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簡介,關於中國戲曲的資料

2022-02-16 16:19:11 字數 5402 閱讀 5284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戲曲分為:相聲、小品、京劇、越劇 、黃梅戲、粵劇 、豫劇 、崑曲 、評劇、秦腔 、楚劇 、曲劇 、客家戲 、二人轉川劇 、呂劇 、滬劇、潮劇 、評彈 、評書、雲南花燈 、採茶戲 、歌仔戲、樣板戲 等。這些種類有按藝術表現形式分類的,有些劇是有明顯的地域性。

其中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下面主要介紹京劇:

京劇中根據所扮演角色的性別、性格、年齡、職業以及社會地位等等,在化妝、服裝個方面加以藝術的誇張,這樣就把舞臺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醜四種型別。這四種型別在京劇裡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不同行當的演唱方法,表演技術,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把舞臺上各種不同的角色劃分成不同的行當,是戲曲藝術的一特殊表現方法。

京劇的生行與流派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等幾個門類。除去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的,行內術語叫作"俊扮"的,即扮相都是比較潔淨俊美的。

老生又稱鬚生,正生,或鬍子生。鬍子在京劇裡的專有名詞叫"髯口"。老生主要扮演 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唸白都用本嗓(真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綹的黑鬍子,術語稱"黑三"。

另外還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綹鬍子,專業名詞叫"蒼三"。白色的三綹鬍子叫作"白三"。還有就是整片滿口的鬍子,不分綹,術語稱"滿"。

老生一般分為文武兩種,從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唱工老生,做工老生,武老生。

唱工老生又稱安工老生,以唱為主。其動作性較次要,態度安閒沉穩從容。如《捉放曹》中的陳宮,《洪羊洞》和《轅門斬子》的楊延昭,三國戲中的諸葛亮,《二進宮》的楊波等。

介乎唱工戲和做工戲之間的以唸白為主的戲,唱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可以兼演,如《審頭刺湯》的陸炳,《夜審潘洪》的寇準等,其難度較唱工和做工戲大得多。做工老生是以表演為主,如《徐策跑城》的徐策,《坐樓殺惜》的宋江,《清風亭》的張元秀等。長工老生和做工老生都屬於文老生的範疇。

武老生包括長靠和箭衣(俗稱短打)兩種。長靠老生又稱靠把老生。("靠"是京劇的專門名詞,即古代武將所穿的鎧甲。

身穿鎧甲,在京劇裡叫做披靠或扎靠。"把"是"把子"的簡稱,即兵器。)身披鎧甲,手持兵器,擅長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

如《定軍山》和《陽平關》的黃忠,《戰太平》的花雲,《失街亭》的王平等。還有一種穿箭衣的武老生戲,例如《南陽關》(伍雲召)、《打登州》(秦瓊)等。

京劇各個行當中的藝術流派的形成,和這種劃分行當的方法,有著密切的聯絡。就在這種以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行當的基礎上,產生了很多擅長某種行當的表演特點的傑出演員。他們又由於各自的天賦條件,師承**,接受、理解和表現力,文化修養,技巧水平,社會經歷和藝術實踐的積累,以及對生活的感受和反應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異,形成了具有獨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藝術風格的藝術流派。

如同是唱工老生,就有譚(鑫培)派、孫(菊仙)派、汪(桂芬)派、汪(笑儂)派、餘(叔巖)派、劉(鴻聲)派、高(慶奎)派、言(菊朋)派、楊(寶森)派、馬(連良)派、麒(麟童,周信芳)派等等。做工老生中最有影響的是麒派和馬派。實際上,譚派和餘派並不僅僅是以唱工見長,譚鑫培和餘叔巖都是唱、做具佳,文、武兼擅的藝術家。

還有一些文武並重的戲,如《定軍山》、《打魚殺家》等,均是唱、念、做、打兼重的戲。《上天台》的劉秀,前半出是重唱工,而後《打金磚》則有高難度的跌撲功夫。所以我們按照表演的側重和分工來劃分行當,判別劇目,並不是絕對的。

