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2022-02-23 06:12:16 字數 3813 閱讀 4965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季節,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節的劃分是以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的位置確定的。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而且與其自轉的平面有一個夾角。

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在氣候上,四個季節是以溫度來區分的。在北半球,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

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在各個季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的轉換是逐漸的。

四季遞變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現為一種天文現象,不僅是溫度的週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週期性變化。當然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改變,決定了溫度的變化。四季的遞變全球不是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變冷,南半球由冷變熱。

  現在分析一下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的週期性變化規律。   從春分經夏至到秋分,北半球處於夏半年,南半球處於冬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處於極晝,南極處於極夜;北迴歸線以北的太陽高度始終大於平均值,南迴歸線以南則小於平均值。

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均升起於正東方,降落於正西方。   從秋分經冬至到春分,北半球處於冬半年,南半球處於夏半年。

在此期間,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都同上述情況相反。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從夏至經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

在此期間,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極晝帶逐漸縮小;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極夜帶逐漸縮小。北迴歸線以北太陽高度一直在減小,南迴歸線以南則在增大。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出升方向由東北變為東南,降落方向由西北變為西南。

秋分日由正東昇起,正西降落。   從冬至經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上述情況相反。

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的方向由東南變為東北,降落方向由西南變為西北。   從冬至到春分和從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晝長都向平均值(12小時)接近,極晝、極夜的範圍都逐漸縮小。北迴歸線以北和南迴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

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方向逐漸接近正東,降落方向接近於正西。   從春分到夏至和從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晝夜長短都在向極值變化,極晝、極夜的範圍都逐漸擴大。北迴歸線以北和南迴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也趨向極值。

北迴歸線以北太陽升、落的方向,分別向東北、東南和西北、西南移動。   由於南北迴歸線之間的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較複雜,所佔篇幅較多,我們沒有充分地說明,讀者自行總結出規律來也是不難做到的。在分析的時候,最好能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

例如,在北半球,可以從春分到太陽直射該地算做一個階段,再到夏至為第二個階段,夏至以後到再次太陽直射為第三個階段,以後可以把到冬至作為下一個階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後一個階段,太陽完成了一次迴歸運動。每個階段晝夜長短、太陽高度、太陽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時太陽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時,太陽在正午時位於天頂以北,冬至時則在天頂以南),等等,都有較大的變化。 四季劃分   (1),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

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2),第一種分類法: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執行了90°。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3),第二種分類法:

天文學分類法(即西方分類法)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傳統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4)**:

`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都等於全年的平均值,具有從極大值(或極小值)向極小值(或極大值)過渡的典型特徵。因此,把春分作為春季的中點,和把秋分作為秋季的中點是非常合理的;夏季裡,晝最長,夜最短,太陽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該日地表獲得太陽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為夏季的中點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為冬季的中點也是很科學的。

  但是,從實際氣候上講,夏至並不是最熱的時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時候,氣溫高低的極值都要分別推遲1~2個月。我國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別安排為夏季和冬季的開始日期,與實際氣候能更好地對應。

所以,西方四季劃分更能體現實際的氣候意義。 無論是我國的具有天文意義的四季劃分,還是西方具有氣候意義的四季劃分,都是天文上的劃分方法。這是因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確切的含義,都是把全年分成大體相等的四個季節,每個季節三個月,太陽在黃道上執行90°。

它們都不能反映各地氣候的實際情況。通過這種方法劃分的季節,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

在半球的範圍內,每個季節有統一的開始和結束的時刻,並且在半球範圍內,每一地點均存在著這四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是等長的。   (5),第三種分類法:為了準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學者張寶坤分類法,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

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

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這種方法,可以結合各地的具體氣候,農業,故運用較多.   (6),第四種分類法:氣候統計法,因為一般以1月份為最冷月,因此,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這種四季分類法,比較適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7),天文四季具有理論意義,氣候四季具有實用價值。天文四季是氣候四季劃分的基礎。

天文四季是半球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氣候四季則是區域性區域(中緯地區)統一的。天文四季的劃分取決於天文現象的變化,氣候四季的劃分取決於氣溫的變化。

無論哪個半球的哪個地點,都有等長的天文四季;而氣候四季則在同一地點也不一定等長。這是天文四季和氣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處。

2樓:匿名使用者

四季形成的原因,比當年地理老師教的強數倍

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3樓:

選c,公轉軌道是橢圓形的,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這樣就形成了近日點和遠日點,氣候變化周而復始。

4樓:匿名使用者

b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夾角的存在

5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是b

解釋一下:

a\地球自轉,這個大家都知道,這和四季無關,是晝夜成因。

c\地球公轉,這個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沒有b地軸與公轉軌道夾角的存在,比如說完全垂直吧,在公轉過程中,太陽將一至直射赤道,不可能產生四季的。

d\這個無關,不論地球發光不發光,透明不透明,只要夾角存在,就會產生四季。

b\地球就像一個旋轉的陀螺,不論怎樣轉動,他的軸始終指向一個方向,這樣的話,在公轉過程中,太陽就有時照射北方多些,有時照射南方多些,於是產生了四季變化

產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6樓:

地軸的傾斜伴隨著地球的公轉,就產生了地球的四季變化!!

7樓:匿名使用者

地理上說的是,地軸的傾斜是導致四季的成因

四季變化是由什麼形成的,四季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而且與其自轉的平面有一個夾角。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鉛空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在氣候上,四個季節是以溫度來區分的。在北半球,一般來說每年的3 5月為春季,6 8月為夏...

芬蘭的四季氣溫,芬蘭四季的氣溫?

芬蘭全國大部分地區屬于海洋性氣候。由於受到毗鄰大西洋及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芬蘭的氣候十分溫和,比其它相同緯度地區 如西伯利亞 格陵蘭 要溫暖一些。例如在七月,芬蘭南部氣溫跟英國 荷蘭 比利時等地方相似。每年 3 月到 5 月,是芬蘭的春季,冰雪開始融化,大地復甦,到 5 月初北部的日間氣溫也會恆定在...

四季顏色的成語大全顏色的四季成語

冬去春來 秋高氣爽 四季如春 四季顏色的詞語有哪些 黑 字成語 黑裡透紅 黑白分明 黑不溜秋 黑燈瞎火 黑咕隆咚 黑白顛倒 黑雲壓城 指黑道白 月黑風高 漆黑一團 顛倒黑白 顏色的四季成語 五顏六色 豐富多彩 五彩繽紛 奼紫嫣紅 五光十色 多彩多姿 絢麗多彩 五彩斑斕 寫四季的顏色成語有哪些 五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