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年祭灶要吃灶糖,為什麼小年祭灶要吃灶糖?

2022-01-07 04:40:14 字數 3592 閱讀 7056

1樓:

因為: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寫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關東糖」、「糖餅」。從此,流傳成為習俗。

關東糖(灶糖)在東北的農村、城市裡,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販叫賣:「大塊糖,大塊糖,又酥又香的大塊糖。」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

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裡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關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它已從灶王爺的祭桌上走下來,廣為百姓享用。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後才有**。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製而成的糖製品。

2樓:隔壁老王會說事兒

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節是河南很重要的一個節日,節日當天要用麥芽糖做為貢品祭祀灶王爺,為什麼要用粘嘴粘牙的麥芽糖呢?這背後的小故事聽老王給您講講

為啥小年要吃灶糖?

3樓:高粱到了

因為灶王爺姓灶!所以小年吃灶糖!

小年為什麼要吃灶糖?

4樓:昊涙

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北京民謠「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各地的灶糖都不一樣,有麥芽做的白灶糖,也有黃豆麵糖、芝麻糖等等。

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資訊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

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儲存,必須隨時烹煮。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裡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西方一般一個村莊只有一個麵包爐就足夠了,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一個爐灶。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一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爺、灶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

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5樓:鰃猴団

灶糖不僅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粘灶王爺的嘴,以保證他「上天言好事」的必備之物 麥芽糖又稱關東糖,灶王糖,是用麥芽,小米熬製而成的糖製品,售期最短,只有過小年前後才上市的糖果。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放在嘴裡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用這種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遍查各地均有關於祭灶習俗的記載,祭灶人多跪於灶前,口中唸唸有詞:「灶王爺,本姓張,騎著馬,挎著槍,上了天,見玉皇,人間好事要多說,明年下界見吉祥。」表達了人民希望灶君能降吉祥於人間的願望,祭畢,敞開房門將灶君舊像連同早已扎就的灶馬一起燒掉。

人們對灶君神像充滿了神祕與遐想。隨著祭灶習俗禮儀的精細與複雜化,當年流傳在關東的灶神影象也豐富和多樣化起來。筆者還記得灶神形象有坐、立;有的灶神一人獨坐,有的灶神是夫婦並坐;有的灶神坐於中間,左右二夫人分坐,俗稱「三頭灶」。

還有一種「趙軍官」,刻印三國蜀名將趙雲持槍騎馬,下有文武財神,福祿星官等像,據說這是怕灶神上天言事,才祀「趙軍」,以祈平安。借趙雲能保護阿斗,又趙軍與「灶君」同音,因此,歷史**中的人物遂被捧上「一家之主」的高位。 最有興味的是我見過一幅題為「大清光緒二十九年灶君之神位」的灶君圖,上部畫灶王拜見玉皇大帝,相互拱手,若有問答;下方畫有灶君夫婦坐於桌案前,左邊有婦女燒火作炊,右邊有婦人撫嬰,圉人在後槽餵馬,極富人間生活氣息。

可以說,這幅灶君神像,讓過去的關東人對其充滿了寄託,因為只有灶君,才是溝通人間與天上的使者。

過小年為什麼要吃祭灶糖

6樓:佛心向魔

過小年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來年全家平安。

1、相傳灶神每年小年的時候,都會去上天庭一趟,向玉帝告狀,人們這個時候就給灶神吃這種糖,粘上灶神的嘴,不讓他說壞話。久而久之,就養成一個習俗。現在每到小年的時候人們還總是在鍋灶上放一根祭灶糖,讓灶神吃。

2、祭灶糖是中國民間習俗,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為祀灶日,民間俗稱為「過小年」,亦稱小年、小年下、小年節。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稱為送灶、辭灶、醉司命。

3、祭祀時,擺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麵湯,然後燒香叩頭,把舊灶神揭下燒掉,這就是送灶王爺上天了。燒時要加一些穀草和雜糧,好給灶王餵馬。舊灶燒了以後,有的把新灶當時貼上,有的則到除夕再貼,所以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來」的詞句。

4、祭灶節,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製作方法:取成塊的麥芽糖放置於鐵鍋中,加熱使之變軟,摻入芝麻粒,用擀麵杖製作成約3mm厚的薄片,用刀分隔,待溫度退卻後食用,味道香醇,酥而不膩。

7樓:匿名使用者

各個省有各自民族的習俗和傳統吧。不好像我們這邊沒有吃灶糖的習慣吧!

