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死後康熙為什麼將他的屍體剁碎分發各省,康熙為什麼這麼狠呢

2022-02-10 17:20:24 字數 5613 閱讀 5988

1樓:小蘭說的那些事

吳三桂和清朝有著非常多的恩怨糾葛,想當年領清軍入關的是他,起兵造反想要顛覆清朝也是他。之後在和康熙的對決中吳三桂病死,康熙找了整整4年才找到吳三桂的屍體。康熙命人把吳三桂的屍體剁碎了,分發到各個省份示眾。

康熙這樣做,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洩憤,二是警告他人不要再造反。

康熙幼年就當上了皇帝,還未成年就打敗了鰲拜,將大權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他做皇帝的天賦在中國所有的皇帝中都屬於出類拔萃的,所以他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有信心。後來他下令撤三藩,導致吳三桂造反。

吳三桂一路北上,勢如破竹,大有要滅掉清朝的架勢。最後由於吳三桂病死了,康熙皇帝才順利清掉吳三桂的勢力。滅掉吳三桂,康熙皇帝是險勝,他自己也說能夠勝利是祖宗保佑,他對吳三桂自然有非常多的怨恨。

他將吳三桂的屍體剁碎分發到各省,也是為了洩憤。

康熙帝這樣做還有一個原因,拿吳三桂作為一個造反下場的的典型,告訴天下人,誰以後再敢造反,吳三桂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鑑。由於清朝省份太多,他也不可能將吳三桂的屍體做一個巡迴展出,就想到了把吳三桂的屍體剁碎,發到各個省份去示眾。

康熙皇帝這樣做是有他個人的原因,也有維護國家統治需要的原因。但我個人認為康熙帝這樣做過於殘忍,已經死了4年的人還要拿出來碎屍出示證,有點不合情理。

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為了對付吳三桂康熙下了很大功夫,當然恨之入骨了。

3樓:憨憨

因為康熙和吳三桂鬥了大半輩子,終於勝利了,當然要將自己的勝利成果像世人顯擺。

4樓:言云諾

吳三桂搞事情啊,康熙能不恨他嗎,這也算是一種殺雞儆猴手段。

5樓:職場路鹿路

因為康熙非常痛恨吳三桂,他意圖造反,所以才會這樣做。

6樓:框框嚕啦啦

可能是康熙想要震懾其他的省份。叛亂的人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7樓:子衿悅史

清朝將吳三桂冊封為平西王,可是他卻意圖不軌,有負皇恩。

8樓:準大薛森

肯定是因為五三位做了一些事情是他非常的痛恨,所以他才會這麼狠做這樣的事情。

吳三桂死後,康熙為什麼把他的屍體剁碎分發到各省示眾

9樓:神木二號

這是因為康熙帝很狠吳三桂同時為自己立威吧因為吳三桂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他的行為使得康熙一時陷入過窘境

10樓:雨蝶寶貝

殺雞儆猴,當時有四個番,只有吳三桂兵力最雄厚,又有礦,但你吳三桂有反明的舉動還是被康熙收了,只有剁碎吳三桂才能平復康熙心中的怒火,屍體分發到各省就是讓那些還有小心思的番王看看這就是想背判我康熙的下場。

康熙為何害怕吳三桂,他死後,下令將其屍體肢解,才能夠安心?

11樓:回憶那悲傷的痛

首先肯定是害怕吳三桂權力越來越大越不好控制,其次就是總有一種說法叫死而復生,康熙當然也害怕,於是就下令將其屍體肢解,讓吳三桂死得徹徹底底,康熙也能夠安心。

吳三桂是明朝遺留下來的人,雖然他對清朝做了許多貢獻,但是清朝的人並沒有信任他,因為始終他是明朝的人,害怕他反清復明。所以康熙也留了一些心眼兒,只是賞賜吳三桂一些物質上的東西,並沒有實質上提他的權利。

吳三桂也是一個狠人,他的官爵厚祿都是踩在了自己同族同胞的屍體上,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利,不惜殺掉自己的同伴。

隨著他的屢立戰功,康熙開始對他放鬆一些警惕,但是也不是完全放鬆,只是賞賜了一些讓她榮華富貴的東西。可在吳三桂的眼裡,這些東西是遠遠不足的夠的,他想要的更多。於是他便向康熙提出想要更多實質上的權利,當然,康熙是不會同意的,康熙也害怕吳三桂的勢力越來越大,威脅到他的地位,於是就將吳三桂剝削了官位。

就這樣戰爭一觸即發,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去抗擊清朝,因為當時的百姓幾乎都是漢人,所以對於這個反清復明的呼聲還是挺高的。但是就是因為吳三桂他們是一群烏合之眾,很快內部就出現了矛盾,他們沒有像清軍一樣有正規的訓練,所以最終吳三桂的這支軍隊抵抗不了清軍。

