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上元節時間及主要內容,朝鮮族上元節的傳說

2022-03-09 06:38:34 字數 5214 閱讀 7119

1樓:瑾瑜

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

東北吉林、遼寧等地區朝鮮族民間傳統農慶節日,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節日夜晚,各地的朝鮮族群眾都要到附近的橋上去「跺橋」。人們按照自己的年齡,計算在橋上來回應走的趟數。

大橋兩頭,往往都開設買賣夜市,跺完橋的人可以遊逛,購買一些風味小食品。

節日裡,朝鮮族家家都飲聰耳酒,吃藥飯或五穀飯。藥飯,是在糯米飯即將作熟時,再加人大棗、柿餅、松仁、慄仁、蜂蜜、地瓜,以慢火燜熟後食用。俗諺說:

「正月十五吃藥飯,治病健身又消難。」「五穀飯」由糯米、大黃米、大米、小米、飯豆作成,取其寓言「五穀豐登」的吉利。飲「聰耳酒」的含義是讓人耳聰目明。

一年之內不得耳病,而且喜訊常聞。

朝鮮族人口為1830929人(2023年),主要分佈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東北三省,集中居住於圖們江、鴨綠江、牡丹江、松花江及遼河、渾河等流域。其中,吉林省朝鮮族人口為114.5萬人,黑龍江省為38.8萬人,遼寧省為24.1萬人。

此外,還有14.8萬多朝鮮族散雜居於北京、山東、內蒙古、河北、天津等地。改革開放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朝鮮族人口由傳統居住地東北三省遷往京津地區、黃河下游、長江下游、珠江下游地區等沿海經濟開放區。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2樓:匿名使用者

1位粉絲

朝鮮族人把我們的元宵節稱為「上元節」,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這天,朝鮮族人要先到祖墳送燈,然後在堂內烯「屬」燈,院內掛天燈、院門兩旁掛壁燈,還要到河裡放燈船。

朝鮮族過上元節,起源於朝鮮族自古以來對月亮的崇拜。史載,遠古時期開始,朝鮮族最崇拜的有三神,那就是上天、太陽和月亮,這種崇拜心理是以農業為本的農耕社會更是與月亮的存在息息相關。朝鮮族「上元節」,與漢族的元宵節相同,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日,又稱正月十五節。

朝鮮族過上元節,起源於古代朝鮮族對月亮的崇拜。朝鮮族先人對每日普照萬物的太陽心懷感激之情,對每月升起來的圓月亮(滿月)特別崇敬,尤其是因為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新年的第一個圓月亮.

節日期間,朝鮮族全家人在早飯前要喝耳明酒,據說喝了這種酒可以耳聰目明,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要喝一杯,喝不了一杯也要喝一些,但是必須空腹喝耳明酒。此酒並非特製,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而藥飯則是以米、蜂蜜為基本原料,摻大棗、板栗、松子等煮成。

因藥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有時以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穀飯」代替。吃五穀飯是為祭奠烏鴉,所以在以前也把正月十五這天叫做「烏忌之日」。相傳從前由於烏鴉的幫助,朝鮮族民眾避免了一次災難。

人們吃了五穀飯,可以預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3樓:天氣陰轉小雨

朝鮮族人把我們的元宵節稱為「上元節」,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這天,朝鮮族人要先到祖墳送燈,然後在堂內烯「屬」燈,院內掛天燈、院門兩旁掛壁燈,還要到河裡放燈船。

朝鮮族過上元節,起源於朝鮮族自古以來對月亮的崇拜。史載,遠古時期開始,朝鮮族最崇拜的有三神,那就是上天、太陽和月亮,這種崇拜心理是以農業為本的農耕社會更是與月亮的存在息息相關。朝鮮族「上元節」,與漢族的元宵節相同,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日,又稱正月十五節。

朝鮮族過上元節,起源於古代朝鮮族對月亮的崇拜。朝鮮族先人對每日普照萬物的太陽心懷感激之情,對每月升起來的圓月亮(滿月)特別崇敬,尤其是因為正月十五的月亮是新年的第一個圓月亮.

節日期間,朝鮮族全家人在早飯前要喝耳明酒,據說喝了這種酒可以耳聰目明,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要喝一杯,喝不了一杯也要喝一些,但是必須空腹喝耳明酒。此酒並非特製,凡是在正月十五早晨喝的酒,都叫「耳明酒」。而藥飯則是以米、蜂蜜為基本原料,摻大棗、板栗、松子等煮成。

因藥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有時以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穀飯」代替。吃五穀飯是為祭奠烏鴉,所以在以前也把正月十五這天叫做「烏忌之日」。相傳從前由於烏鴉的幫助,朝鮮族民眾避免了一次災難。

