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暮靜雨
三國演義劉備有四個妻子,甘夫人,糜夫人,孫夫人,吳夫人。她們共同的特點是:有姓無名。最早寫到的是甘夫人。第二個是糜夫人。第三位是孫夫人。第四個吳夫人。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2樓:冷侃娛文
一、劉備的夫人沛國人甘氏、孫權的妹妹孫尚香。
二、簡介:
1、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生卒年不詳,沛國人,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夫人,蜀漢後主劉禪的生母。劉備因早年多次喪偶,於是娶甘夫人時為了能讓她長壽,並未將其納為正室,而是納為小妾。
甘夫人雖是劉備小妾,但一直以來都被作為正房看待,而甘夫人本人在劉備陣營裡,幫劉備處理許多內事。後來去世,葬於南郡。劉備稱帝后,追諡亡妾甘氏為「皇思夫人」。
劉禪即位後追諡生母甘夫人為「昭烈皇后」。
2、孫夫人,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曾為左將軍劉備之妻。《三國志》稱之為孫夫人。
為鞏固孫劉聯盟,孫夫人嫁給劉備三年,後來大歸回吳,之後事蹟不詳。史料並無生育記載。夾在兩國之間,有著與傳統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驁不馴的個性。
孫夫人在許多**,戲劇和影視裡被不斷描繪。
3樓:紅黃之力
劉備有八個妻子。劉備的八個妻子有先後,而且其中有個妻子原是寡婦,還被封了皇后。這點在東漢時期也不是什麼很特殊的事。
孫權的女兒成了寡婦以後也嫁了人。在當時,寡婦嫁人是能夠被大家接受的,包括她去做皇后。在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裡,這是很平常的事兒。
只有到了宋代以後,尤其是南宋以後,寡婦再嫁受到指責。
書上寫到劉備有四個妻子,她們是甘夫人,糜夫人,孫夫人,吳夫人。她們共同的特點是:有姓無名。
最早寫到的是甘夫人。
她是劉備居住在小沛的時候所娶的,後來就跟著劉備一塊到了荊州。她在荊州時期給劉備生了一個兒子,就是阿斗。當曹兵追到長阪坡時,劉備萬般無奈,拋棄了甘夫人和阿斗。
虧得趙雲趕來,方免於難。劉備進入四川的時候,書中就不再提起這個甘夫人了,估計她是死在荊州。
第二個妻子是糜夫人。
她是糜竺的妹妹。呂布襲取下邳後,甘夫人被俘虜,劉備轉移至別處。糜竺把她介紹給劉備,劉備就娶她為妻。
我特別強調這個「妻」字,因為劉備娶她以後,她的身份是妻。在歷史上,糜夫人當時叫夫人。在這以前的甘夫人,儘管結婚在糜夫人之前,但是她的身份在歷史上、在《三國志》裡邊是妾。
甘夫人是妾,糜夫人是妻。甘夫人結婚在前,糜夫人結婚在後,這在歷史上寫得很清楚。妻、妾的名分古人很注意,不會弄錯的。
但羅貫中不考慮甘夫人和糜夫人妻和妾的身份,反而提到兩個人的時候都是甘、糜二夫人,甘夫人總是放在糜夫人的前面。
第三位是孫夫人。
孫夫人在書裡邊是孫權的妹妹。孫夫人究竟叫什麼名字呢?她是不是叫孫尚香呢?
這個名字見於京劇《龍鳳呈祥》。這是個比較花哨的女性化的名字,是在羅貫中《三國志演義》成書和流傳以後產生的一個名字。
我們一定要知道這一點。電視劇《三國演義》曾考慮要把孫尚香的名字安在孫夫人的頭上。我當時提出反對,我說這是羅貫中之後產生的一個名字,怎麼能強加在羅貫中身上呢?