那麼吳三桂自己最終也是病死的,康熙聽到這個訊息後,並下令將他屍體肢解,害怕他死而復生。

12樓:添顏旅行

「三藩之亂」是中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藩王叛亂,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人發起的反清事件。「三藩之亂」從公元2023年到2023年,歷時八年,最終以康熙帝平定三藩而結束。瞭解這段歷史的讀者都知道,吳三桂在戰爭初期,是有很大優勢的,但是最終失敗了。

那麼身經百戰的吳三桂為什麼會敗給年紀輕輕沒有統兵經驗的康熙帝呢?這六個原因,不可不知道。

第一:民心所向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一句話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三藩之亂」吳三桂雖然是漢人反對滿清的統治,但是並沒有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援,因為吳三桂當年衝冠一怒引清軍入關,滿洲八旗鐵騎迅速佔領中原花花世界,在漢人心中吳三桂是千古罪人,是「漢奸」。從開啟山海關因清軍入關開始,吳三桂就一直揹負著「漢奸」之名,民間對吳三桂無不痛恨。而此時吳三桂起兵反清距離清朝統治全國已經二十多年,清朝皇帝施行仁政,提倡「滿漢一家」,減輕苛捐雜稅,承諾永不加賦,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逐漸提升,可以說正是民心思治的時候。

吳三桂此時挑起戰亂,無疑是讓百姓再次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吳三桂沒有得到民心,得不到民心,如何得天下?而康熙帝則不同,康熙帝施行的仁政則是民心所向。

第二:道義上得不到支援,師出無名

自古以來,起兵都講究師出有名,而吳三桂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吳三桂當年為了向清朝表忠心,追殺絞死南明永曆皇帝的事情以及引清軍入關的事情依然歷歷在目,此時吳三桂起兵反清,卻沒有打出復明的旗號,這讓明朝的那些遺老遺少以及反清義士無所適從,像天地會,沐王府,臺灣鄭氏,都是著名的反清組織。這些組織打出的旗號是「反清復明」,是忠於大明王朝的。

而吳三桂不一樣,吳三桂沒有擁立明室後裔,更沒有提出反清復明的旗號,而是「反滿復漢」,想自己稱帝,這就讓吳三桂在道義上得不到支援,這也為吳三桂的失利埋下伏筆。

第三:雙方經濟對比

吳三桂造反,是以雲南一隅對抗全國,經濟方面的差距可想而知。戰爭不光是人力和意志的比拼,還是軍需物資的比拼。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可見軍需物資在戰爭中的作用。

吳三桂僅僅依靠雲南一隅的財力,物力,兵力,而康熙帝則是坐擁全中國的人力,物力,兵力,後備資源和兵員的補充可以說是源源不絕。吳三桂是從昆明起兵,要攻入北京,戰線太長,兵力不足,這個時候,戰備物質和兵員的補充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吳三桂實在沒有兵源再補充了,所以,軍隊越打越少。

第四:地理優勢和劣勢

中國的地形是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所謂居高臨下,北方多山地,就註定了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帝王統一中國的時候,都是從北向南的統一,很少有從南往北的統一。所以,吳三桂向從南往北去奪取天下,難度可想而知。

而南方地勢平坦,多平原,也更加有利於滿清八旗的騎兵作戰。而且北方一直是中國的經濟和政治中心,不管想要拿下,確實不易。

第五:知識分子反對吳三桂

這一點其實和第一點相似,第一點說的是民心,這一點說的是知識分子的心。想要奪取天下,百姓很重要,知識分子當然也重要。吳三桂叛明降清,如今又叛清企圖稱帝,早已被全天下的知識分子所唾棄,文人的口誅筆伐,對吳三桂來說,是很致命的。

而此時康熙帝則是善待文人,重用文人,高下立判。

第六:吳三桂的戰略

吳三桂反清之所以失敗,戰略失誤也是很大的因素。吳三桂起兵之後,先後橫掃雲貴,川,湘,再加上其餘兩藩耿精忠和尚可喜佔領的地盤,三藩實際上控制的地區已經非常大,大到半個中國。但是此時吳三桂沒有繼續向北用兵,而是沿江佈置防禦工事,不再向北發展,希望能和清廷劃江而治。

而此時康熙帝則是及時調整戰略,部署兵力,堅決打擊吳三桂,同時招撫其他反叛者,讓吳三桂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

13樓:

吳三桂的功績,在滿清朝的歷史上也絕對找不出五個人,因此滿清甚至不惜用裂土分封的方式報答吳三桂,他們也明白,沒有吳三桂的鼎力相助,想要如此快速的定鼎中原簡直就是痴人說夢。吳三桂被封平西親王,鎮守雲南開藩設府,接手當地軍政大權,成為獨霸一方的諸侯,兒子吳應熊娶了公主,加太子少保。親王是滿清最高一等的爵位了,授予一名漢人,整個清王朝無出其右。