2樓:3w沒名字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崑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墜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中國戲曲簡介

3樓:最愛終極樂魂

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2023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

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巨集美,是近代中國漢族戲曲的代表。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

崑曲,發源於14、15世紀蘇州崑山的曲唱藝術體系,揉合了唱唸做表、舞蹈及武術的表演藝術。現在一般亦指代其舞臺形式崑劇。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絃等為主要伴奏樂器,主要以中州官話為唱說語言。

崑曲在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明朝漢族**以戲曲**為主。明代人稱南戲為《傳奇》。

明以後,雜劇形漸衰落,《傳奇》**獨主劇壇,兼收雜劇**,改名崑曲。

關於中國戲曲的資料

4樓:丶青川少年郎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

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崑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滬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越調、河南墜子、湘劇、湖南花鼓戲等。

擴充套件資料

中國戲曲是一種蘊含極為豐富的文化現象。用當今時髦的話說,它是一個普遍聯絡的資訊系統,或者說它是一個「場」,是一個具有多層次、多結構的整體結構。中國戲曲的體態與風姿,與中華民族文化心理有直接的關係。

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又和中國哲學、中國宗教、中國民俗、中國倫理、中國藝術、中國政治、中國經濟等,都發生層次深淺不同的各種聯絡。

因此,研究中國戲曲必須作多學科的開掘,對中國人的思維傳統作整體性的觀察和思考,才能窺察到中國戲曲的奧祕。這便是把中國戲曲作為「文化」現象來研究的原因。

5樓:匿名使用者

自有京班百不如,崑腔雜劇概刪除。門前招貼人爭看,新排十本《五彩輿》。」詩裡的「招貼」就是當時的戲報廣告,《五彩輿》是當時到上海來的京班排演的一部10集連續劇。

這首詩作於2023年。 由「京班」、「京調」等各種類似的稱呼逐漸統一為京劇,或京戲,並且為人們普遍接受而固定下來,這大約是在辛亥革命,也就是2023年前後。後來,國民黨**把首都遷往南京,北京改名為北平,京劇也因此一度改稱「平劇」。

京劇是一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劇種 與崑劇等古老的劇種相比,京劇在中國戲曲中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劇種。京劇的真正形成,是在19世紀三十年代前後。離現在約有150年的歷史。

不過,人們常把京劇的歷史說成有200年。這恐怕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我國的傳統習慣.

對一些不確定的數字往往說一個約數。像「詩三百」,揚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橋」等都是舉其大概,不是確切的數目。在60多年前,有一個日本學者寫過一本有關京劇歷史的書,當時書名就被翻譯成《京劇二百年曆史》,可是直到今天,我們還經常聽到很多人說「京劇200年曆史」這樣的話,這都是習慣性的粗略的說法。

另外,在今天,我們說京劇有200年的歷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200年前的2023年,發生了一件對京劇形成有著關鍵作用的事——徽班進京。 2023年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皇朝——清朝的第7代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的80歲生日。用當時的 乾隆皇帝像話說,正是皇上的「八十萬壽」。

北京城自然準備了盛大的慶賀典禮。揚州有一個鹽商江鶴亭,他原籍是安徽人。這一年的秋天,他投資組織了一個進京祝賀皇帝生日的戲班,名叫三慶班。

這個戲班由當時的著名演員高朗亭率領,是歷史上第一個進入北京的徽班。緊接著,又由四喜班、春臺班、和春班等許多徽班來到北京。這四個班社在歷史並稱「四大徽班」。

徽班進京是徽班由南方的地方戲曲演變為京劇的第一步,所以,習慣上我們也把徽班進京算作京劇孕育形成的開端。 不過,嚴格的說,2023年徽班進京帶來的不是京劇,應該說,那個時候還沒有京劇。京劇的出現不是一件突然發生的事情。

從徽班演變成京劇,這一過程大概有幾十年的時間。 京劇形成的過程也是很複雜的。簡單一點說,在藝術上,它是徽劇與當時在北京流行的許多戲曲藝術,如京腔、秦腔、 秦腔、崑劇、漢劇等地方戲曲反覆「雜交」而成的。

