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統一三國,司馬炎最後派的誰為大將滅吳的

2022-01-14 09:59:21 字數 5068 閱讀 4213

1樓:熊青通雅健

泰始八年(272年),司馬炎以王濬為益州刺史,密命他製造大船,訓練水軍,「為順流之計」。王濬遂著手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往來……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在長江上游逐漸建立起來了。

王濬、唐彬率軍7萬沿江而下。明年(即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克丹楊(今湖北秭歸東),尋進逼西陵峽。吳軍於此設定鐵鎖橫江,又作鐵錐暗置江中,以為以此即可阻止晉軍前進,竟不派兵防守。

王濬早已預作大筏數十個,縛草為人,立於筏上,使水性好的士卒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即著筏而去,又用大火燒融鐵鎖。晉軍順利排除了障礙,一路勢如破竹,進克西陵,繼克夷道(今湖北宜都)、樂鄉(今湖北鬆滋東北,長江南岸)。

與此同時,杜預率領的晉軍,幾乎兵不血刃,奪取了江陵,胡奮克江安(今湖北公安西北),所到之處,大多不戰而勝。

隨即司馬炎又命王濬為都督益樑二州諸軍事,要他和唐彬率軍繼續東下,掃除巴丘(今湖南嶽陽),「與胡奮、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順流長騖,直造秣陵」。同時命杜預南下鎮撫零陵(今湖南零陵)、桂陽(今湖南郴縣)、衡陽(今湖南湘潭西)。於時王濬遵命即克夏口,與王戎聯軍奪取武昌,隨後又「泛舟東下,所在皆平」。

至此,晉軍主力已完全控制了長江上游地區。

至於東面,太康元年正月,主渾率晉軍已抵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一帶,準備渡江進逼建業。吳主孫皓慌忙異常,急令丞相張悌率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等率兵3萬,渡江迎擊。結果晉軍大勝,臨陣斬殺張悌、沈瑩、孫震等吳將士5800人。

吳國上下大震。王渾率軍逼近江岸,部將建議他乘勝直搗建業。但王渾以司馬炎只命他守江北,拒納建議,停軍江北,等待王濬。

這時琅玡王司馬伷的晉軍也進抵長江,威脅建業。

三月,王濬軍東下抵達三山(在今江蘇南京市西南)。吳主孫皓遣遊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抵禦,但吳軍毫無鬥志,「望旗而降」。孫皓企圖再湊2萬兵眾抵抗,這些士眾卻於出發前夜,即盡逃亡。

至此,吳國已無兵可守。各路晉軍兵臨建業。孫皓用大臣薛瑩、胡衝計,分別遣使奉書於王濬、司馬伷、王渾處求降,企圖挑撥離間。

按司馬炎原先的規定,這時的王濬晉軍應由王渾節度,而王渾屯兵不進,又以共同議事的名義,也要王濬停止進軍。但王濬不顧王渾阻攔,於三月十五日以戎卒8萬,方舟百里,鼓譟而進建業。吳主孫皓面縛出降於王濬軍前,吳亡。

晉統一全國。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末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奪取魏國政權以後,準備出兵攻打東吳,實現統一全中國的願望。他召集文武大臣們商量滅大計。多數人認為,吳國還有一定實力,一舉消滅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夠的準備再說。

大將杜預不同意多數人的看法,寫了一道奏章給晉武帝。杜預認為,必須趁目前昊國衰弱,忙滅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實力就很難打敗它了。司馬炎看了杜預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張華徵求意見。

張華很同意杜預的分析,也勸司馬炎快快攻打吳國,以免留下後患。於是司馬炎就下了決心,任命杜預作徵南大將軍。 公元279年,晉武帝司馬炎調動了二十多萬兵馬,分成六路水陸並進,攻打吳國,一路戰鼓齊鳴,戰旗飄揚,戰士威武雄壯。

第二年就攻佔了江陵,斬了吳國一員大將,率領軍隊乘勝追擊。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吳軍聽到風聲嚇破了膽,紛紛開啟城門投降。司馬炎下令讓杜預從小路向吳國國都建業進發。

此時,有人擔心長江水勢暴漲,不如暫收兵等到冬天進攻更有利。杜預堅決反對退兵,他說:「現在趁士氣高漲,鬥志正旺,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勢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樣,劈過幾節後竹子就迎刃破裂),一舉攻擊吳國不會再費多大力氣了!

