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數伏是怎麼算的,它的來歷是什麼?從哪天開始數伏?

2022-02-01 07:18:54 字數 5043 閱讀 9996

1樓:歲月不寒

盛夏時節,人們常說「熱在三伏」,那麼,什麼是三伏?三伏日期是怎樣確定的呢?

三伏是初伏(頭伏)、中伏(二伏)、末伏(三伏)的總稱。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開始稱入伏或交伏,伏期結束稱出伏。

中伏天數的多少視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為10天。

確定三伏的日期要從干支紀日法說起。所謂干支紀日法就是用天干地支相配來記載日的順序的方法。天干又稱10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又稱12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將天干與地支順序搭配可得到60個干支「對子」(見下表)。我們的祖先就是用這60個干支依次迴圈記載日的的順序,並把其中帶甲字的稱為甲日、帶乙字的稱乙日……帶庚字的稱庚日。

按曆法規定:初伏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始(稱入伏);末伏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始至第二個庚日結束(稱出伏)。這樣,三伏就是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至立秋後第二個庚日這段時間,按節氣一般都出現在小暑至立秋後,即7月中間到8月中旬的一個月裡。

此時,地面儲存的熱量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故氣溫最高、天氣最熱。末伏以後,天氣逐漸轉涼,便進入秋季。

不難理解,每年什麼時候入伏、什麼時候出伏主要取決於當年夏至日和立秋日的日序。如夏至日正好為庚日,則該年入伏即交初伏的時間最早,在夏至日後第20天;如夏至日後為辛日,則該年入伏時間最遲,在夏至日後第30天;其餘年份則在夏至日後20-30天之間入伏。入伏時間已定,中伏、末伏則依次類推即可。

例如,查2023年夏至日(6月21日)日序為「戊辰日」,夏至後第一個庚日為「庚午日」,第二個庚日為「庚辰日」,第三個庚日為「庚寅日」,出現於夏至日(戊辰日)後第22天即7月13日入伏,7月23日交中伏;8月7日立秋,當日日序為乙卯日,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庚申日」,出現於立秋後第5天即8月12日交末伏,8月22日出伏。可見,2023年的中伏為20天。通常,只要查出夏至日的日序,其它庚日日期均可從干支表上查得。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己巳

庚午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原載《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3年第三期 作者 秦克鑄

2樓:小小博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干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干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

比如,2023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23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

伏是隱藏的意思,據《史記》文字記載,「伏者,隱伏避盛夏也」。「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中國古代創立的農曆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組成,按規定從「夏至」開始算起的第3個「庚日」為入伏,並作為「頭伏」的第1天,第4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日子;從「立秋」開始算起的第1個「庚日」為「末伏」的始日,第2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今年「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出現在7月15日,即這一天數伏,7月25日入「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8月14日,這一天入「末伏」。故今年的「中伏」有20天,民間也有兩個「中伏」之說。

3樓:蓋風林映雪

數伏就是伏天的意思,一年有「三伏」。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也稱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

每年的時間不一樣,2023年是:頭伏、二伏和三伏的第一天各是7月20日、7月30日和8月9日

數伏是怎麼算的,它的來歷是什麼?從哪天開始數伏?

4樓:匿名使用者

「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

按中國的農曆,從夏至日開始,按農曆的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數伏,同時規定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三伏天的開始。這樣一來,中伏有時是十天,有時就二十天。概括說來,就是在夏至日和立秋日中間,相隔約45天,這期間若有四個庚日,則中伏就是十天,若有五個庚日,則中伏就是二十天,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規定末伏必須在立秋後開始而造成的。

一般情況下,夏至日在6月22日,可是一個迴歸年的週期大約為365天外加6小時左右,這樣一來,夏至日就在6月22日前後有了波動,一般會在6月21日和6月23日之間波動,不管夏至日如何波動,下一年數伏的日期只能提前或滯後五天(遇到閏年則提前6天或滯後4天),所以數伏的日期推算雖然複雜一點,到還是相對穩定的。下表給出了今後幾年的數伏日期。年代 夏至日 頭伏開始天數 立秋日 末伏開始2023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2023年 6月21日 7月13日 20天 8月7日 8月12日

2023年 6月21日 7月18日 10天 8月7日 8月7日

5樓:阿媛

俗語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初伏的第一天,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熱

的一段時間。「數九」是從冬至算起,而對於「數伏」來說,每年的初伏起始日卻總在變化,其依據「干支紀日法」推算得出。

古籍《群芳譜》中說:「暑期之此尚未極也。」因為小暑過後,全年最熱的三伏就到了。

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熱的日子,又是陰起陽降的時候。《漢書·郊祀志注》中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