人們吃了五穀飯,可以預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4樓:邸略

就是我們說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朝鮮放要先到祖墳送燈,然後在堂內烯「屬」燈,院內掛天燈、院門兩旁掛壁燈,還要到河裡放燈船。這一天還要吃藥飯、五穀飯,喝聰耳酒。

藥飯以江米、蜂密為基本原料。摻大棗、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藥飯原料較貴,不易湊齊,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黃米、糯米、飯豆五種做的「五合飯」代替。

以盼望當年五穀豐收。

朝鮮族上元節的傳說

5樓:匿名使用者

朝鮮族生活在我國東北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毗鄰的長白山地區。這裡群山聳立,峽谷縱橫,風光一絢麗, 山的主峰--白頭山是我國東北地 的第一高峰,海拔2744米。著名的旅遊勝地天池宛如一塊剔透的碧玉,鑲嵌在頂峰上,傳說每年都有天上的仙女來這兒沐浴。

天池北側有一個瀑布,浩浩清流懸空而落,猶如白練垂天,銀龍飛舞。長白山脈是鴨綠江、圖們江和松花江的發源地。奔流不息的海蘭江、布林哈通河、嘎呀河、琿春河、古洞河等碧波如染、婉蜒迴環,滋潤著長白山麓的廣大地區。

這山靈水秀的地方,就是朝鮮族的家鄉。

我國的朝鮮族有192萬多人,主要分佈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省(區),其餘散居在內地的一些城市。最大的聚居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這裡的朝鮮族居民佔了朝鮮族總人口的近一半。此外還有位於長白山懷抱中的長白朝鮮族自治縣,也是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區。

我國的朝鮮族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他們原是從朝鮮半島陸續遷來的。早在17世紀末,就有部分朝鮮族居民零星從朝鮮遷來。

2023年朝鮮北部遭到大饑荒,災民們陸續渡過圖們江、鴨綠江,遷人到我國延邊等地開荒定居,到19世紀80年代初已達幾萬人。2023年日本人侵朝鮮後,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殘暴統治 和壓迫的朝鮮人民,更是大批遷人我國東北各地。

朝鮮族不分男女都比較喜歡穿素白色的服裝,顯示出他們喜愛清淨樸素的個性。婦女的民族服裝,上身是白色斜襟的短衣,垂著飄帶;下向是裙子,有水粉、淡綠、淡藍、淡紫幾種顏色,分長裙和短裙。長裙到腳面,短裙僅過膝,有筒裙和纏裙兩種。

男子在短衣外加坎肩,下面穿比較肥大的褲於,外出時再穿上斜襟的用布帶做鈕釦的長袍。

朝鮮族婦女善於在頭上頂著東西走路,如盛滿水的瓦甕、裝有衣物的包袱等,都用頭頂著,不但不會掉下來,而且還能走得很快。朝鮮族的婦女還十分喜愛清潔,房間、餐具、衣被隨時都收拾得乾乾淨淨。房間內用土坯和平整的石頭砌成炕,人一進屋便脫鞋,在炕上坐臥

朝鮮族的主食是大米、小米,也愛吃打糕、冷麵和大醬湯。特別喜歡吃狗肉和一種叫「克依姆奇」的泡菜,這種泡菜是以白菜和蘿蔔為原料,佐以大蒜、辣椒、生薑,用鹽水醃漬而成,味道很獨特。

摔跤是朝鮮族一種古老的娛樂和體育活動。男子最喜歡比技巧、比氣力,看看誰更強悍、更聰明。足球是朝鮮族男子最喜愛也是最普及的一項體育運動。

在延邊,四年級以上的小學生都有班隊,工廠農村各單位也都有自己的足球隊。每逢節假日,經常舉辦足球比賽。朝鮮族不僅踢足球的人多,而且踢足球的水平也較高。

朝鮮族婦女最喜愛的運動是壓跳板和盪鞦韆。壓跳板時,一端的人跳下,另一端的人被高高彈起,又輕巧,又驚險,往往會使觀眾發出笑聲和讚歎聲。少女盪鞦韆時,長裙在空中飛舞,一會幾像白鶴撲向地面,一會兒又像綵鳳鑽人云天,真是健與美的絕好展現。

朝鮮族有本民族的語言文字。中國的朝鮮文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相同。朝鮮文最早是2023年在朝鮮李朝世宗的主持下創制的, 2023年曾作過改進。

它有4個音素字母,拼寫時把同一音節的音素疊成字塊,構成方塊形文字。2023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再次作了改進,井取消了 夾用的漢字。但韓國的文字至今仍夾用漢字。

朝鮮族人民曾飽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欺凌。在20世紀四十年代,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國東北後,推行極其惡毒的奴化教育,強迫朝鮮族使用日本語文,禁止使用朝鮮族語文,並要他們改用日本姓名。如果學生偶爾說了一句朝鮮語,就要受到體罰。