所以後來沒有用孫尚香這個名字,那只是京劇裡頭這麼叫。
第四個夫人,也是最後一個,叫吳夫人。
她是蜀國大將吳懿的妹妹。歷史上叫吳壹,在《三國志演義》裡叫吳懿,後來被封為皇后。
**裡說吳夫人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劉永,一個叫劉理,這是《三國志演義》裡邊說的。從歷史來看,這個說法不對。史書上記載,劉永和劉禪不是一個母親所生,又說劉理和劉永也不是一個母親所生。
這樣一來,劉永、劉理如果和吳夫人搭上關係,那隻可能其中一個是吳夫人生的,不可能兩個都是她生的,甚至也有可能兩個都不是她生的。
如果說那兩個兒子裡有一個不是吳夫人所生,那麼,劉備就還有第五個妻子。因為這時劉備的幾個妻子都死了,孫夫人已經回到東吳去了。
如果兩個人都不是吳夫人生的,而這兩個人又不是同一個母親,那就是說劉備有了第六個妻子了。
正史上還說,甘夫人嫁給劉備是妾,不是妻。這說明,劉備在這以前已經有了一個妻。如果這個妻存在的話,那劉備就有七個妻子了。
正史上又說劉備「數殤妻室」,就是說,他的妻子死了好幾個,因為「數」字起碼是指三個以上,除了這幾個以外,至少死了兩三個妻子了。這麼一算下來,最少他有八個妻子,說不定有九個妻子。
4樓:知軒知軒
甘夫人,死後葬於南郡,被追諡皇思夫人,後再追諡昭烈皇后,與劉備合葬。
糜夫人,糜竺的妹妹,劉備在徐州落難時,糜竺將她嫁給劉備。生卒年不詳。
孫夫人,孫權的妹妹,劉備入蜀後孫權接她回到東吳,所以就有了蜀吳結合。生卒年不詳。
穆皇后,吳懿的妹妹,劉備入蜀後納為夫人,後為漢中王后。劉禪即位時,尊她為皇太后,住長樂宮。延熙八年(公元245年)病死,與劉備合葬。
三國演義中劉備到底有幾個妻子?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中提到的劉備的妻子有四個,分別是甘夫人、糜夫人、孫夫人和吳夫人。
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生卒年不詳,沛國人,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夫人,蜀漢後主劉禪的生母。劉備因早年多次喪偶,於是娶甘夫人時為了能讓她長壽,並未將其納為正室,而是納為小妾。
甘夫人雖是劉備小妾,但一直以來都被作為正房看待,而甘夫人本人在劉備陣營裡,幫劉備處理許多內事。後來去世,葬於南郡。劉備稱帝后,追諡亡妾甘氏為「皇思夫人」。
劉禪即位後追諡生母甘夫人為「昭烈皇后」。
糜夫人,生卒年不詳,東海郡朐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人,三國時蜀漢大臣糜竺的妹妹。建安元年(196年),呂布趁劉備與袁術鏖戰時襲擊下邳,劉備妻子被俘,轉駐廣陵、海西,而劉備的軍隊也因為糧草不濟陷入了困境,這時徐州大商糜竺大力資助劉備,並將妹妹嫁給劉備鼓舞劉備,劉備軍得以重振。但此後糜夫人便下落不明,三國志也未給其立傳。
**《三國演義》裡糜夫人在長阪坡為了不拖累趙雲投井自殺,趙雲害怕曹軍盜屍,推土牆將糜夫人掩埋。
孫氏,吳郡富春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後嫁給左將軍劉備作夫人。孫氏嫁給劉備三年,史料並無生育記載。後來回吳,之後生平不可考。
《三國志》中孫夫人的真實姓名沒有記載,而在**《三國演義》中有提到孫堅之女名曰孫仁,京劇摺子戲《龍鳳呈祥》名曰孫尚香。
吳氏,據說其名為吳莧,陳留(今河南開封)人,車騎將軍吳懿之妹,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的皇后。
吳氏早年喪父,其父生前與劉焉交情深厚,所以全家跟隨劉焉來到蜀地。後劉焉聽相面者說吳氏有大貴之相,於是為兒子劉瑁迎娶吳氏。劉瑁死後,吳氏成為寡婦。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平定益州,納吳氏為夫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立吳氏為漢中王后。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立吳氏為皇后。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去世,太子劉禪即位,尊嫡母吳氏為皇太后。延熙八年(245年),吳氏去世,諡號穆皇后,葬入劉備的惠陵。
6樓:超級你爸
甘夫人,劉備駐紮小沛時納為妾,死後被追諡皇思夫人,後再追諡昭烈皇后,與劉備合葬。
麋夫人,麋竺之妹,劉備駐紮海西時,麋竺將她嫁給劉備。生卒年不詳。
孫夫人,孫權之妹,赤壁之戰後嫁劉備,劉備入蜀後孫權接她回到東吳。生卒年不詳。
吳皇后,吳懿之妹,劉備入蜀後納為夫人,後為漢中王后。劉禪即位時,尊她為皇太后,住長樂宮。史料並無生子記載。延熙八年(245年)去世,與劉備合葬,諡號穆。
還有一個,可並沒有記載。好像是呂布襲擊下邳時被擒,後來劉備議和給放了。
7樓:苦味精味苦
甘夫人,死後被追諡皇思夫人,後再追諡昭烈皇后,與劉備合葬。
麋夫人,麋竺的妹妹,劉備在徐州落難時,麋竺將她嫁給劉備。生卒年不詳。
孫夫人,孫權的妹妹,劉備入蜀後孫權接她回到東吳。生卒年不詳。
穆皇后,吳懿的妹妹,劉備入蜀後納為夫人,後為漢中王后。劉禪即位時,尊她為皇太后,住長樂宮。生劉永,劉理二子。延熙八年(公元245年)病死,與劉備合葬。