」 晉朝大軍在杜預率領下,直衝向吳都建業,不久就攻佔建業滅了吳國。晉武帝統一了全國。

三國後是什麼朝代? 40

3樓:匿名使用者

西晉西晉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之一。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

擴充套件資料

夏朝:約公元前2023年-約公元前2023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2023年-約公元前2023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2023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2023年,分為北宋(公元960-2023年)、南宋(公元1127-2023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2023年-2023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2023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2023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帝王世系:

4樓:京城「老炮兒

公元265年,魏元帝景元六年的十二月,在十多萬軍隊的簇擁之下,晉王司馬炎昂首闊步登上高臺,逼迫魏元帝曹奐讓位,改國號為晉。

5樓:有嗨咩

西晉(265年—316年),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名,乃於265年由晉武帝司馬炎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這朝代為時僅五十一年,倘由滅吳始計,則僅三十七年。

6樓:單語絲閔運

三國之後是晉朝:

265-420

晉朝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朝代之一,分為西晉(265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兩個時期。263年司馬昭發兵攻蜀後,魏帝以幷州等十郡封其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265年其子司馬炎自立為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共傳四帝五十二年。

五胡亂華,晉室南渡,琅邪王司馬睿在建業重建東晉,共傳十一帝一百零四年,兩晉總歷時一百五十六年。

7樓:朱嘉懿葛穎

是個時代,但不是朝代

三國是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始與220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發黃巾起義為三國上限,以280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經歷了漢

(魏、蜀、吳)晉數個朝代

8樓:卓奕聲邗嫣

你好!是晉朝,是晉王司馬炎廢魏帝曹奐,自稱晉武帝。

至於諸葛亮那麼厲害他最後怎麼沒統一三國?

我認為三國各國的國力、人口、人才、君主註定了蜀國無法統一魏國的人口比蜀國多了好幾倍,人才更是數不勝數吳國長江天險、人民富庶、兵精糧足,就連後來的晉國都要練水軍後才能滅吳而蜀國太弱了,兵少,將少,國力弱。望採納,謝謝!

9樓:沈秀花祿黛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

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

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10樓:塗含秀扶紹

三國鼎立後,是晉朝。

可參考中國年史順口溜: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11樓:招鵬鯨清可

三國前承東漢末年,後三國歸晉。所以三國後面是晉朝,開國皇帝是司馬炎,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

晉朝(266年-420年)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其中東晉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滅吳,完成統一。

12樓:俎素琴商靜

晉朝(265—420年),是中國歷史上九個大一統朝代之一,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它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於六朝之一。265年司馬炎自立為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滅東吳,完成統一。

此後是綿延16年的「八王之亂」。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滅西晉,建立了十六個國家,史稱「五胡亂華」。317年,晉室南渡,司馬睿在建鄴建立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

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少數民族遷至中原,加強了民族融合,北人南遷,開發了江南地區。兩晉總歷時一百五十六年。

420年,劉裕建立宋,東晉滅亡。

13樓:實堅誠稅新

歷史歌曲:三分蜀魏吳,二晉前後延。

曹操滅了吳國和蜀後,被司馬家奪了天下,稱西晉。

14樓:仝小星春柏

三國後,就是東晉265-316和西晉317-420,後面五胡十六國304-439,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國、成漢。此外影響較大的還有仇池、代國、高句麗、冉魏、西燕、吐谷渾、西蜀和翟魏等,實際遠不止十六國。

後面就是南北朝(南朝:宋、齊、樑、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再後面就是隋朝581-618。

15樓:燕實酆昭

有個詞語叫做:三國歸晉,即三國之後就是晉朝了,西晉(265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

如果司馬炎不把皇位傳給傻兒子司馬衷,西晉還會那麼亂嗎

這個問題的可能性一半一半吧,就算是不傳給司馬衷,西晉也可能會發生內鬥的,可能是沒有那麼慘烈吧,因為西晉會發生八萬之亂的根源並不在司馬衷,而在於司馬炎的分封制,因為司馬家族吸引了教訓,不敢再 集權,害怕無人勤王,而且想的也是就算是皇位輪換,也是在司馬家族內部,但是這實際上是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伏筆的。...

三國演義最後說司馬篡曹的詩,就是最後司馬炎篡曹寫的那首詩意思是當初曹家篡汗就該知道會有別人篡曹

晉國規模如魏王,陳留蹤跡似山陽。重行受禪臺前事,回首當年止自傷。這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又不測風雲,人有危在旦夕。這些事是不可能 到的,曹操與司馬兩個都堪稱 梟雄 野性勃勃。當時曹操勢力大,就有一統天下,司馬家族便篡曹 是不是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那個?scsa safdasfdas dsd 三國...

是司馬炎把國號「魏」改為「晉」的嗎

他是繼承了他父親的晉王之位,後統一3國之後改的國號 晉 司馬炎 236 290 字安世,河內溫 今河南溫縣 人。晉朝的開國君主,公元265 290年在位。公元265年他繼承父親司馬昭的晉王之位,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將帝位禪讓給自己,國號大晉,建都洛陽。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預 王濬等人分兵伐吳,於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