朝鮮族文化受到嚴重的摧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朝鮮族的文教事業得到空前的發展。國家先後建立了延邊大學等上千所大、中、小學校,創辦了使用朝鮮族語言文字的報紙、電臺、電視臺、出版社,在全國統一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中,還專門設有使用朝鮮族文字的考場。現在,朝鮮族已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

並且成為我國每萬人受過高等教育人數比例較高的民族之一。

朝鮮族地區不僅山川靈秀,而且物產豐美,蘊藏著豐富的資源。朝鮮族人民聚居的地區是我國北方有名的「水稻之鄉」,也是我國主要的菸葉產區之一。這裡還盛產著名的「蘋果梨」、高麗果、山棗、山葡萄等,有「秋時到處懸美果」的美謄。

長白山連綿起伏的山巒上,覆蓋著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素有「長白林海" 之稱,是我國重要的林業基地之一。在浩瀚的林海中,又盛產各種藥材、山貨等土特產,最著名的要數「東北三寶」——人蔘、貂皮、鹿茸角了。密林深處,棲息著東北虎、梅花鹿、灰鼠等珍稀動物。

地下資源也極為豐富,有銅、鉛、鋅、金、鐵、銻、磷、石墨、石英、石灰石、油母頁岩等礦藏。在黨和**的領導下,朝鮮族人民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發展了工業、農業、林業等各項產業,逐漸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朝鮮族的節日

回甲節、回婚節

回甲節是朝鮮族為誕生六十週年舉行的紀念日;回婚節是朝鮮族為結婚六十週年舉行的紀念日。

每到回甲節或回婚節時,兒女、親友、鄰居都要向老人祝福祝壽。

歲首節「歲首節」即朝鮮族的春節,這是朝鮮族一年中最喜慶的節日之一。

作為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朝鮮族主要分佈在東北的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少數散居在內蒙古和內地一些城市。朝鮮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又喜穿素白服裝,所以被稱為「白衣民族」。

朝鮮族以前並不過春節,在和漢族人一起生活的過程中,也逐漸過起了春節。

朝鮮族過春節和漢族有幾個不同的地方:首先,除夕夜朝鮮族也守歲,但一般只到12點,過了12點就休息了;其次,朝鮮族從來不貼對聯。再有就是食品上的差別,朝鮮族過年除了吃餃子,還吃朝鮮族的傳統食品。

據介紹,朝鮮族群眾大年初一早餐通常吃打糕或大黃米飯,吃各種魚、肉和山菜等。過去,男人喝特製的「屠蘇酒」,這是用桔梗、防風、山椒等原料釀造的一種藥酒,認為初一喝這種酒可驅神避邪,延年益壽,現在已經改喝白酒、果酒或米酒。而午餐和晚餐,則要吃一種名叫「德固」的食品。

德固是一種餅湯,把大米麵蒸熟後搗成大粘團兒,再把它搓成圓條,切成薄片,放在雞湯或牛肉湯裡,放上香油和紫菜。如果在「德固」裡放進包有肉餡的二三個餃子,就稱為「滿德固」。

以前朝鮮族在過「歲首節」的時候,常常要進行拔河比賽,青少年射箭或打「石戰」,姑娘們跳跳板、盪鞦韆,兒童們放風箏。現在,每逢過節的時候,親戚朋友也儘量聚在一起,吃飯喝酒、唱歌跳舞,盡情娛樂。

春節是朝鮮族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初一先祭祖,而後兒童們穿著華麗的衣裳給老人和長輩們拜年。正月十五,朝鮮族不論男女老幼都吃「五穀飯」,喝「開耳酒」。

朝鮮族風俗,朝鮮族的民風民俗

居住在吉林市的朝鮮族現有18萬多人,約佔吉林市人口總數的4.3 朝鮮族是一個勤勞 智慧 樂觀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稱。朝鮮族是一個熱情奔放的民族,喜載歌載舞,他們的農樂舞 龍鼓舞 婚禮舞 刀舞和槌衣舞倍受青睞。在大力弘揚傳統民間文化的同時,我市的民族工藝品,如繪畫 雕刻 草編 剪紙 刺鄉等也具有鮮明...

朝鮮族在婚嫁方面有什麼習俗,朝鮮族的人結婚有什麼習俗?

1。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女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

朝鮮族狗肉的做法 朝鮮族大醬湯的做法

狗肉分切大塊,冷水泡6 8小時洗去血水,放鍋里加水 花椒大料茴香 桂皮 料酒 幹辣椒 薑片等大火燒開小火燜爛。熬狗醬,割點熟狗肥肉剁碎,加黃豆醬 醬油 辣椒粉 味精 鹽等熬好。狗肉撕條 帶皮狗肉切條,拌上狗醬,撒的香菜段,開吃,鮮辣鹹香。大醬湯材料 土豆一個,洋蔥一個,豆腐一塊,豆芽少許,西葫蘆一隻...