吳三桂獲封平西王后,一直待在雲南鞏固自己的勢力,他率軍攻打土匪流寇,平定水西土司,維持了雲南一帶短時間的安穩,把雲南治理得井井有條。對手下的士兵也沒有放鬆訓練,他知道自己並沒有被滿清皇權真正接納,所以不得不警惕。在多年的經營下,吳三桂在雲南的實力強悍無比,毫不誇張地說,雲南的百姓只知平西王不知滿清帝。

14樓:楊撐撐

在多年的經營下,吳三桂在雲南的實力強悍無比,毫不誇張地說,雲南的百姓只知平西王不知滿清帝。他帶領的部下也是非常多的,康熙為了怕他和他的部下謀反,所以就必須親眼看著他死掉

15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因為吳三桂當時手握著大權,而且有很大的權利,他帶領的部下也是非常多的,康熙為了怕他和他的部下謀反,所以就必須親眼看著他死掉

16樓:這名字好記哦

因為他害怕吳三桂的勢力太大,他鎮壓不住他,為了報復,在他死後將他的屍體截肢,讓他永世不得超生,讓吳三桂死得徹徹底底。

17樓:

康熙不是怕吳三桂,可能是恨他,他這樣做是殺雞給猴看,

18樓:山高人為峰

您好

這個問題嘛恨之入骨或者殺雞儆猴了歡迎您的採納哦

19樓:小僧回了頭

對於手握重兵的牆頭草,這是不安定因素肯定會害怕的,分屍的話只是康熙心裡作用吧。

20樓:第一光釆

老將太厲害了,都快過長江了,是

21樓:匿名使用者

吳三桂當做滿清的走狗,不斷為滿清辦事,而且所立下的功績同樣是不計其數。那樣一名老奸巨猾的人,將自己同族同胞們的屍體當做自己官運前進的敲門磚,真的是慘無人道。隨著吳三桂不斷立功,這時候的清朝皇帝開始放鬆了對他的警覺,給予他大福大貴的生活,之後也是吳三桂的兒子成為皇帝的駙馬。

吳三桂對於眼下的一切一絲一毫沒有一點兒知足常樂,想要獲得更充足的權利錢財。那樣的條件提出,當然清朝的皇帝不可能接受,因為害怕權勢過大的吳三桂威脅到滿清的安危。

就是這樣吳三桂不僅沒有封官加爵相反還遭受了滿清的欺侮,奪走了原先的權利。吳三桂以借兵收取軍餉的託詞擴大自己的部隊戰鬥力,而且之後在雲南省等地喊著反清復明的口號,一路上披荊斬棘,因為百姓全部都是漢人,因而對於反清復明的呼聲依然非常高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這樣吳三桂開始自己稱帝,而且率軍一次又一次地擊退清軍。如此一來導致康熙皇帝憂慮。

但是由於吳三桂這幫人的烏合之眾,很快的內部產生了越來越多問題,無論是財政糧草,還是軍內民心的團結一致全部都是沒法和正規的清軍相比較。就是這樣吳三桂的部隊依然沒法抵禦清軍這支正規部隊。

最後吳三桂病亡在自己的都城。也就是這樣康熙才鬆了一口氣。而且下令將吳三桂的屍體肢解派發到各縣。

由於吳三桂是病亡的,康熙皇帝對於那樣的死感覺依然在世,所以心裡的恐懼感就必須將其肢解方解心裡的的陰影。

康熙為什麼要殺吳三桂

康熙為何打吳三桂 清王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穩,尚需明朝降將為之平定鎮守南方,並且滿清八旗軍兵力有限,入關後,面對義軍與南明 的反抗,不得不儀仗前朝降官降將,因此三藩勢力逐漸養成,他們即是清朝最為有力的左膀右臂,同時也是皇室最大的心腹之患。康熙打吳三桂 滿清入關後,經過二十餘年的抗戰,終於肅清了義軍勢力...

三藩那麼強壯,吳三桂為什麼還是輸給康熙

由於吳三桂老了。只有這個原因,沒有其他。吳三桂反清,不是沒人支撐,而是應者聚集。這不是由於吳三桂有多好,而是滿清控制太惡劣,天下人底子不服,有吳三桂挑頭,南邊應者聚集。吳三桂確實是個奸細王八蛋,引滿清入關,並且親手縊死了永曆帝,可是滿清連他這個奸細王八蛋都不如,人民天然知道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支撐吳...

吳三桂為什麼投降清朝,清朝時期,吳三桂為什麼會投降?

清朝時期,吳三桂為什麼會投降?真的因為陳圓圓嗎?在全國平定之後,清 亟需在政治上實現對新佔領地區的統治,在軍事上裁減軍隊以減輕財政上的壓力。因此,早在佔領雲貴之初,便向這些地區派出了行政官吏,而後不久,又計劃撤回和裁減八旗及綠營軍隊。清朝的這些措施,無疑是和當時整個社會都需要休養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