京劇吸收了這些劇種的許多藝術精華,才逐漸壯大成熟起來。而京腔、秦腔、崑劇等劇種都是歷史悠久的古老戲曲。因此,從藝術淵源上來說,京劇又是一個古老的劇種。

京劇是近代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代表 京劇成長起來以後,很快受到了人們的普遍的歡迎。到了二十世紀初,就不僅是北京地區的戲曲了。它成了一個全國性的大劇種。

北京、上海一南一北兩大城市,成了京劇流傳的兩大中心。到了30年代,京劇傳遍了全國。京劇演員的足跡甚至越過了國境線:

在北面,京劇曾經到過前蘇聯的境內;東面到過日本;南面到過新加坡、馬來西亞。三四十年代,京劇就有了國劇的稱號。 京劇被稱為「國劇」,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它是我國近代傳統戲劇文化的代表。

我國的古代戲劇被戲劇理論家稱作是「作者戲劇」,就是說它是一種以劇本文學為中心的戲劇文化。元代的雜劇,明、清的傳奇,雖然也有過十分出色的演員,但是,它們傳世的主要成就是在戲劇文學方面。關漢卿、馬思遠、白樸、王實甫、湯顯祖等等,一大批優秀的劇作家給中國的文學史和戲劇史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到了近代,戲曲的文學性逐漸削弱,在各種地方戲曲裡,演員的表演佔據了主導地位,看戲主要就是看演員的表演藝術。京劇二百年的歷史使得這種以演員為中心的戲劇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 京劇的發展歷史幾乎就是表演藝術流派的發展史。

許多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他們不僅是舞臺上的主角,往往還是劇團老闆。在一齣戲的創作中,編劇、導演、作曲、舞臺美術設計他們通統都參與。而創作本身也是為演員度身定作,以利於最大限度的發揮演員的表演藝術。

這種戲劇文化發展成熟以後,許多古老的劇種都向京劇靠攏,來求得新發展;而一些新興的地方戲曲,如上海的越劇、滬劇,北方的評劇等更從京劇中吸取養料。 這樣,在國際文化交流中,京劇也就成了外國人瞭解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一個視窗。 早在2023年,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就把京劇介紹到了東鄰日本。

2023年,他又到美國訪問演出,並在美國獲得了文學博士的榮譽學位。2023年,他又出訪前蘇聯,在那裡與另外兩位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蘇聯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德國的布萊希特進行了交流。 繼梅蘭芳之後,另一位藝術大師程硯秋訪問了歐洲。

他在德國、法國等6個國家考察了他們那裡的戲劇、**、電影藝術,向外國朋友介紹了中國的京劇藝術。 近年來,京劇藝術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重視。美國、日本等國的一些名牌大學還設立了專門研究中國戲曲和京劇的專業。

京劇成了一種文化象徵,是絕大多數公認的「國劇」。

中國戲曲的種類,中國戲曲的種類

中國戲曲劇種 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一般均表述依次為 京劇 有 國劇 之稱 越劇 有 中國第二大劇種 第二國劇 之稱 黃梅戲 評劇 豫劇。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 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

漫談中國戲曲作文,漫談中國戲曲作文500字

以前,我對中國的戲劇很不敢興趣.在平時看電視時,一看到爺爺奶奶在看戲劇,就覺得十分討厭,還與爺爺奶奶在頻道上爭來爭去.如今,學習了戲劇這課,對戲劇有了一些瞭解後,我才改變了對戲劇的看法.戲劇具有悠久的歷史,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各地都有自己獨特的劇種,而這正是一個本地的生活.戲劇不僅是表演得精彩,更是...

瞭解中國的戲曲,戲曲的特點,中國戲曲特點

中國的戲劇很多,如 安徽的黃梅戲,天津的評劇.都各有特色.中國戲曲特點 一 中國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民族藝術。這種綜合性不僅表現在它融匯各個藝術門類 諸如舞蹈 雜技等 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還體現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藝術上。各種不同的藝術因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通過演員的表演實現戲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