故為藏伏,因名伏日。」

從什麼時候開始數伏,一共有幾伏,一伏有幾天

6樓:塔木裡子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比如,2023年的夏至,是西曆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23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

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30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

三伏天禁忌:

忌吃辣椒。三伏天氣溫較高,而且比較乾燥。這時吃辣椒容易上火,會導致鼻咽乾燥發癢、鼻出血的症狀,也有可能出現便祕、大便乾結、便血等不良現象。

因此,三伏天最好別直接吃辣椒,作為調料食用也要適量、適度。

忌吃冷飲、雪糕等。三伏天,吃冰凍冷飲,那個爽啊!但是,這樣一吃,身體就出毛病了。

在炎熱的三伏天,吃冷飲雪糕,會導致溼邪入體、毛孔閉塞,不利於排汗。而且很有可能導致腸胃炎和消化不良。這些毛病很有可能在冬天環境改變的情況下發生。

忌室外長時間暴晒。三伏天,特別是太陽當頭的時間,長時間暴晒很有可能出現頭暈中暑的症狀。因此,三伏天要避免長時間暴晒,應該選擇在室內運動比較安全。

7樓:匿名使用者

「三伏」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人們對夏天最熱的一個時間段的稱呼,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為期二十一天。「三伏」的時間採用陰曆,以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來表示它的具體日期。「三伏」以夏至日為界線——如今夏至日通常在每年陽曆6月22日前後(不同的年份裡夏至日期最多相差一兩天),夏至後的第一個庚日(庚日共有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等6個,其中任何1個都叫「庚日」)是「初伏」,第二個庚日是「中伏」,第三個庚日是「末伏」。

如果「初伏」是庚子日,那「中伏」就是庚寅日,「末伏」就是庚辰日了——計算方法先看「初伏」是庚什麼日,然後再按6個地支子、寅、辰、午、申、戍的順序往後推,即可得出後面兩伏是庚什麼日。

在我國的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中,因為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10個,地支卻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12個,位於奇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奇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成為30個數字;位於偶數位置的5個天干與同樣位於偶數位置的6個地支結合,也成為30個數字;兩者之和就是60——干支紀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每滿60迴圈一次,稱為「六十化甲」(如第1年和第61年都是甲子)。

要使日子的干支完全相同,需要度過時間60日;但是如果只是天干相同而地支不同,相隔只有10天。所以,夏至後第

一、二和三個庚日之間,間隔都是10天,「三伏」頭尾共有二十一日。

數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呢 怎麼算的

8樓:秒懂五千年

都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那麼為什麼要分這「三伏」天?每一個伏又有什麼區別呢?

9樓:匿名使用者

伏是隱藏的意思,據《史記》文字記載,「伏者,隱伏避盛夏也」。「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中國古代創立的農曆是用天干、地支排列年、日的,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組成,按規定從「夏至」開始算起的第3個「庚日」為入伏,並作為「頭伏」的第1天,第4個「庚日」定為「中伏」開始的日子;從「立秋」開始算起的第1個「庚日」為「末伏」的始日,第2個庚日定為出伏,即伏天結束。

今年「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出現在7月15日,即這一天數伏,7月25日入「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8月14日,這一天入「末伏」。故今年的「中伏」有20天,民間也有兩個「中伏」之說。

足球什麼時候開始的,足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國唐代就出現 足球 的競技比賽,當時叫 蹴鞠 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雅典奧運會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專案,丹麥以9 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足球比賽已...

時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這是一個時間的起源問題。1 時間從宇宙開始。當人類第一次思考宇宙的起源時,時間的概念便悄然的誕生了。第一位質疑 論證宇宙起源的人,是原始母系社會後期的李珥同志。宇宙開始執行的伊始,便開始了計時 雖然不知準確的時間點,但總是在我們認識世界的最前邊。2 時間從太陽開始。從太陽形成 併發光發熱開始,造就了...

史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歷史記錄的?最早的史書是什麼?

史官文化存在於三代,昌盛於西周 平王東遷以後,漸趨衰落。我國最早書籍,以史官文化作為產生的土壤 又隨著史官文化在西周繁榮而走向繁榮。由史官文化產生的官書制度,鑄就了先秦書籍的全部特徵,與漢以後書籍迥然不同的特徵。可以說,沒有史官文化,就沒有最早書籍 不瞭解史官文化,就不能完全瞭解先秦書籍。董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