小年為什麼要吃祭灶糖?

8樓:隔壁老王會說事兒

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節是河南很重要的一個節日,節日當天要用麥芽糖做為貢品祭祀灶王爺,為什麼要用粘嘴粘牙的麥芽糖呢?這背後的小故事聽老王給您講講

小年為什麼要吃灶糖啊,"灶糖"的由來呢?

9樓:教育評論員說

據說祭灶的食品之所以首選灶糖,就是因為它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非常甜,另一個是特別沾嘴粘牙,所以人們選在這一天給即將上天打報告的灶王爺吃灶糖,其中用意有兩個,一個是甜的東西是好東西。

既然給你灶王爺吃了,正所謂「吃人的嘴短」,吃了人間的糖,灶王爺就不好意思在天庭那邊打人間的小報告;另一個就是灶糖本身特別黏,能夠直接粘住灶王爺的嘴巴,讓他即使是到了天庭上,想扯人間的閒話壞話,他都張不開嘴。

灶糖祭灶,是小年諸多祭祀灶神活動中的重要一項,如今也為北方人所熟知,南方祭祀灶神則多用南糖,種類比北方的灶糖還要多一些,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其實這個灶糖,看起來很普通,它其實是歷史非常悠久的一項祭灶活動,大概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堪稱是我們臘月二十三祭灶活動中的歷史活化石。

作為麥芽糖的一種,灶糖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那個時候它跟祭祀灶王爺還沒有建立關係,它那時候的名字叫做膠牙餳[táng],這個「餳」字如今通「糖」字,那個時候指的是相對糖稀來說的糖塊。

通過灶糖的最早的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來,它早在南北朝時代,就具備了粘牙、糖塊這兩大特徵,這已經跟如今我們吃的又甜又粘牙的灶糖,非常接近了。而且大錘需要說一句,即便到如今,我國一些地區還在沿用這個膠牙餳的名字,只不過「餳」字換成了更通用的「糖」字。

10樓:柏漪

灶糖不僅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粘灶王爺的嘴,以保證他「上天言好事」的必備之物

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

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能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

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也較貴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

過小年為什麼要吃祭灶糖,為什麼臘月二十三要祭灶?祭灶節的由來是什麼

過小年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 來年全家平安。1 相傳灶神每年小年的時候,都會去上天庭一趟,向玉帝告狀,人們這個時候就給灶神吃這種糖,粘上灶神的嘴,不讓他說壞話。久而久之,就養成一個習俗。現在每到小年的時候人們還總是在鍋灶上放一根祭灶糖,讓灶神吃。2 祭灶糖是中國民間習俗,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

為什么小鳥要吃蟲子,為什麼小鳥要吃蟲子

小鳥為了生存及營養的補充才能正常的生長繁殖。所以它們出生父母開始餵食昆蟲才能長大發育,主要因昆蟲含有大量的養分提供它們正常生長髮育。一 昆蟲含有十分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包括的有機物質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等,還有大量人體所需的遊離氨基酸和維生素 無機物質 各種鹽類 鉀 鈉 磷 鐵 鈣等。據分析,...

牛為什么要吃草,牛為什麼要吃草?

草和各種植物的莖葉,都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知道嗎,纖維素是植物構成細胞壁的 建築材料 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纖維素難以消化,吃後就隨糞便排掉了,然而,牛和其他食草動物卻有對付纖維素的招兒,原來,它們靠的是一種叫做 纖維素酶 的生物催化劑。牛消化道里本來是沒有纖維素酶的,而寄生在牛的消化道里的一些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