此外,劉備在進駐徐州前已數喪嫡妻。
8樓:繼潤
有四位妻子,分別是甘夫人,糜夫人,孫夫人,吳皇后。
1.甘夫人,死後被追諡皇思夫人,後再追諡昭烈皇后,與劉備合葬。
2.麋夫人,麋竺的妹妹,劉備在徐州落難時,麋竺將她嫁給劉備。生卒年不詳。
3.孫夫人,孫權的妹妹,劉備入蜀後孫權接她回到東吳。生卒年不詳。
4.穆皇后,吳懿的妹妹,劉備入蜀後納為夫人,後為漢中王后。劉禪即位時,尊她為皇太后,住長樂宮。史料並無生子記載。延熙八年(公元245年)駕崩,與劉備合葬。
三國演義劉備老婆
9樓:楊子電影
甘夫人,劉備駐紮小沛時納為妾,死後被追諡皇思夫人,後再追諡昭烈皇后,與劉備合葬。
麋夫人,麋竺之妹,劉備駐紮海西時,麋竺將她嫁給劉備。生卒年不詳。
孫夫人,孫權之妹,赤壁之戰後嫁劉備,劉備入蜀後孫權接她回到東吳。生卒年不詳。
吳皇后,吳懿之妹,劉備入蜀後納為夫人,後為漢中王后。劉禪即位時,尊她為皇太后,住長樂宮。史料並無生子記載。延熙八年(245年)去世,與劉備合葬,諡號穆。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 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也多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三國演義劉備是怎樣的人,三國演義劉備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認為單看劉備這個人他真的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不是表現在軍事政治上的那種魅力,更多地散發出來的是那種人性的魅力,那種發自內心的善良 忠厚,毫無疑問劉備真的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領導者,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感受一下源自劉備的特殊魅力,體會劉備有哪些比別人都厲害的值得稱讚的地方。劉備是一個非常善於騎馬和射箭的人...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
1 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是指以良好的德行使人佩服。劉備雖然在機權幹略上略有不足,但是卻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並曾以此感化了刺殺他的刺客。劉備臨死前還以此來教育他的兒子劉禪,即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2 求田問舍 求田問舍出自 三國志 陳登傳 本意是指只知道購置房田產業,沒有...
三國中劉備的外貌描寫,《三國演義》中描寫劉備外貌的文段
那人不甚 bai好讀書 性寬和,寡言語du,喜怒不形於色 zhi素有大志,專好結 dao交天下豪傑 生得身內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容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 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第一bai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du巾英雄首立功原文zhi節選 榜...
三國演義中的俗語,三國演義諺語
樓上太給力了 曹操下江南 來得凶 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 有勁難使 諸葛亮徵孟獲 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 粗中有細.諸葛亮彈琴 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幹 倒了大黴.張飛販私鹽 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 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 乾乾淨淨 張飛賣秤錘 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 略施小技...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人物形象分析
對劉備這個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以劉邦為模板進行參考。他們都善於用人。仁愛是劉備最大的特點和優勢。能忍也是劉備成大事的重要原因之一。劉備賢明,不拘小節,愛才,有志向 劉備人物形象分析 一 劉備人物形象分析 1 善於用人。仁愛是劉備最大的特點和優勢。能忍也是劉備成大事的重要原因之一。2 劉備 弘毅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