卻死於自己的短視和固執。

對於再度伐趙,白起為何如此不看好呢?因為白起之於趙國,等於魔鬼、等於死神;趙軍投降是死路一條且斬立決,抵抗卻可能求生。也就是說,擔當滅趙重任,白起並非秦國的最佳人選,反而可能是最差人選。

對此,白起的判斷非常清晰,但他錯在挑戰了老闆的底線,這一錯誤是致命的。退一步說,白起又犯了老將廉頗的錯誤,雖然總體判斷正確,但沒有創造性思維;擅長運動戰、殲滅戰而快刀斬亂麻的白起,大概學不會、也不屑於搞「溫火褒湯」式的拉鋸戰、持久戰。結果,廉頗間接地誤國,白起直接地送命。

坑殺趙兵40萬是最佳選擇嗎

公元前260年9月底,長平趙軍被圍斷糧達46日。身先士卒的趙括中箭戰死後,突圍無望的40萬趙軍只好全體棄甲投降。登上勝利頂峰的白起開始發愁了:

趙軍顯然是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被迫降秦的,他們家小均在故國,不會真的為秦國賣命;而且趙國民風彪悍,人數眾多,秦軍將難以控制而日久生變。白起面臨著兩難選擇:放趙兵回國?

無疑是前功盡棄、養虎遺患;既不能留用,就不如干脆殺掉,以絕後患。在解除趙軍武裝後,白起只將年幼者240餘人放回,用以震懾趙國人心,將其餘40萬降卒設詐一舉全部坑殺。

這是古今中外戰爭史上,規模最大、手段最殘暴的一次殺降。白起摧毀了趙國的精銳武裝,六國弱勢已成,秦國一統天下只是時間問題。但同時,坑殺趙兵空前堅定了趙國人誓死抗秦的決心,又阻絕了其他五國的降秦之念。

難道除了「放」、「用」和「殺」之外,白起真的別無選擇嗎?顯然,40萬俘虜的日用開支是天文數字,白起養不起他們。但40萬人的大包袱,不正是要挾趙國投降的最好籌碼嗎?

所謂戰之勝者,全城為上。如果趙王堅持不投降,就等於要了40萬降卒的性命。不用白起進攻,幾乎涉及趙國所有家庭的士兵家屬就會造反,執趙王以降秦。

嗜殺成性的白起確是一介武夫,窮兵黷武的秦王也犯了大錯,他的戰略遠景是統一六國,而不在於讓趙國在短期內喪失對抗能力。目標和手段發生混淆,秦國的勝利成本空前加大了。長平大戰一年後,當白起伏劍自刎之時,趙國開始了一番戰略聯盟、合縱抗秦之路,其間之艱苦卓絕、鬥智鬥勇堪稱歷史奇觀。

邯鄲被圍之初,趙國即派使臣赴齊國借糧,未果;隨後又請求姻親之國魏國依約發兵相救,沒想到畏懼強秦恫嚇的魏國大軍只是作壁上觀。趙國平原君先是發動內弟魏公子信陵君相救,後親率門客赴楚求援,毛遂自薦並以楚國國恥相激,楚王深受震動,命春申君黃歇率軍救趙。對魏王苦諫無效的信陵君竟然走「小蜜路線」,通過魏王寵妾如姬竊取調兵虎符,挑選8萬精銳部隊馳援趙國。

公元前259年12月,魏國的信陵君指揮楚魏聯軍,對秦軍發動了強大的攻勢。秦軍三面受敵,全線崩潰,被趙軍重重圍困的兩萬秦軍被迫投降。三國聯軍乘勢收復河東六百里土地,秦兵死傷大半,丟失了6年以來所侵佔的全部領土。

從長平大戰到邯鄲之戰,趙國先輸後贏,但都城邯鄲僅以城免;秦國先勝後敗,但超級大國獨霸天下的格局已成。隨後,戰國進入為期20年的相對和平或休戰年代。

值得注意的是,秦國後期滅趙卻頗費周折,甚至主要依靠的並非軍事實力。公元前236年至前232年,秦國曾三次派兵伐趙,均沒有佔到多大便宜。直到秦王趙政[1][2]親政之後,借公元前229年趙國接連發生大**和大饑荒之機向趙國發動全面進攻。

秦將王翦再行反間之計,在趙王身邊收買了寵臣郭開,誹謗、挑撥趙王殺害了大將李牧,趙國由是自毀長城。第二年,王翦攻克邯鄲,俘獲趙王而徹底滅趙。越戰越勇的秦國終於在公元前221年一統天下。

換個角度分析,秦國自長平之戰即殲滅趙國主力並獨霸天下,卻事隔32年後才最終滅趙,又過了7年才統一海內。可以想見,長平之戰秦國坑殺40萬趙國降卒起到了何等強烈的負面影響。更為嚴重的是,白起協助秦王開創了一個以暴制暴、以毒攻毒,乃至以狡詐毒辣對殘忍無信的歷史程序。

公元前207年,項羽與秦軍在鉅鹿殊死大戰,九戰九勝俘獲秦軍主力20萬人。隨後,項羽背信在新安城(今河南澠池東)下令將20萬降卒全部活埋。僅數月後,統治歷史僅14年的短命王朝「暴秦」灰飛煙滅。

5年後的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拔劍自刎。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視萬民性命為草芥者必自斃。

趙括雖敗猶榮,長平之戰不該揹負罵名,誰當主帥結局都一樣嗎

宋末元初歷史學家胡三省認為 趙之禍不在於受上黨,而在於用趙括 史記.範雕蔡澤列傳 記載 昭王用應侯謀,縱反間賣趙,趙以其故,令馬服子代廉頗將。其他書籍就不在一一列舉,由此可見,大多數史學家認為長平之戰失敗的關鍵人物為趙括,秦國使反間計,趙王調廉頗回國換趙括為主帥,而趙括的自大和狂妄奠定了整個戰爭的基...

長平之戰的戰爭評價,以長平之戰為例,客觀,公正地評價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的戰爭

史記 bai索隱 趙任馬服du,長平遂阬。通典zhi 長dao平之戰,血流漂滷。法言義 專疏 蚩尤屬之亂,不過於此矣。蔡澤 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王東滿詩云 當年血戰染長平,功過至今不厭評。豎子無情殺降卒,趙王有恨愧書生。兩千餘載一詞訓,四十萬魂同日坑。天令斯文蒙此辱,中華始幸有同衡。以長平...

趙奢是怎樣評價自己的兒子趙括呢,關於趙奢是怎樣評價自己的兒子趙括的?

據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記載,趙奢曾評價趙括說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趙括 前260年 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趙孝成王七年 公元前260年 長平之戰中,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